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下的花環》,一部從老山前線採訪回來的經典

2020-12-22 騰訊網

17歲那年,李存葆成為青島駐軍某部守備連指揮班的一名戰士,學的是炮兵指揮,軍裡組織考核時,他的成績是計算兵第一名。

一次偶然機會,團裡舉辦通訊報導學習班,訓練隊原本是讓一位能寫會畫的高中生參加。沒想到開學當天,那人生病,隊長只好讓李存葆去頂替。

在學習班學了四天,李存葆寫了三篇小稿,發表了兩篇,其中《行軍小憩》等幾首詩歌引起講課的新聞幹事的關注,推薦發表在《青島日報》《大眾日報》上,另一篇也被青島廣播電臺廣播。這激發了當時並不特別偏愛文學的李存葆的創作熱情。

從學習班回來,團政治處便通知李存葆「轉行」。1967年,他被調到67軍報導組。在那段理性暈眩的年月,眼見軍圖書館的藏書即將付之一炬,李存葆用寫稿獲贈的數百枚像章「買通」了圖書管理員,換得了古今中外名著400餘冊。

因為報導員可獨居一室,於是李存葆有了「金屋藏書」的條件。莎士比亞、易卜生、雨果、契訶夫、葉賽寧、王實甫、曹雪芹……這些大師級的作品,把他帶進了文學的聖殿。

1979年春,早已調到濟南部隊文工團工作的李存葆,以作家身份去雲南前線作戰部隊採訪。後來,又到廣西參戰部隊生活。在那裡,他和前線官兵一起生活了四個月,目睹了很多豪情悲壯的動人故事,官兵們的喜怒哀樂,時時刻刻都在激蕩著他的心靈。

在前線,李存葆邊採訪邊寫作,十多萬字的報告文學和散文發表在報刊上。但是,他的心裡一直醞釀著一部刻畫英雄人物內心世界和表現部隊人物內心矛盾的作品。

李存葆在採訪時了解到這樣一件事:一個從農村入伍的連隊幹部,他的家鄉屬貧困地區,因此生前欠下一筆數目不小的帳。他和年輕的妻子感情極深,上戰場前,在寫給妻子的信中,他真誠地叮囑,如果自己戰死了,她要堅強地活下去,希望妻子和家人,要多想想國家的難處,不要向組織伸手,他欠的帳可用撫恤金來還……

當時,部隊的同志還沒講完,李存葆就已淚流滿面。這就是後來小說及電影《高山下的花環》中梁三喜一家的原型。

直到1982年,在中國作協和總政文化部聯合召開的全國軍事題材座談會上,李存葆才將早已構思好的《高山下的花環》同《十月》編輯部編輯張守仁講了。會議結束後,他沒有回濟南部隊,而是在北京找了一處僻靜之地安下身來,火速趕寫,僅用半個多月就完成了全稿。

《高山下的花環》的文學史意義,不僅意味著軍旅作家思想上的撥亂反正,意味著軍旅文學創作新局面已經開始,更意味著以李存葆為代表的新一代軍旅作家的崛起。朱向前認為,《高山下的花環》為新時期之初的軍旅文學贏得了巨大的聲譽。

《高山下的花環》通過對1979年雲南前線一支尖刀連隊戰鬥的曲折描寫,將前方與後方、高層與基層、人民與軍隊、歷史與現實有機地勾連起來,深刻地揭示了軍隊的現實矛盾和歷史傷痛,令人振聾發聵。

小說發表後馬上引起極大反響,並獲得全國第二屆中篇小說獎第一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隨即連播,社會上颳起了一股「花環」旋風。《小說月報》轉載時,加印了80萬本,《上海青年報》刊出了特刊,一次印了百萬份,累計印數達1100萬冊。

在新中國成立35周年之際,以《高山下的花環》書籍和人物為造型的彩車作為全國文藝界的唯一代表,駛過天安門廣場。

當時,上海電影製片廠為拿到改編權,謝晉輾轉請了馮牧轉達希望改編拍攝的願望,並給李存葆拍了一封長達600餘字的電報。而在接到恩師馮牧的信函和謝晉長長的電報後,李存葆沒有絲毫猶豫,就把《高山下的花環》的改編權交給了上影廠。因為此前已經有了改編的話劇和電視劇,反響很好,有人懷疑再拍電影沒有人看。謝晉拍著胸膛發誓:《高山下的花環》搞不出名堂,我謝晉今生永不再拍電影!

電影《高山下的花環》1985年獲第五屆金雞獎、第八屆百花獎,圖為李存葆(右)與王玉梅(梁三喜母親的扮演者)合影。

20世紀80年代,李存葆與謝晉(中)、馮牧(右)在一起。

相關焦點

  • 《高山下的花環》經典永不過時,小鮮肉唐國強演繹涅槃重生
    然而,帶著穿越時空的巨大魅力的電影,謝晉導演拍了不止一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謝晉一口氣拍了多部帶有深刻時代烙印的故事影片,從1981年的《天雲山傳奇》、1982年的《牧馬人》、1984年的《高山下的花環》,一直到1987年的《芙蓉鎮》,六年時間,四部重要作品。
  • 1984年的《高山下的花環》,為什麼是永不過時的時代經典?
    《高山下的花環》【豆瓣9分的《高山下的花環》,當代中國青年都應看一看的國產戰爭經典】 2020年,非常罕有的一段電影真空期,連續5個多月沒有新片上映了。所以,也有更多的時間去回顧重溫一些經典的老電影,從那些老電影中,不僅找回那些久違激情和感動,還會發現一些當年沒有看到的驚喜。1984年的戰爭題材故事片《高山下的花環》,豆瓣9.0分,絕對是一部跨世紀的經典。
  • 真實反映對越自衛反擊戰的《高山下的花環》各角色的原型都是誰?
    最近,一部反映對越自衛反擊戰的電影《高山下的花環》再次進入大眾的視野。接到開赴前線的命令後,張大權更是將對家的思念埋藏在心底。一心撲在戰事上。在收復老山的戰鬥中,5連副連長張大權擔任突擊隊隊長。而突擊隊的任務就是攻打老山主峰。老山主峰易守難攻,越南軍隊在個要道關口構築了堅固的堡壘。每一個突擊隊員都明白這必將是一場惡戰。戰鬥打響後,張大權身先士卒,戰士們奮勇突擊。
  • 國內戰爭片巔峰,應該是《高山下的花環》,詮釋經典電影十要素
    如果翻開我國電影史,有一部電影,如果稱其為我國戰爭片的巔峰,相信有很多人都不會反對。謝晉導演的《高山下的花環》。關於這部電影分析的文章已經有很多,筆者另闢蹊徑,簡單歸納一下該片的十個成功要素,看看謝晉導演是如何詮釋經典電影的。
  • 再看紅色經典影片《高山下的花環》
    大家好,歡迎來到電影V世界,今天和大家一起來看紅色經典影片《高山下的花環》,這部上映於1984年的愛國影片,在當時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深受觀眾的喜愛。影片開始,九連連長梁三喜與排長靳開來在河裡洗澡,「優秀射手」靳開來一直催促連長抓緊回家休假,探望家中的老母親和結婚不久的妻子。
  • 《高山下的花環》中的張裕苦艾酒
    《高山下的花環》中的張裕苦艾酒 2017-12-25 12:38:1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史聰聰
  • 他是《高山下的花環》梁三喜,與蓋克演銀幕情侶,試鏡李向陽被否
    No.1說起呂曉禾這個演員,許多人可能忘記了,但如果提一個醒,你應該能記起他:他曾因在電影《高山下的花環》中飾演梁三喜,而獲得第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第8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這回,你記起來了嗎?
  • 《高山下的花環》:中國最好的戰爭片
    《高山下的花環》劇照《高山下的花環》是中國最好的戰爭片。謝晉沒有單把鏡頭對準戰火紛飛的陣地,沒有展現戰場的戰鬥「奇觀」,而是對準了每一個活生生的軍人戰士。《高山下的花環》劇照影片中傳遞出的濃濃情感時至今日依然動人,樸素真摯的愛情,熾烈的戰友情,難以割捨的親情。梁三喜為了軍隊工作而把休假被一拖再拖,久盼他不歸的妻子玉秀來軍營看他。
  • 另類解讀《高山下的花環》:黨的某些高級幹部與群眾矛盾的根源
    高山之下,那些烈士墓前的花環顯得那麼莊嚴肅穆。。。。。。英雄的情懷《高山下的花環》中的連長梁三喜、軍嫂韓玉秀、雷軍長、排長靳開來等讓人感佩,包括指導員趙蒙生經過血與火的洗禮,也從一個高幹子弟成長為保家衛國的戰鬥英雄,他們身上閃耀著軍人無私無畏、犧牲奉獻的大我情懷。
  • 《高山下的花環》46年:有人59歲拿影帝,有人70靠輪椅出行
    1984年,有一部電影上映了,而這部電影在1985年的百花獎和金雞獎裡囊括了八個獎項,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等八個獎項都收入囊中,可謂是收穫頗豐,這部電影就是《高山下的花環》。《高山下的花環》《高山下的花環》這部電影是根據李存葆先生的同名小說改編而來的,電影講述了戰士們在對越反擊自衛戰中,經歷了血和戰火的洗禮,在家國之間的選擇,經受了重重考驗,體現了戰士們保家衛國,把人民放在首位的高尚品質。
  • 《高山下的花環》的原型,越南戰場上的高幹子弟,真正的將門虎子
    我是狼君,一個陪您讀歷史的工科小夥兒相信如果你看過電影《高山下的花環》,一定會對雷震軍長和「北京」這對父子印象深刻。「北京」作為一個高幹子弟,還是獨生子,能在父親的支持下戰前空降尖刀連,最後犧牲在戰場上,相信感動了很多人。其實這對父子在當時是有原型的,而且還不止一個。
  • 66歲周裡京:曾主演《人生》《高山下的花環》,與朱琳兩演情侶
    另一部奠定周裡京影視地位的作品是電視劇《高山下的花環》。該劇由滕敬德執導,周裡京、李嵐、朱建民等主演,成功塑造了一代軍人的英雄群像。其中,周裡京飾演九連指導員趙蒙生,他的演技真實、自然,讓人看後,感到他就是那個年代的部隊指導員。
  • 高山下的花環
    看著高山下的村寨,除了嫋嫋炊煙,顯得一片安靜祥和。這風,雖然還在吹。這雪,雖然還未化,但我們仿似在高山腳下,看見了那美麗的花朵,看見了由花朵編織而成的花環......
  • 中國評劇院線上重溫《高山下的花環》選段「盼歸曲」
    洗衣為的是瞞哄別人的眼,我是在盼望你回到咱桃花溪……」7月9日,中國評劇院微信公眾號向觀眾線上展現評劇《高山下的花環》選段「盼歸曲」,帶領觀眾線上重溫名劇名家名段。公開資料顯示,評劇《高山下的花環》選段「盼歸曲」是梁三喜夢境中愛妻玉秀的唱段。曲作者為充分表達現代軍嫂賢妻良母的美德,人物由「慢三眼」開唱。中間轉入「三拍板」,著重描繪了人物盼望丈夫歸來的心情。
  • 5部最經典的國產戰爭電影,看看什麼叫男兒的血性
    今天社長推薦5部最經典的國產戰爭電影,看看什麼叫真正的男兒血性,喜歡熱血戰爭片的朋友趕緊收藏吧~第5名《太行山上》它是中國最宏大的抗日戰爭電影,它被譽為中國版的《珍珠港》為了最大程度的還原戰爭場面的大氣,全片一共動用了100噸炸藥,800多輛戰車,50架直升機和2萬個炸點
  • 《高山下的花環》靳開來,被唐國強佩服,64歲何偉今境況如何?
    這大概也是為什麼早期的電影雖然產量不多,卻幾乎部部經典的原因所在,1984年上映的《高山下的花環》,是一部離我們並不算太遙遠,卻也不算太近的影片,更重要的是它堪稱是國內戰爭片的巔峰。"再見吧媽媽,再見吧媽媽,軍號已吹響,鋼槍已擦亮,行裝已背好,部隊要出發,你不要悄悄地流淚,你不要把兒牽掛,當我從戰場上凱旋歸來,再來看望親愛的媽媽,……"每當聽到這首《再見吧,媽媽》時,便不由有幾分哽咽,而這還只是影片中的一個插曲,何況《高山下的花環》這一整部影片,其中又有多少淚點。
  • 36年了,豆瓣9.2的《高山下的花環》為何還是最好的國產戰爭片?
    這讓我想起了已經三刷的一部老片:《高山下的花環》,豆瓣評分高達9.2。 今天,我就為大家說下,謝晉導演36年前拍攝的這部經典老片。為什麼它能成為眾多影迷心中中國最好的戰爭片?我們先來了解下背景。
  • 電影《高山下的花環》中的演員現狀如何,有人因面癱式表演刷屏
    在如今好萊塢戰爭電影刷屏的時代,《高山下的花環》絕對值得你去認認真真地看一遍。今天聊的話題是片中這群演職員後來的經歷。憑藉《高山下的花環》他包攬了第五屆金雞獎和第八屆百花獎的最佳男主角獎盃。1999年出演了陳凱歌導演的《荊軻刺秦王》中樊於期一角。不過如今的呂曉禾身形發福,從2010年的《新三國》中就可以看出來,那部電視劇中他的角色是軍閥董卓。
  • 國家一級演員周裡京——《高山下的花環》
    因在電視劇《高山下的花環》中飾演趙蒙生而獲得《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男演員獎,曾獲「新時期十年電影最佳男演員獎」和中國電影表演學會的首屆學會獎。是中國藝術家協會理事、顧問委員。>《新星》《長流不息》《天涯路》《三月雪》《百姓利益》《春花秋月》《大東北剿匪記》1984年《高山下的花環
  • 《高山下的花環》:悲壯的軍旅忠魂,奶油小生唐國強詮釋知恥後勇
    時隔八一建軍節不久,再次重溫《高山下的花環》,已經不知道第幾次觀看這部影片,即使知道劇情,仍然不知不覺眼含熱淚。我反覆思考,認識到描寫戰鬥過程過多,缺少揭示人類心靈的東西,而這正是感人力量的源泉,為此我想要創作一部能深刻展示英雄人物心靈的作品,它便是《高山下的花環》」。謝晉導演在拍攝《秋瑾》時已經考慮要將《高山下的花環》改編,小說把國家民族的振興與個人命運巧妙關聯,講述了唐國強飾演的攝影幹事趙蒙生依靠母親關係,通過從軍區掛職鍛鍊「曲線」調回家鄉,與家人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