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大混戰中,新四軍參謀長誤入敵群,反而活捉500敵兵

2021-03-01 憐響看歷史

1940年10月,國民黨江蘇省主席韓德勤率部對新四軍發起最大規模的進攻,其中,其89軍、獨立6旅為中央縱隊,由第89軍軍長李守維統一指揮,分三路進攻黃橋東、北;10個保安旅為左翼縱隊,進攻黃橋東;李長江、李明揚部和稅警總團為右翼,進攻黃橋西,總兵力達10萬餘人。黃橋以南即是長江,韓德勤的口號是:

「把蘇北新四軍趕到長江去喝水!」

而在蘇北的新四軍只有區區7000人。

李明揚、陳泰運與韓德勤存在利益上的矛盾,由於新四軍軍長陳毅的爭取,兩人表示不參加反共內戰,解除了新四軍的左翼之患。

東線的各保安旅,名義上是韓德勤所屬,事實上是各霸一方,熱衷於設卡收稅,敲詐勒索,真要打仗拼命,也是不積極的。於是,新四軍蘇北指揮部決定:陶勇三縱守黃橋鎮,待韓頑軍進逼到黃橋,一、二縱隊負責攻擊,從黃橋鎮以北迂迴到韓頑軍側背,首先在營溪殲敵獨立六旅,而後轉向分界圍殲第89軍,並指定一縱先派出兩個營與頑軍糾纏,查明情況,爭取時間。

10月5日,李守維第89軍前鋒直逼黃橋。新四軍第一縱隊立即派出先頭兩個營向東插去。和頑軍接觸後,查明從海安到分界一線為第89軍33師;其左為獨立六旅,從胡家集經營溪直叩黃橋,117師為其第二梯隊。

頑軍浩浩蕩蕩,亂麻麻猶如蟻群,擁塞道路,到一村搶一村,無惡不作,更激起了戰士們憤怒。

戰鬥一打響,一縱第4團一出擊,就佔領了野屋基前的小莊子,忽然,戰士們發現桑樹林裡人馬亂紛紛,立即衝進桑樹林,在裡面抓到十幾個俘虜,其中有一個是第89軍軍部副官,一審問,說:「89軍軍部在野屋基。」

又問:「李守維在不在?」

他點點頭說:「也在。」

4團團長向縱隊部報告。一縱司令員葉飛立即以第1、4團兩個團向野屋基發起突然而猛烈的攻擊。

這是一場鏖戰!

敵第89軍火器比新四軍強得多,新四軍1團輕機槍還多一點,4團卻很少;而重機槍,1團只有一挺在江南繳獲的歪把子,4團沒有。敵軍的團、營都有重機槍,團有迫擊炮連,師、軍有山炮、野炮,部署了好幾層火力。一縱發起攻擊後,敵軍立即開炮,炮聲震天動地,徹夜不絕,使新四軍進展十分困難。但是,為了抓住敵軍長李守維,爭取當上主力團,4團繼續向野屋基敵軍部勇猛攻擊。很快,戰局開始轉化。二縱出擊節節勝利。據守黃橋的三縱也轉而向黃橋以北出擊,向頑33師發起了猛攻。

新四軍展開全面反擊後,四面八方都是槍聲、喊殺聲。天黑後,槍聲還震蕩著長空,方圓十幾裡戰火通紅。各個縱隊奮勇前進。到了下半夜,敵軍終於支持不住,主力一個個地垮了,所有的官兵像雪崩似地向後潰逃。新四軍到處尋找李守維。

然後,他走出屋子,借著天黑,和敵人混在一起,向一縱的團營部隊方向奔去。

可是,當他走到一座橋邊,敵人亂鬨鬨的,像一群沒頭蒼蠅似的,看不到頭,不知往哪裡走好,於是下令跟隨他的司號長:「你想法把敵人帶過河來。」

於是,司號長大喊一聲:

「弟兄們,不準亂跑,跟我來!」

這群烏合之眾果然跟著他過橋了。

到了河對岸,司號長突然命令敵軍說:「我們是新四軍,優待俘虜,現在你們放下武器,向後轉!」

這些敵軍一聽,幾乎嚇呆了,不由地乖乖地放下了武器。

就這樣,張藩和司號員一槍未發,俘敵500餘人。

這時遍地都是「繳槍不殺」、「放下武器,跟我來」的喊聲。這些敵兵也不動,竟然老老實實地坐在地上,靜等新四軍來收容。

潰兵滿田滿野,新四軍痛痛快快搜索追趕。當地群眾也趕來了,有的拿著釘耙,有的拿著鋤頭,有的拿著扁擔,三五成群的截在路口、莊頭,幫新四軍抓俘虜。張藩見狀,對司號員說:「把俘虜交給戰士們看守吧,我們回司令部去。」

司號員攔住一個班,把俘虜交給他們,跟著張藩去一縱司令部去了。

戰後,新四軍捉的俘虜成千上萬,可就是沒查出李守維。陳毅軍長大惑不解:「這傢伙哪裡去了,莫非插上翅膀飛走了?」

幾天後,陳毅等人才找到答案。

在黃橋鎮的八尺溝河邊,一大股頑軍逃過來,被滾滾的河水堵住。兩邊河岸很陡,中間只有一架木板橋。結果,沒命逃跑的頑軍官兵爭相上小橋,你推我撞,相互踐踏,有的被踩死,有的被擠下河去。戰後,河流被死屍填得滿滿的。老百姓沒辦法,只好用網往上拉,一網上來,就是五六個,撈著撈著,他們忽然發現一個屍體十分肥胖,被水泡得鼓鼓囊囊,衣服上戴著將軍領章。再往口袋裡一搜,搜出一個水晶石的私章,上面刻有清清楚楚的篆體字:

「李守維」。

原來在過橋時,李守維也被手下擠下了河,淹死了。張藩知道後,哈哈大笑:

「這個要把我們趕到長江裡喝水的反共英雄,到頭來卻自己下河喝足了水!」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相關焦點

  • 皖南事變中叛變的最高將領,勸降葉挺遭痛打,被新四軍活捉槍斃
    1941年在蔣介石的陰謀指使下,國民黨頑固派在涇縣茂林地區,突然包圍襲擊新四軍,當時新四軍近萬人,只有2000餘人突出重圍,2000多人戰死,剩餘人員不是被俘就是失蹤。
  • 他曾是孫中山衛隊鐵甲軍班長,後為新四軍參謀長,死於皖南事變
    新四軍雖然實力不如八路軍,但是在抗日戰爭中也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其核心領袖也都是鼎鼎大名的英雄人物,比如早在北伐戰爭時期就已經聲名鵲起的葉挺,又比如建國後成為開國元帥的陳毅陳老總,政委兼副軍長項英和參謀長張雲逸的名字也是耳熟能詳,但是副參謀長周子昆的知名度好像就沒那麼高了,但其實周子昆的貢獻也是非常大的
  • 此人向新四軍借道,不料自投羅網,部隊被繳械,本人被活捉
    1943年春天,蘇北發生的事:國民黨江蘇省主席韓德根被新四師解除武裝和活捉後,韓德根與中共籤訂和平密約,得以逃脫。有趣的是,韓德根雖然被活捉,但與新四軍第三師副團長張愛萍有關。新四軍第四師師長是彭雪楓,怎麼抓住第三師的張愛萍呢?
  • 馬家軍與新四軍蓄意搞摩擦,引起原西路軍將士的復仇之戰……
    紅30軍263團三營九連共135名官兵防守汪家墩大碉堡,就是倪家營外圍的一個制高點,也是馬家軍的主攻目標之一。 任命他為騎兵團團長,1941年8月1日,新四軍四師騎兵團成立,在周純麟的嚴格訓練下,新四軍騎兵團的戰力突飛猛進,為提升騎兵殺敵的優勢,創造性地設計了一款叫做「雪楓刀」的戰刀。 這款刀法搏殺技術採用集合了蘇軍高加索式、馬家軍式、以及日軍騎兵、東北兵騎兵各種馬刀的長處。實戰中優勢非常明顯,成為新四軍騎兵殺敵的兇狠利器。
  • 新四軍一個偵察兵,誤入敵軍大本營,沒想到卻帶回一個團的俘虜
    在抗戰時期就有發生過這樣的一幕,新四軍的一位偵察兵,誤入敵軍的駐地,最終卻俘虜了一個團,這背後又有怎樣驚心動魄的故事呢?。今天故事的緣起發生在蘇中古城泰州,這裡是當時國民黨的第三戰區,魯蘇皖邊區有7個遊擊大隊,共駐紮了3萬多人。總指揮為李明陽,副總指揮為李長江。
  • 抗戰中第一個日軍俘虜是如何抓獲的?活捉他的又是哪位開國上將?
    下轄第一一五、第一二○、第一二九師,共4.6萬人。10月21日,又宣布將南方八省十三個地區堅持遊擊戰爭的紅軍和遊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北伐名將葉挺任軍長,項英任副軍長,下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支隊,共1萬餘人。
  • 他在皖南事變後重建新四軍,曾活捉事變劊子手,卻死在勝利前夜
    名將巴頓曾經說過:「一個軍人最好的歸宿是在最後一場戰鬥中被最後一顆子彈打死。」但很遺憾的是,巴頓沒有完成自己這個誓言——他死在戰後的車禍。
  • 他是方志敏手下的參謀長,後來成就非常大,榮獲了大將軍銜
    當時,方志敏也在戰鬥中被俘,最終寧死不屈,英勇就義,年僅36歲。在2009年,方志敏烈士還被評選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今天我們要說的不是方志敏烈士,而是當時他手下的紅十軍團參謀長。當年,這位參謀長率領少數部隊成功突圍,後來經過不斷發展,在抗日戰爭時期這支部隊被改編為了新四軍第二支隊,投身到了偉大的抗日戰爭之中。
  • 新四軍六個支隊資料
    【新四軍第二支隊】1938年春,根據國共兩黨關於編組新四軍的協議,原活動在閩西、閩粵邊、閩贛邊和浙南地區的紅軍遊擊隊,改編為新四軍第2支隊。張鼎丞任司令員,粟裕任副司令員,羅忠毅任參謀長,王集成任政治部主任。下轄第3、第4團。全支隊共1800餘人。4月,第2支隊到達安徽省歙縣巖寺地區,進行短期整訓。
  • 他曾是我軍頭號死敵,策劃消滅新四軍,晚年頓悟後遁入空門
    那時,國民黨軍隊圍攻新四軍9000多人,大部分英勇犧牲,新四軍最高領導層:軍長葉挺被俘,政委項英,參謀長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國平全部遇難。那誰是此次事件最直接的兇手呢?此人名叫上官雲相,曾任第32集團軍總司令,皖南事變前線總司令。上官雲相為山東濟南人,十八歲時考入保定軍校。有趣的是,新四軍軍長葉挺也是保定軍校畢業,與官雲相是同班同學。
  • 一個團堵住敵軍三個師,危急時刻敵軍的轟炸機竟把敵兵...
    炮火剛停,敵兵猝然出現在5連陣地前,用火焰噴射。機槍手趙明被燒著了衣服,在地上滾動壓滅火焰,忍痛站起來,機槍掃得更狠。1連4班看到5連陣地上一片火海,主動從翼側出擊,打掉了敵噴火器,將敵兵擊退。8連在5連左翼,是整個阻敵陣地的核心。陣地前四個突出的墳包成了雙方爭奪的焦點。堅守在此的是8連5班,敵人動用一個連連攻四次,均被打退。
  • 新四軍軍部十位高級將領,後來都是什麼結局
    後來葉將軍因故離隊,抗戰時期重回國內,請纓擔任新四軍軍長,率新四軍取得了不俗的戰績,後來卻在皖南事變中被反動派扣押。 抗戰勝利後,在組織上的積極營救下,葉將軍重獲自由,卻在黑茶山事故中遇難,令人扼腕嘆息。 新四軍第一支隊司令員、新四軍軍長陳老總。紅軍時期與朱毛一起開創發展了井岡山根據地,是井岡山三巨頭之一。
  • 新四軍如東南坎攻堅戰 碉堡裡的鬼子被燒死在熊熊烈火中
    黃花塘新四軍軍部舊址1944年3月,新四軍車橋戰役取得勝利後,粟裕將部隊安置在益林一帶戰備休整。按戰前部署,七團在南坎戰鬥中的任務是主攻,但陶勇告訴彭德清,七團打了耙齒凌一仗後需要調整,在南坎戰鬥中的任務改為打援,原來的攻堅任務由程業棠的特務四團擔任。如皋警衛團負責解決鮑家壩和八總廟等偽軍據點,掘東遊擊隊和民兵則負責運送彈藥、救護傷員等。
  • 新四軍成立時,負責後勤保障的主要領導都有誰?
    為確保新四軍的後勤保障不落空,能滿足作戰需要,負責後勤的有兩個部門,一個是新四軍軍需處,一個是總兵站。那麼,新四軍成立時,負責後勤保障工作的主要領導都有誰呢?葉輔平,新四軍軍需處處長。葉輔平是葉挺將軍的同胞兄弟,1902年出生於廣東惠陽,早年在本村組織農會任會長,葉挺獨立團成立時,出任團軍需主任,他是黨直接領導的軍隊中最早一批軍需人才。葉輔平隨獨立團參加了北伐和南昌起義,後根據上級指示轉移到香港,從事統戰工作。七七事變以後,葉輔平加入新四軍,出任新四軍軍需處處長。由於新四軍人多槍少,他就組織人員自力更生修造武器。
  • 派到新四軍的10位名將,有一位嫌職務低出走,結果很悲劇
    1941年1月6日,新四軍軍部國民黨軍隊襲擊。1月13日,葉、項等失去聯繫,袁國平成為剩下部隊的最高領導,他雖然是政工幹部,挺身而出,指揮部分部隊突圍北撤。突圍中,他身中數彈,為了不拖累部隊行動,舉槍自盡。3、周子昆(副參謀長)廣西省桂林市人,1901年生。
  •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和新四軍,犧牲三位高級將領,他們是誰
    這次戰爭歷時14年,犧牲的人超過3500萬人,這些人都值得我們去紀念,最後的雖然日本人無條件投降,但是我們一定不要忘記國恥,要銘記歷史,這樣我們國家才能發展。抗日戰爭中犧牲的人不計其數,他們都值得我們用一生去紀念,他們不但是我們的先輩,也是我們的領導者,我們要向他們學習。
  • 餘姚新四軍女戰士蘇菲的傳奇:孤身入據點活捉漢奸 憲兵隊百般酷刑嚇不倒
    她叫蘇菲,今年91歲,曾是新四軍浙東遊擊縱隊的一名女戰士;她是今年3月去世的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顧問、離休幹部丁公量的夫人。她18歲參加革命。她曾是一個被抓到日本憲兵隊,百般酷刑都嚇不倒的姑娘。她是慈谿(現餘姚)三七市人。今年是抗戰爆發80周年,那些在槍林彈雨中挺身而出,與她一起戰鬥的先烈們,永遠銘刻在她的記憶裡。
  • 往事|皖南事變後新四軍重建:從損失九千到擴編九萬
    「皖南事變」是抗日戰爭中共產黨遭受的最嚴重損失。「皖南事變」後,中國共產黨依然牢牢掌握著政治鬥爭和軍事鬥爭的主動權,不但打退了國民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而且迅速重建新四軍軍部,使部隊由原來的6個支隊擴編為7個正規師。在這一過程中,作為中原局書記的劉少奇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 新四軍組建時八個團,各一個字代號,合起來是一句革命口號
    參謀長:熊夢輝(皖南事變中率部突圍,1941年1月在無為縣姚家溝中彈犧牲);政治主任:鍾國楚少將。皖南事變中被打散。團長:盧勝中將;副團長:葉道志(1938年從抗大派往新四軍,7月31日帶領3個人攜槍出走,準備回129師老部隊。被抓回新四軍後被處決,1983年追認為烈士。),周桂生(1941年1月13日,皖南事變中掩護軍直屬隊突圍中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