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回來(散文)

2021-01-19 騰訊網

作者:常文博

特邀編輯:董學仁

2020年9月,我考上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工作崗位,回到了新疆。

「我為什麼回來?」我一直在問自己這個問題。一年前,我結束了兩年西部計劃志願者服務期,離開了工作生活過的南疆小城阿圖什。如今,我回來了,再一次告別家鄉,再一次回到了新疆。當我的腳踩上那片熟悉的土地,我並沒有因為一年的離別而感到一絲陌生,反而是甚為親切。我知道了,原來我還是喜歡這裡——喜歡新疆。

回想當初,也曾有過猶豫。離開時,也曾有過不舍與眼淚。

在迎接2019年新志願者晚會上,我看到了那些大屏幕上閃過的一張張志願者照片,我並不知道他們是誰,但我卻覺得那一張張青春的臉龐是如此熟悉,那燦爛而陽光的笑容是如此難忘,我想是因為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志願者」。當志願者宣誓的影像不斷閃現,當「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這句話不斷在我耳邊迴響,我的心從未如此複雜。那一晚,我一直在哭。

行將離開,我想,自己當初為什麼選擇西部計劃,為什麼來到新疆?我想到了自己在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團委的每一天,自己去過的每一個地方,自己做過的每一項工作。我想了很多,卻唯獨沒有想過有一天我會離開這裡。更不曾想過,我有一天還會回來。

今年秋,我通過面試等環節,考進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九師一六一團的事業單位,著名的「小白楊哨所」就在這個團場。

有幾次,我因為工作上的需要來到「小白楊哨所」。在那裡,我為那一面國旗造型重新刷上顏色,我還參觀了展覽館,也曾站在高處極目遠望。我想到了昔日手持大漢符節出使西域的張騫和班超,尤其是張騫,背井離鄉,遠離故土,然路漫漫其結果未可知,他的內心在想些什麼?我想知道,然並不敢妄自揣摩。

除了張騫和班超,這山間的風聲也讓我有所觸動,我無法想像就在這塊土地上,歷史上發生過的一切,無法想像曾經的金戈鐵馬是何等悲壯,羌笛之音是何等動人心魄。

「逝者如斯夫,而未嘗往也」。

現如今,我就站在這裡,身旁是「小白楊」哨所,背後是連綿起伏的巴爾魯克群山。我無法想像我腳下的這裡,它的過去有怎樣的故事,然而我更加無法想像的是它的今天和未來。我極目遠眺,心中波瀾起伏,久久不願離去。

我深切感受到,雖然時光荏苒,歷經風雨洗禮,昔日的「小白楊」從一個邊防哨所變成了今天的一個景點,當年栽下的那棵樹也已長成參天之木,但它猶如堅毅的哨兵,依舊守護這片疆土,亦如思鄉念土的赤子望著故園的親人。它的一磚一石,一瓦一木,都可以讓我們感受到時代的脈搏,仿佛回到了歷史的過去,看到歷史的未來。

我不願離去,願同它一起在這裡生長。

我為什麼回來?已經離開了為什麼還要回來?我一次又一次問自己,我想我仍舊是喜歡新疆,終無法簡單分別,我喜歡那裡皚皚白雪的座座群山,喜歡那看似貧瘠卻又孕育希望的戈壁荒灘,喜歡那頑強生長的棵棵白楊,喜歡這塊土地上曾有過的蒼涼、浪漫與悲壯,喜歡在這塊土地孕育出的純真與質樸、勤勞與希望。

是的,我現在不再是一名志願者了,但我仍然不會忘記自己曾經的選擇。我的老師曾問過我:「人生如果可以重新選擇,你會怎麼辦?」我想都不想,只回答說:「我還要去新疆,我要把根扎在那裡。」

我堅信,「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這句話,在任何時候都有它的意義和價值。它是一份感召,更是一代人的使命與責任,它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勇氣決心,是我們這一代人許下的誓言。我只會繼續踐行一名曾經的西部計劃志願者的初心和使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幹出新的成績,我也相信會有更多的志友加入我們的隊伍中來,讓青春之歌唱響天山南北。

志願者只是一枚很小很小的螺絲釘,那就讓我們做一枚最好的螺絲釘,永遠做下去。我想在這裡同所有的朋友們分享一句心裡話,那就是「不忘初心,一起出發」。

來源:《中國青年作家報》

相關焦點

  • 民國名家隨筆散文:「朝山」回來(上)
    這種方式的「遊山」,真是太「散文的」了。現在一般中國人——特別是年老者——遊山,與其說是「遊」,不如說是:「朝」或「瞧」。慕名而來,報一個到,兜一個圈,第二天就可以驕傲道:「呵,那個地方嗎,風景不錯,我已到過了」,這是「朝」字的註腳。上山,下山,以至在山中兜圈,都用四名夫的藤轎或「爬山虎」代步,雖不是走馬看花,然兩腳無用武之地,只得一「瞧」字。
  • 手寫我心,抓住要點,寫出真實美好的散文
    這裡我介紹一下我的不為人知的歷史,我從年輕就開始記日記了,到2000年初,我已記了滿四大本日記。自然,新世記開始,我以QQ空間為主,記錄我的生活的點點滴滴.這一方面鍛鍊了你的文筆,又為素材的積累做了很好的淮備。這兩年我寫的散文《春天裡的那場春戀》《飄零的丁香花》《山鄉冬日記事》,都是從日記和QQ上挖掘而成的。
  • 我們時代的散文閱讀與語文教育:如何讀,為什麼讀?
    12月5日晚,以「如何讀,為什麼讀——我們時代的散文閱讀與語文教育」為主題,譯林出版社在京舉行新書《我認出了風暴》閱讀沙龍,與會嘉賓探討了當下散文閱讀的必要性與方法。《我認出了風暴》精選了鮑爾吉·原野、雷平陽、李敬澤、李娟、李修文、劉亮程、塞壬、張天翼、周曉楓九位當代優秀散文家的代表作,呈現的是中國散文近二十年來最豐美的收穫。該書的選編緣起於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張莉為本科生開設的「當代散文作品研讀課」,曾引發了學生們熱烈討論。
  • 散文| 王金勇:緣分的天空
    但騷動之後還是要回來,處處碰壁後終究要回到小窩裡療傷。我們在舔舐傷口時,才慢慢回味過來:平平淡淡才是真!入職了,就有了很多同事。同事,顧名思義就是共同在一起做事,關係也就那麼回事兒。對脾氣,多聊兩句,不對脾氣,點到為止,反正都是為謀生,彼此只是對方生命裡的過客。靜心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把別人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更不能為閒事生閒氣,犯不著。
  • 【散文隨筆/李漢文】我愛遼籃
    球場的氛圍極為熱烈,發獎盃,剪籃網,噴香濱,拋『』哈神『』,電視機前的觀眾也欣喜若狂,23年的等待,終於結出了碩果,球迷和粉絲度過了一個狂歡夜,當然也包括我。從知道遼寧籃球隊的時候,我就是一個鐵桿球迷。進入職業聯賽,所有的Cba,只要有條件,我幾乎場場不落。有幾個賽季遼寧主場在遼陽,我都要開上幾十公裡的車到現場去看。
  • 散文 | 張玖玲:勤勞的母親,溫情的田地
    我對駕駛座上懷疑此行想打退堂鼓的兒子說。以往經驗,只要是提前知道我回家,他倆立刻手忙腳亂,大概就像國賓館迎接貴賓,灑掃庭院,收拾房間,洗碗刷盤,淘米備飯……鄰居嫂子曾給我開玩笑說:「妹妹來不來,不用問,一看就分曉,叔嬸不是掃地就是曬被,坐在門口擇菜,還扯著脖子向路口看,那準是閨女要回來了……有一次偶然看到手機上有個情感測驗的小程序,「最愛你的人是誰?」
  • 簡默:我是一塊會生鏽的鐵 用散文表達苦痛
    然而,在從事了近十年的散文創作並小有成就之後,簡默清醒地意識到了自己的局限,他希望邁向更為闊大深入的創作領域。他在散文中收穫了什麼?在轉向小說創作時又將面對什麼?8月底,簡默作為「文學魯軍新銳」成員之一,參加中國作家館「山東作家群」系列活動,接受本報記者專訪。讀書報:《身上有鏽》是一部散文集,我覺得大致反映了多年的創作脈絡。為什麼起這樣的書名?
  • 【天府散文】​●毛琪江(重慶)||伯 母
    祖祖為什麼要死呀?」無論怎麼解釋,她那誠實的眼神告訴你,她還是不知道什麼是死亡,人為什麼要死。可可的祖祖是我老婆的伯母。可可的奶奶是我老婆的堂姐。伯母名叫付淑英。庚子年臘月十二日,是她九十歲生日。就在離生日還有一個多月的這個寒冷的冬天裡,老人卻永遠地離開了她眷戀的親人們,離開了她一生熱愛的這片土地。
  • 再讀朱自清的散文——《匆匆》
    剛吃罷早飯,兒子就急忙起身,匆匆地把早讀的英語課本和筆記收起來,麻利地找出昨天才領回來的新語文課本及其它應用東西,直奔電腦而去。哦——網絡直播課即將開始了。「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 「我的父親沒有散文詩,他的手上全是繭」
    Hello,我是小管,很高興在這裡又和大家見面啦!今天跟您分享的是歌曲是《父親寫的散文詩》。(圖片來自網絡)《父親寫的散文詩》是一首由董玉方作詞,許飛作曲、演唱的歌曲。這首歌將父親對子女的愛與責任,以及子女在察覺時間流逝、父親已老的無奈詮釋得絲絲入扣。
  • 我的父親沒有散文詩,他的手上都是繭
    他喜歡我素顏不化妝,他喜歡我長發扎馬尾,他教育我不要亂花錢然後遞上銀行卡,他從沒說過我愛你,卻比誰都愛我,他聽見我電話裡哭泣會沉默,然後說回來吧我養你,別多想,他不是我男朋友而是我爸爸.認為父親就應該做更多的活給自己想要的生活,認為父親的所有付出都是理所應當的……然而,現在才知道,爸爸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他也是第一次當爸爸啊那個你討厭父親的粗糙樸實 可他曾經跟你一樣也是有遠大抱負的少年因為有了你他卻放下理想和抱負為了你和生活鬥爭父親雖然沒有很富裕,但是他卻把所有最好的都給了我
  • 【孤燈獨品-散文】十萬大山,我回來了!
    果然,船過「鬼門關」時,不幸觸礁了,船底破了一個大洞,河水洶湧衝進船裡,船內群眾亂作一團,部隊的同志和我的一個姐姐阿萍不見了,母親已經驚呆,只抱著不滿周歲的我,緊緊抓住船邊的木條,站在船旁的一邊,船的另一邊掛著一條小木船,不少群眾爭著衝過去,船失去平衡立即傾斜翻轉,直到船底朝天,不少人被覆蓋悶死在船下。一些同志本會遊泳,也無法生還。
  • 蔡武平:太太是我一生的貴人|散文
    《文學天空》網刊首發原創優秀作品,是文學雙月刊《琴臺文藝》及其他雜誌的選稿基地,主發青春、情懷、鄉土、都市、親情、留守題材的小說、散文和詩歌類作品。原創聲明:作者授權原創首發文學天空,侵權必究。#文學天空散文隨筆
  • 散文詩《沉默的火焰》獲中國散文獎
    《海外文摘》雜誌社執行主編蔣建偉發表了《2020年中國散文工作報告》。本次年會共評選出散文精銳獎等4個年度獎項。河南南陽市詩人、散文作家武建華的散文詩組章《沉默的火焰》(共20章)榮獲二等獎。武建華(左三)在「2020年度中國散文年會」頒獎大會主席臺上領獎武建華的散文詩組章《沉默的火焰》共計20章。
  • 原創散文|青蓮一朵
    你來晚了,戳藍字一鍵關注散文精選大全文:一生所愛(點擊下方音樂結合一起讀文章哦)不知從哪裡來,不知往哪裡去,她說。朝該來的地方來,往該去的地方去,我回應。接著是很長的沉默,點了棵煙。許久熒幕再次亮起她說:來生我只願是佛前那一朵青蓮。我說:那不人道。接著是一片死寂,最後是永久的分離。
  • 【散文詩】黃志雄 | 我依然執著地懷念
    然而,您山巒一樣的肩膀,卻一直聳立在我的記憶裡,壓得我一陣一陣地生痛。記得在那一個響起一陣陣長長的、不正常的狗吠的夜晚,您的肩膀只重複一個姿勢,一個挺立的形象。您告訴您的兒女們,在人生的歲月裡,肩膀不能有任何一個蜷縮的日子。
  • 何民:鐵匠張莽娃|散文
    《文學天空》網刊首發原創優秀作品,是文學雙月刊《琴臺文藝》及其他雜誌的選稿基地,主發青春、情懷、鄉土、都市、親情、留守題材的小說、散文和詩歌類作品。原創聲明:作者授權原創首發文學天空,侵權必究。汪師傅回來一聽說此事,連聲說壞事了,壞事了,周老八的姑爹是縣保安團的團副,要出事。果然過不久,鄉公所帶著縣兵役署的人就來徵兵,張莽娃榜上有名。汪師傅去找鄉公所論理,說政策是獨子不徵,為啥要徵張莽娃。鄉公所說,抗戰救國,人人有責。張莽娃就這樣被徵起走了。
  • 王路梅:愛情的模樣|散文
    《文學天空》網刊首發原創優秀作品,是文學雙月刊《琴臺文藝》及其他雜誌的選稿基地,主發青春、情懷、鄉土、都市、親情、留守題材的小說、散文和詩歌類作品。原創聲明:作者授權原創首發文學天空,侵權必究。#文學天空散文隨筆
  • 散文|唐盛明:寫給天堂父親的一封信
    其實最糟糕的,當母親帶我和姐姐離開吳家後,剩下奶奶和姑姑這孤兒寡母的。之後,謝老滿搬回來住了,房屋也不再租給奶奶和姑姑,她倆便在周奶奶木屋後面那一間十餘平方米的土牆雜房將就著住下,靠奶奶幫人家做點家務,勉強維持生活。再往後,按照上面的政策,城裡的部分居民要求下放農村,奶奶和姑姑屬於成分不好,便是首批確定的下放對象,下到了幾公裡以外的茅竹公社竹山大隊。
  • 油城作家趙鈞海獲得冰心散文獎 │附:獲獎作品《陪母親逛街》
    冰心散文獎是中國散文學會根據冰心先生的遺願於2000年創立的,每兩年評選一次,是我國文學獎中最重要的獎項之一,是中國散文協會最高散文獎。全國第六屇冰心散文獎頒獎大會於5月31日在濟南舉行。中國散文學會會長王巨才,名譽會長周明、石英、王宗仁,常務副會長紅孩等出席大會,冰心先生的女兒吳青也出席了大會並為獲獎者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