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東漢張道陵天師正式創立以來,道教已有一千八百餘年的歷史了。道教以黃老道家思想為依託,並且在原始的鬼神崇拜基礎上發展而來,因此,道教文化充滿了玄之又玄的理論知識,同時又顯得非常神秘。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將老子認為是道教的始祖,也有人將老子當成教祖。那麼,道教的始祖、道祖和教祖到底是誰呢?
據《歷世真仙體道通鑑》的記載,黃帝雲遊天下,尋仙訪道,以求得到長生久視之術,先後拜訪了赤松子、容成公、寧封子等上古時期的仙真。其中黃帝問道廣成子,標誌著道教文化的正式形成。廣成子告訴黃帝修道的至高境界是凝神靜修,保持心境平和,清靜無為,這樣才能與日月同輝,與天地共存;這也是道教的核心思想之一。寧封子將《龍蹻經》傳授給黃帝,黃帝學得御龍之術,可以御龍遨遊於天地之間。葛洪《抱樸子內篇·微旨》記載:「黃帝於荊山之下,鼎湖之上,飛九丹成,乃乘龍登天也。」黃帝修行得道,最終在鼎湖與友人臣僚等七十二人一同白日飛升。
軒轅黃帝是華夏民族的人文始祖。由於道教是在華夏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建立的,且黃帝對道教的創立影響巨大,因此道教將他奉為「始祖」,又稱為「道祖軒轅黃帝開元治世天尊」,被神格化為一位神祇。在類似葛洪的方仙道士眼裡,黃帝天賦異稟,雖然貴為帝王,但是仍然向廣成子等人求仙問道,這實乃修行之人的典範。
在道教的諸多典籍裡,許多重要的經典都以黃帝命名,比如《黃帝陰符經》、《黃帝內經》、《黃帝九鼎丹方》、《黃帝胎息訣》、《黃帝龍首經》等等,對道教修行過程中的道醫、外丹、奇門遁甲等不同領域具有深遠的影響。
道教所信仰的神仙也是由「道」化生而來。老子貴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其著作《道德經》以道法自然為核心,闡述了如何讓人達到少私寡慾和天人合一的境界,這也是道教的立教之本,也是對「道」的完美闡述。太上老君是道教的至高神三清之一,是大道的化身、元炁之祖宗、天地之根本。同時,老子也被認為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次化身,由此可見老子在道教的崇高地位。
道教以「道」作為核心信仰,道祖老子的《道德經》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大道生一者,混沌元氣;生二者陰陽二氣,生三者玄、元、始三氣。老子以此來表明了世間萬物皆是由「道」化生而來,是世間萬物形成的本原。正所謂「道散則為氣,聚則為神」,神仙既是「道」的化身,又是得道的楷模。
東漢中葉,張道陵天師在鶴鳴山創立了道教的前身——五鬥米道,尊奉老子為道祖,奉《道德經》為經典,自此道教正式成為一種傳承千年的本土宗教。張道陵天師辭官入道,先是在北邙山修行,後來輾轉來到了洞天福地的雲錦山。張道陵天師在雲錦山煉製九天神丹,丹成後有龍虎出現,因此改名為龍虎山。後來,張道陵天師又來到蜀地鶴鳴山修行,得到太上老君的親身傳授,還得授了三大法寶,分別是「正一盟威符籙」、「三五斬邪雌雄劍」和「陽平治都功印」。在蜀地時,張道陵廣行正一盟威之道,掃除巫教,救護生民。除了書符治病、驅邪禳災外,張道陵還在巴蜀地區建立起二十四個宗教活動中心,即二十四治,讓眾多道民定期赴治學道、祭禱,使正一盟威之道逐漸傳播開來。因此,張道陵天師被後世尊稱為教祖。
綜上所述,道教的始祖是黃帝,道祖是老子,教祖是張道陵天師,大家一定要記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