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是對昨日悠長的沉湎和對未來美好的嚮往。詩人的思念更是帶著韻律的美好,思念可以是李之儀的「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也是白居易的「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精選十首思念古詩,感受詩人用何種美好的詩句表達真摯的思念之情。
1、《夜雨寄北》李商隱 〔唐代〕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這首詩所寄何許人,有友人和妻子兩說。但是從詩中所表現出熱烈的思念和纏綿的情感來看,似乎寄給妻子更為貼切。
詩的開頭兩句以問答和對眼前環境的抒寫,闡發了孤寂的情懷和對妻子深深的思念。後兩句即設想來日重逢談心的歡悅,反襯今夜的孤寂。三、四句是詩人對未來團聚時的幸福想像。
這首詩既描寫了今日身處巴山傾聽秋雨時的寂寥之苦,又想像了來日聚首之時的幸福歡樂。此時的痛苦,與將來的喜悅交織一起,語言樸素流暢,情真意切,有力地表現了作者思歸的急切心情。
2、《寄夫》陳玉蘭 〔唐代〕
夫戍邊關妾在吳,西風吹妾妾憂夫。
一行書信千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
你守衛在邊關,我卻在吳地,涼颼颼的西風吹到我身上的時候,我正在為你而擔憂。想念你啊!想念你,我寄上一封簡短的書信,信中每一行字上都浸透了我的眼淚,當寒氣來到你身邊的時候,我寄出的寒衣不知收到沒有?
詩人採用第一人稱,並完全用內心獨白的表現手法,通過寄衣前前後後的一系列心理活動:從念夫,到秋風吹起而憂夫,寄衣時和淚修書,一直到寄衣後的掛念,生動地表達了女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此詩通過人物心理活動的直接描寫來表現主題,是運用得比較成功的。
3、《相思》王維 〔唐代〕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紅豆,生於南國,其果鮮紅渾圓,外表晶瑩剔透。紅豆與相思聯繫在一起,來源於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傳說,一位女子因為丈夫戰死,思念亡夫太甚哭死在了樹下,此後化為了紅豆,在春天的時候生長發芽。從此以後,紅豆被人們稱為了相思子,也在文學中引用為相思之意。
這是借詠物而寄相思的詩,是眷懷友人之作。起句因物起興,語雖單純,卻富於想像;接著以設問寄語,意味深長地寄託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誼,表面似乎囑人相思,背面卻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後一語雙關,既切中題意,又關合情思,妙筆生花,婉曲動人。
4、《江陵愁望寄子安》魚玄機 〔唐代〕
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這是一首抒情詩,通過對秋景的描繪,表達了女詩人因孤獨寂寞而對遠方情郎的思念之情。
成千上萬的楓樹枝上綴滿了紅葉,在蒼蒼的暮色中,江橋掩映著姍姍來遲的晚歸的風帆。思念你的心情就像那那西江流水,日日夜夜向東流去,不曾停歇。
此詩前兩句寫盼人不至,後兩句接寫相思情。全詩運用句中重複、句中排比、反義字相起等手段,造成悠揚飄搖的風調,有助於加強抒情效果,深切地抒發了詩人的相思之情。
5、《夜書所見》葉紹翁 〔宋代〕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瑟瑟的秋風吹動梧桐樹葉,送來陣陣寒意,江上秋風吹來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
忽然看到遠處籬笆下的一點燈火,料想是孩子們在捉蟋蟀。
詩人一二兩句寫自然環境,落木蕭蕭,寒聲陣陣,秋風秋江,傳達漂泊不定、悽愴落寞之感;引發後兩句書寫的思憶之情,思念家中小兒此時可能還在挑燈夜戲,挑逗鬥蟀。孤獨之時幻想天倫之情,蕭索之景催發想念嬉耍之樂。以景入情,情景交融,相互映襯,構思神妙。
6、《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柳宗元 〔唐代〕
海畔尖山似劍鋩,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這首詩表現了作者對故鄉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作者被貶謫的憤慨不平之意。
海邊的高聳突出的尖山好像利劍鋒芒,到秋天處處割斷人的愁腸。假如能將此身化作萬萬千千身,定要散落到每個峰頂眺望故鄉!
這首七絕詩,詩中熔情入景,用淺顯的語言來描寫內心中隱情,表現得鮮明突出。
7、《望驛臺》白居易 〔唐代〕
靖安宅裡當窗柳,望驛臺前撲地花。
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
靖安宅裡,韋叢天天面對著窗前碧柳;望驛臺前,春意闌珊,落紅滿地。
兩處美好的春光,在同一天消盡;此時,家裡人思念著出門在外的親人,出門在外的人一樣也思念著家中的親人。
詩的中心是一個「思」字。全詩緊扣思字,含蓄地、層層深入地展開。首句「當窗柳」,傳出閨中綺思,次用「撲地花」,寫出驛旅苦思。三句推進一層含蓄的寫出由希望轉入失望的刻骨相思,四句更推進一層,含蓄變成了爆發,直點「思」字,而且迭用兩個思字,將前三句都綰合起來,點明詩旨,收束得很有力量。
8、《寄李儋元錫》韋應物 〔唐代〕
去年花裡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
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裡,邑有流亡愧俸錢。
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
此詩描述了詩人與友人分別之後的思念。
詩是寄贈好友的,所以從敘別開頭。首聯即謂去年春天在長安分別以來,已經一年。接著直抒情懷,寫因多病而想辭官歸田,反映內心的矛盾,接著便是寫自己的煩惱苦悶。結尾道出寄詩的用意,是極需友情的慰勉,渴望和友人暢敘。
全詩起於分別,終於相約,體現了朋友間的深摯友誼,感情細膩動人,同時章法嚴密,對仗工整,用語婉轉,堪為七律名篇。
9、《夜上受降城聞笛》李益 〔唐代〕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這是一首抒寫戍邊將士鄉情的詩作。這首詩最大的特點是蘊藉含蓄,將所要抒發的感情蘊涵在對景物和情態的描寫之中。
詩的開頭兩句,寫登城時所見的月下景色。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觸發徵人鄉思的典型環境。環境的描寫之中現出人物的感受。在這萬籟俱寂的靜夜裡,夜風送來了悽涼幽怨的蘆笛聲,更加喚起了徵人望鄉之情。
10、《望月懷遠》張九齡 〔唐代〕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這是一首月夜懷念遠人的詩,是作者在離鄉時,望月而思念遠方親人而寫的。
遼闊無邊的大海上升起一輪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卻共賞月亮。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漫長,徹夜不能眠的思念親人。
熄滅蠟燭憐愛這滿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涼。雖然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給你,只望能夠與你相見在夢鄉。
感謝關注,與你一起愛上韻律之美。
長按點讚,每天詩詞陪伴!喜歡文章可以一鍵三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