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儒釋道文化共同構成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其中佛教由釋迦牟尼於公元前5世紀,在古印度迦毗羅衛國所創,並且在漢朝時期傳入我國。而道教則是完全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自東漢張道陵天師正式創立以來,已有一千八百餘年的歷史了。佛教與道教作為古代的兩大教派,它們之間相互借鑑和融合,深深地影響著傳統文化的發展。
寺廟是供奉神佛和僧道們修行的場所,人們也喜歡在閒暇之餘到寺廟裡燒香祈福,這裡環境清幽、氣氛莊嚴,燒香可以把自己的願望通過香來向神明傳達,這也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事實上,如果嚴格劃分的話,佛教的「寺」和道教的「廟」是兩種不同的概念,不要把它們叫錯了。
首先來說一下「寺」。「寺」原本是古代官署的名稱。「凡府廷所在皆謂之寺」,秦漢時期,朝廷實行「三公九卿制」,三公的官署稱為「府」,九卿的官署稱為「寺」,像漢代時御史大夫們辦公的地方都會稱作御史大夫寺,管禮儀的部門叫做太常寺。其中有一個專門接待外國使節的機構名叫鴻臚寺,佛教的「寺」也是由此而來。
東漢永平七年的上元節這天夜裡,漢明帝夢見一個頭上有日月光的金人,身長丈六,在殿庭上飛繞,自稱從西方而來。大臣告訴漢明帝這是來自西方的佛陀。漢明帝深以為然,決定派郎中蔡愔、秦景等十餘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經和佛法。大臣返回中原時,還帶回來兩名印度高僧,漢明帝十分隆重地接見了他們,並將僧人安排在鴻臚寺暫住。
第二年,漢明帝敕令於洛陽城西雍門外三裡御道北興修僧院。為了紀念白馬馱經,將其取名為「白馬寺」,僧人在白馬寺翻譯經文,為百姓講經說法。自此以後,「寺」逐漸成為佛教建築的一種稱謂,在梵語中,「寺」叫僧伽藍摩,意思是「僧眾所住的園林。」
接下來再說一說「廟」。《說文》:尊先祖貌也;《古今注》:廟者,貌也,所以仿佛先人之形容也;《釋名》:先祖形貌所在也。通過對文字「廟」的註解可以看出,最初的廟是用來祭祀祖先的,並且廟的規模在封建社會有著嚴格的等級劃分,在《禮記》中規定:「天子七廟,卿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
同時,古人認為世間萬物皆有靈,對天地加以崇拜,歷代的帝王都會祭祀上天和土地。土地神源於古代的土地信仰,土地可以生育萬物,也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根本。《孝經援神契》中也有寫道:「社者,五土之總神。土地廣博不可遍敬,故封土為社而祀之,以報功也。」古人將供奉土地神的建築稱為土地廟,因此「廟」也具備了供奉神明的作用。
道教自東漢中葉創立以後,以神仙崇拜作為其核心信仰,道教還廣泛吸收了民間的信仰,將土地神、火神、山神等信仰都納入其神仙體系裡。道教為眾多神仙立廟祀奉,興建了許多的道教建築,並且以「廟」來命名,如土地廟、城隍廟、山神廟、關帝廟、東嶽廟等等。
道教除了「廟」以外,最常見的建築是「宮」和「觀」,如人們熟悉的白雲觀、玄妙觀、青羊宮、紫霄宮等等。「尹喜結草為樓,精思至道,周康王聞拜為大夫。以司觀望,故號此宅為關令草樓觀。即觀之始也」。文始真人尹喜在終南山中結草為樓,每天都要登樓觀星望氣。
道祖老子騎青牛自東而來,尹喜請求老子講經說道,老子傳授尹喜食氣煉丹之法,並留下傳世經典《五千言》。「觀」隨著文始真人的草樓觀開始,成為了道教的一種建築稱謂。「宮」最初是帝王的居所,後來為了推崇神仙之道,敕建了供奉神仙的場所,將它們稱為「宮」,因此道教的建築也有了「宮」的稱謂。
❶ 結緣《道德真經》抄經本,抄經有十大功德!
❷ 中國預言奇書,《推背圖》第四十四象,將在不久後應驗!
❸ 第一屆「大道•光影」全國道教文化攝影大賽截稿及頒獎通知!
❹ 想成仙嗎?道長送你一本《成仙指南》!
❺ 生活壓力大、心理空虛浮躁?道家思想教你如何緩解!
❻ 精氣神究竟是什麼?丹道各宗派皆言精氣神為內煉之藥物!
❼ 道教法器,斬妖除魔斷貪嗔,道教法劍的威力你都了解嗎?
❽ 這種果子泡水,最適合五種人喝!清肺、護肝、養胃!
❾ 風水知識:辦公室容易對自己不利的風水!
文章整理 | 青玄 編輯排版 | 青素
道教是天尊對人間最慈悲的叮嚀!
查看以下內容需先關注道教微信,點本文標題下方藍字"道 教"一鍵關注,或微信搜索微信號: daoismcn
回復"1"查看:道教入門知識一百八十問
回復"2"查看:道教規矩和禮儀
回復"3"查看:道教戒律
回復"4"查看:道教上香禮儀禁忌
回復"5"查看:道教經文典籍
回復"6"查看:道教齋醮科儀
回復"7"查看:道教道袍法器
回復"8"查看:道教符咒法術
回復"9"查看:道教陰陽術數
回復"10"查看:道教宮觀流派
回復"11"查看:如何加入道教
回復"12"查看:道教拜師注意事項
回復"13"查看:道教誦經常識
回復"14"查看:道教請諸供品須知
回復"15"查看:道教宮觀廟宇參香禁忌
回復"16"查看:在家之人如何修道
修行交流
微信號:daoismm(青陽道人)
騰訊QQ號:10916989
點右下方"寫留言"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