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敦煌|故園無此聲—找工作 (下)

2021-01-19 青年作家網官號

找工作 (下) - 面試

2周之後,當我開始把自己的簡歷發給F字母打頭的公司時,收到的回覆開始令人鼓舞了。有的會問我是否有工作籤證,有的問我是否會德語。

我有一天在《財經時報》上看到瑞士的一家大型的再保險公司得到了進入中國保險市場的準證。我想這家公司剛拿到準入證一定會需要中國員工的。於是就上網找到這家公司的網址,把簡歷發了出去。我很快把這家公司給忘了,因為開始有公司邀請我去面試了。當時陸續有日內瓦的一家大型國際貨運採購運輸公司和國際飛行聯盟以及蘇黎世的一家公司邀請我去面試。

10月初的一天,我在《財經時報》上看到的那家再保險公司來電話邀請我去面試。第一次面試結束後,校長每天會問我情況,有沒有回音,我說沒有。校長就說,耐心,耐心。。。法語老師伊萬也會問我情況,我說沒有消息。伊萬就說,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終於等到了第二次面試的邀請,這一次是需要和亞洲區的執行長見面。面試之前,我到公司的網上查了一下這個人的資料,說他在日本工作了10年,會日語。他自己的介紹是他非常喜歡不同的和新奇的思想。

見面的時候,我用我僅會的幾句日語向他問候了一下,然後,他開始問我如何看待中國的保險市場,如何看待中國的失業率的走向,還有,如何看待中國的美元固定匯率制對經濟的影響。

我的天啊,那一刻我多麼感激我的導師,這些東西我正好在做論文的時候全部研究過,因為論文的緣故,我把中國的世貿協議讀過好幾遍。於是我開始侃侃而談,從世貿協議中對中國保險市場準入的規定,談到我對中國勞動力市場失業率的走向的看法,又談到了美元固定匯率對經濟的影響以及我因此而對中國的失業率走勢的預測和判斷。我輕車熟路地表達著我的看法,他微笑地聽著不置可否。等我說完了,他說,可是經濟學家們不是這麼說的啊,我說經濟學家是經濟學家的看法,這是我的看法。他笑了一下。有些人,你永遠看不出他究竟是怎麼想的。

面試完以後,他禮貌地和我道別。

等我坐到火車裡,仔細回憶面試經過時,我嚇出了一身冷汗,我都胡說八道了些什麼啊。我這不是在和經濟學家們唱反調嗎?這下估計這份工作是沒有戲了。

在火車裡思考的太緊張,結果我發現坐錯了車,多花了一個小時才回到法語區。到家我就躺下不想動了。等到面試經理打電話給我的時候,我已經頹喪極了。

面試經理是費爾南多, 他在電話裡說 :「Isabella,你還好吧?」 我心想一定是個壞消息,還是讓他慢點說吧,就回答道:「我不太好,我病了。」 事實上,那天早上我的確是暈火車了。早上的火車太快了。

他說:「噢,Isabella,我很抱歉聽到你生病了。希望你一切都好。我只想通知你,你得到這份工作了。」

我跳了起來說:「是真的嗎? 我的病好了哎。」

費爾南多在電話裡大笑起來:「我很高興你的病好了。」

公司為我申請了短期工作籤證,2年後又請律師為我申請了長期工作籤證。這家公司的人事審查超乎尋常的嚴格。需要警察局出示無犯罪證明。他們向我實習的公司做了人事調查,打電話給了人事和我的第一任財務經理維羅妮卡。同時還打給了學校的校長,詢問我的人際關係如何。校長把我接新學生,請同學吃瑞士風味大餐的種種表現都作為人際關係優秀的例子告訴了他們。

我最最感謝的是我的導師。直到這次面試我才明白,我的導師是多麼的英明。作為一個中國學生,在瑞士,沒有人會在乎我對歐洲市場的認識,因為別人可能比我知道得更多更深刻。但是,他們會對我對亞洲,對中國經濟的了解和研判更感興趣,因為那是我們的價值所在。他太了解這一切,所以才會要求我去研究。我是這樣想的,我沒有特意再去問過他,好像也不需要去證實。

我當時在做論文時的研究對我的面試起到了這麼大的作用,是我萬萬沒有想到的。而我在學校裡的那些表現,最後被用來作為人際關係融洽的佐證更是我始料不及的。

自此,留學生時代結束,我前往蘇黎世,開始了工作,走向了更廣闊的專業世界。

相關焦點

  • 傅聰:故園無此聲|百家故事
    文|李斐然鋼琴前的奴隸鋼琴家傅聰在音樂會之前,有一個後臺工作人員都知道的習慣——緊張。舞臺上的燈光照向一架鋼琴,整個音樂廳都安靜下來,等他出場。這時的鋼琴家卻像孩子一樣,在後臺躲躲藏藏。他的經紀人管這個環節叫做「老小孩鬧脾氣」,一直到80歲都是這樣,上場之前總是畏懼,先是漫長的沉默,繼而驚慌突然爆發,「不行了!不行了!彈不了!我彈不出來!」
  • 到世界找「敦煌」——敦煌流散海外文物複製展在蘭州市博物館展出
    敦煌莫高窟  (本版文物圖片由酒泉市博物館提供)  孔瑛  9月1日,在蘭州市博物館展出的《到世界找敦煌——敦煌流散海外文物複製展》吸引不少藝術愛好者和敦煌學者紛至沓來,一睹夢寐以求流落海外的莫高窟藏經洞文物真容。
  • 280餘件敦煌流散海外文物複製品回歸故裡:原大原色原樣
    責任編輯:白嘉懿     9月2日,「『到世界找敦煌』——敦煌流散海外精品文物複製展」正在甘肅敦煌國際會展中心展出。這些原作收藏於大英博物館、英國國家圖書館、法國國家圖書館、法國巴黎吉美博物館等海外收藏機構。 丁小嵐 攝   中新網甘肅敦煌9月2日電 (記者 丁思)9月2日,「『到世界找敦煌』——敦煌流散海外精品文物複製展」在甘肅敦煌國際會展中心展出。
  • 海角天涯隔不斷,眉間心上皆故園——衡陽籍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籌資...
    黨員幹部堅守工作崗位,關閉公共場所,防範無處不在。疫情來得太急,口罩、手套、防護服等基本醫療防護物資全線告急。市中心醫院、第一人民醫院等大醫院普遍物資短缺。在市委副書記、市委統戰部部長廖健指揮下,市委統戰部全體幹部自覺取消春節休假,第一時間成立6個工作專班。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僑聯黨組書記張永英牽頭的海外物資採購捐贈工作專班,大年初二起,就馬不停蹄忙碌起來,跟分布在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衡陽僑聯、橋社團架起熱線,幫助愛心援助落腳落地,同時幫助市內有關單位和團體聯繫急需物資採購,千方百計組織海外貨源。
  • 何鴻:敦煌下南洋
    --敦煌藝術文獻展」開幕,這也是該展繼韓國首爾、馬爾他之後海外展覽第三站!可敦煌本身的狀貌是永遠抹不去的:沙漠、戈壁、蒼山、黨河、月牙泉、紅柳、花棒、梭梭、胡楊、杏果等交織著,這是江南沒有的景致,在浸潤了許久的綠意中似乎更渴望一種荒寒,這是人類心靈的自然調節和精神背負。還有一個美麗的敦煌身影也是抹不去的,日本女孩越智佳織。1984年她本要大學畢業後來敦煌莫高窟工作,卻不料夏天遭遇車禍,其母親將留給她的200萬日元費用捐給了敦煌做保護石窟之用。
  • 流亡海外的敦煌藏經洞出土絹畫賞介
    被譽為「中古時代的百科全書」的敦煌「藏經洞」的發現, 是中國乃至世界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 也是人類文化藝術史上永載史冊的大事, 它使得大量8~10世紀的繪畫作品得以面世( 一般統稱為「敦煌遺畫」或「敦煌絹畫」) 。而國際「敦煌學」的濫觴和敦煌藝術的流播, 更使敦煌成為藝術家心目中的聖地。
  • 海外遺珍——濱田德海搜藏敦煌遺書綜述
    海外遺珍—濱田德海搜藏敦煌遺書綜述敦煌遺書與殷墟甲骨文、居延漢簡、故宮明清內閣大庫檔案並稱
  • 2019敦煌網運動戶外行業海外趨勢及品類分析報告
    敦煌網運動戶外行業共有20個二級品類,包括運動和戶外服裝、運動鞋、露營和遠足、自行車、釣魚、健身用品、高爾夫、狩獵、休閒運動和遊戲、戶外包、球拍運動、雪上運動等產品線。為了迎戰跨境電商旺季,賣家也是做足了準備,敦煌網運動戶外行業經理特為各位賣家分享了2019年下半年備戰攻略。
  • 一個現代人眼裡鄉村故園的落日煙霞|評林賢治《故園》
    《故園》,作者:林賢治,版本:鹿書deerbook|武漢大學出版社 2020年10月2.在時代背景下解析個體人物的命運本書中收錄的鄭慧潔女士(林賢治先生的夫人)的一篇《阿毛》中,所記述的阿毛,在生命僅一歲時,就受到了來自社會政治風波的衝擊,她的人生由此而黯淡
  • 散佚敦煌遺書精華數位化回歸
    散佚海外的敦煌遺書,是中國人心中持續了百餘年的痛,也是研習敦煌學難以跨越的障礙。
  • 人文野史 | 我在敦煌工作的六年
    前幾天張老給我們一篇稿件——《我在敦煌工作的6年》,並附信說:「作晚看了中央電視臺第一套節目《強國基業》第二集  1950年到1960年文化教育的部分,感觸良深!我是這一歷史進程的經歷者、踐行者,更是受益者!《我在敦煌工作的6年》就是這段歷史的真實寫照……」讀了張老這篇文章,深感一位老教育工作者對家鄉的摯愛情懷。同時文章中披露了50年代的一些鮮為人知的歷史,讀來感觸頗深。
  • 數字敦煌,人文絲路
    我想會有這麼一天,流散海外的敦煌文物會通過數位化的方式陸續『回歸』的。
  • 敦煌豔陽下 | 朱麗麗
    飛機的舷窗下,祁連山觸目可及,雪白的山頭與蒼黑的山脊一路延伸,無窮無盡。地面一片蒼黃,都是戈壁。數年前沿著蘭州張掖武威一線去過一次敦煌,還可以看見戈壁上的漢長城遺留,一道低矮的土坯長城,將群雄爭鹿的狼煙時代隱藏於後,那是霍去病封狼居胥的所在啊,是匈奴人哀歌「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得息;亡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的所在。當飛機降落在敦煌時,西北的豔陽撲面而來,真是豔陽啊!
  • 敦煌為什麼世界矚目?
    但都無疾而終萬千文化珍寶就藏於石窟中但當局者竟沒有人在乎這些文物直到1904年,省府才下令敦煌那時被激怒的鄉民,圍攻了王道士和縣長揚言要找華納爾算帳這讓華爾納第二次大規模剝離文物的夢,破碎了此後,外國人在敦煌的非法活動,
  • 如何找海外工作? 中國求職平臺介紹及經驗分享- 上海篇
    http://shelleyadventure.com/關於海外工作,這幾年來在臺灣漸漸流行,有越來越多人有興趣到海外發展,很多剛畢業的年輕人,也將海外工作為第一優先考量。目前根據臺灣主計總處公布,2016年國人赴海外工作人數估計約72.8萬 ,其中以去中國工作的人最多,高達56%,相當於近41萬。從數據可以看出,有很大比例的臺灣人往中國大陸移動,因此現在在上海,到處可以在餐廳或是路上聽到熟悉的臺灣口音同胞。今天想分享過去五年在海外工作的經驗,包含海外工作機會如何尋找?中國主要的求職平臺有哪些?還有投履歷哪些注意事項。
  • 岑參《九日思長安故園》: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九日思長安故園》【唐】岑參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岑參,唐朝江陵人,著名的邊塞詩人,和高適合稱「岑高」。撰寫這首《九日思長安故園》的時候,其正在行軍隊伍之中,所以此詩又名《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九月初九,重陽登高,可惜原本應該熱鬧萬分的景象,如今卻被戰亂擊打得稀巴爛;空剩一幅殘損畫圖,長久地留存在腦海裡面,令人無法釋懷。戰亂初起,皇朝脆弱不堪,京城在一夜之間,被無情拋棄,叛臣賊子佔領了雄偉的長安。昔日的繁華,剎那成空,慘遭破壞。
  • 逾行逾遠的故園
    這是唐朝由盛轉衰的巨變期,兇惡當道,秩序崩壞,故園淪喪,民不聊生,他也自是窮困潦倒,顛沛流離,特別是安史亂中,他「自負薪採榀,兒女餓殍者數人」,整日啼飢號寒,子女不能保全。詩人在此詩下自註:「餘田園在東京。」因安史之亂,他不得不攜婦將雛,苟且偷生,避禍「劍外」,漂泊既久,年老力衰,想回故鄉而不可,而今官兵收復河南河北,終於可以啟程還鄉,此一喜也。
  • 敦煌殘卷系統綴合背後:讓敦煌文獻「孤兒回家」
    她的導師張湧泉看到這張紙片時,腦子裡跳出了《金光明最勝王經》中的一段話:「佛告具壽阿難陀:『汝可於此樹下,為我敷座。』時阿難陀受教敷已……」這裡的「敷」有「鋪設」之意,「已」表示完成,後面一句是說,阿難陀根據佛的吩咐鋪設好了座位。仔細揣摩這張殘片,「敷」字前還殘留著一點筆畫,很像「教」字的下半部分。這張殘片會不會來自《金光明最勝王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