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害怕癌症,發病率最高的癌症有肺癌、胃癌、大腸癌、乳腺癌和宮頸癌等,是不是從來沒有聽說過心癌,很多人納悶,為什麼心臟不容易患癌呢?
為什麼心臟不會得癌症?2個原因,你可能想不到
1、心臟上沒有上皮組織
癌症的生長方式分為三種,一種是膨脹性生長,一種是浸潤性生長,還有一種是外生性生長。患上癌症的原因是細胞內的電子被搶奪,失去電子的細胞會和其他細胞搶奪電子,從而進入惡性循環狀態,導致產生太多畸形蛋白分子。與此同時也會導致基因變異,最終形成癌細胞,引起癌症。基因突變一般發生在上皮組織,就如肺部、肝臟腎臟和乳腺等都有上皮組織,因此發生癌變的可能性高。慶幸的是心臟上沒有上皮組織,因此很少患癌。此外心肌細胞是終末分化的細胞,含有的基因出錯的機率極小,根本不會給癌細胞提供生長機會。
2、心臟血流速度快
在所有器官中心臟血流速度是最快的,癌細胞根本沒有辦法停留。此外心臟和血管構成密閉的循環系統,致癌物質很難以進入。
日常注意好5件事,心臟問題或不想「靠近」
1、保持適度運動
合理安排工作和作息,注意勞逸結合,可通過打太極拳、冥想或瑜伽的方式來減輕壓力。練習瑜伽能減少身體產生炎症反應,減輕對心臟帶來的傷害。
2、積極控制體重
身體越肥胖,患上心臟病的風險越高。因為身體肥胖的人,體內脂肪含量高。高脂肪飲食會讓身體儲存的脂肪越來越多,心臟周圍被包裹太多脂肪,從而影響心臟健康。因此要控制好熱量攝入,多參加體育鍛鍊來維持正常體重。
3、控制好血壓
高血壓是心臟病的高危因素,血壓異常增高時會增加心臟正常運轉壓力,一般每天的吃鹽量不能超過6克,同時也要警惕飲食中的隱形鹽,如醬油、薯片和火腿腸等。
4、保持規律飲食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平時多吃能養護心臟的食物,如紅棗金桔桂圓,葡萄黑木耳等。和心臟有關係的礦物質有鉀、鎂和鈣,要合理補充礦物質,注意飲食多樣化,每天可以吃一小把堅果。
5、學會釋放壓力
精神壓力過大或脾氣暴躁時,可影響激素分泌和其他臟器正常運轉,因此要保持心情愉悅,正確面對得與失。
溫馨提示
平時多參加體育鍛鍊如騎行、走路或慢跑等,每天運動時間不能少於30分鐘,每周至少達到4~5天。每天至少攝入500克蔬菜和200克水果,把體重指數控制在18~25之間,身體太肥胖會加重心臟負擔,引起心肌肥大。另外必須戒掉吸菸的壞習慣,因為香菸中的菸鹼、尼古丁及焦油等會刺激心臟傳導系統,增加心臟負擔。
除此之外,不能喝酒,酒精會直接損害心肌,使得心房擴大,幹擾心臟正常節律,從而引起房顫。遠離高汙染環境,因為空氣汙染時會阻斷血液中氧氣供應,使得血液容易凝結,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風險。當出現不明原因胸口悶痛時,需及時去醫院做心臟檢查。
延伸閱讀:
心臟病「上門」前有哪些信號?出現7個症狀,要及時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