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童與羅馬尼亞讀者面對面

2021-01-09 人民網

原標題:蘇童與羅馬尼亞讀者面對面

  新華網布加勒斯特9月9日電(記者林惠芬)「感謝文學,感謝人類譯文出版社讓我們今天坐在一起,」9日晚,在布加勒斯特市中心的人類書店裡,來自中國江蘇的作家蘇童參加他的小說《米》羅文版發布會,與羅馬尼亞粉絲們面對面交談。

  蘇童說,一條河流和一個美麗的女人,電影《多瑙河之波》使他對美麗的羅馬尼亞有了深刻印象,至今難忘。

  《米》是蘇童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蘇童說:「記得出版第一本書的時候,我把它放在枕頭下,聞著刺鼻的油墨味,想像著這5000冊書的讀者最南可以是在西雙版納,最北可以在大興安嶺,卻從未想像過這部書有一天會來到多瑙河畔的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這的確是文學給我帶來的驚喜,一個奇蹟」。

  羅馬尼亞人類譯文出版社社長德尼莎·科默內斯庫在發布會上說,在讀過蘇童的英文、法文和羅文的作品後發現,蘇童是中國當代「最歐化」的作家。她在介紹中國文學作品在羅馬尼亞的翻譯情況時說,人類譯文出版社已經出版發行了5部莫言的小說。她希望能夠發行更多的蘇童作品,同時也希望越來越多的中國文學作品與羅馬尼亞讀者見面。

  蘇童在回答新華社記者提問時坦率地表示,其實他對自己早期的作品並不滿意,並一度為是否要重寫而糾結。談到「最希望帶給羅馬尼亞讀者的、毛病最少的作品」時,蘇童說必然會想到的是最近的兩部作品《河岸》和《黃雀記》。此外,他認為自己近200篇短篇中的一半還是「不錯的」,也是他最希望讀者能夠看到的。

  與蘇童一起參加當晚活動的還有中國作家胡學文、謝有順、葛水平、曹有雲等。布加勒斯特孔子學院羅方院長伯蘭簡單介紹了上述作家及其主要作品,使當地讀者對中國當代文學有了初步了解。

  蘇童還在活動中一一回答了讀者的提問。活動最後還舉行了羅文版《米》的籤售活動。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重讀八十年代》⑩ | 蘇童:把女性寫活的男人
    蘇童通過意象自由地組織敘述時空,讓這部作品十分耐人尋味。蘇童對意象捕捉和誇張的能力,讓很多作家望塵莫及,當時有一批作家在模仿蘇童,但是他們都無法模仿出蘇童強大的想像力,因此也不可能具備蘇童那樣強大的作家生命力。
  • 聊餘華、蘇童、格非 | 葉兆言、餘斌對談④
    編者按:八十年代,是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的高光時刻,海明威、莫泊桑、託爾斯泰、薩特……這些早已進入世界經典文學之林作家的作品,亦是青年讀者葉兆言和餘斌書架上勤翻常談的書。
  • 「陽光姐姐」伍美珍與宿州讀者「面對面」
    「陽光姐姐」伍美珍與宿州讀者「面對面」2020-12-17 10:19:29    拂曉新聞網--皖北晨刊 活動特邀「陽光姐姐」伍美珍與大家分享讀書心得,參加報告會的小讀者及家長有近千人。
  • 走進作家蘇童的書房:《安娜·卡列尼娜》最值得讀
    能進入蘇童書房的人可不多。  蘇童收集的紅酒瓶塞。  書房有大有小,藏書有多有少,書房作為讀書人的私密空間,每個書房都有自己的個性。在第一個「江蘇全民閱讀日」即將到來之際,我們為您帶來了一場不同尋常的「書香之旅」——走進名家書房。
  • 蘇童:好小說一定是讓故事變成廢墟 作家要關照現實
    ——《黃雀記》P368在餘華、馬原沉寂多年後出書成為輿論熱點的時代,蘇童仍默默延續著從上世紀末至今的寫作狀態:三年一部長篇,每年幾個短篇,他的產出保持著驚人恆定的節奏。近十年的作品《蛇為什麼會飛》《碧奴》《河岸》的口碑,遠不能和他早年確立聲望的《妻妾成群》《米》等相比,甚至遭到部分「老讀者」的倒戈。
  • 追憶失落的童年,回溯歷史的哀愁:蘇童筆下的懷舊情結
    蘇童曾在《「文革」情結與長篇沙文主義》一文中說:「童年視角是我小說裡一直運用的,是我最原始的小說創作的契機,是碎片式的東西,對我來說是感知生活的途徑或角度。」對蘇童來說,童年時代的情感一直猛烈地激蕩著他。他腦海裡屢屢浮現出自己的童年生活景況,一縷溫情,一絲惆悵都使他欣然下筆。
  • 蘇童《紅粉》:風塵女子為了生活,背叛友情橫刀奪愛,人性如此真實難看
    蘇童曾和餘華、格非等五位先鋒作家被稱為「文壇射鵰五虎將」,餘華是東邪,看他寫的《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兄弟》……那種非常態、非理性的死亡與黑暗,確實有幾分邪氣。
  • 電視劇《裝臺》爆火後 原著作者陳彥回家鄉和讀者面對面
    原著作者陳彥在曲江書城舉辦讀者見面會,和鄉黨、讀者面對面交流《裝臺》戲裡戲外,以及關於文學創作的故事。《裝臺》的故事主角、祖祖輩輩生活在西京城的刁順子,靠著肯出力吃苦,性格厚道組建起了自己的裝臺班子。陳彥的筆墨圍繞著他的家事與這一方使裝臺的老少爺們能夠養家餬口的舞臺展開。小說刻畫人物手法細膩,故事跌宕起伏,以一個裝臺人的視角,描寫西京城裡的人生百態。
  • 「小蘇童」走進公交車廂 講述三蘇文化
    很高興能夠到公交車上宣傳我們的三蘇文化........」近日,眉山市東坡區蘇洵小學走進眉山市公交公司開展了「走進公交車廂,講述三蘇文化」活動,小蘇童們在城市公交13路「東坡文明號」上,從三蘇父子蘇洵的故事講起,三蘇文化娓娓道來,乘客們聽得津津有味。該校小小講師在「東坡文明號」上宣講三蘇文化說起三蘇,朱德元帥曾寫過這樣一首詩:「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 蘇童《米》農村小夥成為黑社會老大,始終難捨對米和女人的痴迷
    我對史實完全不感興趣,真實的事件我不感興趣,我的潛意識與直覺排斥這些——蘇童在和林舟的訪談中,蘇童表示自己的《武則天》是一個失敗的作品,因為他沒有多少虛構的空間,蘇童說:「我的小說從根本上排斥一種歷史小說的寫法。」
  • 蘇童講了一個妓女從良的故事
    有時候,一個男人其實比女人還要了解女人,比如說蘇童。在蘇童的小說創作中,對於女性的描寫就佔據了他文學作品的很大空間,比如說《妻妾成群》、《紅粉》、《婦女生活》等等。今天我們就來讀讀蘇童的中篇小說《紅粉》,這部小說講了一個新舊交替時代「妓女改造」的故事。
  • 蘇童小說《米》:人性的黑暗,不滅的欲望
    蘇童執筆寫下人生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米》,就是一個關於食慾和性慾交織,生存與毀滅共存的故事。主人公五龍因饑荒而逃,備受屈辱,當他窮盡一切手段瘋狂報復曾經傷害他的人以後,又被受害者的兒子殘忍折磨,最終在歸鄉途中離世。
  • 羅馬尼亞語歷史文獻中的中國
    羅馬尼亞對中國的認識,從一個遙遠東方的朦朧印象,到對中國文學、藝術、哲學的涉獵,經歷了數百年。本文以中世紀晚期到19世紀末的羅馬尼亞語文獻為參照文本(為便於讀者了解,所摘錄文本為漢譯之後的文本),鉤稽這段歷史中羅馬尼亞眼中的中國。       早期羅馬尼亞對中國的認識,主要依靠在歐洲流傳的各種口頭或書面的零星知識。
  • 羅馬尼亞人與羅馬尼亞王國
    主要分布在羅馬尼亞,另有一部分在塞爾維亞、烏克蘭和美國等國家。羅馬尼亞族屬歐羅巴人種巴爾幹類型。使用羅馬尼亞語,屬印歐語系羅曼語族。公元前70年,達契亞人領導人布雷比斯塔斯將達契亞人部落統一起來,建立了第一個獨立的奴隸制國家。羅馬人入侵達契亞時,曾遭到以達契亞國王德凱巴魯斯為首的羅馬尼亞居民的抵抗。經過兩次戰爭,部分羅馬尼亞領土被羅馬人佔領,劃為羅馬的領土,當地居民遂被同化。
  • 看蘇童的《妻妾成群》:四房太太,一口死人井,一個瘋婆子
    ——蘇童《妻妾成群》這是「柔軟與力量,一場關於女性與文學的對話」從蘇童的《妻妾成群》中所描繪的女性頌蓮身上,我們能看到文學的魅力。它從來就是研究人性的學問,哪個主人公都不是一個簡單的好人壞人就能評價清楚,隨著對主人公一生的描寫,人性的光明與黑暗也相應被展開。
  • 今年羅馬尼亞赴保加利亞遊客有望增長11%
    Romania-insider3月30日報導,根據保加利亞旅遊部長StelaBaltova介紹,目前羅馬尼亞為保加利亞主要旅客來源國,並預測今年羅公民赴保加利亞旅遊人數將增長10-11%。之前,保加利亞最大的國外遊客來源國為德國,但近年來羅馬尼亞赴保旅遊人數不斷增加,保加利亞旅遊部認為開發巴爾幹區域旅遊不僅對羅、保兩國有利,也將對希臘、塞爾維亞、馬其頓等國家產生積極影響。
  • 歐洲杯:冰島VS羅馬尼亞,羅馬尼亞攻擊犀利
    歐洲杯:冰島VS羅馬尼亞,羅馬尼亞攻擊犀利北京時間2020年10月9日相比於冰島隊曾經殺入過歐洲杯四分之一決賽的超級冷門表現,羅馬尼亞在大賽中的表現相對要沉寂很多。羅馬尼亞現任主教練是前羅馬尼亞國腳米雷爾拉多伊,他在為羅馬尼亞國家隊效力期間表現出色,曾經為球隊立下了汗馬功勞。
  • 歐洲杯:冰島VS羅馬尼亞,羅馬尼亞攻擊犀利
    歐洲杯:冰島VS羅馬尼亞,羅馬尼亞攻擊犀利北京時間2020年10月9日02:45,2021年歐洲杯預選賽比賽即將打響!本場比賽由冰島國家隊主場迎戰羅馬尼亞國家隊【兩隊近況】冰島國家隊冰島是歐洲的一個小國,人口只有35萬,連我們國家一個地級市的人口都比冰島全國人口多,但就是這麼一個彈丸小國,在2016年歐洲杯的比賽中淘汰了英格蘭殺入了四分之一決賽,展現出了自己不俗的實力。
  • 蘇童:《包法利夫人》是現實主義小說經典中的經典
    今年是福樓拜逝世140周年,他的代表作《包法利夫人》堪稱現實主義小說的經典,指導了一代又一代作家,關於這部小說,作家蘇童也有自己的見解。我們在此分享作家蘇童的《談談<包法利夫人>》(選自其評論集《小說是靈魂的逆光》),在這篇文章中,蘇童認為:「福樓拜先生描寫的是在適當的社會條件下,所有人性之花都在盡情開放,包括惡之花,它也可以盡情開放。所以說,包法利夫人這個形象最令人震撼之處在於,我們看見了一棵尋常的人性之樹,這樹上卻開出了不尋常的惡之花。」關於這部小說,你有什麼感受?歡迎留言分享。
  • 西川、孫甘露、蘇童他們怎樣寫高考作文?
    7月7日晚上,理想國舉辦了一場名為「我和我的同時代人——我們都曾經從高考作文開始」的線上直播,梁文道及第三屆寶珀理想國文學獎評委作家蘇童、孫甘露、楊照,詩人西川及音樂人張亞東就他們時代的高考作文怎樣寫和寫什麼,以及各自青年時代的創作進行了對談。7月7日,是高考考語文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