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傳洪式太極拳 和善袁公意志堅

2021-02-19 日月新李傳洪式太極拳

桃李篇(十一)

榮豔桃李次第開,

滿園春色乘風來。

金秋碩果長幼序,

天罡名宿下雲臺。

編者按:袁建新前輩,是資深太極拳愛好者。師父李明新先生常說:是其好友、拳友。為祝賀微信公眾號的開通,袁叔有感而發。


袁建新,祖籍章丘相公鎮袁莊村。一直在山東交通廳水泥廠工作,現已退休,雖多愛好,唯以習拳為樂。

李傳洪式太極拳微信公眾平臺自開通以來,看到拳友的學拳經歷和精彩表演多有發表,觸動了久遠的回憶。

憶昔童年,體弱多病。少年未濟,健康不周。

那些年,農村勞作比較繁累,又加上失眠多夢,心悸等一些慢性病困擾,整天精神不振。

參加工作之後,常年三班倒的作息,生物鐘被打亂,加重了病情。每況愈下的身體,引起了我對健康的警覺,處處留心尋訪提高健康水平的方法,怎奈一時無果。

後來聽說練習太極拳能治療一些慢性病,就買了一本簡易太極拳,開啟了我習武強身健體之路。

就在我盲修瞎練,感覺沒有效果的時候,遇到了我的啟蒙老師趙剛老師,開始學練洪傳陳式太極拳。每日堅持,漸漸入迷。體質有些好轉,更增加了我濃厚的興趣和堅持訓練的信心。

一次在與師弟王化年閒聊中,得知李明新老師在眼明泉的眼明王爺廟那裡練拳,就前往拜訪,並在此與李明新先生結下了師徒之緣。加入了李傳洪式太極拳團隊。

通過李師反覆的口傳心授,和我長時間的堅持學練,漸漸懂得了李傳洪式太極拳的拳理拳法。李老師傳授的陰陽魚畫法,陰陽交際線,纏絲勁,膨脹加螺旋之功……我沉浸在妙不可言,其樂無窮的太極當中。

李師常指導我們:學拳先學做人,武德人品是根本。待人誠心又誠意,虛心好學是真諦。通過幾年的學習鍛鍊,自己有了量的體悟,有了質的提高。李師常說:太極拳,就是玩,玩當中,身放鬆,不知不覺就長功。

這幾年的練拳之路,我受益匪淺。在此,感謝李明新老師,謝謝!

責任編輯:

王潤中

2020.9.12

相關焦點

  • 李傳洪式太極拳 勤學苦練非等閒(九)
    張景義,文祖鎮石斑鳩人,李傳洪式太極拳排行第三十四弟子。自幼吃苦耐勞,信義為本。早年(93年到95年7月)從事建築工程工作,辛苦實踐,生活體驗。1995年7月,應聘至東風煤礦工作。兢兢業業二十年,一直到2015年12月單位原因,成為「自由人」。
  • 李傳洪式太極拳 尚武鼎義志謙謙
    一陰一陽之謂道。太極,是對立物的相互依存,貫穿於一切事物的始終……太極的核心功法是可以運用於實戰的。李小龍研究截拳道時的太極訓練截拳道的標誌,也是一張太極圖所以,當看到師父李明新先生演練洪式太極拳時,就興奮的想到「可以吸收太極的功法,運用到搏擊賽場上
  • 都本偉會見臺灣薇閣基金會董事長李傳洪
    8月18日上午,葫蘆島市委書記都本偉在葫蘆島賓館會見了中國國民黨中央評委會主席、臺灣薇閣基金會董事長李傳洪先生一行。  近年來,李傳洪先生致力於兩岸推動傳統文化教育,最著名的便是在1993年設於臺灣的薇閣完全中學,而後又在國學大師南懷瑾的籌劃下,於2008年在江蘇太湖設立太湖大學堂與吳江太湖國際實驗學校。
  • 李素美、李傳洪三十年協助南師推動文化復興|找尋南懷瑾「絕處逢生」的智慧基因
    這些響噹噹的名號背後,南懷瑾先生與太湖大學堂創校團隊李素美女士、李傳洪先生和郭姮妟校長的故事卻不為眾人知曉。循著南懷瑾先生的人生軌跡,李素美姐弟與南懷瑾先生的淵源和南先生的交代,便能有了答案。 1985年,南懷瑾先生因為政治原因避走美國,李傳洪鼎力支持,為南先生排憂解難。
  • 武當太極拳,與武式太極拳,是什麼關係?
    他說:老師,武當太極拳,與武氏太極拳,是什麼關係?講真,第一次聽到這個問題,我驚訝了一下,心想:這兩者能有什麼關係?不都是太極拳嘛,只是門派不同而已,還能有什麼關係?但是細細一查證,發現兩者,多多少少,還是有聯繫的!下面,我們來講講兩者的異同點。
  • 簡化24式太極拳
    簡化24式太極拳 休閒益智 大小: 1.36M
  • 談談楊式85式與88式太極拳
    式太極拳」,這兩套太極拳,特別是24式的推廣和普及,對中國太極拳的傳播和發展功不可沒。楊振基老師說:「雲手可雲三、五、七個,與倒攆猴式相對應。倒攆猴式是退,雲手是進,退多少步,進多少步」(《楊澄甫式太極拳》雲手「注意事項」)。88式的雲手、倒卷肱和野馬分鬃每式打3個,85式打5個,均屬可行,也不是「兩拳」的主要區別。
  • 42式太極拳的特徵是什麼?
    42式太極拳是1988年中國國家體育總局、中國武術管理中心組織相關太極拳專家、太極拳教練、及優秀太極拳運動員,共同創編而成的。42式太極拳是用於國際、國內比賽和健身活動的國家統一規定的國際標準套路。在創編過程中,根據專家的意見,參閱相關文獻,既吸收了傳統太極拳套路的技術精華,保持了太極拳的傳統性,又進行了創新發展。42式太極拳是按照奧運運動標準創編的太極拳競賽套路,其內容充實、風格突出、動作規範、結構嚴謹、布局合理,很大程度增加了技術難度,使身體能夠全面、均衡得到鍛鍊。
  • 梁涵淵示範二十四式太極拳
    【簡介】太極拳起源於中國,是綜合曆代各家拳法,結合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吸取古典哲學和傳統中醫理論而形成的一種圓活連貫、剛柔相濟、內外兼練的拳術。二十四式太極拳又稱「原地簡化太極拳」,是第一套由國家統一規定的太極拳套路,是太極拳教學的必修套路,太極拳愛好者的必學套路。傳統太極拳主要有陳式、楊式、吳式、武式、孫式、趙堡六大流派。
  • 武式太極拳傳承概況
    武式太極拳創始之初,名稱並沒有固定,曾用過綿拳、粘拳、柔拳、十三勢、小捋、郝架、李郝派、李氏太極拳、郝氏太極拳、武氏太極拳、武派太極拳等名稱。直到1963年郝少如出版專著時,採納顧留馨建議,定名為《武式太極拳》,才有了一個各支脈統一認可的名字:武式太極拳。
  • 王培生講解吳式三十七式太極拳
    王培生先生講解吳式三十七式太極拳1王培生先生講解吳式三十七式太極拳2王培生先生講解吳式三十七式太極拳3附錄一:王培生先生大事年表  1925年在私塾學習四書五經。  1983年在廣西南寧教授武術,由南寧市武協印編了王培生先生編撰的「太極拳推手術」學習冊子。同年王培生先生與曾維祺先生共同出版了外文書籍「太極拳」影響面很大。  1984年起曾在高教部北京圖書館、北京外語學院、地質部、人民日報社、北京舞蹈學院等大專院校教學,歷時十幾年。  1984年6月《吳式簡化太極拳》一書,由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
  • 無私奉獻的好老師——記2015年百名優秀住培帶教老師李傳洪教授
    2015年9月西藏地區正式開始實施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工作,李傳洪教授成為首批西藏自治區住院醫師規培老師。
  • 簡化太極拳十九式拳譜
    太極拳在學習難度較大的陳氏老架太極拳一路的基礎上,簡化為十九式太極拳。此套路為習練陳氏太極拳的入門套路,以柔為主,柔中有剛。動作舒展大方,連綿貫穿,沉著穩健,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百骸相隨。腰是發氣之源,以腰為主宰,處處運用螺旋勁,以形引氣,以氣摧形,呼吸自然。
  • 楊澄甫式太極拳91拳譜
    諮詢熱線:13313102966(微信同號)      邯鄲市楊澄甫式太極拳培訓中心為了更好的傳承,將楊澄甫式太極拳發揚廣大,實現「人人練太極,人人傳太極」理念,以多種方式開展教學,並且特向65歲以上老年人實行免費學習的優惠政策,考慮到安全方面,建議由孩子陪著學習。總教練陳東峰攜教練團隊竭誠為您服務,歡迎您加入太極大家庭,共享太極之樂,鑄造幸福生活。
  • 傳統楊氏太極拳13式教學
    ,並且全是傳統楊式太極拳85式套路中的經典招式,如攬雀尾、單鞭、摟膝拗步(前進步)、倒攆猴(後撤步)、雲手(側行步),對於初學者或者表演都非常適合。      為滿足廣大傳統楊氏太極拳愛好者的要求,張鑽智老師將充分利用春節放假期間的機會,以簡易套路——傳統楊式太極拳十三式為範本,奉獻給
  • 和式太極拳「耍拳」論
    「耍拳」理論,是「和式太極拳」創始人和兆元首先提出來的。他在《耍拳論》中說:「太極拳用功之為『耍拳』,此是吾和式太極拳獨特之處。它取法老子自然之道,以柔克剛之論。」 和兆元「耍拳」理論,是和式太極拳有別於其他太極拳流派的一種拳術特有的方法論,頗有獨到見解。
  • 全球太極拳網絡大賽開啟四十二式太極拳展示大舞臺
    華奧星空訊 全球太極拳網絡大賽「四十二式太極拳競賽套路」比賽於8月4日正式開啟報名通道,參賽者可通過中國武協官網、手機端和微信公眾號進行報名,期待廣大拳友前來應戰。
  • 吳式太極拳宗師吳英華自傳---附正宗吳式太極拳視頻
    全套吳式太極長拳宗師87歲在太極拳大會表演的吳式慢拳片段吳式太極七星劍吳英華自傳 我生於1907年,北京人,滿族。祖父全佑、父吳鑑泉均為我國著名太極拳宗師,在清末創立了吳式太極拳流派,傳播海內外,為我國太極拳最為著名的流派之一。
  • 丹東吳式太極拳「第一人」王輝璞
    王輝璞先跟李派太極傳人高紫雲學藝,後經高推薦,1950年開始跟隨楊禹廷學吳式太極拳,1954年春天王輝璞正式拜師,列入楊禹廷門下,成為入室弟子。楊禹廷對王輝璞傾心相傳,把吳式太極拳、劍、刀、槍、杆和推手等全部傳授給他,而且還教他一套九陽功法。
  • 吳式太極拳37式教學
    五十年代初,吳式太極拳宗師王培生先生為滿足群眾學拳需要,以楊禹廷先生傳統吳式太極拳八十三式為基礎,去掉重複動作,增強意念鍛鍊,創編了這套三十七式太極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