日本|京都尋禪(上)

2020-12-11 市井天涯

▲京都,華麗與樸實,入世同出世,在這裡並不矛盾 | by 行止天涯

在日本京都,最不缺的就是大大小小的寺廟。不去看寺廟,就白來了京都。

登上阪急電車,伴著窗外的輝光,一路從大阪行至京都。日本的電車介於火車和地鐵之間,有點類似於中國的城際鐵路,但是不需要實名制,也不固定座位。它沒有車次,只要買一張像公交卡一樣的卡,就可以乘車了。進入站臺,十分鐘內會有兩班車,一班快車,一班慢車,快車停站較少,慢車每站都停。站臺的指示牌會詳細地說明哪種車停哪幾個站。

▲京都電車站站牌,快慢車停站一目了然 | by 行止天涯

在京都河原町站下車,京都之旅就此開篇。雖然是大城市,但是為了保護古都的文化氛圍,京都沒有一棟高樓,最高的建築也不過十層。但這並不影響城市的繁華。車水馬龍的街道、來來往往的行人、燈紅酒綠的街巷……它,既有大城市的繁華,又富含生活氣息。京都的街巷是豐富多彩的,每一棟樓的形制都不盡相同,每一家店的招牌都各具特色。反觀國內的城市,不論是都市還是縣城,其「高大上」的審美品味竟有著驚人的相似。所有的城市都對現代主義的高樓抱以極大欣賞,並將其視為體現城市實力的主要建築因素。所有的城市都熱愛八車道的馬路,並因此自鳴得意。然而,面對一個行人稀少的所在,這樣做又有何意義呢?我不知道。但我大概從京都的匆匆一瞥中發現了規劃城市的更高境界。

▲京都極具民族特色的街頭,任何人都能感知到大和的味道 | by 行止天涯

在路上任意穿行,古老的街巷隨處可見,鋪著青石板,兩側則是日本風格的古建築和仿古建築,遊客雖多,但商業化程度沒有國內所謂的「老街古鎮」高。在京都的路上行走,總會在某個角落偶遇到一座寺廟。這些小寺都不大,其內部建築也多為近現代重建。但一旦進入寺門,所見皆是植被,並不需過多強調樓閣殿宇,寧靜莊嚴之感自然而生。

順著窄窄的小路,跨過鴨川。「川」在日語中是「河」的意思,鴨川是京都最著名的一條河,但河道極窄,僅與馬路相當。居民沿河建房,既有日本傳統民居的特點,又由於在河邊的緣故,有點像中國南方的吊腳樓,但其風韻遠不及中國江南的小橋流水人家。

鴨川邊的居民樓。日本居所都是低矮的獨棟,各有特色。 | by 行止天涯

走過一條車水馬龍的路,到一條小巷前。從巷口往裡一看,黑壓壓的全是人,我知道這一定是去往清水寺的道路了。路邊有如中國各大旅遊景區前的商業街,開滿了各種旅遊紀念品商店和小吃店。在巷子裡行走,聽到的是帶著各地口音的中文。來此處參觀的遊客,絕大部分都是中國人。走路時並未注意,走到一半,回頭一看才發現已經到了半山腰,俯瞰這京都全景,滿眼繁華。

▲清水寺門樓。當遊客多到驅逐了寧靜時,寺廟也變為了景點。| by 行止天涯

與中國的旅遊景點不同,清水寺並沒有一個確切的邊界,走到巷子盡頭就是一個門樓,上書「清水寺」幾個大字,為單簷歇山頂。過了門樓就是一個小山坡。上面有一座木結構的日本式佛塔。在中國,佛塔以石塔居多,也有鐵塔,例如廣州光孝寺中的鐵塔,木塔較少,保存下來的最有名的就是應縣木塔。中國的佛塔,唐代及以前多用四邊形,例如西安的大雁塔。後世的開封鐵塔、泉州開元寺雙塔等都是八邊形構造。但在日本,佛塔都是四邊形木構,而且出簷極深。一般小的日本佛塔高三層,大的高五層,每層四角都會系一個鈴鐺。清水寺佛塔鬥拱漆成橙紅色,一看便知是現代重建的。

順著上山的臺階往前走,就到了一個大殿,大殿正在維修,看不清其全貌。門口的長龍在排隊等候進入。我這才知道,原來日本很多景區都是進入景區不需要門票,在景區內要參觀某個景點再單獨購票。清水寺、南禪寺、大阪城公園都是如此。排隊等候多時,終於得以進入大殿,與進入日本任何室內場所相同,進入大殿也要脫鞋。與國內寺廟的大殿不同,這座大殿沒有寬闊的大廳,沒有銅質主佛造像,狹窄的空間還被分割成幾個部分。殿內擺滿了羅漢像,人們可以根據一定規則數羅漢求籤。這座大殿應該是寺裡最古老的建築了,為純木結構,但與中國古建築雕梁畫棟、朱漆重彩不同,它的門、柱都保留著木的本色,雖然經過防水處理後有些黑,但可以在柱子上看到原木的紋路。

▲清水寺一瞥。繁華與幽靜,結合尚好。| by 行止天涯

清水寺的門樓坐東朝西,但大殿坐北朝南,因為大殿建在半山腰,所以門口的平臺用幾根大柱支撐。這個平臺被稱作清水舞臺。從平臺上眺望,確實可見幽林清泉、遠山石徑。但看到更多的是人。任何景點都是如此,一旦人多,便少了一分韻味和意趣。從清水舞臺沿石徑下山,兩側是高大挺拔的杉樹,也有佛塔和各式各樣的雕塑、石刻。但嘈雜的人聲總是讓這密林安靜不起來。本以為寺廟乃清淨之地,然而卻遊人如織,可嘆本來幽靜之地變為世俗之所,又念到這裡是日本的「自殺聖地」,我不願久留,便趕去下一處寺院尋禪意。(未完待續)

▲清水寺一角。 | by 行止天涯

相關焦點

  • 日本|京都尋禪(下)
    街道上並沒有太多綠化,但一旦出了城市,進入群山之中,便是茂密的森林了。城市當中也有不少小公園,但是都不大,不少小朋友在裡面踢足球。這種全民足球的精神,也造就了日本亞洲足球強國的地位。這種城市建設的差異,與中國和日本的傳統文化有關。一般而言,中國人自古追求高、大,在城市建設上也就更喜歡高層住宅、大廣場、大公園、寬馬路。
  • 日本京都廁所禪文化:如廁也是修行
    東福寺「東司」是日本最大且最古老的寺院廁所,1902年被列入重要文化財。(記者田欣雲攝影)  佛家講因緣說法,禪宗更倡見性成佛,生活即禪,生活無處不是禪:打坐是禪,吃飯是禪,睡覺是禪,那上廁所「嗯嗯」呢?也是修行!廁所要上得有禪味,能幫廟裡賺外快?上得有禪味的廁所,還可變古蹟!別小看京都這間「百人便所」,它竟是日本文化廳列冊保護的「重要文化財」呢!  東福寺,京都數一數二的賞楓名所,避開每年深秋通天橋的摩肩擦踵,亦不失為一清靜去處。
  • 12月,費勇老師帶隊,一起去京都,感受禪與美 | 思想食堂
    比叡山延曆寺、清水寺、南禪寺、琉璃光院、無鄰庵、龍安寺、唐招提寺(奈良)……也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深切體會到,京都的韻味就在於它傳統精髓在現代社會的留存,積聚不散,歷久彌新。京都多寺廟,各宗派皆有,蔚為大觀,禪宗尤為興盛。而禪的精神恰恰在近代由日本發揚光大,也深刻影響了日本的國民氣質和日常生活。所以,了解日本的特質,了解日本人的品格,不可以不談禪。
  • 何歡歡︱舌尖上的日本禪
    當然,深受中國佛教素食傳統影響的日本民眾對歐美的這種「魚素主義者」並不以為然,尤其當大多數Vegetarian也自詡環境或者動物保護主義者,反對「捕鯨」、批判日本傳統的「鯨魚料理」時,「魚肉非肉」的哲學詭辯加上「鯨魚非魚」的科學說辭往往會破壞主賓之間觥籌交錯的融洽氣氛。至於酒,當然和「魚素主義」無關了,獺祭酒與金槍魚刺身可是榻榻米筵席上的流行絕配!
  • 5月去京都,領略日本的禪意與美學
    文 / 思想食堂 再沒有一座城市,像京都這樣,大大小小兩千餘座寺廟遍布全城;文化古蹟與新式建築錯落有致,相互融合。
  • 林文月:吃在京都
    京都的廚子布置菜餚往往遵循一定的規則,那嚴格的態度就如同花道老師教授插花一樣的一絲不苟。京都就是這麼一個地方,處處保留著他們的歷史傳統!說到菜餚布置的手藝,另有一家料理亭的生墨魚片也是很值得一提的,他們總是將一片片白色的墨魚片拳曲擺列成一朵白色茶花的形狀,用黃色的魚卵做花蕊,翠綠的菜莖和三兩片洗淨的樹葉點綴襯託,擺在不施漆的檜木砧板上,構成一幅藝術的畫面,教人不忍下箸破壞那完美的形象。就因為京都的廚師特重菜餚的視覺之美,所以連日本人自己也管京都菜叫「用眼睛看的料理」了。
  • 【問禪】金閣寺,東方園林的典範
    金閣寺,東方園林的典範,京都的一張明信片;金閣寺,唐風遺存的標誌,日本古建築的國寶;金閣寺,日本著名作家三島由紀夫筆下最美的寺廟
  • 何華:京都奈良四帖
    秋篠寺本堂是日本國寶,所有雕像都藏在其內,本尊藥師如來座像居中,左右脅侍是日光和月光菩薩,兩側分布十二神將。我此行的重點就是看伎芸天立像,木造繪彩,頭部乾漆造。手勢優雅,體態圓潤,面部表情祥和嫻靜,堪稱藝術精品。可惜另外兩尊傑作梵天立像和地藏菩薩立像分別寄托在奈良國立博物館和京都國立博物館,未能得見。秋篠寺樹木蔥鬱,遮天蔽日,大概因為氣候和地理環境的關係,寺裡布滿苔蘚。
  • 京都祇園中的愛與美,禪與靜
    京都是很多人喜歡前往日本的城市之一,擁有優美的風景又有古色古香的建築。
  • 日本京都的秋+周邊名勝古蹟完全一掃!
    曼殊院的枯山水庭園具禪風又有王朝的風雅,在日本的庭園建築中,有相當高的評價,秋天紅葉時分更是名勝之地。大書院前的枯山水庭園以小書院為舟、白砂為流水,種植松樹的鶴島、龜島點綴其間。不僅庭園覆蓋的落葉很美,連紅葉也富有詩情畫意,尤其是本堂南側的庭園景觀尤佳,白砂與青苔上堆積著落葉,宛如華麗的西陣織一般。特別要注意的是這個寺廟禁止攜帶三腳架進入。
  • 川大學子「中華文化行」 「尋禪」文殊院
    川大學子「中華文化行」 「尋禪」文殊院當天,四川大學研究生會「2016中華文化行」活動再次來到文殊院「尋禪問道」。四川大學研究生會「中華文化行」自2013年起與文殊院攜手,共同推出「尋訪佛教文化一日遊」活動,迄今已連續舉辦五屆,吸引了眾多以研究生為主的川大學子走進文殊院,體驗傳統寺院生活,加深對佛教和傳統文化的認知與了解。
  • 京都尋古(一):賀茂,古都的源起
    ▲京都紅葉  Photo by ©Xi京都一開始並不是日本首都、天皇所在的王城。781年,也就是中國唐代的德宗年代,恆武天皇把國都從奈良遷到京都,為祈求新都為平安的樂土,史稱「平安京」。以平安京為起點的京都,到慶應四年(1868)改年號為明治、遷都東京,京都作為首都歷經了1074年的歷史。
  • 藏在成都的禪寺,幽幽古森林,猶如走進日本京都
    一直都很喜歡日本京都,除了因為那裡保留的古色古香建築,大概就是因為喜歡穿著傳統浴衣和服,踢著木屐,漫步在京都的街道,或是參觀拜訪一間間古樸靜謐的禪寺寺廟,能讓人都隨之放鬆。還沒去過日本京都的,不妨考慮走進藏在成都古森林裡的小京都,光嚴禪寺。
  • 京都,最具鏡頭感的千年古都
    、東福寺、琉璃光院,驚人的古建密度讓她成為世界上最富文化氣息的城市之一。足利義滿修禪的舍利殿,其外以金箔裝飾,稱為金閣殿,寺院也因此被叫作金閣寺。金閣寺是京都最負盛名的古剎,金閣殿華麗不羈,鏡湖池池水清冽。夕陽西下,熠熠生輝的金閣與蔚藍的天空、燙金的雲朵、蒼翠的林木、火紅的秋葉交織錯落,倒映在鏡湖池中,極其華麗。
  • 日本京都旅遊的10個熱門景點
    京都位於日本西部,京都府南部,屬於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大阪都市圈的重要城市,被稱為「千年古都」。長年的歷史積澱使得京都市擁有相當豐富的歷史遺蹟,清水寺、二條城、金閣寺、銀閣寺等17處古蹟的"古都京都文化遺產"在1994年已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決定去京都旅行的話,大家要去哪裡玩兒呢?在這裡為大家介紹京都最受歡迎的10個景點。
  • 日本自由行,京都清水寺遊記
    導語:日本自由行,京都清水寺遊記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在二零一四及二零一六兩年間,造訪了關西地區兩回,在京都這座古老的城市共計待了約九天的時間,去了不少古寺門跡,也還有更多的寺院尚待登門,惟獨音羽山清水寺在這短暫的旅程中參拜了三回。清水寺之於我,甚至是我的家人,都有份深刻的情感與記憶。一直想把這三回的清水寺散策整理起來,記錄屬於自己走在緩坡坂道上的清水寺回憶。第一回,是在二零一四年三月,那是第一次來京都。
  • 日本京都紅葉旅拍的五個好地方!
    日本變色的落葉樹種類繁多,冷暖溫差大,每到秋季樹葉呈現出的顏色格外美麗。為尋此美景,日本人特意到山裡或林中觀賞紅葉,稱為「紅葉狩」。「紅葉狩」的季節從9月末可以一直延續到12月初,但最佳的觀賞期在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
  • 京都現存最古老的寺廟,卻不如清水寺有名,內有日本第一高的古塔
    京都是我個人很喜歡的旅行目的地,作為日本的古都城,布局上完全仿唐長安城為藍本,留存千年,至今成為處處充滿東方神韻的城市。漫步在這座千年古都,即使沒有固定行程,隨意遊走,也總會在不經意間遇到一些充滿文化氣息或歷史記憶的地方。而今天要介紹的,是京都17處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東寺」。
  • 地名「高雄」的由來:中國臺灣高雄與日本京都高雄
    不少臺灣的朋友和名人都已經提到,臺灣高雄來自於日本京都市右京區的地名「高雄」。在此之前,高雄的原地名是「打狗」,根據伊能嘉矩的研究,是來自於「竹林」的馬卡道語 Takau。一、京都「高雄」的由來作為日本史的愛好者,就先來談談京都那個高雄的故事。
  • 日本禪藝遊 邀你一起行
    高野永平,奈良鎌倉;山中溫泉,草津鬼怒;日光東照,富士箱根;鮮花亂情,佛音定心。這將是一次帶你穿越千年,感受東瀛禪宗美學與佛理哲學之精妙的心靈悸動之遊。第三天出發去琵琶湖比睿山延曆寺拜佛。東照宮是供奉日本最後一代幕府:江戶幕府的開府將軍德川家康的神社,建造於1617年。 之後由於三代將軍家光的緣故,使它變成現在所見到的這般絢爛豪華。建築物全部被指定為日本國寶及重要文化財產,1999年12月包括日光東照宮,「日光的社寺」被登錄為世界遺產。日光東照宮內有許多著名文物,有用從中國運來的木材,請中國高手匠人雕刻的「唐門」,其上雕刻的都是中國典故,如「阮由洗耳」、「竹林七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