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翁翕:追求高質量發展亟需經濟感知體系的革命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第二十二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12月19日舉行。本次論壇以「預見正在發生的未來」為主題,匯聚「光華思想力」研究成果與光華各項目創新思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翁翕出席論壇發表了演講。

翁翕

翁翕表示,現在我們從傳統的單純追求GDP轉向追求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追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時候,GDP指標就不夠了,很多環境的因素並沒有納入到GDP指標裡面。所以追求高質量發展,亟需經濟感知體系的革命。

「現在另類數據在很多地方的城市大腦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覆蓋衛星地塊信息、人口分布信息、空氣品質信息等等,為城市治理提供了重要支撐,也為領導決策提供了重要支持。」他說。

他指出,人工智慧技術將被廣泛應用於分析另類數據,提取相關信息用於改進經濟感知體系。如果未來決策都能夠基於這些數據、感知來進行的話,我們的高質量發展就真正能夠實現。

以下為演講文字實錄:

大家上午好,我是翁翕。過去一年時間裡,我們跟頭部的數字經濟、人工智慧企業有緊密合作,已經撰寫完成或者正在完成的差不多有10個人工智慧方面的案例。今天介紹的是微眾銀行的案例。藉此機會,感謝微眾銀行攬月智能資管平臺團隊。

物聯網時代來臨,如何觸摸經濟脈動?

今天的題目是基於另類數據的經濟學感知革命,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另類數據」,一個是「感知」。

首先解釋一下「感知」是什麼。經濟學家阿爾欽(Alchian)曾在博士生課上探討一個問題:若你在一個有很多石頭的海灘上,沒有任何量度工具,要知道每一塊石頭的重量,該怎麼辦?這個問題在經濟學上被稱為「阿爾欽之問」。這個問題實際上對經濟學無比重要。經濟學談的是經濟決策,而在決策之前首先要做「感知」。你想像一下,請你挑出海灘石頭裡面你認為最重的石頭,這時候你對石頭重量的感知會決定你的行為,更大的石頭有可能更重,您挑更大的石頭。你也有可能會挑選某一種有金屬特質的石頭。改革開放40多年,我們的經濟發生了顯著的進步,背後首先就是感知的變化,感知的革命。

另外一個關鍵詞是「另類數據」,在物聯網時代,大量傳感器,包括手機、衛星、攝像頭、支付終端等等,產生了海量的數據。數據有什麼用?可以看幾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衛星遙感數據。現在這個時代,衛星體積越來越小,使得發衛星的成本越來越低。著名的是馬斯克SpaceX,他想發射4萬多顆衛星構建全球的網絡。我前段時間去浙江德清地理信息小鎮,現在已經看到衛星數據已經在當地形成了一個產業。

衛星數據有什麼好處呢?一是全面、客觀、實時,很難造假,數據更為客觀、全面。二是成本是可控的,大量的衛星在天上,衛星的價格趨勢是越來越便宜,而且是合法合規可以被使用的。目前很多學術研究已經開始使用衛星數據,比如用衛星夜光亮度數據來預測、計算GDP。

還有很多AI+衛星遙感數據的用途,包括農作物產量預測、企業經營活動監測等。比如,人們可以通過衛星來觀測企業停車場裡面車的數量,了解企業經營活動狀況;在今年疫情期間,武漢火神山醫院的建設進度也可以用衛星數據來時時了解。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傳感器——手機傳感器。全國手機定位產生出來的像滿天星星的圖,亮度越高的地方,表示人口越稠密。這個數據有非常多的用途,最重要的是對勞動力市場的監測。這些數據可以很精確計算到每一個工廠、每一個產業園區的勞動力活躍程度,以及每一個城市勞動力的流入流出狀況。

還有什麼數據?導航數據。大家經常使用手機導航,而利用導航數據可以對於線下店面客流做出監測。比如,在一項研究中,選取蘋果公司的線下旗艦店,根據導航數據預測線下客流量的變化,從而進一步預測企業營收狀況。用這個數據預測蘋果的營收和最後實際財報公布的結果非常接近。

還有快遞企業物流網點數據,也是企業業務擴張的重要指標。如果企業在當地擴張的話,可能就伴隨著快遞的物流網點設立,而假如這個企業旁邊的物流網點都在撤的話,說明企業經營狀況不良,物流需求萎縮。

ESG(Environment, Social and Governance)理念漸入人心

剛才介紹了各種各樣的另類數據,但現在這些數據的應用都還是很分散,沒有統一到某一個指標上,形成一個所謂的經濟感知。現在要跟大家隆重介紹,微眾銀行現在做的事情,就是把上述這些數據整合起來,形成一個具體的經濟感知指標——ESG投資。「ESG」是三個英語單詞的首寫字母,E是環境(Environment),S是社會責任(Social),G是公司治理(Governance)。傳統投資看的是資產負債表、財務報表,現在ESG投資,判斷一個企業好不好的時候,有的時候並不是說企業賺錢能力怎麼樣,利潤怎麼樣,還要看你經營的過程之中,有沒有損害了環境,踐行了什麼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狀況怎麼樣,這些維度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了,ESG投資是我國金融市場、金融投資方面重要的革新方向。

今年疫情之後,ESG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但ESG的投資方式產生的痛點是什麼呢?痛點在於環境、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看起來很好定義,實際上則很難真正用數據去衡量。

這時候另類數據就起作用了,你可以儘可能收集包括衛星遙感數據、企業公開的報表數據、輿情數據、傳感器數據等等這些數據,通過AI技術最後形成感知的指數。

值得注意的是,衛星數據可以發揮前置指標的作用,預測未來可能面臨的風險。比如,現實中環保督查往往是滯後的,企業被開罰單的時候可能已經汙染很久了。而通過衛星數據,可以提前看到這個企業排放的情況;通過NLP技術分析環保處罰數據,可以預測這家企業未來可能會受到什麼樣的處罰,而這種處罰最後可能對其股票價格帶來怎樣的影響。這就是攬月平臺構造出來的ESG因子。基於ESG因子的投資策略,可以比基於滬深300的投資指數投資策略得到更多的回報。

高質量發展亟需感知體系革命

最後總結一下,第一,現在我們從傳統的單純追求GDP轉向追求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追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時候,GDP指標就不夠了,很多環境的因素並沒有納入到GDP指標裡面。所以追求高質量發展,亟需經濟感知體系的革命。

第二,現在另類數據在很多地方的城市大腦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覆蓋衛星地塊信息、人口分布信息、空氣品質信息等等,為城市治理提供了重要支撐,也為領導決策提供了重要支持。

第三,人工智慧技術將被廣泛應用於分析另類數據,提取相關信息用於改進經濟感知體系。如果未來決策都能夠基於這些數據、感知來進行的話,我們的高質量發展就真正能夠實現。

這就是我今天想分享的,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大講堂預告|可感知經濟學——另類數據在金融和經濟學上的應用
    主要內容一直以來,科技的發展都對金融行業有著深遠的影響:從電報、電話的發明,到個人電腦、信息革命,再到今天的人工智慧和物聯網時代,每次科技革命都造就了金融業的革命,也深刻影響著我們對經濟學研究的方法論。
  • 張廣勝:構建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考核評價體系
    2014-2019年我國GDP平均增速為6.73%,實現了經濟的平穩增長,符合中央經濟高質量發展「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的要求。遼寧省由於其自身體制機制、經濟結構等方面原因,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亟需破解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四大短板」等問題。
  • 熱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預見正在發生的未來丨第22屆北大光華新年...
    12月19日,第22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在光華管理學院舉行。本屆論壇以「預見正在發生的未來」為主題,多位北大光華教授圍繞經濟領域的熱議話題進行了分享。上午場聚焦「光華思想力」,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劉俏、陳玉宇、顏色、王輝、唐遙、張崢、張宇、雷瑩、王翀、易希薇、孟涓涓、翁翕12位教授發表主題演講。
  • 北大國發教授黃益平:金融支持經濟創新的邏輯與深圳觀察
    本文根據北大國發院金光講席教授、副院長、北大數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黃益平教授的演講整理。對於金融怎麼支持創新,我先分享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英國著名經濟學家希克斯曾說過的一句話,「工業革命不得不等待金融革命。」原因是蒸汽機技術在工業革命幾十年之前就已經成熟,但直到獲得足夠的金融支持,有大量的成本比較合理的資金投入其中,蒸汽機才真正變成了紡織業、鐵路和航運的動力。
  • 前沿|楊虎濤:這是推動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數字經濟2.0要在中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發揮引擎作用,需要克服「兩個陷阱」,佔領「兩個高點」數字經濟助力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這一問題的本質,是一個特定經濟體在一定約束條件下如何充分利用技術革命的機會窗口,實現經濟「質」和「量」的躍遷問題。
  • 十三五河北答卷|追求高質量,經濟發展新意盎然
    追求高質量,經濟發展新意盎然——河北以新發展理念落實「三六八九」工作思路紀實⑦近日,第三屆河北國際工業設計周未來城市設計主題展區內,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最新設計的高速動車組列車模型吸引了觀眾目光。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發展提出殷切期望。「河北要樹立知難而上的必勝信念,堅決去、主動調、加快轉。」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張家口視察時精準地為河北省經濟發展指明方向。「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引導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 北大光華阿里拍賣研究實驗室成立 探索拍賣平臺化網絡化發展
    12月17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與阿里巴巴集團聯合成立了北大光華阿里拍賣研究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阿里巴巴集團拍賣事業部總經理盧維興共同為實驗室揭牌。未來,雙方將依託實驗室,開展數字經濟時代下拍賣理論探索、機制設計、模式創新等領域的研究,共同創新中國特色的線上拍賣發展範式。
  • 【首席視野】西澤研究院趙建:以高質量發展理念構建雙循環經濟體系
    本文邏輯:一、雙循環體系的理論解釋:基於高質量發展視域二、當前經濟向雙循環體系轉變的有利條件與主要問題三、如何構建高質量的雙循環經濟體系:總體思路與關鍵環節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的國際國內相互促進的雙循環體系,既是當前應對國內外局勢變化的主動舉措,更是中國經濟供給側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的本來應有之義。
  • 數字經濟2.0如何成為高質量發展引擎?專家:克服「兩個陷阱」
    但是,要將這種最大也最獨特的優勢轉換為真正意義上的發展動能,還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數字經濟2.0要在中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發揮引擎作用,需要克服「兩個陷阱」,佔領「兩個高點」。「兩個陷阱」是指產業體系的結構性陷阱和生活服務業的紅利陷阱;「兩個高點」則是新能源和新材料的技術高點。
  • 金融時報:優化金融體系結構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源:金融時報作者:李國輝《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並強調「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如何理解直接融資比重、金融體系結構和經濟高質量發展之間的關係?
  • 北大經院科研 | 孫祁祥教授、姚奕副教授等在《經濟研究》發文...
    北大經院科研 | 孫祁祥教授、姚奕副教授等在《經濟研究》發文,探討商業保險欺詐問題 2020-06-23 03: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大光華阿里拍賣研究實驗室掛牌,探索拍賣平臺化、網絡化發展
    北大光華阿里拍賣研究實驗室掛牌,探索拍賣平臺化、網絡化發展 2020-12-17 20: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紹興上虞發布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1+9」政策體系
    12月15日,紹興市上虞區召開新聞發布會,全面解讀上虞區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1+9」政策體系。  發布會上,上虞區重點介紹了「1+9」政策制定、出臺及落實情況。區發改局、區財政局等主要負責人就「1+9」政策體系及調整,政策快速兌現機制建立等問題接受媒體提問。
  •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深入理解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涵要義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經濟思想的重要理論創新成果,其理論內涵、核心要義、政策舉措、重點任務既是一脈相承的,也是一個漸進深化、不斷拓展的思想體系。
  • 政績考核評價體系要更加適應高質量發展需要
    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建議》的說明中指出,「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各領域都要體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必須強調的是,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是高質量發展」。由此可見,如何推動高質量發展將成為「十四五」時期的重要課題,也是實現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關鍵議題。
  • 信思金:以高質量科技供給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堅持「四個面向」  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建議》提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 感知中國經濟的溫度——聚焦2021年經濟社會熱點
    新華社北京1月9日電題:感知中國經濟的溫度——國研中心專家聚焦2021年經濟社會熱點
  • 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 推動梁平高質量發展
    區委十四屆八次全會強調,要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明確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追求,統籌推動「四化同步」發展,確保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十四五」時期,如何建設高標準的市場體系,推動梁平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12月15日,梁平日報記者對區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鄧君龍進行了專訪。
  • 雙循環發展格局下 如何破題江蘇經濟高質量發展
    本次論壇主題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推動江蘇經濟高質量發展」,來自省政府、高校、研究院、社科院的專家學者歡聚一堂,從多個角度暢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如何推動江蘇「十四五」發展和未來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論壇現場江蘇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沈和認為,新江蘇推進「兩爭一前列」恰逢其時且條件已具備。
  • 北大經院工作坊第184場 | 順序危機管理的一個簡單模型(微觀理論...
    2020年12月3日上午,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與國家發展研究院聯合舉辦的「微觀理論經濟學工作坊」第30場在騰訊會議線上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