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寺嘉陵橋西村:山崗上的守望,地道的重慶小巷

2021-01-08 笑雲讀星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這句充斥著浪漫情愫的鼓勵旅行的話,真的深究下去,不過是現在的年輕人不滿眼前的挫折和困難所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而找的理由罷了。

其著眼點是遠方,這很容易讓人誤解,以為要譜寫自己壯美的「史詩」,只有打點好行裝,風塵僕僕,千裡奔襲才可以實現。

其實,天涯不是家,心寬處處花。不必去遠方,只要心有丘壑,即便就在附近溜達,某個轉身的瞬間,難道不能與最好的自己邂逅?

就在今天,懶惰的我拗不過孩子的熱情,帶著他們去了離家不遠的嘉陵橋西村,無意間發現了乾淨得如同孩子心靈一般的渝中區嘉陵橋西村。

遊客到上清寺,一般就是奔中山四路而來;在安靜而充滿歷史風韻的老路上打卡以後,大概率會去重慶地標大禮堂瞻仰。然後,便心滿意足地坐二號線,開啟下一場驚喜。

基本沒人知道,就在中山四路的對面,重慶郵政局的旁邊,嘉陵江大橋的南橋頭西側,有一個默默無聞的渝中區最早3A景點:嘉陵橋西村。

嘉陵橋西村入口

嘉陵橋西村位於一座山堡之上,被城市交通幹道環繞成島狀,拾階而上便進入了村中。

低調的青石鋪貼,簡單的牆面裝飾,暗色調構織出了炎陽下清涼的避風港;加之草木葳蕤,屋宇遮擋,爬坡上坎的過程竟沒了夏日很容易出現的心煩氣躁。

庭院小巧

整潔的青石梯步不過十數級,而後的平臺有個不大不小的庭院,有絲說不上來的古意。傾斜的灰瓦屋頂留著些深色落葉,木柵欄在青色裡沉默不語。

陽光渲染了陰影不到的另一半視野,給予的並非熱情,而是歲月的冷峻,並豐富了這偶然出行的縱深。

自庭院東側的石徑一直攀爬,青石路面不染纖塵,乾淨得有些過分。這條通往村子深處的路與嘉陵橋路平行,不過一條在上,一條在下;一條靜謐安詳,一條車水馬龍。

這條不斷出現臺階的道路很有設計感,靠居民樓的一側以青磚為牆,均勻分布鐵藝透窗,在整體灰色調的古樸背景上,不露聲色地嵌入了現代感。同時,以並不連續的紅色線條點亮遊人眼睛,讓心理上的感受離開了單調。

有設計感的牆

牆上間隔數米便有一幅線條簡陋但形象生動的黑白圖畫,以諸如吊腳樓這類富有山城特色的文化元素對路人進行一種有意無意的點撥。

道路幾乎筆直,走到盡頭,是一個突然膨大的平臺,架著木廊架,幾棵枝繁葉茂的大黃桷樹密植濃蔭,將這被名為景觀陽臺的地方嚴實地抱在懷裡。

走到盡頭,重慶最早的跨江大橋:嘉陵江大橋盡收眼底。對面的江北區仿佛在生長,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拔地而起,每一天同一位置的打量,得到的景象都不一樣。

遠眺江北

木廊下有休憩座椅,幾個本地居民或靠或坐,有的在翻手機,有的正在和顏悅色擺龍門陣。

走過這各得其樂的小廣場,在「嘉西對話」的左側又踏上臺階,不多幾步,便攀上平地,嘉西村的社區服務中心就在路旁。

在這裡有很多免費資料,都是關於渝中區旅遊的介紹。我記憶最深刻的是全域旅遊的口號。

在服務中心右拐,兩三步路就看見一個路標,提示達觀亭與鮮英故居需要上臺階。

鮮英為抗戰時期著名進步人士,他的故居又被稱為特園,完工於1931年。可惜其主體建築「達觀樓」毀於大火,僅留存了書齋小院和偏房,如今經過修葺成為了鮮英故居。

鮮英故居

鮮英這個名字對很多人都很陌生,但抗戰時期,他被稱為「當代孟嘗君」。他的特園,是那個時候重慶知名人士、社會賢達聚會的大本營。

只是不巧,此刻的特園正在裝修,我只能在外緬懷那段風雲歲月了。

按照路牌提醒,離開特園回走,穿過一個樓洞,抬眼可見一座小亭高高在上。

達觀亭

此即為達觀亭。為焚毀的達觀樓原址上修建的紀念亭子。

走近達觀亭,左右亭柱上鐫有一副對聯,聯曰:

誠信為本事事通達;寬厚待人時時樂觀。

橫批「達觀」二字。

亭上有人,一位年輕媽媽帶著個牙牙學語的小孩,正在亭前的水泥地上晾曬豌豆。

曬秋

在這本來該莊重的地方出現這麼一種充滿生活氣息的場景,我卻沒覺得絲毫違和,時光或崢嶸鏗鏘,或似水綿長,最撫凡人心的都是這平凡而瑣碎的家長裡短的幸福。

招呼孩子們繼續漫遊,沿原路走到服務中心路標,繼續右行。路面依舊非常乾淨,連路邊的花草都規規矩矩。讓人心底不由自主地覺得舒適。

在臺階轉角處,在房屋空隙裡,總會出現一些很有人性化的小景。

拐角小景

幾片大葉綠蘿,幾株搖弋修竹,再配以石桌石凳,就是一個絕佳的小憩場所。

嘉西村幾乎事無巨細,我在路上居然還發現了專門給鏟屎官準備的狗狗紙箱。

看來,這個隨時都乾淨整潔得有些離譜的地方,總是這麼幹淨,確實是有原因的。

按照路牌走,我並沒看見風雨廊橋,或者是我走過了卻不覺得是風雨廊橋,反正,當我再次停下來參觀時,已經走到了怡園。

怡園

怡園建成於1937年,是宋子文舊居。

怡園以條石為牆,坡頂蓋瓦,建築樣式中西合璧,大氣古樸。

走進怡園,一種歷史的滄桑撲面而來。在這裡能逐次欣賞到重慶談判期間的許多珍貴墨寶。

站在被改為多媒體室的書房對外打量,弧形窗外的景致看起來如此安靜,卻又如此陽光。

靜靜的歷史

走出怡園,前面不遠處就是嘉西村臨四新路的出口了。看看時間,不知不覺過去了接近2個小時。

帶著孩子們,慢慢踱出大門去。心境上一直纏繞的安寧像冬眠醒來的蛇,突然就竄進了喧囂熱鬧的都市森林裡。

我倒沒什麼失落,只是不由自主加快了腳步,想早點回到冷氣十足的家裡。

在肆無忌憚的高溫裡,我想起這趟耗時不算多的旅行。覺得有些可惜,因為一路上除了當地居民,我沒有遇見什麼遊人。

這個乾淨美麗的小巷,因為太過低調而被忽視。在這裡你看得到歷史,看得到重慶最悠閒的市井。所以,有空去走走,絕對會不虛此行。

嘉西村導遊圖

跟著上面的導遊圖遊覽,和山崗上守望的老重慶深情對視吧,也許,就在這眉來眼去間,你會邂逅真實的自己。

相關焦點

  • 重慶上清寺在哪裡?
    傍晚的上清寺轉盤從地理位置上來看,上清寺位於渝中區中部偏北位置,北臨嘉陵江,南接兩路口,西靠化龍橋,東連大溪溝。轄區內有人民路、中山三路、中山四路、上清寺路和嘉陵橋路五條主幹道,其境內轄七個社區。到重慶參觀遊覽的旅客,通常會前往上清寺轄區內的李子壩輕軌站打卡;小資情調一點的,中山四路更是不容錯過;人民大禮堂,作為重慶市的地標建築,不專門前往一趟,那麼這次重慶行的不完整性就顯而易見。
  • 陽邏一山崗現百米長地道(圖)
    地道內積水抽不幹  地道位於新洲區陽邏街餘集村黃土坡灣的大凹口下山,距漢施公路約3公裡。此處正在建設工業園區,大凹口下山就是取土之處。  昨日,記者在山間看到,挖掘機取過土的200多平米的黃泥坑內,兩個並行的半圓形洞口露了出來。據粗略估計,每個洞口直徑約2米,兩個洞口連在一起像是拱橋橋孔。
  • 上清寺風雲(中):一座城市的光榮與史詩
    隨即,重慶成為戰時首都,國府遷渝,整個南京國民政府遷往重慶,國民政府的主要部門便集中在以上清寺為中心的兩平方公裡的範圍內。1939年8月22日,重慶市南郊遭日軍轟炸,煙霧瀰漫中,老百姓搶搭渡船逃生在那個時代,上清寺是毫無疑問的全國抗戰中心,無數抵禦外敵的指令從這裡發出,而此地同時也是國際抗日同盟軍戰區樞紐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重要舞臺。
  • 上清寺 | 這裡有一座城市的光榮與史詩(中)
    南方局主要承擔了代表中共中央的談判責任,許多談判方案、辦法及策略都是南方局研究並報中共中央同意的,周恩來、葉劍英、董必武等南方局領導人多次直接出面進行談判,維護了有限範圍內的合作,上清寺成為緩和關係、彌合歧見的調處重地。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這一事件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和力量對比,並對當時中國的局勢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 永不消失的上清寺,在這裡宣告臺灣重回中國版圖
    這是我們《新讀·重慶往事》第 2篇文章《重慶兩江四岸,驚豔了蔣介石》文:刀口■ 上清寺又叫中山四路,其外延比後者寬泛許多 ■回頭再說上清寺作為1929年重慶建市後開拓的新城區,上清寺凝聚著前人的大智慧,亦使重慶僅存的這塊民國街區,至今仍以實物形態散發著濃厚的歷史氣息——
  • 重慶發布重要通知!這些路段將限行!公交調整!這些人員要申請備案...
    重慶軌道交通10號線二期 大禮堂站~曾家巖站區間 將於8月15日起施工 渝中區公安分局交通巡邏警察支隊 發布重要交通管理通告 將對部分道路實施限制通行措施!
  • 好吃 成都5家地道重慶小麵館,清早吃起才香哦~
    重慶小面,發源於重慶的特色麵食,常見於街邊小店,一碗端上來,麻油辣椒香氣撲鼻,鹼水面Q彈,味道麻辣爽口,經典的豌雜麵最是人氣十足
  • 風犬少年的天空,重慶城市的記憶與未來
    最近由地道重慶籍導演張一白執導的電視劇《風犬少年的天空》迎來了大結局。向來與電視機勢不兩立的我居然安安靜靜地守著它把這部偶像劇刷了一遍。坎上串串這條小巷一頭連著家樂福,一頭連著王府井。不過,王府井好像關門大吉了。
  • 相聚地道重慶江湖菜|讓初夏狂歡變得更容易些
    在解放碑來一碗酸辣粉,去嘉陵江邊擼一鍋串兒,爬十八梯吃二兩小面,逛磁器口整一份抄手,到觀音橋來一體冒菜,輾轉重慶街邊小巷,或是在江湖一隅,重慶懂得如何牢牢抓住你的胃!今天,Vic君要推薦一家太好吃太正宗之地道重慶江湖菜。
  • 神奇的刀瘡藥/上清寺傳說之二
    甭管傷勢多麼嚴重,撒上他那個神藥麵兒,止血止痛,立竿見影。老活說的好「學會一招鮮,可以吃遍天。」老劉家就憑著這服藥,掙來了萬貫家財。可是他這藥是打擾哪兒倒騰來的呢?這塊黑雲彩嗖得一下子落到了莊東南早已破敗了的上清寺的院落裡,就不見了。天卻是晴了下來。劉一手撓撓頭皮:這個是啥蹊蹺呢?時間不大,有倆老道,手拿鋼叉跑得噓噓帶喘,熱汗直流:「小哥兒,看見那黑雲彩落哪兒了嗎?」劉一手說「在上清寺呢。」老道問劉一手:「家裡有沒有吃的。」小孩兒也不會撒謊:「俺娘還攢了小半大甕秫秫面呢?我回家給道爺蒸窩窩頭吃吧。」劉一手找個地兒咪下了牛群,就把老道領了家裡。
  • 父親的山崗
    為我擋住冷風送來清泉父親搬來石頭山頂不斷上升撐高我夢想的天空 父親的山崗是父親和母親一起勞動流汗的地方父親辛苦半生種綠了山坡在山坡上撒滿希望我拿著燒火棍寫下我的童年留給我一片沃土讓我培育自己命中的花香常常勾起我的幻想依然聽見父親的擔糞爬坡的氣喘噓噓聲音山崗上我的孩子我的徒弟在懸空書法我的孩子國君在成長路上
  • 西村地鐵站,廣州西村,西村地鐵出口-廣州本地寶
    A出口 公交站名——富力環市西苑(西村)站(東行,即往西門口方向) 134路 176路 17路 196路 198路 212路 215路 268路 274路 290路 291A路 291B路 34路 42路 46路 478路 486路 4路 538路 62路 71路 80路 832路 高峰快線25路 高峰快線33路 高峰快線3路
  • 你能想到的最地道重慶,都在這16個地點裡
    在這歲末年終之際,筆者為嚮往重慶的朋友精心整理出16個重慶最地道的景點,它們中的大部分,肯定不在通常意義上的旅遊清單之上,平凡又不平凡,與重慶人的日常生活緊緊糾纏。看過它們,經過它們,你會體會到真正的重慶。進而不可避免地愛上這座與眾不同的山城。
  • 小巷裡的冷鍋串串!成都地道的巴蜀風味!六點準時排隊!麻辣鮮香
    藏在小巷裡的冷鍋串串,一周吃三次,真的厲害了!前些天,正當我們在健身房揮汗如雨的時候,可愛的佳雯妹妹打電話說請我們吃飯,而且聽她說,這是一家一周吃了三次的「極品」冷鍋串串!聽完這話讓我們瞬間「原地復活」、「滿血歸來」!
  • 新疆尉犁縣達西村:口袋裡鼓囊囊 精神上亮堂堂
    新疆尉犁縣達西村:口袋裡鼓囊囊 精神上亮堂堂(牢記囑託 奔跑追夢——收到總書記回信之後)本報記者 楊明方 郝迎燦 阿爾達克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縣興平鎮達西村村幹部在一起。 李 飛攝興疆穩疆,重在基層。
  • 地道重慶妹子從小學遊泳,她讓中國花遊登上世界之巔!
    然而很少人知道,這對組合成功的背後,卻離不開一位重慶妹子,那就是現任中國花樣遊泳隊教練鄭嘉。這位「水中芭蕾」打造者,她是如何從運動員走上教練員道路?擔任中國花遊隊教練又有著怎樣的經歷? 書香門第卻愛上遊泳 運動讓她變得開朗 不管是重慶本地人,還是來重慶旅遊的外地人,一定都知道被稱為「重慶最美街道」的中山四路。
  • 京城最地道的重慶火鍋大合集!
    例如北京的涮羊肉,雲南的蘑菇菌類湯鍋,重慶四川一帶的紅油辣鍋等等。而如今身處北京一代的人們大部分都喜好清淡,最愛麻醬配涮肉。常常能看見大家圍坐在一塊兒一邊喝著牛欄山二鍋頭,一邊聊著家常的場景。 這樣看來,想在北京吃一頓地道正宗,好吃又麻辣的重慶火鍋,貌似成為了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 全日本劍道選手權冠軍訪談:西村英久(上)
    》本文約2800字,預計閱讀時間為8分鐘在贏下2018年的全日本劍道選手權後,西村英久已經獲得過三次全日本冠軍,在總共66屆的全日本劍道選手權比賽上,他是第四位贏得過三次冠軍的劍士,同時也是僅次於贏得過六次全日本劍道選手權冠軍的宮崎正裕的劍士,還是繼宮崎正裕以及高鍋進後第三位連續兩次贏得冠軍的劍士。
  • 《墊底辣妹》中的西村老師
    影片中給我的印象最深的是西村老師,沒錯,就是影片中的「反派」。至於為什麼令我印象深刻,我只能說太真實了!影片講的是,一個不學無術的高中女生,進入了補習班後,受到坪田老師的鼓勵和指導,最終考上理想大學的故事。
  • 重慶地道的火鍋推薦,盛夏一起燥起來!
    重慶火鍋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紅紅火火,熱辣痛快。它的魅力無時無刻地在吸引著每個人,麻辣鮮香的味道更是讓人神魂顛倒,沸騰的牛油飄散出濃鬱的香氣,一群人圍坐在一起涮著火鍋把酒言歡。夏天就該燥起來,生活就需要熱辣辣的感覺!重慶地道的火鍋推薦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