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已說如是,從坐起,入寺室,頃思惟在。時賢者舍利曰比丘,為利故、令佛在世間故,今為說是四諦:「何等為四?一為苦,二為習,三為盡,四為道,四諦受行令滅苦。何等為,賢者!苦諦?從生苦,從老苦,為病苦,為死苦,不哀相逢、苦離哀苦、所求不得是亦苦、倉卒五種苦生。——《佛說四諦經》
四諦,又稱四真諦、四聖諦。既苦諦(苦聖諦)、集諦(苦集聖諦、苦習諦、苦集諦、集聖諦)滅諦(既苦滅聖諦、苦滅諦、苦盡諦、真聖諦),以及道諦(苦滅道聖諦、苦出要諦、道聖諦)。其中「諦」梵語(Satya),巴利語為saccca,其原義是指事物的含義或意義,在佛教中的意思是真實正確的道理。換句話說 ,(四諦)就是指(四種真理)。四諦大體上是佛教解釋宇宙現象(十二緣起說)之歸納,為原始佛教教義之大綱,乃是釋尊最初之說法。
苦諦說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三苦,八苦,無量諸苦,苦是現實宇宙人生的真相。
集諦的「集」是集起的意思,是說明人生的痛苦從何而來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於凡夫自身的愚痴無明,和貪慾、嗔恚等煩惱的掀動,而去造作種種的不善業,結果才會招集種種的痛苦。雖粗略分為貪、嗔、痴三毒,若推演最根本之因,乃由於眾生的本心被(無明)所障敝。
滅(溼槃)諦則說明涅槃境界才是人生最理想,最究竟歸宿的真理,因涅槃是常住、安樂、寂靜的境界。
道諦是說明人要依循正確的道(方法、路徑)才能證得涅槃的真理;主要是指的是修習八正道。
若以現代用語表示,佛陀所說的「四諦」,無非清晰明了地指出「問題所在」(苦諦,病,情緒困擾)、「導致問題發生的原因」(集諦,病因,情緒困擾的原因)、「問題之解決」(滅諦,病癒,情緒安定)與「解決問題的方法]」(道諦,藥,情緒管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