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始祖、道祖和教祖分別是誰?

2021-02-18 廣州市道教三元宮

      自東漢張道陵天師正式創立以來,道教已有一千八百餘年的歷史了。道教以黃老道家思想為依託,並且在原始的鬼神崇拜基礎上發展而來,因此,道教文化充滿了玄之又玄的理論知識,同時又顯得非常神秘。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將老子認為是道教的始祖,也有人將老子當成教祖。那麼,道教的始祖、道祖和教祖到底是誰呢?

     據《歷世真仙體道通鑑》的記載,黃帝雲遊天下,尋仙訪道,以求得到長生久視之術,先後拜訪了赤松子、容成公、寧封子等上古時期的仙真。其中黃帝問道廣成子,標誌著道教文化的正式形成。廣成子告訴黃帝修道的至高境界是凝神靜修,保持心境平和,清靜無為,這樣才能與日月同輝,與天地共存;這也是道教的核心思想之一。寧封子將《龍蹻經》傳授給黃帝,黃帝學得御龍之術,可以御龍遨遊於天地之間。葛洪《抱樸子內篇·微旨》記載:「黃帝於荊山之下,鼎湖之上,飛九丹成,乃乘龍登天也。」黃帝修行得道,最終在鼎湖與友人臣僚等七十二人一同白日飛升。

     軒轅黃帝是華夏民族的人文始祖。由於道教是在華夏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建立的,且黃帝對道教的創立影響巨大,因此道教將他奉為「始祖」,又稱為「道祖軒轅黃帝開元治世天尊」,被神格化為一位神祇。在類似葛洪的方仙道士眼裡,黃帝天賦異稟,雖然貴為帝王,但是仍然向廣成子等人求仙問道,這實乃修行之人的典範。

     在道教的諸多典籍裡,許多重要的經典都以黃帝命名,比如《黃帝陰符經》、《黃帝內經》、《黃帝九鼎丹方》、《黃帝胎息訣》、《黃帝龍首經》等等,對道教修行過程中的道醫、外丹、奇門遁甲等不同領域具有深遠的影響。

     道教所信仰的神仙也是由「道」化生而來。老子貴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其著作《道德經》以道法自然為核心,闡述了如何讓人達到少私寡慾和天人合一的境界,這也是道教的立教之本,也是對「道」的完美闡述。太上老君是道教的至高神三清之一,是大道的化身、元炁之祖宗、天地之根本。同時,老子也被認為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次化身,由此可見老子在道教的崇高地位。

     道教以「道」作為核心信仰,道祖老子的《道德經》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大道生一者,混沌元氣;生二者陰陽二氣,生三者玄、元、始三氣。老子以此來表明了世間萬物皆是由「道」化生而來,是世間萬物形成的本原。正所謂「道散則為氣,聚則為神」,神仙既是「道」的化身,又是得道的楷模。

     東漢中葉,張道陵天師在鶴鳴山創立了道教的前身——五鬥米道,尊奉老子為道祖,奉《道德經》為經典,自此道教正式成為一種傳承千年的本土宗教。張道陵天師辭官入道,先是在北邙山修行,後來輾轉來到了洞天福地的雲錦山。張道陵天師在雲錦山煉製九天神丹,丹成後有龍虎出現,因此改名為龍虎山。後來,張道陵天師又來到蜀地鶴鳴山修行,得到太上老君的親身傳授,還得授了三大法寶,分別是「正一盟威符籙」、「三五斬邪雌雄劍」和「陽平治都功印」。在蜀地時,張道陵廣行正一盟威之道,掃除巫教,救護生民。除了書符治病、驅邪禳災外,張道陵還在巴蜀地區建立起二十四個宗教活動中心,即二十四治,讓眾多道民定期赴治學道、祭禱,使正一盟威之道逐漸傳播開來。因此,張道陵天師被後世尊稱為教祖。

     綜上所述,道教的始祖是黃帝,道祖是老子,教祖是張道陵天師,大家一定要記住哦!

相關焦點

  • 道教「三祖」
    道教以始源於黃帝,乃尊黃帝為始祖,以闡揚道學精義的老子為道祖;以組成道教的張道陵為教祖,是謂道教三祖。道教「始祖」       「始祖」,黃帝,複姓公孫,因生於軒轅之丘,故號軒轅氏。據《史記·封禪書》說:與黃帝同時的蚩尤,暴虐無道,惡性好戰,使天下生靈塗炭,諸侯共憤。後黃帝在大將風後,力牧的輔佐下,大戰蚩尤於涿鹿,終擒而誅之,使天下太平。
  • 道教神仙:農曆正月十五,恭賀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天師聖誕!
    今天是正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節又叫上元節,也是道教先天神祇天官大帝的聖誕之日,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帝和下元解厄水官洞陰大帝合稱為三官大帝。同時農曆正月十五對於道教來說意義非凡,它還是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天師的聖誕之日。
  • 恭迎道教始祖---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聖誕
    太上老君既是太清仙境大羅道德天尊,是道教最高神明「三清」尊神之一,是公認的道教教祖,又稱「開皇末劫天尊」、「降生天尊」、「混元上帝」、「師寶天尊」等。全稱「一炁化三清太清居大赤天仙登太清境玄氣所成日神寶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帝」,簡稱「太上老君」。
  • 道教始祖 徽客老子
    在唐朝,被追認為李姓始祖。曾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子的成就主要體現在《老子》一書裡。老子在道教中被尊為道祖,並將其《老子》一書改名為《道德真經》,作為宗教的主要經典。在很多道觀的三清殿中,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太上老君塑像居元始天尊右位,手執蒲扇,居住大羅天上太清仙境,是「道教最高尊神三清天尊」之一。道教認為,老子就是老君的化身,因其傳下道家經典《道德經》,故稱老君為太清道德天尊,也被道教奉為道祖。老子的文章具有一定的文學性,對後世文學的影響不小。
  • 道教:農曆二月十五日,恭賀道祖太上老君聖誕!
    農曆二月十五,是道教道祖太上老君的聖誕之日。東漢中葉,張道陵天師創立的道教以黃老道家思想為主要依託,奉《道德經》為聖經,尊太上老君為道祖,並且結合了原始的鬼神崇拜發展而來。太上老君的神話傳說在民間廣為流傳,許多文學作品中都有出現老君的神仙形象。
  • 有關道教文化的六個知識點,一般人最多答上兩個
    一、道教四大名山,北方一座也沒有道教的四大名山分別是安徽的齊雲山、湖北的武當山、四川的青城山和江西的龍虎山。作為道教的聖地,這四座山都是位於中國的南方。齊雲山作為道教全真派的聖地,歷史上素有「黃山白嶽甲江南」之美譽,齊雲山的風光秀麗,是道教的洞天福地。
  • 中國道教神話—道教三清
    道教三清大型道教宮觀中,」三清殿「必不可少,「三清殿」中,三個蒼顏白髮、和顏悅色的老人正襟危坐在神壇上,手持拂塵
  • 太清道祖聖誕:至心念誦道祖寶誥者,可得加持護佑,福德無量!
    太上道祖老子聖誕,至心念誦道祖寶誥,可得道祖加持護佑,獲福無量。【太清寶誥】至心皈命禮。隨方設教,歷劫度人。為皇者師,帝者師,王者師,假名易號。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隱聖顯凡。總千二百之官君。包萬億重之梵炁。
  • 中國道教尊神信仰的演變
    進入魏晉以後,道教各派都假託神的名義撰造經書,所奉的尊神顯得十分混亂。有的以老子為尊,有的以三官,有的以元始天王,甚至造神為尊各不相同。比如南方葛洪就不以老子為尊,他結合荊楚地區有關盤古開天闢地神話及崇拜習俗,推出一位將天地方物始祖與道教始祖合合二為一的尊神元始天王。還編出一段他的來歷:昔天地日月未具,狀如雞子,混沌玄黃。
  • 道家弟子入門常識之正一派和全真派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道士,當年香港道士電影風靡一時,大部分朋友都知道了茅山道士九叔,但貧道今天要和大家真正的介紹一下道士是幹什麼的,又有哪些門派之分。諸位看官瓜子飲料備好,且聽小道一一道來。 道教在中國已經有1800多年的歷史了。但是按照道歷來算,距今是已經4717年了,為什麼呢?
  • 古代十大神仙都是誰?黃帝領銜,張天師家霸兩席,張三丰不夠格!
    我們常說的神仙,其實是仙,是道教創造出來,以修行長生為主的高人。一、黃帝道教有三祖,始祖為黃帝,道祖為老子,教祖為張道陵。因此,列舉上古十大神仙,首先必須說黃帝。我們提起道教,經常說黃老之學,這個黃就是黃帝。相傳黃帝得太上老君化身廣成子點化,修成仙道,騎龍上天,是古代第一個由凡人得到的仙人。
  • 太上老君:張天師推老子為道教始祖,被黃帝封為:道德天尊
    《西遊記》太上老君與孫悟空道教中有著名的八位神仙,吳元泰《東遊記》始定為:鐵拐李、漢鍾離、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採和、韓湘子、曹國舅。據華軒居士考證,北宋中期應鐵拐李之邀在石筍山聚會時始有八仙之說。
  • 道教的四大天師是誰?
    後道教徒尊為祖天師。後裔承繼道法,世居龍虎山,稱「張天師」。元朝時,道士劉玉用「淨明」作為教派名稱,主要經典為《淨明忠教全書》,並奉許遜為教祖,創立「淨明忠孝道」。薩天師,又稱薩真人,名守堅。西河人,生於元符庚辰(西曆1100年)九月廿五日。自稱汾陽薩客,少有濟世利人之心。嘗學醫誤用藥殺人,於是棄醫學道。曾師從於第三十代天師虛靜先生、林靈素及王侍宸。
  • 誰才是道教神階最高的神仙?
    三清:三清為道教最高神,劃重點,記住了!分別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有好奇滴朋友可能會產生疑問,那三清和玉皇誰大呢?小道士我曾經給人打過個不太恰當的比方,三清道祖就好像企業的董事長,而玉帝就像總經理,董事長一手創辦企業但放權給了總經理,所以…哎,話說你信仰道教,總想比較神明大小有意思嗎?拜就完了,隨便哪位神都能修理你!
  • 道教的四大天師都是誰?
    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對其老師岐伯的尊稱。李膺《蜀記》稱張道陵入鶴鳴山,自稱天師。北魏有寇天師謙之、劉宋有陸天師修靜、唐有杜天師光庭、宋有薩天師守堅等等,其中有四大天師。後道教徒尊為「祖天師」,後裔承繼道法,世居龍虎山,建有天師府。至心皈命禮本來南土,上溯蜀都。先獲黃帝九鼎之丹書,後侍老君兩度於玉局。千軸得修真之要,一時成吐納之功。法籙全成,受盟威品而結璘訣。正邪兩辨,奪福庭治而化鹹泉。德就大丹,道齊七政。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三天扶教,輔玄體道。大法天師,雷霆都省。泰玄上相,都天大法主。
  • 恭賀道教道祖:太上老君降聖之辰!太清仙境道德天尊聖像,見者得福!
    ,太上道祖。在道教的三清殿中,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太上老君塑像居元始天尊右位,手執蒲扇,居住大羅天上太清仙境。道經記載,道祖老君上處玉京,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為飛仙之主。是道教最高尊神三清天尊之一,道祖常常分身降世,傳教度人,弘揚道法。
  • 火神廟丨農曆二月十五恭賀太上道祖聖誕
    太上老君是三清尊神中受到最多香火奉祀的神明,度人無數,為三教之師;老子就是太上道祖的第十八世化身,因其傳下道家經典《道德經》,故稱老君為道德天尊,也被道教奉為開山祖師
  • 【道教常識】道教起源、發展史
    一般學術界認為,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經典是《太平經》,完成於東漢,因此將東漢時期視作道教的初創時期。道教正式有道教實體活動是在東漢末年太平道和五鬥米道的出現,而《太平經》、《周易參同契》、《老子想爾注》三書是道教信仰和理論形成的標誌。近年來,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宇宙觀日益受到重視,並引起了西方世界的興趣,也使得道教獲得更多關注。
  • 恭迎道祖——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聖誕
    從此老君的誕辰便由天子主持慶賀,而普天之下的道院宮觀都在這一天遙相呼應,共襄盛舉‍道教學說的創始人老子是道德天尊的化身之一。又稱太上道祖、道祖、太清道德天尊、混元上帝、降生天尊、開皇末劫天尊。在莊嚴肅穆的道教三清大殿中,供奉著神態端莊的三位尊神,這就是道教的最高尊神「三清祖師」。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道經記載,道祖老君上處玉京,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為飛仙之主。
  • 道教「三寶」的內涵
    基於道的這一特殊屬性,道祖在《道德經》第一章便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論點,意思是大道需要通過闡述才能被人所理解,但因為世人眾等存在個體上的差異,所以其理解的道又是互不相同的。這便是道祖所提出的道之「自然」的屬性。每個人的道不同,所以無法直接用道祖所言之道來衡量諸輩後人所修之道。在此基礎上,就使修道人皈依道經師三寶具備了非常現實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