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這句充斥著浪漫情愫的鼓勵旅行的話,真的深究下去,不過是現在的年輕人不滿眼前的挫折和困難所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而找的理由罷了。
其著眼點是遠方,這很容易讓人誤解,以為要譜寫自己壯美的「史詩」,只有打點好行裝,風塵僕僕,千裡奔襲才可以實現。
其實,天涯不是家,心寬處處花。不必去遠方,只要心有丘壑,即便就在附近溜達,某個轉身的瞬間,難道不能與最好的自己邂逅?
就在今天,懶惰的我拗不過孩子的熱情,帶著他們去了離家不遠的嘉陵橋西村,無意間發現了乾淨得如同孩子心靈一般的渝中區嘉陵橋西村。
遊客到上清寺,一般就是奔中山四路而來;在安靜而充滿歷史風韻的老路上打卡以後,大概率會去重慶地標大禮堂瞻仰。然後,便心滿意足地坐二號線,開啟下一場驚喜。
基本沒人知道,就在中山四路的對面,重慶郵政局的旁邊,嘉陵江大橋的南橋頭西側,有一個默默無聞的渝中區最早3A景點:嘉陵橋西村。
嘉陵橋西村位於一座山堡之上,被城市交通幹道環繞成島狀,拾階而上便進入了村中。
低調的青石鋪貼,簡單的牆面裝飾,暗色調構織出了炎陽下清涼的避風港;加之草木葳蕤,屋宇遮擋,爬坡上坎的過程竟沒了夏日很容易出現的心煩氣躁。
整潔的青石梯步不過十數級,而後的平臺有個不大不小的庭院,有絲說不上來的古意。傾斜的灰瓦屋頂留著些深色落葉,木柵欄在青色裡沉默不語。
陽光渲染了陰影不到的另一半視野,給予的並非熱情,而是歲月的冷峻,並豐富了這偶然出行的縱深。
自庭院東側的石徑一直攀爬,青石路面不染纖塵,乾淨得有些過分。這條通往村子深處的路與嘉陵橋路平行,不過一條在上,一條在下;一條靜謐安詳,一條車水馬龍。
這條不斷出現臺階的道路很有設計感,靠居民樓的一側以青磚為牆,均勻分布鐵藝透窗,在整體灰色調的古樸背景上,不露聲色地嵌入了現代感。同時,以並不連續的紅色線條點亮遊人眼睛,讓心理上的感受離開了單調。
牆上間隔數米便有一幅線條簡陋但形象生動的黑白圖畫,以諸如吊腳樓這類富有山城特色的文化元素對路人進行一種有意無意的點撥。
道路幾乎筆直,走到盡頭,是一個突然膨大的平臺,架著木廊架,幾棵枝繁葉茂的大黃桷樹密植濃蔭,將這被名為景觀陽臺的地方嚴實地抱在懷裡。
走到盡頭,重慶最早的跨江大橋:嘉陵江大橋盡收眼底。對面的江北區仿佛在生長,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拔地而起,每一天同一位置的打量,得到的景象都不一樣。
木廊下有休憩座椅,幾個本地居民或靠或坐,有的在翻手機,有的正在和顏悅色擺龍門陣。
走過這各得其樂的小廣場,在「嘉西對話」的左側又踏上臺階,不多幾步,便攀上平地,嘉西村的社區服務中心就在路旁。
在這裡有很多免費資料,都是關於渝中區旅遊的介紹。我記憶最深刻的是全域旅遊的口號。
在服務中心右拐,兩三步路就看見一個路標,提示達觀亭與鮮英故居需要上臺階。
鮮英為抗戰時期著名進步人士,他的故居又被稱為特園,完工於1931年。可惜其主體建築「達觀樓」毀於大火,僅留存了書齋小院和偏房,如今經過修葺成為了鮮英故居。
鮮英這個名字對很多人都很陌生,但抗戰時期,他被稱為「當代孟嘗君」。他的特園,是那個時候重慶知名人士、社會賢達聚會的大本營。
只是不巧,此刻的特園正在裝修,我只能在外緬懷那段風雲歲月了。
按照路牌提醒,離開特園回走,穿過一個樓洞,抬眼可見一座小亭高高在上。
此即為達觀亭。為焚毀的達觀樓原址上修建的紀念亭子。
走近達觀亭,左右亭柱上鐫有一副對聯,聯曰:
誠信為本事事通達;寬厚待人時時樂觀。
橫批「達觀」二字。
亭上有人,一位年輕媽媽帶著個牙牙學語的小孩,正在亭前的水泥地上晾曬豌豆。
在這本來該莊重的地方出現這麼一種充滿生活氣息的場景,我卻沒覺得絲毫違和,時光或崢嶸鏗鏘,或似水綿長,最撫凡人心的都是這平凡而瑣碎的家長裡短的幸福。
招呼孩子們繼續漫遊,沿原路走到服務中心路標,繼續右行。路面依舊非常乾淨,連路邊的花草都規規矩矩。讓人心底不由自主地覺得舒適。
在臺階轉角處,在房屋空隙裡,總會出現一些很有人性化的小景。
幾片大葉綠蘿,幾株搖弋修竹,再配以石桌石凳,就是一個絕佳的小憩場所。
嘉西村幾乎事無巨細,我在路上居然還發現了專門給鏟屎官準備的狗狗紙箱。
看來,這個隨時都乾淨整潔得有些離譜的地方,總是這麼幹淨,確實是有原因的。
按照路牌走,我並沒看見風雨廊橋,或者是我走過了卻不覺得是風雨廊橋,反正,當我再次停下來參觀時,已經走到了怡園。
怡園建成於1937年,是宋子文舊居。
怡園以條石為牆,坡頂蓋瓦,建築樣式中西合璧,大氣古樸。
走進怡園,一種歷史的滄桑撲面而來。在這裡能逐次欣賞到重慶談判期間的許多珍貴墨寶。
站在被改為多媒體室的書房對外打量,弧形窗外的景致看起來如此安靜,卻又如此陽光。
走出怡園,前面不遠處就是嘉西村臨四新路的出口了。看看時間,不知不覺過去了接近2個小時。
帶著孩子們,慢慢踱出大門去。心境上一直纏繞的安寧像冬眠醒來的蛇,突然就竄進了喧囂熱鬧的都市森林裡。
我倒沒什麼失落,只是不由自主加快了腳步,想早點回到冷氣十足的家裡。
在肆無忌憚的高溫裡,我想起這趟耗時不算多的旅行。覺得有些可惜,因為一路上除了當地居民,我沒有遇見什麼遊人。
這個乾淨美麗的小巷,因為太過低調而被忽視。在這裡你看得到歷史,看得到重慶最悠閒的市井。所以,有空去走走,絕對會不虛此行。
跟著上面的導遊圖遊覽,和山崗上守望的老重慶深情對視吧,也許,就在這眉來眼去間,你會邂逅真實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