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低調小縣城,有中國現存最好的宋代城牆,壯觀還免費

2020-12-18 林清鹿

沒去壽縣之前,你若問我中國保存最好的古城牆在哪?我會說是西安或南京。

來過壽縣之後,再回答便會猶豫,因為我見識到了中國古城牆中的「奇蹟」,一座默默低調卻又沒法讓人忽視的城牆,它就是壽縣古城牆。

很難想像,一座小縣城竟有如此壯觀又完整的古城牆,可轉念一想,似乎也只有縣城才可能擁有。許多城市都有過古城牆,只是妥協於發展而拆除掉了,美名曰「時代之殤」,典型例子便是北京。

而縣城發展較緩,古城牆反而可以發展旅遊業,只是若想修建恢弘的古城牆,古時要有一定的地位,而壽縣恰巧滿足了這些條件。

壽縣別稱壽州,歷史上4次為都,10次為郡,是楚文化的故鄉,安徽第一批入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三個城市,它便是其一。

壽縣地處安徽中部,淮河中遊南岸,歷史上為兵家必爭之地,從秦滅楚到抗日戰爭,壽縣發生了17次大規模的戰事,享譽盛名的淝水之戰就誕生於此。鑑於地位和兵事,一座恢弘古城便必不可少了。

壽縣古城牆始於宋朝,1077年時重建, 明清時雖多次修繕,但主體結構仍在,傳承至今已有900多年,成了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宋代古城牆,並於2012年被列入了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中國明清城牆」項目。

鐵打的壽州城

古城牆不算大,周長7147米,高9.7米,底寬18-20米,頂寬6-10米,氣派十足。汽車從南門駛入時,雄偉恢宏的古城牆緩緩映入眼帘,將我帶進了這座悠久古城。

老城區內沒有高大建築,不知是不是刻意為之,多為兩三層的磚房,漫步其中,宛如回到了幾十年前的城市。城區內有許多古蹟,報恩禪寺、文廟、清真古寺,烏黑柱廊,古樸大氣,將老城區變得活色生香。

因為離住宿近,我率先來到了北門,此門叫「靖淮」,「靖」有平定安寧之意,因壽縣面臨淮河,水患不斷,以此希望淮河平靜安寧。

古城牆有四座古城門,分別為:東門賓陽,南門通淝,西門定湖,北門靖淮,每座城門名稱都有其寓意。

南門通淝,是因護城河與淝水相通,象徵舟楫往來,商貿繁榮,賓朋四海,取名「淝通」;賓陽則是因東門最先迎接著太陽,是萬物生長的貴賓;定湖是因面對壽西湖,希望湖泊水波安定。

四座城牆皆有保存完好的甕城,牆基以塊石圈砌,中間以黏土夯實,外壁覆蓋大塊青磚,磚石縫均用桐油、糯米汁拌和石灰漿加以填灌,堅實牢固,固若金湯,怪不得能保存900多年,被譽為「鐵打的壽州城」。

仔細瞧石磚上,會發現「建康許都統造」一類的字樣,這是南宋時的官員重修時刻上去的,為城牆誕生於宋代的佐證。

城牆上設有跑道,靠近城內一側種有草地,閒暇時很多居民會來城牆上散步、跑步,體力好的可繞城一周。城樓可登上去,之前收門票,現在取消了,登上城樓可眺望壽縣的布局,因為沒有高樓遮擋,視線可以看得很遠。

中國絕大多數古城牆都褪去了防禦功能,只有壽縣古城牆依舊處於防洪的第一陣線,這也是我稱它為古城牆中「奇蹟」的原因。

堅守防洪的古城牆

在北門靖淮城基上,有一個褪掉了顏色的「圵門」二字,一不小心容易看成「北門」,其實這個字念「蕩」,它的寓意正和城牆抗洪有關。

《周易》裡北方屬水,而土能克水,圵為土字旁,意思又為高處的田地,因而便將北門稱為圵門,希望這處高處城門能遮擋洪水。

壽縣古城牆的確沒辱使命,歷史上多次將洪水擋於城牆之外,讓居民免受洪澇之災。遠的不說,今年暑期南方洪災頻發,壽縣就因古城牆而得以免災。

為了抵禦洪水,壽縣修建古城牆時下盡了功夫。

城牆底部有高3米、寬8米的護城石堤,為整個城牆增加了一道堅固防線,頂住了洪水對城牆根基的直接衝擊。而北甕城門朝西,西甕城門朝北,又避免了洪水對甕城門的直接衝擊。此外還有涵洞、月壩、內城河、雲梯等防洪設施,可謂「科技感」滿滿。

當雨水過多時,城牆的涵洞又將雨水引流到外護城河,避免形成內澇,遭遇洪水時,又可自行關閉涵閘,防止外水倒灌。倘若洪水長期圍困,城裡人吃水怎麼辦呢?沒關係,城內四角處設有內城河的蓄水塘,來解決居民用水問題。

這些古老智慧,守護了壽縣人幾百年的時光,哪怕城外洪水滔天,城內依舊正常生活,當地人甚至還到城牆外的洪水中洗衣服,樂觀心態讓人羨慕。我們常誇讚歐洲下水道多麼好,相比起來,壽縣古城牆更為優秀,它值得更多的讚譽。

這就是壽縣古城牆的魅力,它像是時光的遺珠,述說著曾經的輝煌,又像是堅韌的衛士,守護著一代又一代壽縣人。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壽縣老城區,城牆不收門票。

交通:可乘坐高鐵到壽縣站,打車或坐公交到市區;市區內公交較少,建議騎車或打車來往。

全國各大城市的免費景點都在這裡哦,關注作者:林清鹿,即可收入囊中。

相關焦點

  • 贛州八景臺樓,一座建於宋代古城牆之上,可與滕王閣相媲美
    根據史料記載,這座廟宇建於北宋嘉佑年間,即1056—1063年間,由宋代名流孔宗翰所建,原為木石廟宇,建成後孔宗瀚繪有《虔州八境圖》,並請蘇東坡前來為圖題詩《八境圖後序》,其中詩中首次出現了城市八景,即贛州八景:石樓、章貢臺、皂蓋樓、鬱孤臺、馬祖巖、白鶴樓、塵外亭、峰山。
  • 贛州有個景點,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宋代古城牆,文化底蘊深厚
    來人間一趟,一定要好好感受這世間美好。這裡是小方談旅行,帶你探索山川湖海。贛州不僅是江西全省最大的地級市,還是一座文化底蘊極其深厚的歷史名城。兩千多年的宋城文化滋養著這座城市,使其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廢棄城牆是否需要留存,也成為引起廣大網友爭論的一大問題。我國許多地區都擁有古城牆遺址,像著名的西安古城牆、平遙古城牆等,都是具有紀念意義的景點。今天要說的贛州古城牆與這些城牆都不一樣,它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宋代古城牆,也是全國屈指可數的北宋磚牆之一,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中國古城牆大全
    城市是人類發展到一個重要歷史階段的標誌,城牆則是城市的重要標誌。中國作為文明古國,城牆修築的歷史非常悠久,類型豐富,數量最多也最為壯觀。本篇收錄了33處現存古城牆遺址,分上下兩篇分享給廣大讀者」。陝西省西安市古城牆,是明朝洪武3年到洪武11年(公元1370-1378年),在唐代和元代城牆基礎上擴建的。
  • 中國現存木結構古建築前50座
    我國木結構建築按照現存者最後重建紀年排序沒有確切紀年證據的按照推測斷代的結論編排針對出現的錯誤,誠心希望指正南禪寺大殿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西南陽白鄉李家莊陽白溝小銀河北岸,內有唐塑佛像。
  • 巴州這座低調的小縣城,藏有無數神秘的美景……
    哪怕是一個小小的縣城 在新疆,有這樣一個小縣城 她是世界上與周邊接壤縣市最多的縣 是新疆的地理中心、
  • 壽縣完整的古城牆,如今用來防洪,保護居民免受洪水襲擊!
    去壽縣之前,如果你問我中國保存最好的古城牆在哪裡?我會說西安或南京。來了壽縣之後,我會猶豫再回答,因為我看到了中國古代城牆上的「奇蹟」,沉默低調卻不容忽視,是壽縣的古城牆。很難想像一個小縣城有這麼宏偉完整的古城牆,但轉念一想,似乎只有縣城才有,許多城市都有古城牆,但在發展妥協後被拆除了,美名曰「時代之殤」,典型例子便是北京。而縣城發展緩慢,古城牆反而可以發展旅遊業,但是要想建造宏偉的古城牆,就要在古代有一定的地位,壽縣正好符合這些條件。
  • 永豐現存江西省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明代古城牆,差點建成了豬圈
    去過多次,也曾在當地的網站上發文呼籲過進行保護,每次矗立在這座保存如此完整的古城牆面前,心中的欽佩之情油然而生,幾百年前的能工巧匠們,精心打造了這座結實的城牆,庇佑著城裡的人們。相關專家考證認為,它是江西省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古城牆。
  • 廈門向北只需半小時,福建這座土豪城市,顏值高人氣旺周末別錯過
    清淨寺,又稱艾蘇哈卜大清真寺,始建於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這可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國創建的現存最古老的清真寺。與揚州仙鶴寺、廣州懷聖寺、杭州鳳凰寺合稱中國伊斯蘭教四大古寺。寺院整體為石質建築,仿照敘利亞大馬士革禮拜堂的建築風格,現存主要有門樓、奉天壇、明善堂等建築。門票:3元。
  • 有一種風範,叫中國古代城牆
    即便是夕陽下的一抹剪影,也能令人心潮澎拜……西安古城牆西安古城牆修建於明洪武三年到洪武十一年(公元1370年—1378年),是在唐代和元代城牆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牆面用青磚包圍、厚重堅實,四面均開城門,上面建有城樓、箭樓、閘樓,巍峨凌空,氣勢宏偉,是我國現存唯一完整的古代大型城垣。南京古城牆
  • 中國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城市古建築的傑出範例,平遙古城
    位於山西省晉中市的平遙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也是中國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漢民族古代縣城,與雲南麗江、四川閬中、安徽歙縣並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我國目前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縣城之一(另一座為麗江古城)。
  • 百年前壯觀的北京古城牆:梁思成堅決反對拆掉,如今再也看不到了
    冷兵器時代,城牆似乎是安定人心的一劑良藥,城牆內的人安居樂業,隨心所欲的生活,城牆外的人飽受風霜侵襲,喃喃心中似有不甘。牆內的人不想出去,牆外的人也想進來。1406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並開始建造都城,一座座宮殿和城垣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
  • 江西省面積最大城市 比我國臺灣島還大 實力僅次於南昌卻僅為三線
    作為中國唯一一個毗鄰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省會中心城市,南昌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而江西第二大城市卻一直存在著很大的爭議,如果按照GDP來排名,最有資格入選的就是贛州市。位於江西省南部的贛州市,總面積39379.64平方公裡,常住人口981.46萬人,是江西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級市,其面積比我國的臺灣島面積還大。
  • 深圳這座低調古寺,曾恢宏壯觀影響東南亞,如今免費開放也無人來
    跟著歷史去旅行 第192站:廣東·深圳 赤灣天后宮(宋代始建)!談到深圳,大家想起的都是發達的經濟,摩登的大廈,但其實深圳可不僅僅是座只有40年發展的「小漁村」,在漫長的古代史中,深圳還留下了許多久負盛譽的歷史遺蹟,比如這座赤灣天后宮!
  • 天下10座「天王寺」:國內有8座,日本有2座,山西這座曾經做糧庫
    天下有10座「天王寺」,國內有8座,分別位於河南省的鄭州市須水鎮和許昌市,江蘇省的丹陽市和句容市,山東省的濱州市,福建省的福州市長樂區吳航和寧德市蕉城區;另有兩座分別位於日本的大阪和琉球衝繩本島首裡市。今天咱們要說的是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城南大街東側的天王寺。
  • 600年山西太原古縣城舉辦「城牆上的馬拉松」
    【解說】11月24日,在太原古縣城城牆上,來自全國各地的200餘名車手以迷你馬拉松的形式打卡這座歷史古城。  這些車手均是2020環中國自駕遊集結賽的參賽選手,他們從福建武夷山發車,途經「萬裡茶道」8個省(區)和部分節點城市,追隨數百年前商隊足跡。在重要節點城市山西太原,他們來到即將修復完成的太原古縣城,深度體驗這座歷史名城。
  • 湖北這座三線城市說著河南話,古城牆比西安還老,5元一碗牛肉麵
    湖北這座三線城市說著河南話,古城牆比西安還老,5元一碗牛肉麵湖北作為荊楚大地,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繁華之地,也是一個戰略要地,因此湖北很多城市都十分繁華
  • 全國十餘座城牆參與聯動
    將賽道設置在完整古城牆上的馬拉松賽給跑友們帶來了獨特的體驗2020城馬在比賽當天除設置在西安城牆的賽事主賽場外還將在國內十餘座擁有城牆就是北京城的骨架與見證,是北京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標誌。經歷了七個世紀之久,北京明城牆遺蹟僅餘兩處,崇文門至東南城角樓一段是現存最長的明清北京城牆。
  • 中國輝煌的小縣城,曾叫做北京還是河北第一個省會,如今有些落後
    作為歷史底蘊深厚的河北來說,在每一座城市旅行似乎都可以找到它的輝煌時刻,比如前段時間去的邯鄲大名縣,別看現在的大名有些低調和落後,但其實它可是一座底蘊深厚且地位極其重要的一座古城。如果時間不多的話,那麼可以重點關註明清大名府古城,也就是大名縣城的所在地。這座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古城,如今依然保留著明代和北宋時期個遺存。整個古城呈正方形,周長9裡18步,城內商業氛圍氣息依然還保留著,商鋪林立,整齊的街頭兩旁林立著一些民國乃是7-80年代的建築,行走在其中仿佛就像穿越到了小時候。
  • 第103篇.陝西遊記(三)西安的城牆
    西安城牆又稱西安明城牆,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5A級旅遊景區。廣義的西安城牆包括西安唐城牆和西安明城牆,但一般特指狹義上的西安明城牆。這是專為射殺爬城的敵人設置的。敵臺之間距離的一半,恰好在弓箭的有效射程之內,便於從側面射殺攻城的敵人。城牆上共有敵臺98座,上面都建有駐兵的敵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