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說的「定力」是什麼?不妨看看這4點,令人深受啟發

2021-01-19 歷史國學教堂

老僧自有安閒法,八苦交煎總不妨,無作乃攀緣俱息。法性本來空寂,蕩蕩無有邊畔,安必取捨之間,被他二境迴換。

定力本是佛家語,指理念堅固、心地清淨、克制物慾、適應環境的意志和開啟智慧、覺悟真理的心源。其實佛家之外的現代世俗生活,因為缺少佛家戒律的約束,所以更要依靠自身的定力。

一位無果禪師為了參透禪理,深居幽谷,一住便是二十餘年,期間全靠一對母女護法供養。可是他卻一直未能明心見性,於是,他想出山尋師訪道。

護法的母女聽說禪師要走,便挽留禪師多留幾日,要做一件衲衣送給禪師。母女二人回家後,馬上著手剪裁縫製,縫一針念一句彌陀聖號。

做畢,她們又包了四錠馬蹄銀,送給無果禪師做路費。禪師接受了母女二人的好意,準備次日動身下山。

當天晚上,無果禪師像往常一樣,仍坐禪養息。到了半夜子時,忽有一青衣童子,手執一旗,後隨數人鼓吹而來,扛一朵很大的蓮花,扛到禪師面前。童子說:「請禪師上蓮花臺。」

無果禪師十分驚奇,心中暗道:「我修禪定功夫,未修淨土法門,就算修淨土法門的行者,此境亦不可得,恐是魔境。」

想到此處,無果禪師便不再理睬童子。童子又再三地勸請,說勿錯過。結果,無果禪師隨手拿了一把引磬放在蓮花臺上。不久,童子和諸樂人便鼓吹而去。

第二天一早,禪師收拾行囊正要啟程時,母女二人手中拿著一把引磬來到無果禪師的住處,問道:「這是禪師遺失的東西嗎?昨晚家中母馬生了死胎,馬夫用刀破開,見此引磬,知是禪師之物,特來送回。只是不知為什麼會從馬腹中生出來呢?」

無果禪師聽後,大吃一驚,想想昨晚,不禁後怕得汗流浹背,隨後乃作偈曰:「一襲衲衣一張皮,四錠元寶四個蹄;若非老僧定力深,幾與汝家作馬兒。」說後,無果禪師將衣銀還於母女二人,啟程而去。

身邊有太多的誘惑時時引誘我們,讓我們慢慢淡忘、放棄自己的人生理想。小孩子會受到糖果的誘惑,學生會受到遊戲的誘惑,官員會受到賄賂的誘惑,減肥者會受到食物的誘惑,每個成年人都會受到風花雪月、錦衣玉食、名譽地位的誘惑。

當今天下是一個熱情洋溢的世界,也是一個浮華躁動的世界;是一個充滿機會與競爭的世界,也是一個充滿誘惑與欲望的世界。初出茅廬,隻身行走,有一種素質至為重要,那便是定力。那麼,佛家說的「定力」是什麼?不妨看看這4點,令人深受啟發:

01定力是處變不驚

縱觀歷史,時而風平浪靜,時而風高浪急。碰上後一種時勢,所有的人都要面臨更多的風險,接受更多的挑戰,分擔更多的責任。這是一種個人生活的偶然,又是一種歷史生活的必然。

畢業下海,衝浪社會,沒有定力,難以從容進取。尤其是工作尚未著落、深造尚未如願時,更須處變不驚。我國地大物博,東西南北均需人才。想要尋求工作,總會有渠道想要尋求發展,總會有機會。「條條大路通羅馬」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02定力是隨遇而安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境遇,這境遇或許是自己滿意的,或許是自已不滿意的,甚至是一種無可奈何的屈就。不同的人,志向不同,機會不同能力不同,資歷不同,人脈不同,境遇自然千差萬別。

但是,人生的一條鐵律,就是隨遇而安。無論何種境遇,都要冷靜面對;無論何種職業,都要安心就職。

03定力是潔身自好

社會生活從來是真善美與假惡醜的交織,要扛住紙醉金迷的誘惑,守住潔身自好的尺度,「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社交可以積極,交友則需謹慎。

遇上一開口專說別人壞話的,要小心;遇上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要十分小心;遇上謀取名利不擇手段的,要格外小心。親君子,遠小人;做君子,不做小人。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謀事不謀人,小人謀人不謀事;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小人愛財,作奸犯科。

04定力也是鍥而不捨

鍥而不捨,方可創業。創業的路,從來艱難,開頭最難,所以,內心要有屢敗屢戰的準備,也要有鐵樹開花的自信。內心要守得住寂寞,要拋得開功利,風吹雨打不動搖。鍥而不捨,方可出類拔萃。

相關焦點

  • 黃庭堅的兩首絕句,別出心裁,讀完令人深受啟發
    下面介紹黃庭堅的兩首絕句,別出心裁,讀完令人深受啟發。寺齋睡起二首(其一)宋代:黃庭堅小黠大痴螳捕蟬,有餘不足夔憐蚿。退食歸來北窗夢,一江風月桃李船。這兩首七絕作於元祐四年春,雖然只是瑣事雜感,卻反映了時局動蕩變遷,以及詩人抽身仕途的歸隱意向。這一年東坡為臺諫所攻,求出補外。山谷也不容於時,在完成《神宗實錄》後理應升遷,卻多次受到阻遏,仍為著作佐郎。首聯「小黠大痴螳捕蟬,有餘不足夔憐蚿」,化用《莊子》中的寓言。黠,狡猾的意思。
  • 佛家造句和解釋_佛家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佛家(fó jiā)。指佛教及信奉佛教的人。[郭沫若《殘春》:「譬如佛家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這個我們明明知道,但是我們對於生的執念,卻是日深一日。」]佛家有關的成語:1、牛頭馬面(niú tóu mǎ miàn):佛家語;指閻王手下的兩鬼卒;一個頭像牛;一個面像馬。現比喻各種各樣兇惡的人。
  • 什麼是佛家所說的「世間八法」和「人生七苦」?
    指可以令人情緒發生變化的八種行為: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世間八法也叫八風,用來形容這八種行為能迅速使人升起煩惱之火,猶如風一樣。八風,用現代漢語來理解的話,基本上都是動詞:利——獲取利益;衰——損失;毀——詆毀;譽——讚譽;稱——稱讚;譏——諷刺;苦——受苦;樂——高興。
  • 《太吾繪卷》定力怎麼增加 定力增加方法一覽
    ,那麼具體太吾繪卷定力作用是什麼?定力怎麼增加?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太吾繪卷定力作用及增加方法介紹 ... 太吾繪卷定力是遊戲中人物的重要屬性之一,它對人物的很多方面都有影響,且定力這種東西肯定是越多越好,那麼具體太吾繪卷定力作用是什麼?定力怎麼增加?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女性性生活抽搐是什麼原因?這4點注意事項,不妨提前了解
    但是往往在夫妻生活的過程中他們會忘記自己,這主要是因為他們太興奮了。但許多細心的男性朋友會發現,當女性朋友達到高潮時,身體甚至會有一系列的反應。例如,身體會抽搐。或許很多人不了解的時候還懷疑現在的性生活不令人興奮或不愉快嗎?為什麼會這樣?今天,一起談談女性性生活抽搐是什麼原因?一、首先什麼是高潮?
  • 熊十力:從佛家唯識轉向佛家空宗,再轉向《易經》
    評價一個人的思想,我們首先要了解他在說什麼,根本立足點在哪裡,然後才可能有針對性的評價,否則不過是意氣之爭,與事實無關。任何話語,一旦說出來,必定有立場,有立場就必定有漏洞、有可攻擊的地方,所以一個人要學會獨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熊十力的思想到底有沒有問題是一回事,我們能不能從中有所啟發是另外一回事。
  • 佛家有言:這三種話不可對外說,否則後果很嚴重
    這就是佛家所言的不可說的三種話,也是對世人的告誡,讓我們擁有更多為人處世的智慧。不知您對此有何看法?歡迎轉發、關注和留言討論,大家一起交流學習。說話,是每個人必備的基本技能,但是說話也是不能亂說的,能夠把話說得漂亮的人總會令人聽起來如沐春風,但是有句老話常說「禍從口出」,有些話是不能隨便說的惡,不然很容易就給自己招來災禍。佛家講究為避免造口業,有三種話是不能隨便說出口的,否則會很容易給自己帶來禍患,有損自己的福報。第一種:自己的功德不可說。
  • 杜甫解悶時寫的一首詩,憶物思人,劉禹錫讀後也深受啟發
    元稹就有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令人讀之落淚。盛唐時期的王維也寫過懷念孟浩然的詩篇,而後來王維離世後,杜甫更加思念這位詩壇大家,於是便賦詩解悶。下面介紹杜甫解悶時寫的一首詩,憶物思人,劉禹錫讀後也深受啟發。
  • 佛家七寶到底都有啥?
    七寶指的是硨磲、瑪瑙、水晶、珊瑚、琥珀、珍珠、麝香這七種。七寶還有另一個含義,表七菩提分。、琥珀、硨渠、瑪瑙;法華經所說的七寶是金、銀、琉璃、硨渠、瑪瑙、珍珠、玫瑰;阿彌陀經所說的七寶是金、銀、琉璃、玻璃、硨渠、赤珠、瑪瑙。
  • 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十句智慧名言,句句堪稱經典,讀完深受啟發
    今天,欣賞這位現實主義戲劇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能夠讓你深受啟發的至理名言,體會文字背後的幽默與哲理,同時看看幾個關於蕭伯納的小故事,感受這位偉大劇作家的睿智與謙和。每一位偉大作家背後,都會有一段離奇的經歷,蕭伯納同樣如此。他的童年及青年時代,生活非常不幸,因為他有一位讓人生厭的父親。
  • 佛家和道家以及儒家這三者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呢?你來說說看!
    長期以來,我們佛道兩門之間,總有很多的修學者會有這樣一個疑問,那就是佛家和道家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當然,也有很多大德高人做出過許多的開示。諸如佛道是一家之說;還有佛道接近之說;甚至歷史上還有所謂的「老子化胡」之說;……還有明清之際的「三教一家」之說。歷史流延到這裡,人們就不止拉扯佛道兩家了,大家把孔夫子也「提溜」出來,捆綁一處。
  • 佛家說:傷害這兩種人,往往損陰德,儘量行善緣
    佛家常說:「世間凡事皆有因果,種善因,得善果」。對佛學稍微研究的人都知道,佛家對因果的觀點深信不疑。佛家認為,一個人現在所做的事情為因,將來的回報為果,什麼樣的因,就會有相應的果,因果不空,報應不爽,這是永恆不變的哲理。
  • 家長不妨提前看看這3點!
    家長不妨提前看看這3點!這個世界上,一腔熱血的人很多,但持續堅持的人很少。哪個家長不想讓孩子成為有毅力的人呢?但是別說孩子了,就連家長自己都很少做到。那麼,家長有什麼方法可以訓練孩子的毅力呢?1.從孩子的興趣開始毅力,說白了就是堅持做同一件事。
  • 貝殼創始人左暉給我的4點啟發
    貝殼脫胎於鏈家又獨立於鏈家,人們津津樂道貝殼的平臺模式,背後的創始人左暉在房地產市場做成了這件一直有人想但從沒人做成的事情。我最近看了記者李翔對左暉的一系列採訪,從左暉的言行中感受到我們之間的認知差距,以及企業家精神是如何影響他的決策的。從中總結出4點啟發,下文裡一一展開。
  • 關曉彤在4天前是怎麼呢?在博文中說的這句話夠豪邁,觀眾有啟發
    關曉彤在4天前是怎麼呢?在博文中說的這句話夠豪邁,觀眾有啟發。關曉彤在《王牌對王牌》節目中的表現很好,讓不少女性觀眾都感覺很贊。尤其是賈玲,和關曉彤一起搭檔演出,像姐妹一樣相互照應。這不,《王牌對王牌》節目第五季收官後,關曉彤特意發布了一篇博文。除了對王牌節目的感謝之外,還說了這樣一句夠豪邁的話:將來無論遇到什麼挑戰,我們都要積極勇敢地去面對。對此,觀眾聽完後,會有怎樣的啟發?
  • 佛家說的四大皆空、六根清淨,是什麼意思?
    1.四大皆空佛教所說的「四大」,乃是指構成世界的地水火風4種基本元素。佛教中的「四大」是從屬性上而言的,「四大」包括:堅性的地大,溼性的水大,暖性的火大,動性的風大。佛教的「四大」最早出現於佛陀所說的《四十二章經》:「佛言當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無我者。」佛教認為,「四大」是造成物質世界物質現象的因緣。也就是說,一切物質,都是四大假合而成。
  • 人生如果沒有定力怎麼能幸福呢?
    定力是什麼?定力是堅定目標後,雷打不動的執著以及孜孜不倦的追求。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的,或者須要解決的人生問題。可是如果你不去為此而努力,又怎麼能達成自己的願望呢。隨波逐流的日子,搖擺不定,如果對自己設定的目標和問題點沒有方案步驟和具體的執行措施,那麼這個目標以及所要解決的問題只可以定性成一個遙不可及的白日夢。 幸福美滿的生活是每一個人的追求,為達成這一願望,你就必須為這一目標去設定階梯小目標以及問題點並逐一去解決它。顯而易見的一個現象是,每一個人生的階梯目標都不是可以輕易被達成的。
  • 佛家一句話,勝讀十年書!10個佛家智慧心語,助你靜心開悟
    佛家一句話,勝讀十年書!10個佛家智慧心語,助你靜心開悟,輕裝前進。01人和人的學識不同,見識不同,能力不同,對事的看法就不一樣,人與人之間有碰撞、有摩擦、有矛盾,是缺乏謙卑,缺乏。02人的一生充滿變數,定力如何,直接影響到人生的走向。所謂定力,就是對自己的控制力。定力好的人,謹言慎行,不隨波逐流,不放縱慾望,有所為,有所不為。因而常不被情緒左右,淡看名利得失,寧靜做自我,從容過生活。
  • 佛家「貪嗔痴」是何物?一個人交好運前,為何會出現3大徵兆
    雖然這句話人人都會說,但很少有人能夠身體力行做到。往往現實情況是,一個人一旦遇上生活的挫折,總是會怨天尤人,抱怨不已,總是覺得自己比別人缺少一些運氣,總是覺得自己是最點背的一類。事實是這樣嗎?若是真像這些人想得那樣,那就大錯特錯。佛家崇尚宿命論,認為凡事都有前因後果。
  • 佛家一句話,勝讀十年書!8個佛家智慧心語,拿走不謝!
    佛家智慧育人不留痕跡,空靈而意深,很多精神迷茫者都從中受益良多。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2世紀傳入中國,並且很快融入到中華文化中來,其博大精深的開智功效備受歷代僧家推崇,經過兩千多年的不斷完善,形成了其獨到的、卓有成效的護心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