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頭"劉sir:這是真的

2021-02-09 觀察者網

踏上由香港國際機場飛往北京的CX390次航班,即將於10月1日參加國慶70周年觀禮的香港「光頭警長」劉Sir心潮澎湃:「這是國家表揚、支持我們香港警察的方式,能夠代表警隊來北京,我很榮幸也很期待。」

他還表示,「很多內地網友還關心我是不是真的想把小朋友送回內地讀書,這是真的」,他已經帶孩子看過深圳一所學校,非常喜歡。

29日早,香港國際機場,劉Sir與警隊同事們準備乘坐飛機前往北京。趙覺珵/攝

劉Sir與警隊同事們準備乘坐飛機前往北京。來源:這視頻 拍攝:趙覺珵

7月30日晚的葵湧警署外,被暴徒包圍、已經受傷的劉Sir舉槍自衛,這一幕被傳到內地社交媒體上後,迅速引起大量網友的支持。此後,香港警方傳出消息,劉Sir和他的9位香港警隊同事受邀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相關活動。9月29日一早,劉Sir正式啟程前往北京。

7月30日晚,劉Sir和警隊隊友因落單遭暴徒圍毆,無奈舉槍。圖源:香港「東網」

在飛機上接受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專訪時,身著帶有警隊標誌外套的劉Sir如此講述他接到邀請時的心情:「我有機會來北京,這不是邀請我一個人,而是國家利用國慶的機會來表揚、支持我們香港警察,所以叫我來代表警隊。」

劉Sir在香港機場候機

8月中旬,劉Sir的長官問他,「今年國慶想不想代表我們去北京」,劉Sir當時心裡只有一個念頭:「當然要去了!」劉Sir接受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專訪時說,「這次是國家對警隊的肯定和嘉獎,所以我一定要去。」劉Sir表示,「不是因為我自己有多麼好,是什麼英雄,我們整個警隊也想一起來北京,但這不太可能,所以挑選了我們幾個人來北京,讓大家都知道國家在支持香港警隊。」

10月1日將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盛大閱兵式,劉Sir和其他香港警察代表也將在現場觀禮。此前只在視頻中看過閱兵的劉Sir對此次大閱兵充滿期待,「閱兵不單單是把我們的武器秀出來,而是要讓全世界看到我們的軍力和國力。我們是一個大國,通過閱兵可以大聲告訴國際社會: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是不能被欺負的。

除了能親眼觀看大閱兵,劉Sir此次北京之行還能完成自己「走一走長城,做一做好漢」的心願。劉Sir對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表示,「之前我在接受採訪時提到我想去長城,後來很多內地同胞在微博上告訴我,國慶時候長城的人很多,你看不到什麼東西,那一刻我是有點失望的。」不過,令劉Sir喜出望外的是,此次的行程中安排了遊覽長城的環節。第一次來到首都,劉Sir還帶著很多小心願:希望品嘗烤鴨、冰糖葫蘆還有小龍蝦。

在受到內地同胞的大量關注後,劉Sir重新開通了他數年未用的微博帳號,如今,「香港光頭警長」已經有50多萬粉絲。「很開心,真的很開心,很溫暖」,劉Sir對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表示,「他們(內地網友)跟我交流的時候,對我們香港警隊十分關心,還叫我們多多小心,他們都支持我們香港警隊,真的很感謝內地同胞,真的真的。」

劉Sir微博截圖

在接受採訪時,劉Sir對環球時報-環球網的讀者表達了感謝

在「香港光頭警長」的簡介一欄,劉Sir寫的是「我是中國人」。「因為我在香港看到一些年輕人,他們不認自己是中國人,我覺得很悲哀」,劉Sir說,「所以我開通微博的時候就想,為什麼不認自己是中國人?我就寫下了這5個字。」

「很多內地網友還關心我是不是真的想把小朋友送回內地讀書,這是真的」,劉Sir告訴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他覺得香港的教育出了問題,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內地接受有著正確價值觀的教育。近日,劉Sir已經帶著孩子去深圳看了一所學校,他們也很喜歡那裡,「之後我也要把我的生活往他們讀書的地方傾斜」。

在採訪中,劉Sir還透露了一件事:在7月30日前,他已經受過一次傷了。劉Sir回憶稱,6月12日,他的右腿在行動中被磚頭砸中,現在腿裡有一塊小指頭大的碎骨尚未取出。從北京回到香港後,劉Sir將通過手術把碎骨取出。「手術之後我就能慢慢康復了,請大家不用擔心」,劉Sir稱。

出發前,劉Sir的太太通過微博發出多張照片,包括為劉Sir準備好已經擦亮的皮鞋。「太太沒有要我帶什麼禮物,只是擔心我的腿傷」,提到家人,外表硬漢的劉Sir展示出自己溫柔的一面,「我的小孩今天早上也給我打電話,問爸爸去哪了,我說,爸爸去北京了。」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赴香港特派記者/趙覺珵


在看的你正在變好看!

相關焦點

  • "中軸"和"斜軸"
    "立身中正"是太極拳行拳走架的基本要求。移動時"上領下垂"謂之不偏;轉動時"保有中軸"即為中正。"軸"乃圓轉之中位,但並非一定是垂直方向。事實上人體運動時有兩個重要的軸:一為"中軸",一為"斜軸"。" 中軸"或稱"豎軸"由"百匯穴"至"會陰穴",垂直上下,是人體的衝脈的位置。
  • "立身中正"與"胸腰摺疊"
    一一"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五(胸錐運動)胸錐七節,是身軀靈活的部位,卻也是最能體現"立身中正"的部位。雖然"立身中正"的涵意遠不止"豎直胸錐"那麼簡單,但對初學者來講,"立身中正"先要體現在胸錐的豎直,使胸背前後均衡。這樣比較容易建立中軸,有了中軸則左右運轉靈活。且有"立木頂千斤"之效。可以參看一些老拳師的照片,能夠始終保持"立身中正"的拳架給人以極度舒適的感覺。
  • "骨力"和"結構勁"的不同
    武術界開口多談「勁",而鄙視」力",更推崇整體結構勁,即"整勁",很少有談到提升單個骨頭的力量。但"骨力"是最基本的不可或缺的攻防要素,不應被忽視。 所謂的"骨力"並不是指骨密度有多高,含鈣量多大,骨頭多麼耐衝擊,而是指在正確的操作下能使單個骨頭產生出力量來。初學者與人較勁時往往會有"使不上勁"的感覺,蓋因為不會用"骨力"的緣故。
  • 解析一下太極拳的"滲透力"與"滲透能力"
    太極拳技巧探秘之二先來解釋一下"滲透力"和"滲透能力"的不同。一滴水落在大地上,水借自重與勢能,具有"滲透力",而土地因其厚重和有隙,無條件全方位地接納了光顧的水滳,使水滴改變了存在的方式或消失於無形,我們稱其為具有"滲透能力"。人的身體是可以具備類似"滲透能力"的。
  • 寄語"拳走低架"的朋友,"功夫"與"膝蓋"能兩全乎?
    我從開始練習陳式太極拳已經40 多年了,前20 年練拳不懂得正確的方法,以年輕為資本,為了練出"功夫"來,每日揮灑汗水,拳走低架,甚至認為"膝蓋疼"是獲得"功夫" 應該付出的代價。都是大男人也不覺得有什麼唐突,我還半開玩笑地調侃了一句:"老師的大腿好粗呵!大師微笑著回答了一句:"功夫都在這倆大腿上呢!"這個畫面在我的腦海裡縈繞了好多年。當時我的解讀是:要想練出下盤功夫,必須得練出粗壯的大腿。所以拳走低架就成了刻意的的追求。注意這是我當時的理解,大師並沒有這樣說噢。
  • "襠走下弧"還是"襠走後弧"?
    一一 "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三(胯部運動) 胯部運動一向為拳家重視。一是因為胯關節為人體之最大關節,動力渾厚。其二在於腰胯組成了人體的中心部位。於"動態平衡"至關重要。 先談關於"開胯"的問題。有兩種說法:"開前胯"與"開後胯」。沒有人明確聲稱要"開前胯"但大多數人實際上做得就是打開前胯加上斂臀,尾閭拚命向前抵撐。
  • "骨力"與"結構勁"訓練之一:手臂分解
    "骨力"是單根骨頭的能量使用,也可以是一組細小複雜骨頭的聯動使用,比如手或腳,不太容易或沒有必要過份細分。就以一組骨頭看成單個骨頭使用。多根骨頭的組合使用其實就是"結構勁"了。結構組合有大有小,而單根骨頭必然是"結構"的基本原素,值得我們對重要和常用的骨節先行探討清楚。 大臂是整個手臂的根節部位,肱骨粗壯有力,一端通過肩關節與身軀相連,理論上可以輕鬆旋轉360度。
  • "蓄勁如張弓"一一談談"弓"的形成和運行條件
    再有可能涉及到的名詞就是"箭"了。"弓箭弓箭,張弓搭箭,箭射遠方"這是人們思維中的定式。其實"弓體"本身就有它的作用在。在"兩臂弓""兩腿弓"裡,"弦"是虛設的,"箭"是不需要的。先來說一個"臂弓"的形成。只有當你滿足了"腕關節"與"肩關節"之間相吸相系,動態等壓的狀況下,(建立意念之弦)這隻"臂弓"才能成立。一旦"臂弓"成立的狀態下有哪些益處呢?
  • 太極拳 "腰"與"胯"的關係有必要捋捋清楚
    楊吳太極拳強調"腰為主宰",而陳式太極拳認為"胯"為人體最大的關節群,非常強調旋胯、轉胯、調胯的作用,趙堡太極拳甚至強調"以胯代手"。初學者往常的疑問是: 我該用腰?還是用胯?用了腰,胯不也在動嗎?用了胯,腰不也在轉嗎,二者皆動的狀況下,我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呢?
  • 太極拳技巧探秘:之開篇語,談一談太極拳的"道"與"術"
    先來捋一捋"道"與術的關係。古人說「一陰一陽謂之道「,而"陰陰"和合就成了"太極"。所以說:太極,道也!「道」,可理解為真理、規律、本原;「術」是什麼呢?是方法、手段、技藝。太極拳是武術的一種,如果你認可的話,太極拳必然有其獨特的"方法、手段和技藝"。這就是說:太極拳有"道",與"術"兩個元素,二者皆有了無限的探求空間。
  • 脆脆香與"臭"蕻蕻
    甘溪很早就有自己的"馳名產品",兩種以"菜頭"為原材的醃製品。    甘溪盛產"大菜頭",但它的經濟價值並不高,又常常在短時間之內供過於求,堆積如山的"大菜頭"並沒有給種植戶帶來豐收的喜悅,反而增添了為"銷路"的憂愁。(這種說法與以前小文中提到的並不矛盾。)"繫上紅頭繩"也沒用。
  • 我們擁有"自由意志"嗎?
    通過了解大腦神經系統的運作機制,你會發現這是一個"必然如此"的情況。1、以電腦為例,在電腦中,由許多個電子原件聯結在一起被稱為「電路板」。電流(電子)在線路中傳遞就叫「電腦程式」。同樣,你的大腦由一千億個神經細胞相互聯結組成,這被稱為「神經網絡」(如同電路板)。生物電流(動作電位)在神經網絡線路中穿行就是「神經程序」。
  • 我所認識的太極"纏絲勁"
    按陳兆奎老先生的話說:各家太極拳都有"纏絲勁",而陳式太極拳更強調"纏絲勁"。"纏絲勁"的外在表現形式和內在表現形式是不同的,前邊已有兩文探討過這個問題。在內,"纏絲勁"用以保持身體內部的流通和平衡,以著名的"背絲扣"為主要形式。近代人類DAN的標識圖出現後,很多人認為"雙螺旋梯形結構圖"更適合表達體內"纏絲勁"的運動方式,我也認為有一定的道理。
  • "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二(腿部分解)
    兩腿之間當然有虛實之分,任何時候實胯託虛胯,實腿控虛腿,這是兩腿組合的問題,放在以後討論。當兩腳著地時,將足部看作為組合的一節。這時前端為腳趾,後端為腳跟。關於腳底一向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叫"五趾抓地",另一種說法叫"放鬆貼地",前一種說法是要抵抗轉體給腳底帶來的轉向慣性,後者卻是在談一個理想的結果。那麼如何才能在實踐中有效呢?
  • 太極拳"腰為主宰"的內涵探秘
    太極拳技法探秘 之七"主宰"是一個很霸氣的詞彙,有統治、支配的意思。用通俗的話說,主宰者可不是一般的領導或先行者,而是統馭一方的王者,是軍隊的司令官。太極拳論裡說"腰為主宰",賦予了"腰"極其重要的地位。到底"腰"的功能何在,值得如此推崇,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先看一下"腰"有哪些基本的功能和特質。人體運動有兩大要素:"轉"和"移"。
  • "腰為主宰"是如何實現的?
    一一"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四(腰錐運動)腰錐五節為脊錐上最粗壯的錐節,我們在此將五節腰椎看作個一個骨節整體,它自然弧形前弓,也稱腰弓。人體的這一段為中段。水平方向有帶脈環繞,前部儲有大小腸等密實器官,在內氣的支持下,"丹田"這部分甚至可徑得起巨力錘打。後部有兩腎左右懸掛,"兩腎抽扯"是腰錐略微左右運動的特徵。
  • 人物|是不是喬丹"兒子"不重要,"二登哥"靠實力上位
    喬丹和兒子不過,這一點都不影響"二登哥"的勇猛存在!他不是通過其"父""上位"的人。當年,火箭以55勝27負排名西部第三,這些成績的取得當然少不了在場上的浴血奮戰戈登,"最佳第六人",實至名歸。19-20賽季,戈登只首發了13場比賽,大有鎩羽而歸,衝擊"第六人"的意圖,這一點,戈登自己也證明了這一想法。
  • 【雲間漫談】有感"元旦書紅"
    舊以農曆正月初一為元旦,古人云"四氣新元旦"。一年中的第一個月為元月,稱正月;正月初一,又稱"元日"。北宋王安石《元日》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清嘉慶《松江府志》載:"正月一日,雞初鳴,悉起正衣冠,拜天地,家廟尊長,後以次拜鄰裡親戚。輿服華煥,雜遝街市,各投刺於門,曰賀歲。
  • 練功,為何要懂得"服食"
    這就好比自然界中有電,雷電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但古時候沒有辦法貯存起來,所以雖然有電這種能量,但是無法利用。到了後來,慢慢研究出電池來,,那樣發電後,可以把電貯存到電池中。這樣,電能就可以慢慢釋放,這樣就能夠為我們所利用了。人,生活在天之下,地之上,《內經》中講,人生於"氣交"之中。人"吸"進來的是天之陽氣,"吃"進來的是地之陰氣。
  • "胸腰摺疊":脊椎之動見細微
    一一"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五(胸椎運動)雖然"立身中正"的涵意遠不止"豎直胸椎"那麼簡單,但對初學者來講,"立身中正"先要體現在胸椎的豎直,使胸與背前後均衡,這樣比較容易建立中軸,有了中軸則身軀左右運轉靈活,且有"立木頂千斤"之效。網上有一些老拳師的照片,能夠保持"立身中正"的拳架給人以極度舒適的感覺。但另一方面,胸椎又是身軀上最為靈活且柔韌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