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終,你的罪業都懺悔乾淨了嗎?

2021-02-07 九華山聖境


與 智 者 為 伍 攜 善 者 同 行

點擊結緣

「阿彌陀佛聖誕放生法會」


懺悔,對於一個修行人而言,是有非常大的作用。

所謂懺悔,六祖大師說:

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

懺悔就是要我們反省、改過、遷善。

根據經典所說,凡夫一日所作,功少過多,甚至舉心動念之間,無非是罪,無非是業。這些罪業就像烏雲遮日一般,障蔽了我們的佛性,使我們在生死海中流轉,輪迴不已。

不過,佛經也說,一個人不怕犯罪,只怕不懺悔。懺悔可以消除罪業。

好比衣服髒了,身體髒了,只要用水洗一洗,自然就乾淨了;田裡的秧苗,只要禾苗茁壯,旁邊縱有一些雜草,也起不了作用。又如投一把鹽巴在一杯水中,水的味道奇鹹無比,如果再多添加一些清水,鹹味自然轉淡;一塊石頭,把它放在船上,借著船的浮力,它就不會下沉。

懺悔一如法水,可以洗淨我們的罪業;懺悔就像船筏,可以運載我們到解脫的涅盤彼岸;懺悔譬如藥草,可以醫治我們的煩惱百病;懺悔好比明燈,可以照破我們的無明黑暗;懺悔一似城牆,可以攝護我們的身心六根;懺悔有如橋梁,可以引導我們通往成佛之道;懺悔猶如瓔珞,可以莊嚴我們的菩提道果。

在佛教的萬千法門中,無論我們修學哪一個法門,都必須以清淨無垢的心田去納受,因此懺悔是必要的修行。


懺悔,可分為「事相」上的懺悔與「理性」上的懺悔。

事相上的懺悔,就是藉禮拜、讚嘆、誦經、布施、行善等行為而行懺悔。事相上的懺悔,只要有一分的懺悔,就減一分的罪業;有十分的懺悔,就減十分罪業。

如同一個生鏽的銅器,你用一分的力量擦拭,它就潔淨一分;你十分用心、用力,把銅器上面的鐵鏽統統去除,就十分的明亮、清淨,這是事懺。

理性上的懺悔,是觀實相之理,來達到滅罪的懺悔。也就是以我們的般若智慧,從真如理體上觀照罪業的自性本來空寂,所謂「罪業本空由心造,心若亡時罪亦滅;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罪業是由妄心所造,只要妄心不起,當下即無罪業可言。所以,在佛光山萬壽園有一首對聯說:「永念親恩,今日有緣今日度;本無地獄,此心能造此心消。」

罪業是由我們的妄心所造,既是妄心所造,只要妄心一息,則罪業如霜露,日照即散;又如千年暗室,一燈即明。這種觀照「實相無相」,覺悟「罪性本空」的懺悔法門,稱為「無生門懺悔」,也就是〈懺悔品〉所講的「無相懺悔」。

依照佛經記載,懺悔的方法有多種,但均不離事懺與理懺。

天台宗所謂懺悔有三種方法:

● 依戒律門懺悔:精持戒律,夙夜不懈的修持,猶如大火,燒去一切情識障。

● 依功德門懺悔:常行功德,供養三寶的修持,猶如春風,拂去一切煩惱障。

● 依無生門懺悔:勘破生死,修習無我的修持,猶如淨水,洗去一切知見障。

《觀普賢菩薩行法經》提出「懺悔六根觀普賢菩薩法」,即懺悔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的罪障:

 懺悔眼:若有眼根惡,業障眼不淨,但當誦大乘,思念第一義,盡諸不善業。

 懺悔耳:耳根聞亂聲,壞亂和合義,由是起狂亂,猶如痴猿猴,但當誦大乘,觀法空無相,永盡一切惡,天耳聞十方。

● 懺悔鼻:鼻根著諸香,隨染起諸觸,如此狂惑鼻,隨染生諸塵,若誦大乘經,觀法如實際,永離諸惡業,後世不復生。

● 懺悔舌:舌根起五種,惡口不善業,若欲自調順,應勤修慈心,思法真寂義,無諸分別相。

● 懺悔心:心根如猿猴,無有暫停時,若欲折伏者,當勤誦大乘,念佛大覺身,力無畏所成。

● 懺悔身:身為機關主,如塵隨風轉,六賊遊戲中,自在無罣礙,若欲滅此惡,永離諸塵勞,常處涅盤城,安樂心恬泊,當誦大乘經,念諸菩薩母,無量勝方便,從思實相得。

懺悔是滅罪增福的最好法門,有關懺悔的對象,佛經舉出十種:

● 可以對諸佛菩薩懺悔。

● 可以對父母懺悔。

● 可以向兒女懺悔。

● 可以對師僧懺悔。

● 可以對弟子懺悔。

● 可以對領袖懺悔。

● 可以對檀越懺悔。

● 可以對善友懺悔。

● 可以對所化懺悔。

● 可以對龍天懺悔。

懺悔要發心,至誠發心,罪業才能消除。因此,無論是向諸佛菩薩,或是對父母、師長等人懺悔,都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 發露。懺悔須要至誠懇切地表白自己所犯的過錯,不可覆藏,就如病患找醫生看病,如果不把病症說出來,醫生不能正確診斷、開藥方,病就不會好。所以要發露不覆藏,如果有所隱藏,懺悔就無法得到完全的清淨。

● 要真心地改往修來。六祖大師說:「凡夫愚迷,只知懺其前愆,不知悔其後過。以不悔故,前罪不滅,後過又生。前罪既不滅,後過復又生,何名懺悔?」因此,懺悔最重要的,是要真心的改往修來;懂得「隨緣消舊業,切莫造新殃」,才是真懺悔。

前文提到懺悔有很多法門,現在再從具體的方式與事例進一步說明懺悔的重要。

俗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必改,善莫大焉!」在佛法裡有兩種偉大的力量:第一、是自性不作惡;第二、是做了能懺悔。

懺悔是認識罪業的良心,是袪惡向善的方法,是淨化身心的力量。一個人不怕造業,只怕不懺悔。

例如佛世時,印度的阿闍世王曾經犯下了弒父篡位的彌天罪業,後來因為懺悔,終能得救。中國的悟達國師,累劫冤業感生人面瘡,透過懺悔,終於冰釋多生仇恨,並且留下一部《慈悲三昧水懺》,利益後人。

不過,一般人在平常都不會想到要懺悔,一定要到什麼時候才肯懺悔呢?

● 有病的時候,病苦折磨,他想到要懺悔了。

● 受苦的時候,艱難困苦來了,他想到要懺悔了。

● 困難的時候,做事時,這項不如意,那樣不順心,他想到要懺悔了。

● 年老的時候,他想到過去年輕時候種種非法、種種不是,就容易懺悔。

● 無力的時候,感到自己沒有力量了,那時候就想到要懺悔了。

知道自己錯了,才懂得要懺悔,往往悔不當初。甚至身陷牢獄才知道自己做錯了,更是懊悔已嫌遲。所以,我們懺悔,要在平常的時候,要在我們有辦法的時候。

如何懺悔愚迷、驕誑、嫉妒等惡業?《六祖壇經》說,佛弟子平日於佛前依下列三段文懺悔發願,可以增長我們懺悔的力量:

「弟子○○,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迷妄所染,從前所有的愚迷惡業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

「弟子○○,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驕誑所染,從前所有的驕誑惡業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

「弟子○○,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所染,從前所有的嫉妒惡業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

《觀普賢菩薩行法經》載,在家信眾的懺悔法有五種:一、不謗三寶,乃至修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二、孝養父母、恭敬師長;三、端正身心,以慈悲、道德待人;四、六齋日不殺生;五、相信因果。

除了上述的懺悔方法以外,一般佛教徒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如下六種懺悔:

一、說好話懺悔;二、捐善款懺悔;三、勤勞服務懺悔;四、成就他人懺悔;五、用感恩報德的心懺悔;六、以禮佛謝罪的心懺悔。

懺悔是生活裡時刻不可或缺的美德。例如:

穿衣的時候,想到「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如何能不懺悔?如何能不想到母恩難報呢?穿衣服的時候,想到這件衣服是從工廠裡的工人一絲一縷慢慢地織成,我能不愛惜它嗎?所以,穿衣服就可以懺悔。

吃飯的時候,所謂「吃現成飯,當思來處不易」;所謂「佛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若人不了道,披毛戴角還。」一粒米所以能到我們的口中,那是經過了農夫的耕作,工人的製造,商人的販賣,同時還要結合水分、土壤、陽光、空氣等宇宙間所有的因緣、力量,才能成為這一粒米給我們充飢填飽。我在吃飯的時候,怎麼能不感恩懺悔呢?所以,在佛門裡,飯前要念供養咒,飯後要念結齋偈,在吃前三口飯時要說:「願斷一切惡、願修一切善、願度一切眾生。」斷惡、修善、度眾,主要的,就是要懺悔、感恩、發願。

懺悔不但可以滅罪,而且可以增福。依經典記載,懺悔可得五種福德:終不遠離一切聖人;一切眾生樂見樂聞;入大眾時,不生怖畏;得好名聲;莊嚴菩提。

懺悔之後,罪業是否究竟清淨,可以依懺悔當時的情狀自我審查。


一般人學佛修行,無不希望與佛菩薩感應道交,但是為什麼有的人有感應,有的人沒有?

感應的原理就如同「月現江心」。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天」、「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

菩薩就像一輪皎潔的明月,常遊在畢竟空裡,對大地眾生沒有分別心,只要眾生心中清淨無垢染,就像江河的水澄澈無波,月亮自能影現江心。

所以沒有感應的人,不能責怪天上沒有月亮,應該怪自己的心海不清淨。所謂「人有誠心,佛有感應」,只要我們能時常借著懺悔的法水來滌淨心垢,自然能與佛菩薩感應道交。

文章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平臺僅作公益性分享,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點擊閱讀原文·結緣阿彌陀佛聖誕日·放生祈福法會

相關焦點

  • 罪業皆可懺悔
    雖然我們今生沒有殺生、偷盜造惡業,都是居士或出家人,經常念佛、修法、放生,但我們所做的畢竟是凡夫的有漏善業,如果又沒有回向,一旦生起一個強烈的嗔恨心,當下便可摧毀長時所積的善業。因為凡夫的這些善根都是靠不住的,現在做得好,以後做得好不好,誰也沒把握。
  • 宣化上人:你要是能懺悔,就多少罪業都可以消滅|每天一段《地藏經》
    「是故」:因為這個,所以「普廣」你要知道,「譏毀他人供養」:你譏諷和毀謗其他的人供養地藏王菩薩。「尚獲此報」:尚且要得到這一種的惡報,什麼惡報呢?就是在地獄裡要經過一千劫,在餓鬼裡又經過一千劫,在畜生裡又要經過一千劫,然後再做人,也是貧窮下賤,諸根不具這種的惡報。有人提出來問,這一定要經過一千個劫才可以做人嗎?這都是一定的嗎?不錯,這是一定的,這是釋迦牟尼佛親口所訂的地獄的法律。
  • 懺悔必看!我們累生累世都可能有哪些罪業?對每個人都十分重要,關乎下半生和來世……
    以上罪業是否教他作、見作隨喜。4、誠心發露5、立誓防護:心中觀想並發願:今後決不殺害沙彌比丘,不汙具戒尼,任何惱亂、打罵、輕慢、褻瀆的行為都不做,不毀壞佛塔佛像佛堂,下至起一不恭敬心也做防護,縱遇命難不舍此誓言。同時發願:今後恭敬如來教下一切沙彌比丘,下至現僧相者,對於佛塔、佛像、佛堂、經書均視如真實三寶而恭敬。
  • 大慶小明白 | 年終歲末聚餐,喝多摔傷,能算工傷嗎?
    大慶小明白 | 年終歲末聚餐,喝多摔傷,能算工傷嗎?和小編一起看個案例吧案例去年,我市某公司部門主管李先生參加了公司的年會,作為部門主管,不少員工都來敬酒,而李先生與其他主管之間也沒少「推杯換盞」。一來二去,自己只記得先前喝了近一瓶紅酒和半斤白酒,至於後面喝了啥,自己都不知道了。
  • 【學習輔導】入行論第二品 懺悔罪業(附音視頻唱誦)
    第二品 懺悔罪業為持珍寶心,我今供如來,無垢妙法寶,佛子功德海。鮮花與珍果,種種諸良藥,世間珍寶物,悅意澄淨水。巍巍珍寶山,靜謐宜人林,花嚴妙寶樹,珍果垂枝樹。我於十方佛,及具菩提心,大悲諸聖眾,合掌如是白:無始輪迴起,此世或他生,無知犯諸罪,或勸他作惡,或因痴所牽,隨喜彼所為,見此罪過已,對佛誠懺悔。惑催身語意,於三寶父母,師長或餘人,造作諸傷害。因昔犯眾過,今成有罪人,一切難恕罪,佛前悉懺悔。
  • 歲末年終酒饕們推薦你喝這一瓶
    推薦給中國人的年終歲末喝的酒,我其實很少推薦清酒,因為很多好喝的清酒都要冷喝,就不太適合歲末啊。但是這一款玉川是例外。這是一個牛津大學畢業的英國釀酒師,在日本的酒廠釀造的。他還有自己的獨家技術,釀造過程中完全不添加酵母,僅僅使用酒廠歷史長達上百年的廠房中自然存在的野生酵母進行發酵,是為「自然釀造」。
  • 88佛大禮拜,懺悔一切罪業!(柔懺-高清30分鐘)
  • 釋淨空:做錯了事情,怎麼樣懺悔才有效?
    懺悔是佛法修行最重要的一個科目,說實在話,所有一切修行法統統是懺悔法。不隱瞞自己的罪過這叫懺,悔是後不再造。再重的罪業都不怕,只要能夠覺悟、能夠回頭,能夠懺悔,都能成就。不要以為懺悔是念念想著你的惡業,那就錯了。為什麼?你想一遍就又造一次,天天想就天天造,你這個惡業怎麼能斷得了?
  • 《佛力懺悔》:清理意識垃圾、收穫吉祥如意
    西方極樂世界皈命弟子(姓名),承佛威神,分身無量無邊無數,於無量無邊無數世界,無量無邊無數佛菩薩前,真誠懺悔!祈請十方諸佛菩薩、龍天護法,為弟子(姓名)徹底清空一切罪業與煩惱、災難與疾病!            南無阿彌陀佛!
  • 年輕的時候說無悔,成熟了才懂懺悔——為你唱的《百字明》
    人總會在有意無意間,做下很多讓自己後悔的事,若想懺悔這些罪業,念修金剛薩埵是最靈驗的法門。罪業不是實有不變的,它依因緣而生,故也可依因緣而滅。所以,只要你修成了金剛薩埵,也就成就了百尊功德。尤其是,對於懺悔,金剛薩埵有不共的願力。阿彌陀佛的願,側重於攝受往生,讓聽聞其名號的眾生往生極樂世界。而金剛薩埵,則是側重於清淨罪業,他曾於因地發願:「凡聞我名號、觀想我、念誦我心咒的眾生,無始以來之罪業悉得清淨,若不能者,我不取正覺。」如今,金剛薩埵已現前佛果,所以不論是誰,只要肯觀修,就必定能淨除一切罪業。
  • 送你一個可以快速消業障的佛咒,堪稱清淨罪業的咒王
    學佛的同修們應該都知道,業障不除,便會諸事不順。有些人生病去醫院卻查不出病因,也是因為業障深重,許多人學佛就是為了消除業障。那如何消業障才是最有效的呢?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可以快速消業障的咒語-百字明咒。
  • 禮佛大懺悔文
    《禮佛大懺悔文》,是宋代的不動法師根據佛經編訂的,內容主要由《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五十三尊佛)、《佛說決定毗尼經》(三十五尊佛)和《普賢行願品》的部分偈頌組成。一直被列在寺院叢林的早晚課誦中,是歷經千年的佛門瑰寶。我們依《禮佛大懺悔文》懺悔,在佛前頂禮108次,真誠祈請八十八尊佛慈悲加持,懺悔眾罪,回向功德,常有不可思議的效果和感應。
  • 《三十五佛懺悔文》所說的懺悔法,是真正修行人看中的修法
    每一次念修的那時候,大家都應當充分認識自身的過錯:「唉,我無始以來的罪業太深沉了,如今儘管出了家,但修行還是很差,個人行為也比不上法,真是太愧疚了!對全部這種,我都會上師金剛薩埵您眼前真誠懺悔!」應當那樣修持。實際上,金剛薩埵是一切上師三寶的總集,能在他的眼前懺悔,是很難能可貴的。或許,在親人也一樣,更要懺悔,要掌握好機遇。之前,「金剛薩埵法會」在覺姆經堂那裡開。
  • 佛教 學佛修行,懺悔先行。懺悔的功德真的是不可思議啊!
    通過這樣的懺悔最終達到滅三世罪,令得三業清淨。而所謂的有相懺悔只是一種停留於表相上的懺悔,不會有太大的功德利益。我們的內心如果沒有改過之心,沒有生發出真實的懺悔之意,那樣的「懺悔」又有什麼意義呢?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今年我們舉辦了幾期「大悲懺」。幾期「拜懺」下來之後,你就會發現那種真心懺悔的人變化之大真的是非常驚人。
  • 非常具威力又很重要的淨罪法《35佛懺悔文》
    三十五佛禮懺法是非常具威力又很重要的淨罪法。如果你沒有空間可以禮拜,至少可以合掌唸誦三十五佛的名號,萬一你有什麼疾病或缺陷,沒有辦法合掌,至少可以用嘴巴念。你一開始念三十五佛的名號,光是念就有非常大的利益。如果你希望修行上有所證悟、有所成就的話,一定要禮敬三十五佛。就算你不追求很高的成就,只是不想要受苦而已,禮敬三十五佛也非常重要。    菩提道次第中舉出六種除障技巧,持誦三十五佛是其中一種。
  • 知錯能改,罪業就能慢慢消除
    人沒有一點過失是不可能的,但有了過失務必要懂得懺悔,否則,倘若一犯再犯,未來就不知會變成什麼樣了。在這個世上,除了諸佛菩薩以外,沒有過失的人極為罕見。但有了過失也不要害怕,只要依靠懺悔的力量,知錯能改,罪業就能慢慢消除。唐朝時,有個人不信佛教,一次他到朋友家中,看到桌上有本《金剛經》,便隨手把經書撕毀,丟到窗外。回到家中,他突然不能說話了,家人屢次延請名醫治療,但仍然沒有絲毫起色。
  • 三十五佛懺悔文(附珍貴的三十五佛圖解)
    如同依靠醫生、藥物來擺脫中毒的痛苦一樣,我們應當依止金剛薩埵、上師、菩提心、佛像等進行懺悔。行持善法。如果想解毒必須要服用妙藥,同樣的道理,若想懺淨相續中的罪業,必須要念金剛薩埵心咒、修持菩提心,否則僅是依止是不行的,一定要實際行動中去做,這是現行對治力。如同發誓以後再不服這種毒藥一樣,自己發願:從今以後即使遇到生命危險,也決不再造這樣的罪業。
  • 警方提示:警惕年終歲末車內財物被盜多發
    臨近年終歲末,省內多地相繼發生汽車車內被盜案件,給群眾造成財產損失。請市民朋友下車時帶好貴重物品,鎖好車門,共同做好此類案件防範。近日,市民王女士在下車時,將一隻某奢侈品牌包放在副駕駛座位上,被人砸碎玻璃盜竊,被盜化妝品、銀行卡及現金等物。
  • 【向人民匯報】年終歲末 這支義務巡邏隊上線啦
    【向人民匯報】年終歲末 這支義務巡邏隊上線啦 2020-12-01 19: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想要懺悔有效,這四種對治力相當關鍵!有多少佛弟子不知道?
    有了這四種力量,任何罪業都能被清除掉。其實罪業沒有功德,但能得到清淨的是它的功德。這個業力是奇怪的,如果我們不正確地懺悔它,雖然這個業力很小,但慢慢地會成長。就像有些人一樣,雖然原來借的錢很少,但這筆利息已經翻了一番,幾年後,利息已經超過了原來的錢,最後負債纍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