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一起讀《道德經》,「獨異於人,面貴食母」

2021-01-10 九品軍師府

《道德經》,「獨異於人,面貴食母」

【原文】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

善之與惡,相去何若?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

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傫傫兮,若無所歸!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

我愚人之心也哉!

沌沌兮!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

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本篇是老子思想的獨白,也是他思想的精華。可以說是《道德經》一書的重點。老子通過將自己和眾人對比,顯示出自己之所以無憂無慮、無傷無痛、逍遙自在,主要是因為自己注重以洞察萬物的根源來滋補靈魂。

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你是否也是特別在意外在的東西,比如周圍的人生活得比你好,開的車比你貴,住的房子比你大,穿著品牌比你高檔。每個人都在為了生活焦慮,也在為了大事小事斤斤計較。很少有人能超脫出來,看透這一切,獨善其身的過自己的生活。

而老子的思想是提示我們能夠得道的人,也就是能升華超脫的人,是可以看透這一切,不在乎所有外在人的眼光,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哪怕清貧也好,漂泊也好,愚笨也好,守住的是自己的幸福。哪怕我們沒有奮鬥之心,甘願做個平凡的人,都應該守住自己內心的底線。

相關焦點

  • 以古漢字重讀《道德經》3:第二十章 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道德經》通行本第三章為: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xiàn)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fú)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清華簡上對應篇章雖然略有差異,但主旨相似。
  • 《道德經》:獨異於人,而貴食母,最自在的人生是懂得自守
    《道德經》裡面說:獨異於人,而貴食母,僅「自守」二字足矣。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儽儽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獨昏昏。眾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
  • 陪你一起讀《道德經》,「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其實在老子的《道德經》中已經表達了這個觀點,明確地提出了「有德」和「無德」之間的區別,什麼樣的德和什麼樣的善,才是我們應該去做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讀一讀,思考一下老子帶給我們的智慧。老子的《道德經》中原文: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夫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 陪你一起讀《道德經》,「深根固柢,長生久視」
    今天我們就從老子的《道德經》中去看下古人是如何看待「嗇」這種行為。治理民眾尊奉自然,沒有比種田一樣,應時按節,並注重節儉、愛惜物力財力更為重要的了。順天道、應時節儉、愛惜各種資源,正是早早做好準備;早做準備,有長遠的打算,就叫做注重積德。注重積德則無往而不勝,無往而不勝就無法估量它的力量;無法估量它的力量就可以擔當好治理國家的重任。
  • 陪你一起讀《道德經》,「無事民富,無欲民樸」
    老子在《道德經》中就已經針對這一社會現象詳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今天我們就從老子的觀點來解讀分析,縱觀古代的智慧延續至今,仍是我們可學習利用的瑰寶。老子的《道德經》中原文: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
  • 陪你一起讀《道德經》,「道法自然,先天地生」
    《道德經》,「道法自然,先天地生」【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 一本全面了解《道德經》的思想與智慧,讀《道德經說什麼》
    西安交大韓鵬傑教授精研數十年,以魏晉時期天才學者王弼註解本《道德經》為依據,以獨有的「以經解經」特色,用幽默風趣的講解方式,帶給我們讀者一個立體的《道德經》,並用形象生動的例子和自身厚重的國學素養,進行逐章逐句解讀,重點講解書內《道經》「道法自然」「上善若水」「尊道貴德」「反者,道之動
  • 陪你一起讀《道德經》,「無以生為,賢於貴生」
    老子在《道德經》中也提出了關於國家治理和人民群眾生活之間的矛盾如何解決,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老子的想法是如何運用到如今的社會生活。老子的《道德經》中原文: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 年輕人該不該讀《道德經》?兩個理由告訴你答案
    全世界除了《聖經》之外,《道德經》是被翻譯最多的一本書,愛因斯坦的手裡便有一本德語版的《道德經》。然而作為中國人的我們對這本著名的古代典籍卻了解甚少,實在是慚愧。今天這篇文章我想談一談,年輕人到底該不該讀《道德經》?
  • 讀《道德經》,有助於提升自己,從這3方面切入試試!
    首先,《道德經》是從古至今都為人傳頌的經典作品。經典作品是一些產生某種特殊影響並廣為流傳的書,它們以特殊的方式給我們留下印象,《道德經》就是這樣。它是每次重讀都像初讀那樣帶來可以帶給讀者驚喜的書。它是一本永不會消耗要向讀者表達思想和觀點的書。它帶著獨特的韻味走向讀者,讓我們不斷地體會它蘊含的價值和文化瑰寶。
  • 讀《道德經》:真正的高手,在於會利用「第一性原理」,可以學學
    最近這段時間,你會發現很多大佬在演講上、在書中都會提到"第一性原理"這個名詞。那麼,你知道什麼是"第一性原理"嗎?我們人類思考問題是遵循因果律,當出現一種現象或者結果的時候,我們往往追尋原因是什麼,當知道原因之後,又會繼續往前探索產生這個原因的原因是什麼。這就是在用演繹法去追尋那個終極的原因。
  • 每周一章1分鐘,共讀《道德經》· 第五章
    「老子《道德經》,全球發行量僅次於《聖經》的外文經典。這樣一本風靡西方世界的中文經典,至少應該讀一讀。每周一章「1分鐘」,全球華人共讀《道德經》。附林語堂翻譯的《道德經》英文版,感受下西方人眼中的中國之Tao。」
  • 老子《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可以讓你瞬間成熟,勝讀十年書
    比如說,老子《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可以讓我們瞬間成熟,提高我們的認知水平,勝讀十年書,值得一讀再讀,我們越早知道越好。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1、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不能因「黃河」渾濁而偏廢不用,不能因為「長江」水清而偏用專寵,而是要奸臣和忠臣一起駕馭使用,這樣才能更好地平衡朝局,互相制約,各司其職,發揮最大效用。越是心智成熟的人,越不會黑白分明,而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所以說,記住老子《道德經》中的這句話——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改變我們的認知,拔高我們的境界,這樣可以讓我們瞬間成熟!
  • ...讀《老子傳奇》33-《道德經》誕生,道德經的十大特性與道之三寶!
    大斌小課 丨成長贏丨 發起人 / 張志斌這是張志斌公眾號的第817篇日更原創文章我們先來看看《老子傳奇》第33集-道德五千言誕生了!孔子:此書簡分為上下兩卷。上卷說道,下卷論德,合稱《道德經》,共八十一章。為師一生,對道德學說之感悟盡在其中。涵蓋治國、治家、治身之常理。
  • 道德經精華12句,讀幾遍,看看你能悟出多少聖賢的智慧
    老子的《道德經》被譽為東方智慧源泉,天下第一奇書。《世界文明史》的作者,美國著名歷史學家、哲學家:威爾·杜蘭特博士曾經說過:假如我們把世界上每一本書都燒掉只留一部,那應該就是《道德經》。它是拯救世界的文化孤本。《道德經》博大精深,通天徹地。
  • 《道德經》之眾人皆醒我獨醉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sì)母。拋棄了學問和知識就沒有了煩憂。奉承和呵斥,相距有多遠?美好和醜惡,又相差多少?人們所畏懼的,不能不畏懼。這風氣自古以來就是如此,好像沒有盡頭的樣子。眾人都興高採烈樣子,如同去參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裡登臺眺望美景。唯獨我淡泊寧靜,沒有任何的反映。如同還不會發出笑聲的嬰兒,一副頹喪失意的樣子,好像無家可歸的遊子。
  • 為什麼現在大家都不讀《論語》《道德經》了?現代教育的異化
    這是單華偉的第一百八十七篇原創文章(短篇)當看到這個問題,如果你在想所謂『 讀得懂讀不懂 』的問題,就已經偏題了,這是完全沒有明白古代的教育到底是怎麼回事,其實大家看魯迅的作品就應該知道,私塾教育都是先上來直接背,不求甚解的背
  • 白巖松:不要讓自己陷進金錢的局中,讀道德經幫你尋回真正的自己
    點醒白巖松的生命之書在人生的關鍵時刻,《道德經》拉了白巖松一把,讓他在亂世洪流中,依舊能保持自己的良知,堅定地做自己。而之前白巖松在做客「烏鎮文化講堂」時,就曾說《道德經》是他的生命之書。白巖松坦言,自己到35、6的時候自己的困惑還有很多,而他的兩個困惑都因為《道德經》而受到啟發。第一個問題是私和無私到底是怎麼樣的關係?第二個問題是你得到的各方的讚譽越來越多,滿了怎麼辦?
  • 老子《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可以讓人成熟,「勝讀十年書」
    而老子的《道德經》中這3句話就能讓我們瞬間成熟,提高我們的認知水平,勝讀十年書。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1、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意思是,天地並不是仁愛的,它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任憑萬物自生自滅。有句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但現實生活中並不會真正如此。
  • 為什麼你的人際關係差,被排擠?答案或在《道德經》裡面
    我便拿出《道德經》,給他找了3段話。並告訴他,記住這3句話,以後你就是單位裡的香餑餑。第一句話:知其雄,守其雌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思想,但是讀了《道德經》後,我們就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人生,就會發現原來處理好人際關係並不難,難的是我們沒有找對方法。難怪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松稱讚其為:「生命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