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看不懂《紅樓夢》?那是翻譯不行,看到這些人名翻譯,我已笑哭!

2021-01-07 儒雅的歷史高人

看看外國人是怎麼翻譯我們的《紅樓夢》,笑得肚子疼,丫環鴛鴦變成了鵝!

因為文化背景與語言差異,老外寫中國歷史,難免有很多錯誤。但是,從一個局外人的眼光看中國歷史,其實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紅樓夢》是中國文學的頂峰之一,是中華文化的一顆明珠,而外國人通過翻譯《紅樓夢》,也在力圖摘取這顆中華民族文化的明珠。《紅樓夢》自「進入歐洲智慧的視野」後,百年來西方人一直訝異於這一「小說的龐然大物」,「竟有一百多個出場人物」,「有誰敢於走進它呢?」

外國人讀《紅樓夢》,則經常成為「滑稽的誤會」,第一位發表紅學論文的德國人郭士立以為賈寶玉是女孩。說書中的小姐們「喜鵲般談論著無聊之事」,「毫無顧忌地發表對奢侈品的個人看法」。同時,他認為這是一部「冗長乏味」、「其文筆毫無藝術性」的書。英國第十五版《英國百科》也認為《紅樓夢》「關於作詩的冗長爭論令讀者厭倦」。的確,《紅樓夢》要求它的讀者具備某種程度以上的中國古典文化修養,這導致即使在中國本土,對這部書全無興趣、甚至讀不下去其中任何一頁的讀者也大有人在。

由於中西文化的衝突和隔閡,無論是英文譯本,還是德文譯本,俄文譯本,都存在很多不如意的地方,所以,當我們中國人為更好地理解《紅樓夢》而艱苦努力的時候,外國人也在為翻譯《紅樓夢》而奮鬥,都是為了這部人類文學的奇特作品。下面,就點評一些《紅樓夢》的英文譯本,從一個角度,我們可以看到中西文化的隔閡,和《紅樓夢》獨特的語言魅力,既溫習了祖國語文,又能提高一點英文,這是兩全其美的有意義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紅樓夢》裡的人名,有著獨特的學問,一方面,凝聚著祖國語言的魅力;另一方面,又寄託著深刻的含義,外國人翻譯《紅樓夢》,首先就遇到翻譯人物姓名的障礙,有些翻譯離題萬裡,甚至相當搞笑。

襲人,襲擊男人?

襲人,在英文譯本(楊憲益譯本)中,是這樣翻譯的:Hsi?鄄jen,(assails men),「Hsi?鄄jen」 是音譯,問題出在括號裡的注釋,本來譯者是為了給英文讀者解釋這個人名的意思。可是,解釋卻大大錯了,assails men 是「襲擊男人」的意思。這就完全曲解了「襲人」這個詞的本義,襲人之名是取自「花氣襲人知晝暖」這句詩,而不是襲擊男人的意思。

在霍克斯的英文譯本中,襲人被翻譯做「Aroma」,是「芳香」的意思,「花氣襲人」,花氣,就是花香,這位英文翻譯者就抓住了「花氣襲人」這個特點,就顯然更好。

黛玉,成了放蕩的女人?

對《紅樓夢》裡的人名,最糟糕的莫過於這個了。如果說意思不明,算瑕疵的話,比如綺霞成了鯖魚,那麼,人名不僅意思不明,而且損害了人物形象,就是非常糟糕的了。在早期英文版本中,黛玉被翻譯成Black Jade,也就是「黑色的玉」。從中文字面純粹的意義上來講,黛玉,也有黑色的玉之意,儘管這多少有些望文生義,不過,也算勉強過得去。可是,問題出在英文本身。Jade的引申義,有兩個,一個是loose woman,有「放蕩的女人」之意;另一個是horse,馬,Black Jade的引申義就是a loose woman of dark skin,或者black horse,這兩個含義與《紅樓夢》裡的黛玉,真是差得太遠!

綺霞,變成了一條魚?

相比而言讓人感到無法理解的,還是這個人名的翻譯:綺霞,什麼是綺霞呢?本意是豔麗多彩如錦綺的雲霞。綺霞,又做「霞綺」,晉代詩人庾闡做了一首《遊仙》詩,其中一句是:「瑤臺藻構霞綺,鱗裳羽蓋級纚。」描寫的就是錦綺一般美麗的雲霞。前蜀時期的韋莊也寫到「晚日舒霞綺,遙天倚黛岑。」(《和薛先輩見寄初秋寓懷即事之作》之三)明代劉基,也寫過「 龜臺落日明霞綺, 鰻井寒潮長石依。」(《次韻和新羅嚴上人〈秋日見寄〉》之二)。

而綺霞這個名字,在英文中被翻譯成了「Mackerel」。Mackerel,是鯖魚的意思,這和綺霞這個名字的本來意義差得太遠了!簡直不可思議。至今,我們也不知道翻譯家們為什麼這樣翻譯這個名字!

司棋,是西洋棋?

書中賈府的四大名媛,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個女孩有四個丫頭,抱琴,司棋,侍書,入畫,丫頭的名字取「琴、棋、書、畫」之意,而英譯本中,對司棋的翻譯是「Chess」,是西洋棋的意思。而司棋的「棋」,是中國傳統的「圍棋」。雖然西方世界的讀者非常熟悉西洋棋,但是,我們如果設想一下,大觀園裡的寶玉、黛玉、寶釵、湘雲們,一起下西洋棋,在王車易後,似乎就很搞笑了。

司棋成了「Chess」,翻譯家顯然沒有理解作者曹雪芹的本意。

興兒,成了「大鬼」?

由於理解的歧義,翻譯成英文的《紅樓夢》人名,有時會變得相當怪異,比如奴才「興兒」,本意是興旺的意思,但是在英文譯本中,被翻譯成為「Joke」,也就是我們玩的撲克牌中的大毛,大鬼的意思。這樣的翻譯讓人哭笑不得!

鴛鴦,變成了鵝?

在早期英文譯本中,鴛鴦被翻譯成:Faithful Goose,忠誠的鵝,可大家都知道鴛鴦並不是鵝。

李紈成了女裁縫?

李紈,字宮裁,在楊憲益的《紅樓夢》譯本中,李紈,翻譯成Li Wan(Plain Silk),宮裁被翻譯成Kung?鄄tsai(Palace Seamstress)。譯者對李紈的翻譯很好,括號裡對「紈」字做了解釋,Plain Silk是素絹的意思,比較準確。問題出在對「宮裁」的解釋上,Palace Seamstress,是「皇宮裡的女裁縫」之意,讓人啼笑皆非,李紈身為賈家長[微博]子的媳婦,難道還做了一個兼職,給皇宮裡做女裁縫?

顯然,在這裡,譯者是望文生義了,古人的字和名,有一定的聯繫,「宮裁」意為極其名貴的絲織品,和「紈」字相對,根本不是宮廷裡的女裁縫之意。

外國人把《紅樓夢》書名中紅樓夢三個字分別翻譯成了什麼?

1 A Dream in Red Mansions

2 The Story of the Stone

3 Stone Story(石頭記)

4.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第三種翻譯最常見

現在大家比較認可的是楊憲益和戴乃迭夫婦翻譯的英譯本《紅樓夢》,譯為「The Dream of Red Mansion」。楊憲益夫婦是大翻譯家,我本不敢亂說什麼,但我想了很多年,還是覺得,這樣翻譯實際上是翻譯錯了,鬥膽說出來,供大家研究、討論。我覺得,《紅樓夢》裡所說的「紅樓」並不是「紅色公寓(Red Mansion)」的意思,正如「青樓」不是指「青色的樓」,而是指「妓院」一樣。這裡,「紅樓」是指「女兒樓」,或者叫「閨房」,是女孩出嫁之前居住的地方。如果把「紅樓」翻譯成為「Red Mansion」就完全沒有這種「女兒樓」的意思了。但如果僅僅是這個「女兒樓」 的意思,那還比較好翻譯,因為在西方,也有女孩出嫁之前居住的「閨房」,如「boudoir」的意思就是「閨房,女人的臥室或化妝室、起居室」。但如果把《紅樓夢》翻譯為「The dream of Boudoir」仍然是不妥的,因為西方的「閨房」與中國的「閨房」是完全不同的。西方的「閨房」僅僅是女子出嫁之前居住的地方,僅僅是女人的臥室。但中國的「閨房」卻有著更為深刻的文化內涵。中國住在「閨房」裡的千金小姐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實際上,是處在一種自我封閉,或者說,是處在一種被軟禁的狀態。越是高官貴族的千金小姐,越是處於一種嚴密的監視和控制之下,處於一種封閉的狀態之中,除自己家裡人外,不能與任何男性說話或來往。這在西方簡直是不可思議的。在西方的封建社會裡,女孩出嫁前比中國女孩自由多了,她們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與男性來往。西方的封建社會,遠不如中國的封建社會那樣封建。所以,西方的「閨房」沒有中國「閨房」裡那種封閉的含義。如果把《紅樓夢》翻譯成「The Dream of Boudoir」仍然不能準確地表達出中國所特有的文化內涵。

其實,歸根到底,夢是人做的,不是房子做的,所以,不如索性譯為「The Dream of the Girls」。女孩的夢,東西方都有,也都差不多。未婚女子對愛情的憧憬和追求,東西方也都差不多。《紅樓夢》實際上寫的不是賈寶玉的夢,而是金陵十二釵的夢,更準確地說,是「The Dream of the 12 Girls」。我覺得,這樣翻譯也許比「The Dream of Red Mansion」更準確一些。

或者,乾脆迴避開,索性就叫《石頭記》吧。「The Story of the Stone」就不會有任何爭議了。

相關焦點

  • 《紅樓夢》裡地名人名含有雙關之意,外國人要如何翻譯呢
    等到這批考生看到了寫作部分的翻譯大題之後,不由得面面相覷,深蹙娥眉。考試結束,有關這次考試的翻譯大題立刻在網上走紅了。那麼,這次的英語四級翻譯大題,究竟考了什麼?答案是——《紅樓夢》(A Dream of Red Mansions)。
  • 《紅樓夢》被翻譯成了多少種語言 外國人如何閱讀和評價
    《紅樓夢》作為中國人最耳熟能詳的古典名著,被翻譯成了哪些語言?有哪些重要的譯本?從世界文學史上看,這部作品有怎樣的地位?外國人如何閱讀《紅樓夢》?近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主辦的朝內166文學公益講座,特別邀請到中國國家圖書館副研究館員、中國紅樓夢學會常務理事李晶分享了和《紅樓夢》相關的這些冷知識。
  • 我的世界:谷歌翻譯發出「超自然」力量,玩家差點笑成「豬頭」
    谷歌翻譯卻表現出了它那不一樣的內容。我們可以從圖片中看到,谷歌翻譯把它翻譯成了安布裡庫沃克。這是一個純屬外國人名字,但是我相信這是蜘蛛的眼睛,從外形就可以看出來。玩過我的世界的玩家一眼就能認出來這是一個什麼生物的外形,但是谷歌翻譯卻翻譯出了驚天動地的變化。
  • 我的世界:谷歌翻譯有「超自然」力量?MC玩家差點笑成「豬頭」
    谷歌翻譯卻表現出了它那不一樣的內容。我們可以從圖片中看到,谷歌翻譯把它翻譯成了安布裡庫沃克。這是一個純屬外國人名字,但是我相信這是蜘蛛的眼睛,從外形就可以看出來。玩過我的世界的玩家一眼就能認出來這是一個什麼生物的外形,但是谷歌翻譯卻翻譯出了驚天動地的變化。從這張圖片我們就可以清晰地看出來,這是一個蜜蜂的外形。
  • 《紅樓夢》被翻譯成外文,林黛玉的憂鬱感頓顯
    霍克思,是一名英國漢學家,霍克思與閔福德為了博大中華文化,一起翻譯了長篇巨著的《紅樓夢》,可以想見其翻譯之困難,畢竟曹雪芹之筆墨,伏筆之多,千裡有線索,文字之優美,霍克思版的《紅樓夢》可謂十年磨一劍也才抵得曹雪芹一日之功呢。
  • 趣讀丨看了這些中式招牌翻譯,我有點兒上頭
    >在圖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不過,在英語教育已基本普及的當下拼音式翻譯顯然很難再濫竽充數那麼翻譯會變得正經起來嗎,想多了! 餘華《兄弟》一書中,李光頭出國做生意想去酒吧,但不會外語,忽然靈機一動對著外國人用手比了個「9」,再比了個「8」如此聰明才智被軟體學了個十成:不就是翻譯嗎,一個字一個字來準沒錯至於連起來的意思,那就看你的理解能力了▽
  • 痴情的翻譯家,世界的《紅樓夢》
    近日,中國國家圖書館副研究館員、中國紅樓夢學會常務理事李晶,在人民文學出版社舉辦的「朝內166文學公益講座——外國人怎麼讀《紅樓夢》」中,分享了和《紅樓夢》相關的冷知識,比如它翻譯成了哪些語言,以及有哪些比較重要的譯本等等。
  • 印第安人名翻譯策略探究——以《印第安律師》中的人名翻譯為例
    在《印第安律師》一書中,出現了大量帶有濃厚民族色彩的印第安人名,如何對其進行翻譯,首先要分析印第安人名的特點,了解這些名字所蘊含的印第安文化。本文將從印第安人名的特點、印第安人名所具有的文化內涵,以及翻譯技巧三方面入手,探析印第安人名的翻譯策略,在翻譯的同時,較好地展現印第安人名的獨特之處,以及其所蘊含的印第安人文化。
  • 在英語中人名的翻譯技巧
    翻譯在我們從小到大的英語考試中是經常出現的,也許有的人都覺得這個題型沒什麼,或者非常有自信。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在英語中人名的翻譯技巧,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來欣賞一下吧。也許外國的讀者更容易記憶全名,所以看到「鮑裡斯」馬上知道這是葉爾欽,看到「卡爾」也立刻明白這是馬克思,但中文讀者通常沒有這麼敏捷,有許多人需要認真想想,甚至翻翻前文才能知道,還有些人則根本鬧不清楚。所以我的建議是,如果原文中變換的稱呼沒有特別的含義,則譯文中保持人名的一致性是不錯的選擇。否則,可以遵循原文變化稱呼,但最好用譯註的方式告知讀者,如「卡爾(這裡稱馬克思為卡爾,是表示親暱)」。
  • 外國人在崑劇院當「字幕君」 提供原汁原味的英文翻譯
    巴特·博隆中文名叫致遠,來自波蘭,在歐盟商會工作,已在南京居住兩年半時間。喜歡看京劇、越劇、錫劇、崑曲的他,到南京不久後,就開始到蘭苑看戲。 在南京,喜歡看戲的外國人沒有不知道蘭苑的。作為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以下簡稱江蘇省崑劇院)的小劇場,這裡不僅能看到原汁原味的南派崑曲,而且是江蘇乃至中國所有城市中,唯一每場演出堅持提供中英文字幕的劇場。
  • 笑到肚子疼的神翻譯!
    近期打開手機新聞就是新冠肺炎,想必大家也有些疲勞,在防範疫情的同時,我們來稍微娛樂下吧~重溫一下各種劇集笑到肚子疼的神翻譯吧!《甄嬛傳》在前幾年大火,因此被翻譯成英語,此間鬧出了不少笑話,有網友將英譯版本又重新翻譯到中文的翻譯腔:華妃:「停轎停轎,噢,快給我停下你們這群愚蠢的土撥鼠」蘇培盛:「哦,我的上帝啊,娘娘這是怎麼了」華妃:「嗨,老夥計,別廢話皇上在嗎?」
  • 日本人看中國:外國人能翻譯中國古籍嗎?
    這些都是清朝考證學家傾注心血的課題,他們不遺餘力保存、復原的成果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狀態。但復原能做到的是有限的,並不能將一字一句原原本本的樣子全部準確傳遞出來。 在中國,唐代製作的手抄本傳世的寥寥無幾,僅存敦煌等地出土的那些。而日本的遣唐使等(僱傭專人)抄寫帶回日本的中國古籍,一部分在日本保管至今。
  • 看完這些搞笑的中文翻譯,你就不覺得英文很難了
    那時候我不信,直到我看到了這些:英文大概意思是,不要一下子抽那麼多紙巾我覺得可能他們覺得我們抽紙回去是要寫論文的,起碼這個解釋還是通的。山藥驕傲不驕傲我不知道,反正我是驕傲的。看到這個我懷疑了自己的中文水平,雖然我試著猜了了一下但是我還是不明白。
  • 外國人名翻譯問題
    各種體育新聞,體育電視臺,體育解說員一口一個德約科維奇叫得讓我們這些完美主義者很是不適應。Новак ЂоковићNovak ĐokovićNovak DjokovicНовак Джокович無論是塞爾維亞語,克羅埃西亞語、俄語還是英語,都應該翻譯成:諾瓦克.焦科維奇,諾瓦克是名,焦科維奇是姓。
  • 這些中國食物,被老外翻譯成這樣,網友:看完笑出豬聲!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相信各位中國同胞都對自己作為中國人感到非常的幸運,由於文化底蘊深厚,漢語如今成為了全世界最難學習的語言,並且學習漢語的熱潮只增不減,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都被中國和中文吸引著,不斷的融入中國市場,來體驗中國的生活,感受中國的文化,當然更少不了的是品嘗中國的美食。
  • 當中國菜被翻譯成英文,別說外國人了,我們中國人自己都看不懂
    中國的美食吸引了很多的外國人,在國外開的中餐廳,就有很多外國人來光顧。也有很多外國人為了招攬生意,菜單上面就有很多的中國菜,但是很多人因為將中文菜翻譯成英文,我們看了就哭笑不得,如果不是中國人的話,你都不知道這道菜主要說的是啥。
  • 被中國菜的英文翻譯名嚇到了,外國人懵逼道:我是誰?我在哪?
    被中國菜的英文翻譯名嚇到了,外國人懵逼道:我是誰?我在哪?如今中國菜已經不單在中國受歡迎了,很多老外在吃到美味的中國才之後也是欲罷不能,中國菜的國外也是掀起了一股美食的熱潮。事實上不僅是在中國有大量的老外會去中餐館吃中餐,在國外也是有大量的中餐館的,一些喜歡吃中餐的老外經常會去到這些中餐館裡面吃飯。在這些中餐館裡面,聰明的商家也會給自己家裡的菜取一個英文名字,這樣就能夠更好的讓老外記著這些菜,能夠吸引到更多的顧客。不過不得不說的是,這些菜在被翻譯成英文之後不僅老外是處於懵逼狀態的,我們中國人自己能夠看懂都成問題。
  • 《紅樓夢》被翻譯成了多少種語言? 外文譯者原來這麼拼
    原標題:《紅樓夢》被翻譯成了多少種語言 外國人如何閱讀和評價《紅樓夢》作為中國人最耳熟能詳的古典名著,被翻譯成了哪些語言?有哪些重要的譯本?從世界文學史上看,這部作品有怎樣的地位?外國人如何閱讀《紅樓夢》?
  • 痴情的翻譯家世界的《紅樓夢》
    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節譯本1929年出現,由常年在美國居住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華裔學者王際真翻譯,美國蘭登書屋在英美同時出版。王際真先生翻譯的書名Dream of the Red Chamber,是到現在為止能看到最普及、大家知道最多的《紅樓夢》的一個譯名。
  • 一些中國菜翻譯成英文名之後把老外給笑趴了,這些哭笑不得的名字
    一些中國菜翻譯成英文名之後把老外給笑趴了,這些哭笑不得的名字。隨著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逐漸的提升起來,與各個國家之間相互的交流也都十分密切。這也同時讓我們中國的文化也得以傳播了出去,現在很多外國人都對我們中國的歷史文化和飲食文化都相當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