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府戲臺」再現孔氏後人日常生活片段

2021-01-08 網易財經

新華網濟南4月3日電(記者劉寶森)3日,孔府後花園裡新搭建的仿古戲臺上,身著古裝的伴奏人員吹拉彈唱十分投入,演員字正腔圓,一招一式有板有眼,不時引來臺下遊客陣陣掌聲。

據了解,這是孔子故裡山東曲阜市為增加遊客文化體驗內容,以史料記載的孔府演出實錄為依據,重新編排的一臺孔府演繹項目,為到當地的遊客提供了一次延續傳統禮制活動的「穿越」之旅。

為豐富旅遊形式,增加旅遊文化體驗,曲阜市從3日起推出以「孔府戲臺」為代表的孔府演藝項目,通過再現孔府的日常生活片段,讓遊客對歷史上的衍聖公府生活有更生動的了解,再現曲阜儒家文化的遺韻。

據曲阜市文物局負責人介紹,歷史上的孔府戲班子主要是接待應酬來此祀奉拜見的各級官員、專門供府內的家眷平時娛樂助興欣賞的,因技藝高超曾名揚大江南北。「孔府戲臺」重新編創大戲的以山東梆子為主,包括《大祭樁》《花木蘭》《四郎探母》《七品芝麻官》《桃花庵》等40多個演藝曲目,從3日起將每天演出6場,上午下午各3場,每場30分鐘。

欣賞了演出的山東大學博士張曉紅說:「一直以來都對衍聖公府存在著一種神秘感,今天仿佛穿越到了那個時代,原來孔家後人是這樣的生活,希望這樣的展示活動以後能多辦一些。」

曲阜市自去年4月1日起,實現明故城開城儀式、晨鐘暮鼓儀式、孔廟祭孔展演等常態化演出,以恢復曲阜傳統禮制活動為核心,充分展示儒家禮儀文化的厚重,並且禮制化、儀式化和常態化。這次增加的孔府演藝項目,通過再現孔氏後人看大戲這一場景,增強同遊客的互動環節,為遊客打造全方位的文化穿越之旅。

「三孔」之一的孔府是孔子嫡系後裔 「衍聖公」的府邸,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公府」。1994年孔府與孔廟、孔林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原標題:「孔府戲臺」再現孔氏後人日常生活片段)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戒貪圖"為孔府"家訓" 用心良苦警示後人
    舊時的孔氏家族,歷史上與其他名門望族一樣,有一些家規、戒律之類的文書,來規範著族人的日常行為,條文中規定哪些可為,哪些不可為。這便是所謂「家訓」。我國著名的諸如《顏氏家訓》、《朱子家訓》、《曾國藩家訓》等,可謂是家訓中的典型代表。這是封建豪門自我律己的一貫作風,也是儒家文化的社會踐行,更是社會關係和諧穩定的基礎。
  • 盤點孔子後人,有出息的不多,孔尚任是一個
    自孔子逝世到司馬遷所生活的漢武帝時期,曲阜孔氏每一代的命運都與大的社會背景密切相關。這讓司馬遷不禁感嘆,天下從君王到賢人,人數不可謂不多,然往往都是在世時顯赫,逝世後便不再知名。而孔子作為一介布衣傳承十餘代,為天下學者共同尊奉,著實可謂是至聖先師。司馬遷之後,歷朝歷代對於孔氏後人的優禮依舊延續不斷。
  • 衍聖公府:衰敗的孔府宅第 為孔子後人追憶鄉思
    明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皇帝賜衍聖公孔彥縉宅第於京師,作為孔府在京的官邸。初賜的宅邸在東安門外,後又改在正陽門裡棋盤街上,位於太僕寺街的宅第是明朝英宗皇帝所賜。據《北京西城文物史跡》記載:明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賜衍聖公孔彥縉宅於京師,明英宗天順年間賜宅於太僕寺街。這座府第是英宗皇帝賜給孔子後裔孔宏緒的,稱「衍聖公第」。
  • 孔子的嫡傳後人早已不在曲阜,孔氏嫡長子孫,何時在南方扎了根?
    山東曲阜,泰山腳下,是聖賢孔子正宗家廟的所在地,這恐怕是盡人皆知的事情了,肯定有不少朋友還專程去孔府家廟參拜遊覽過。既然宗廟在曲阜,那麼按照儒家禮教的老規矩嫡長子繼承制,看守家廟的,不用問一定是孔子他老人家嫡長孫的後人。
  •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恪守祖訓、驚喜別致、文化底蘊深厚的孔府菜
    孔府,是我國歷史最久,也是最大的一個世襲家族。自孔子去世後,至今2500餘年,傳承77代,一直是中國的一個特權家族。漢高祖劉邦於公元前195年途經山東,「以太牢祀孔子」,確認了儒家的正統地位。孔子後人自漢代被封為「褒成侯」以來,歷代王朝都有封號。「宗聖」、「奉聖」、「崇聖」、「恭聖」等均為侯爵。
  • 從衍聖公到72代家奴25朝貳臣,孔子後人跌落神壇!為何被千夫所指
    而在中國有一個家族卻興盛了2000多年,直到現在依然有他的後人活躍於海峽兩岸。在中國任何一個家族地位都不能比擬這個家族,那就是孔子的家族。孔子與他的後裔們孔氏家族的榮耀來源於大思想家孔子。孔子是當今世界上最偉大的人之一,位列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2000多年前孔子創立了儒學並周遊列國宣說他的主張。
  • 韓國有八萬人竟是孔子後裔,最火的明星都是孔子後人
    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孔子的後人也在不斷的擴大,到現在為止,已經有了數百萬人之多,其後裔遍布兩岸四地,甚至海外也存在著為數眾多的孔子後裔,今天我們要來聊一聊的就是這支唯一被載入《孔子世家譜》的孔子後裔—韓國昌原孔氏。
  • 走進孔子的故鄉 山東曲阜孔府
    遊玩曲阜孔廟後已接近下午1點左右,出了孔廟步行約十來分鐘就到孔府。正門,孔府正門坐北朝南,迎面是一個粉白的大照壁,門前左右兩側,有一對2米多高的圓雕雌雄石獅。孔府,又稱衍聖公府,位於中國山東省曲阜市,曲阜城內、孔廟東側。是孔子的世襲衍聖公的後代居住的府第。
  • 住在裡面的是有名的孔氏家族,影響至今延續,是三大古建築群之一
    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知道這座明故城,它位於山東省濟寧曲阜市靜軒西路,現在是國家AAAAA級景區,中國三大古建築群之一, 這主要靠旅行曲阜的孔子廟、孔府、孔林,讓我們和大家談談這三個洞。孔府建於宋代,是孔子直系子孫居住的地方,這裡的佔地面積約16公頃, 這裡的建築基本上以明清兩代為主,整體建築規模和計劃是完全典型的中國貴族入口之家,有被稱為「天下第一家」的說法。
  • 「故居論壇」-清代曲阜孔氏家族詩文研究(一)
    在為數不多的前人研究成果基礎上,本文從原始文獻材料出發,對清代孔氏家族詩文創作進行分析,論述其在詩、詞、文各領域取得的成就。一方面進行整體研究,整理清代曲阜孔氏詩文作家與作品情況,對清代孔氏以詩文為代表的家族文學進行整體關照,分析孔氏家族文學興盛的原因,對孔氏家族的生存環境、精神文化傳統、總體文學成就及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進行宏觀把握。
  • 下大雪遊曲阜孔府 463間房子 儒家文化滲透其中 乾隆女兒下嫁孔家
    這是遊玩了孔廟以後,從後門出去,到孔府參觀,雪厚路滑,一片雪白世界。孔府和孔廟,孔林一起,在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孔府在孔廟東邊,叫做衍聖公府,1377年始建,到現在六百多年了。這期間,一次次拓廣,擴修,有六廳,有掌書廳,典籍廳,百戶廳等等。圖中是三堂門口的開門見山石,意思孔子不喜歡拐彎抹角,讓人說話直奔主題。
  • 民國四大家族後人現今怎樣?大多數都在美國過藉藉無名的平民生活
    民國四大家族分別是蔣氏家族、宋氏家族、孔氏家族和陳氏家族,「蔣宋孔陳」都是民國有地位有臉面的家族,最早在1920年由無產階級革命家瞿秋白提出,後世對四大家族也相當感興趣,如今四大家族後人現今怎樣?大多數都在美國過藉藉無名的平民生活。
  • 曲阜三孔:孔廟、孔府、孔林,感受孔子文化的薰陶
    線路:孔廟、孔府、孔林、孔子六藝城。孔廟是小秦極力推薦遊玩的,內部有圓弧狀古院牆,高大而挺拔,走進孔廟,映入眼帘的都是與孔子相關的。值得一看的是孔老夫子親手種植的先師手植檜、孔子講學的杏壇、高大的千年柏樹等等。
  • 孔府蒙難記
    圖文來源:人民網;作者:劉炎迅孔府蒙難這一年,劉亞偉13歲。許多年後劉亞偉說,自己是個罪人。
  • 孔府為什麼被稱為「天下第一家」?揭秘孔子「家」中收藏的家具!
    前堂後寢裡傳統布局中,中路為孔氏宗子衍聖公所居,東路一貫堂為次子所居,宗子與普通嫡系的尊卑區別涇渭分明。在前堂部分有官衙、東學、西學,供處理公務、會客之用,是對外活動的場所。二堂三堂之後,便是後寢區域,內有內宅、花廳、一貫堂,是眷屬生活的場所。前上房,是孔府的主人衍聖公用來接待至親和近支族人的內客廳,也是舉行家宴和婚喪儀式的主要場所。前上房中堂之中,上部高懸「宏開慈宇」的大匾,正中掛有一幅慈禧親寫的「壽」字。
  • 末代衍聖公,拒見胞姐,家鄉帶孔府家酒去,說這不是我們孔家的酒
    作為儒家文化和孔氏家族的近代代言人,他卻不按祖訓,先後娶了四個女人。孔德成是孔令貽第4位夫人王寶翠所生,他還有兩個胞姐孔德齊、孔德懋。孔令貽中年無子,在北京病世後幾個月,孔德成才出生。據說,其母親臨產時,為防止「狸貓換太子」一類事情發生,北洋政府專門派軍隊包圍產房,北洋高官來坐鎮,同族太太們監產。之後,孔德成順利誕生,當時曲阜城全城都放鞭炮,慶賀小公爺的出生。
  • 朱元璋對曲阜孔氏的態度及其歷史背景
    一、朱元璋對曲阜孔氏的態度及孔氏仕途的轉折明洪武元年(1368年),孔克堅和其子孔希學赴南京覲見明太祖是孔子家族史的一個重要事件。洪武六年,孔希學又赴京覲見明太祖,兩者之間又有一番對話。洪武元年、六年,孔克堅父子將他們與明太祖的對話鐫刻入碑石,樹立於其府第,現仍存衍聖公府(今稱孔府)內,史家記作「朱元璋與孔克堅孔希學的對話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