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灑向盤江都是情丨興義市雄武鄉盤江村駐村幹部賀...

2020-12-22 天眼新聞

我叫賀繼勇,2013年通過考試來到了興義市雄武鄉工作,並成為了雄武鄉盤江村的一名駐村幹部。我在盤江村共包保了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在2019年已全部脫貧。

丫路組的王斯華戶則是全村最為貧困的貧困戶之一,他家共有3口人,其母親年近九旬,妻子在生育女兒王書麗半年後離家出走,至今音訊全無。三代人相依為命十多年,導致王斯華不能外出務工,只能守著幾畝貧瘠的土地艱難度日。

圖為到王斯華家走訪,了解其女兒的讀書情況

王斯華的女兒王書麗是個懂事的孩子,初中才畢業的她就準備外出打工,為的就是幫助爸爸分擔家庭負擔。我得知此情況後立即驅車趕往他家,做王書麗的思想工作,我告訴她我讀書時的親身經歷,家庭貧寒,但是深信讀書改變命運,在父母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下,終於取得了成功,讓父母過上了好日子。我希望她也能夠繼續讀書,努力深造,將來回報父親的養育之恩,並讓她不要擔心學費的事,現在學校有各種教育資助和補貼,我也會幫其想辦法。

圖為賀繼勇幫忙銷售農產品

兩天後,我再到她家走訪時,她告訴我說想去職校讀書,學會計專業。我便幫她聯繫了雲南工業技師學院,幫她實現了大學夢。2019年,我還幫助王斯華申請到了1萬元的扶貧小額信貸資金,用來發展養殖業,目前他家年人均純收入超過了8000元,王書麗在校也獲得了國家助學金及興義市教育局教育資助共計3900元,她告訴我到2021年元月份她就畢業了,同時能拿到中專、大專畢業證書,等畢業找到工作後,還會繼續攻讀本科文憑。

圖為貧困戶王書麗的在校學習情況

盤江村在村「兩委」的共同努力下,把準了貧困的主要原因,發動了產業結構調整,謀劃種植了烤菸、薏仁米、生薑、高粱、辣椒等高效經濟作物,現盤江村貧困戶已全部實現脫貧,在校大中專生大幅度提升。脫貧攻堅工作結束後,我將繼續申請到盤江村駐村,我為人民服務的心永遠灑向盤江村。  【人物小傳】   賀繼勇,男,1984年5月出生,漢族,安順學院體育教育專業畢業,黔西南州電大法學在職生,2013年12月通過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考入興義市雄武鄉人民政府工作,2018年6月考錄為公務員,先後在雄武鄉衛計中心、扶貧站工作,2014年3月派駐雄武鄉盤江村開展扶貧工作至今。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譚支樂 整理編輯 孫文竹編審 尹長東 李玲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的「智」與「志」丨興義市雄武鄉盤江村...
    我叫康議。2015年11月,我考上了興義市財政局雄武分局的工作,2019年被派駐到雄武鄉盤江村擔任駐村幹部,於我而言,是我人生的重大轉折,我第一次深深切切地接觸到了脫貧攻堅工作,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明白了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內核。
  • 「我的扶貧故事」以情感動,用心幫扶丨興義市雄武鄉安監站站長吳洪宇
    作為興義市雄武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站的一員,我有幸參與到了這場為貧困人口謀幸福的脫貧攻堅戰爭中,共包保幫扶了5戶貧困戶,在國家扶貧大好政策的支持下,通過與貧困戶們共識、共商、共擔、幫扶部門聯動等途徑,5戶貧困戶如期實現了穩定脫貧。
  • 「我的扶貧故事」斬窮路,拔窮根丨興義市雄武鄉高峰村前沿指揮所...
    2019年7月,按照市委組織部要求,我成為了興義市審計局駐雄武鄉高峰村「脫貧攻堅工作隊」的一員,下沉到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雄武鄉高峰村,共有1021戶4616人,其中有156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邊緣易致貧戶36戶99人。
  • ...書寫我與中心村的緣分丨興義市雄武鄉中心村第一書記吳時宇
    我的扶貧故事要從2017年3月的一天說起,根據市委組織部的工作要求,我成為了興義市雄武鄉中心村的駐村第一書記。當我接到通知時,竟不知所措,為接下來是否能勝任這一工作擔憂,懷著這樣忐忑不安的心情來到了雄武鄉,就此和中心村結下了緣分。
  • 「我的扶貧故事」扶智扶志,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丨興義市雄武鄉中心...
    家住雄武鄉中心村羅家堡組的李興友是我包保的貧困戶,他家有4口人,世世代代以務農為生。圖為吳紹斐為農戶進行政策宣傳同時,在得知有養殖方面的扶貧政策時,我第一時間通知了李興友,積極引導他發展養殖,並幫他向黨委政府申請了5萬元的扶貧小額信貸。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我要說三聲感謝丨興義市泥凼鎮經堂村駐...
    我叫田俊,2019年7月,根據組織安排,我被派駐到興義市泥凼鎮經堂村任第一書記。駐村伊始,我的第一場戰鬥就是「全面回頭看,精準定措施」大遍訪工作。白天開展入戶走訪,晚上按要求做好走訪臺帳,從晨光曦微到點點繁星,我與扶貧工作隊一心投入到戰鬥中,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逐戶進行走訪,與貧困群眾一起細算收入帳,確定脫貧具體措施,確保農村貧困人口按時全部脫貧。一周內,我和戰友們就完成了全村792戶3550人的入戶排查工作,看到各類扶貧臺帳整齊有序擺放在會議桌上時,我們非常有成就感。
  • 「我的扶貧故事」無悔扶貧路 光輝歲月情丨興義市南盤江鎮未團村駐...
    2019年7月,跟隨著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角,我來到了興義市南盤江鎮未團村開展駐村工作。  由於之前對於扶貧工作一竅不通,於是我帶著一顆忐忑的心,進駐到未團村民委。之後便吃在村、住在村。根據村支兩委、駐村工作隊網格分工管理,我負責未團村未團六組網格,這是未團村最遠組,距離村委會大約12公裡,全村全部都是少數民族(苗族),害怕、膽怯的念頭不斷湧上心頭。
  • 「我的扶貧故事」我駐村的那些日子丨興義市烏沙鎮磨舍村的第一...
    我叫王知平,是興義市烏沙鎮磨舍村的第一書記。回想起駐村的點點滴滴,讓人感慨萬千。2013年3月,接到上級通知,安排我到烏沙鎮磨舍村任第一書記、駐村工作組組長。起初我很忐忑,雖然我也在鄉鎮待過,但是基本都是在新區上班,沒有做過農村工作,生怕自己做不好。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衛生不能落下丨興義市南盤江鎮田寨村駐...
    我叫肖健,2019年7月27日,我榮幸地成為興義市脫貧攻堅戰中一名普通的戰士,我的戰場位於南盤江鎮田寨村,這裡地形複雜,人員複雜。  在駐村的第一天起邊開始吃住在村、工作在村,寢室並沒有通電,點著蠟燭度過了在村裡面的第一個夜晚。
  • ...僅僅是任務,更多的是責任丨安龍縣春潭街道盤江村幫扶幹部趙興順
    我叫趙興順,是安龍縣招堤街道岔河小學的一名小學教師,長期在農村學校教書,近四十年來,工作服務的主要對象就是農村學生。2018年10月,根據組織安排,我來到春潭街道盤江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主要包保對象是盤江村一組田景貴戶。
  • ...扶貧路上要用心用情用力丨興義市南盤江鎮梅家灣村駐村幹部陳晨
    我叫陳晨。2019年7月底,我被興義市委和旅遊集團選派至南盤江鎮梅家灣村駐村,我的扶貧之路由此開始。進村之前,我一直在萬峰林旅遊集團公司工作,雖然事務繁多,但都是能應對的工作。剛進村,我民情不熟、業務生疏,面對千頭萬緒的文書工作和建檔立卡這件新鮮事兒,我不知道工作該從何入手。給獨居老人送去大米首先摸清情況。我用了一個月時間全面了解全村情況。積極參與攻堅克難,學習扶貧政策和建檔立卡的進入程序、退出程序到各種會議的組織、召開,學習他人扶貧工作的先進做法。
  • 「我的扶貧故事」琅琊村貌換新顏丨麻江縣宣威鎮琅琊村駐村幹部程威
    我叫程威,是一名駐村幹部。   2016年4月21日,是一個讓我永生銘記的日子。從這天起,我便成為了琅琊村脫貧攻堅工作組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組織召開群眾大會作為「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我,對農村親切如故,但對扶貧工作卻是不知所措。民情風俗、村情實際及方言所帶來的不便,這都給我在扶貧工作上的開展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一時間手足無措。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的時光最難忘丨冊亨縣巧馬鎮孔屯村駐村幹部...
    我叫徐鴻,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我與孔屯結上了「扶貧緣」,開啟了人生中最難忘的時光。2019年,組織選派我到冊亨縣巧馬鎮孔屯村駐村,並掛任鎮黨委副書記,從那以後,我離開了不到一歲的小孩,堅持每天奮戰在脫貧攻堅第一線。
  • 「我的扶貧故事」退伍不褪色 扶貧亦脫貧丨從江縣加榜鄉平妹村駐村...
    我叫餘江民,苗族,中共黨員,大專學歷,是從江縣加榜鄉黨扭村三組村民。2010年12月至2012年12在部隊服役,退伍後,於2018年被聘任為加榜鄉扶貧助理,2019年7月,經組織安排,擔任加榜鄉平妹村駐村幹部。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爸爸是第一書記丨興義市第八中學學生田豐紹豪
    我的爸爸叫田明。他被興義市教育局派往黔西南州興義市滄江鄉坪堡村任駐村第一書記是在2017年剛過年後的二月。那時,我的媽媽因病去世還不到一年半。駐村第一書記是個什麼職位,我不知道,但是爸爸自從當上第一書記後就很忙。
  • 「我的扶貧故事」盡我所能,為脫貧攻堅獻力丨興義市洛萬鄉洛萬社區...
    我叫王波,2019年7月,根據組織安排,我下派到洛萬社區任駐村第一書記,開展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駐村以來,對脫貧攻堅工作有很多感慨,在脫貧攻堅這大政方針政策下成為其中的一員我感到無比的自豪。駐村工作中,我每天奮鬥在走村串寨的一線,直接面對群眾,和上級部門溝通協調,聽群眾的反映和「嘮叨」。調查核實,再根據實際情況爭取相關配套政策,在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關心以及各個同事的幫助下,我調整好心態,以高昂的鬥志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吳阿吉系興義市洛萬鄉洛萬社區發若七組村民,於2016年識別為在冊建檔立卡貧困戶。
  • 「我的扶貧故事」萬峰林裡守初心 脫貧路上擔使命丨興義市萬峰林...
    我叫張洪俊,是貴州黔西南興義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派駐萬峰林街道甕本村的第一書記。甕本村地處萬峰林深處,就處在美麗萬峰林各種榮譽的光環之下,當組織派我去擔任第一書記的時候,我總是在思考這個問題:美麗的萬峰林怎麼還有一類貧困村?貧困的原因是什麼?
  • 「我的扶貧故事」只要用心幫扶,就會得到群眾的理解和支持丨興義市...
    2020年4月2日,根據安排,我到興義市南盤江鎮梅家灣村接任第一書記,開啟了我的駐村扶貧之路。駐村扶貧是一項非常辛苦的工作,除了滿腔熱情,更要有吃苦奉獻的精神。今年10月,長時間陰雨天氣,成熟的莊稼眼看就要爛在地裡,我組織指揮所的同志到田間地頭幫助群眾搶收莊稼,我的手磨出血泡,臂膀茅草割出道道血痕,每天收工回來,雖然累得筋疲力盡,但我感到很開心。低保戶韋昌豔,父母離異,跟年邁的外婆一起生活。
  • 「我的扶貧故事」鏡頭裡的點滴 是我最珍貴的駐村回憶丨荔波縣甲良...
    我叫蒙炳帆,是黔南州荔波縣甲良鎮益覺村駐村幹部。翻閱相冊,回憶過往,我到脫貧攻堅戰線上已近一千個日夜。駐村期間,我用鏡頭記錄下了扶貧工作隊和貧困群眾攜手奔小康的精彩瞬間。2018年4月13日,我參與脫貧攻堅的第32天:脫貧攻堅隊與益覺村的群眾同勞動,期間,第一書記蒙建骨的鬥篷歪斜幾次差點掉落,一旁的農婦見狀過來幫第一書記繫緊帽帶,兩人四目相對,信任喜悅之情自然流露。這個圖片解答了我心中長久的疑惑,駐村工作能換來什麼?從群眾的笑容中我看到了答案,真心能換真情!
  • 「我的扶貧故事」六年駐村路 警民情更深丨畢節市公安局金海湖分局...
    從2015年開始駐村扶貧,先後在金海湖新區青龍街道辦事處官壩村,響水鄉糧豐村、岔河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六年時間紮根基層,先後幫扶過3個村。作為一名公安民警,六年的駐村工作雖然沒有像在警局工作時那麼扣人心弦,更沒有抓捕緝兇的震撼場面,但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感人故事也值得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