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人家》按照房前屋後的時間和空間順序,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多彩多姿的鄉間畫卷,展示了鄉下人家樸實自然和諧的生活,表達了作者對鄉下人家的欣賞和喜愛之情。
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景美文更美,學習時重點抓關鍵詞句,由景悟情。下面從三個方面談談這篇課文的學習:
一、整體感知,為文配畫,隨文識字寫字。
1.簡介作者。
2.自由朗讀課文思考:如果給課文配畫,你可以配幾幅?給每幅畫想個名字,簡單的在文章的空白處做批註。
3.隨文識字寫字。「倘、繪、寄」可運用形聲字構字規律識記;「飾、鳳、樸、素」可藉助圖片識字;「例」可用加一加的方法識記。率「注意聲母是「sh 」,使用擴詞法識記,如「率領、統率、率先、直率」,表示帶領、帶頭,讀「shuài」,還有另外一個音讀「lǜ」,組詞區分。另外兩個多音字是「冠」和「踏」。
要寫的字有15個,難字較多。特別是「蹲、率」,蹲字注意寫好足字旁,「率」字先居中寫「亠」,再寫中間的「么」,接著兩邊的點提和撇點筆畫。
3.交流:你從課文中發現了哪些圖畫?給每幅圖畫取了什麼名字?(不需要標準答案,能用簡潔語言準確概括既可)
(1)隨機指導概括第一幅圖。
「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簷。」你能用更簡潔的表達來概括瓜藤在做什麼嗎?
小結:抓住關鍵詞,就可以概括出每幅圖畫的名字了。
整理修改自己給圖畫配的名字,匯報:
瓜藤攀爬圖、鮮花開放圖、雨後春筍圖、雞鴨覓食圖(雞群覓食圖、鴨子戲水圖也可)、院落晚餐圖、月夜蟲鳴圖。
這些圖畫帶給作者怎樣的感受?文中的一句話就告訴了我們答案,找一找,畫一畫。
鄉下人家,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指出這句話是文章的中心句。
二、賞畫品文,抓關鍵詞句,體會情感
(一)自由朗讀課文,思考:你對哪一處景致最感興趣?
根據匯報,隨機學習:
1.學習第1、2自然段——「瓜藤攀爬圖」。
①圈出表示動作的詞語,說說發現。(動詞寫出了植物生長的過程。)
②「青、紅、碧綠」,寫出了亮麗的顏色。
③感受「別有風趣的裝飾」。出示圖片,進行對比:城市高樓門前的裝飾是什麼?鄉下人家的呢?
④理解「可愛」:聯繫上下文,結合以上三點,所以作者說「比那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杆,可愛多了。」
⑤改變形式,豎排出示句子,師生合作讀,感受長短句夾雜的節奏。
⑥「瓜藤攀爬圖」讓你感受到什麼?
引讀回扣中心,難怪作者說:
鄉下人家,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2)「鮮花開放圖」
學習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
①理解「它們依著時令,順序開放。」(它們按照季節順序,依次開放。)
出示圖片講解:
五月來臨,芍藥露出笑臉;七月,鳳仙花與陽光比美;九月,雞冠花開始鬥豔,十月,大麗菊穿起花裙子。
②關注反義詞「樸素、華麗」,為什麼盛開的花朵樸素中帶著幾分華麗呢?
(「樸素」指這些花不用精心打理,自由生長。「華麗」指這些花依著時令順序開放,奼紫嫣紅,美不勝收。)
(3)「雨後春筍圖」
學習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①顏色充滿生機:綠的葉,青的竿,綠蔭。
②比較句子:成群地從土裡探出頭來。
成群地從土裡長出來。
(「探出頭」生動的寫出了竹筍剛剛破土而出的動態畫面。
小結:這是個擬人句,把竹筍當作人來寫,體現了作者的喜愛之情。
文中有很多這樣的句子,找一找,畫一畫。
③指導朗讀。一邊讀,一邊想像畫面。
引讀回扣中心:鄉下人家房前屋後,處處皆美景,難怪作者說:
鄉下人家,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2.學習第三、四自然段——雞鴨覓食圖。
(1)理解「照例」:按照慣例,按照常情。
(2)關注重點詞句,感受擬人手法。
關注「率領」,換詞理解(帶領)。
關注「大踏步」,這是一隻怎樣的雄雞?
關注「吃驚」,做做「吃驚」的表情。
(3)「即使……也……」:運用關聯詞,感受到在這一方天地裡動物與人和諧共處。
引讀回扣中心:在鄉村中,動物與人都是這一方土地的主人,作者由此抒發了自己的感受:
鄉下人家,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3.學習第5自然段——院落晚餐圖。
(1)理解「天高地闊」。
①「天高地闊」的意思是什麼?
②為什麼用這個形容空間大的詞語來形容吃飯?
引導:你們在哪裡吃晚餐?可以欣賞到什麼景物?
鄉下人家在哪裡吃晚餐?家門前可以欣賞到什麼景物?
結合「天邊的紅霞、向晚的微風、歸巢的鳥兒都是好友」,體會鄉下人家不僅用餐空間寬廣,心境也很開闊。
引讀回扣中心:看到這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畫面,作者情不自禁地說:
鄉下人家,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4.學習第6自然段——月夜蟲鳴圖
(1)紡織娘唱歌,運用了擬人的手法。
出示陳醉雲的詩歌《紡織娘》,對比讀:
三、學習寫法,遷移練習。
1.總結交流本文運用的寫作手法。
2.你眼中的鄉村景致是怎樣的?抓住某一景物的特點,寫一段話。
3.交流點評。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一些幫助,別忘了點讚、分享,點擊關注可以看到作者所有內容,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