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此廟太怪誕,廟名san字,到底是啥字?‖應軍

2021-02-13 老家許昌

襄城此廟太怪誕,廟名san字,到底是啥字?‖老家許昌

【原題:san郎廟裡的san郎】

文·‖應軍

「老家許昌」微信號:zgljxc

 

提起san郎廟,襄城、郟縣一帶的老百姓都知道其名。襄城的令武山、平頂山郟縣的姚莊回族鎮政府所在地西邊、郟縣冢頭,都有san郎廟,最有名的san郎廟在姚莊回族鎮政府西邊,因為那裡泉水甘甜,茶社林立。平頂山市區通往姚莊回族鎮政府的公交車在那裡設有公交終點站。san郎廟的san字極為生僻,寫法獨特,是『毛』字上出頭,電腦都直接打不出,很多外地人不認得「san」字,所以影響力比較大。

襄城令武山的令武祠,是襄城八大景之一,裡邊正殿敬的是令武將軍楚將景缺。san郎廟,坐落在令武祠的偏殿。可為什麼老百姓都知道san郎廟而很少人知道令武祠呢?主要原因是san郎的影響力比令武將軍大得多,令武將軍只是一個政府推崇的愛國者,僅僅是個抗敵英雄,一旦受政治影響,政府冷落,除志上記載外,將幾乎無人問津。而san郎則與老百姓的信仰和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他們世代希望受到庇護、保佑,故san郎廟比令武祠影響更深遠,老百姓多知san郎廟而很少知令武將軍。

除了襄城和郟縣這些地方之外,其它市縣的地方沒有san郎廟,有什麼特殊性嗎?有,確實是有,這一般人就不知道了。關爺廟裡主要敬關公,而san郎廟裡所敬,為何許人也?有什麼傳說和故事?幾乎沒有人知道,這就是其「特殊」。根據常識,san郎廟裡敬的是「san郎」,可誰能說出「郎」是誰?

為了探究「郎」這個人的生平,筆者歷經多年,訪問了許多見多識廣的文化人和一些愛文史的老百姓。經過仔細整理,有了大概的輪廓,現筆者與大家共享。

遠在春秋戰國之前,位於令武山東面山腳下有一個小山村,住著一對青春年少的夫妻,那時候,山東面、北面是一條浩浩蕩蕩的汝陽江,夏天,洪水滔滔;冬季,碧水如銀。兩口子以打魚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平淡的漁民生活,自然愜意。兩口子的勤勞才幹換來了生活的富足,成為十鄉八裡人們學習的榜樣,很多人都來向他們學習打魚的技能。

後來,丈夫嫌自己的妻子勞累,就在附近村莊找了個幫手,當船工,和自己一起出去打魚。兩人年齡相仿,說話也很合得來。加上學者虛心學,教者用心教,幫手很快熟練了划船和打魚的基本技能,兩仨月,即成了一個好船工。兩個人親如弟兄,作妻子的也對這個兄弟不當外人。每次打魚歸來,總是魚兒滿艙。

可是後來,那個船工看女主人漂亮聰穎,就有了非分之想,想霸佔女主人。

有一次,那位船工和男主人在河裡打魚,趁風高浪急,船工用船篙將主人打入江裡,致其斃命。回家後船工哄騙女主人說,其丈夫不慎跌入江中,因風浪太大施救困難而身死。然後,船工甜言蜜語說動女主人和自己結為了夫妻。

話說男主人死後,陰魂不散,幾次託夢與妻子,訴說自己的冤屈,妻子始終不信。無奈,他就奔閻羅殿告至閻王爺,閻王爺很同情他。徵得閻王同意,他轉世要報復那個殺人霸妻的船工。

男主人想好了計劃,他先投胎於妻子腹中,使其傾家蕩產,然後尋機致船工於死地。

女主人生下來的「嬰兒」皮毛較長,看起來像個怪胎,並且月子裡體若多病,船工兩口子非常發愁,就盼望著趕緊熬出頭來,於是給嬰兒起名「san郎」,但滿月之後,還是沒有好轉,遍訪名醫良藥,也無濟於事。那個船工很是叫苦。

日子一天天過去,san郎也一天天長大。到了五六歲,san郎身體漸好,成了一個聰明的孩子,船工已耗盡家產。san郎十幾歲時,雖說身體稍好,但還是個病蔫蔫。俗話說「久病成醫」,san郎雖體弱,但非常聰慧,愛學習愛鑽研,就通曉一些醫術,漸成為一個有點兒名氣的治病先生。而那個船工,因兒子久病,無心打魚,田地荒蕪,收穫的糧食也不夠吃,還經常做噩夢,被折磨得精神幾乎崩潰,日子愈加難過。

看到船工財盡糧空,san郎覺得自己的目的已達到,就按照和閻王的約定,準備重返陰間。

有一次,san郎對「父親」說,他的病有所好轉,為儘快好徹底,需父親買一頭菊花心騾子,讓他騎一騎,尋開心,從精神上治療。騎得厭倦了,就殺掉。吃其肉,作藥引子,肉吃完,病也就徹底好了。

「父親」就抱著滿心希望,東挪西湊,買回來一頭騾子,讓san郎享用。待騾子肉吃完,san郎卻一命嗚呼。

san郎死後,人們為紀念他在世的功德,給他建了一座祠,給他上香,祈禱san郎能夠保佑家人平平安安、健康長壽。後來傳聞其顯靈,又把祠堂修為san郎廟,稱san郎為「san郎爺」。

san郎爺有什麼靈驗之處呢?傳說san郎的塑像頭上有三朵花,用作老百姓治病的藥引子。每次取用不能拿完,至少剩下一朵,不然的話,就不靈驗了。用後必還,不然會遭災。

話說那船工,沒了兒子,心裡的陰影又揮之不去,真是「人財兩空」。特別是在鄉親們的閒言碎語裡,他就是一個作惡者,是一個受報應之人。大家暗地裡戳他的脊梁骨,說他害死了主人,才會落得如此結果。他自己也品嘗到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滋味,但他無法擺脫靈魂深處的自譴。看著妻子成天以淚洗面,他也無法勸解。san郎死後,夜裡他逐漸被夢中的惡鬼纏身,白天就想走回被人僱傭的時光——可一切都不可能了。

於是船工去廟裡燒香,不敢去san郎廟,就去其它廟裡。廟裡的道士看出了「蛛絲馬跡」,問他個「水落石出」,他就把自己殺人佔妻的事兒和盤託出。

船工告訴道士:「我想死,和主人兩清,可我沒那勇氣。」

道士告訴他:「你想死,閻王他不要你,因為你命長,閻王爺早已安排好的,你就是上吊、跳河,也會有人救。」

「那我怎麼辦?」

「必須作善事才能彌補。」

船工說:「我自己家產散盡,無法幫別人大忙呀!」

道士說:「做壞事容易,做善事難。做善事是盡力而為,積少成多,沒有物力,人力也可,你人不是健康嗎?替別人挑挑擔擔,這麼簡單的事你也不會做嗎?謹記好事從小事做起。不然你就會像你兒子一樣,大病纏身。」

再說san郎死後,雖然出了氣,但不甘心,他想致船工於死地,閻王告訴他,人是有壽命的,船工害死了人,罪當死,但當初降世之前,已經定好了,船工是壽終正寢之命。san郎無奈,只好作罷,無事就去廟裡轉一轉,看一看,護佑老百姓,心裡仍然念叨著有朝一日再報仇。

有一次,san郎託夢給廟裡的道士。道士正想給船工一個解脫的機會,正中下懷,思來想去想出了一個好主意。

道士找到那個船工,告訴他:「機會來了,你的主人要殺你,你可算是解脫了。」

「那好吧,我就等這這一天呢。」

「不過,我儘量保你不死。給你揭個底,san郎就是你主人的化身,他現在還嫌不夠解氣,但在陽間他是你的兒子,殺你違背人倫,閻王爺不允許。每天半夜三更他都會巡查自己頭上的那三朵花兒,加些靈氣。今天晚上你來san郎廟院裡,我找個大缸,將你罩在裡邊。他來一定會拿劍砍你的頭,我給你臉上貼上符咒,他砍下去時就會軟而無力,殺你不成,他就會放棄。」

等san郎和道士夢見時,道士就說:「你不是要殺他嗎,他找我,要你親手殺了他,從此以後解脫。不過這些年你已把他折磨得膽小怕死,他坐缸裡,等你下手。你們陰間再見吧。」

約定的時間到了,那天晚上,三更時分,一股人哭般陰風颳過,san郎到了。看到那口大缸,他怒火中燒,將缸一腳踢倒,二話不說,舉劍奮力砍下。可是劍著頭髮卻無力,接連幾次,都是一樣。這時的船工早嚇得癱軟,san郎看到他臉上的符咒上寫:殺父悖理,從善免死。看完後,san郎頓悟,氣得說了聲「膽小鬼,還呆那兒吧」,就掀起大缸把船工又罩住,持劍而走。

第二天,天剛微明,道士就去看個究竟,掀開缸,船工身上一股臊味撲面而來,地下一片溼,道士不禁笑了:「下輩子可別作惡了,看!過得是什麼日子!」

經歷過這件事之後,船工似乎真解脫了,不再噩夢纏身,過上了平靜的生活。而san郎也一心為老百姓造福,再無他念。san郎的故事也就流傳了下來。

也許有人提出疑問,一般字典裡查不到san字,那康熙字典中的解釋不就是「三」嗎,你為什麼偏偏不據權威呢?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先分析一下康熙字典裡面的解釋。字典中述:「音三,《海篇》san郎,碑名。san郎神,本三郎神也。蠻呼參為san,轉聲為三。又san陽鎮,在沂州費縣。又村名。行唐西有san趟村。」

字典裡不外乎有三種解釋,一是碑名,並沒說清碑文和碑名之間的關係,讓人遺憾。二是意義通為三,似乎有道理,但顯得不合邏輯或無道理,沒有相關文章為證。三為村名,也算說得過去。這三種解釋,都沒有和san郎廟裡的san郎有關聯,所以不可信,沒有筆者的解釋合理。其它地方的可能是他們那裡文人對字的故弄玄虛。

還有人說,襄城的和郟縣的傳說可不一樣。我們就看看怎麼不一樣。

先說郟縣姚莊回族鎮的傳說。鎮上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一個英雄為救老百姓而死,他叫san郎。另一種說法是,san郎廟北部有一村,名叫「朱窪」,原來養的豬比較多(也有人說村上人丁興旺,與豬無關)。但san郎那個地方的人嫉妒,於是找一風水先生,整治朱窪,修一廟,想以此「鎮壓」住「朱窪」。朱窪原本地勢低,知其用意是「三隻狼從高處撲下來吃豬」,用不了幾天,會把豬吃光,即養豬不興旺。朱窪人也趕緊找看風水的破「鎮」,建一五虎廟,以「虎」來對抗「狼」,最終兩村相安無事。

以上,第一個解釋類似於令武將軍救老百姓,是襄城有關令武祠的一種混合說法。第二個和康熙字典的說法雷同,很有可能當初編纂字典時,有人以此解釋san字的意義。

在鎮的西南面謝莊,還有一個同樣名稱的廟,是那裡人看鎮上廟被毀可惜,村裡也想建廟,無法起名,只好把san郎「請」去,所以鎮裡就有了兩個同樣名稱的廟。

再說郟縣塚頭的san郎廟村,那裡的廟也毀了。傳說是,原來村南有個楊莊,村子裡大多為楊姓人家,人丁興旺。因廟所在的村子,原來大部分為蔡姓人丁不興旺,以為是「羊吃菜」,將來蔡莊的人會絕,於是蓋一廟,防止楊「吃」菜。楊姓人無計可施,直至楊莊敗落,村子不存。這些玄乎說法,肯定不可信。

筆者的說法,還有一個證據,那就是一san郎廟的遺址,存一碑的上截,篆刻「絕善」二字,其意義和筆者說的san郎這個人的形象很吻合。為什麼是「絕善」呢,就是說,san郎活著,醫病行善;死後,還要治病積德,與一般醫者相比,真是一絕!只不過後人對其神化罷了。

【作者簡介】應軍,網名「首山望汝」,許昌市襄城縣人,農民。愛好文史,數十年來挖掘整理史料200多篇,被政協襄城縣文史委員會特聘為文史研究員,2017年當選襄城縣第十二屆政協委員。


【推薦閱讀:應軍作品】


紅遍神州的《桃花庵》,咱襄城縣有其主人公原型!‖應軍

狀元修的狀元橋,襄城老鄉可知道?‖應軍

襄城有個八士崗,葬著一母所生四對雙胞胎!‖應軍

襄城有座廟,來歷真蹊蹺! ‖應軍

襄城縣這座橋上,咋有一個17釐米深的腳印?‖應軍

襄城老鄉細考證:穆桂英原來是咱河南人!‖應軍

奇:襄城縣有涼水坑,炎夏能把人冰凍!‖應軍

襄城有座橋,身世不得了!‖應軍

襄城十里舖「青冢」內,埋著大美女王昭君的青絲!‖應軍

墓隱襄城:他去世時,皇帝親穿孝服為其送葬!‖應軍


註: 1、本文由作者授權發表,作者文責自負,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

2、文中圖片由作者提供,版權歸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

3、歡迎轉發微信公眾號「老家許昌」作品,如其他微信公眾號或單位或個人需使用「老家許昌」微信公眾號相關作品,使用之前請務必聯繫後臺。


情懷·溫度·味道

愛許昌老家,看「老家許昌」!

砸稿信箱:hnxc126@126.com

相關焦點

  • 襄城義林雙忠墓,埋著一段慘烈的故事.可惜墓已不存 ‖應軍
    ‖應軍*400多年前,權傾一時的他,曾在襄城建避暑山莊!‖應軍*許昌十女口:奇異的名字背後,藏著啥動人故事?‖應軍*襄城奇事:牛郎廟裡無牛郎,高陽橋南北不等寬!‖應軍*襄城奇聞:這對夫婦因生養八個男孩,被朝廷修廟供奉!‖應軍*頂天立地的襄城漢子,名垂青史的抗日英雄!‖應軍*唐太宗李世民為何親自為襄城縣此村賜名?
  • 寺為何叫寺, 廟為何叫廟, 寺和廟有什麼區別? 作為炎黃子孫要了解!
    別急,今天筆者就帶大家來看看到底啥叫「寺」,啥叫「廟」,千萬不要再弄混了。 「寺」,形聲字,上「土」下「寸」,表示寸土之地,精準且不容猜疑變化,故《說文解字》中將寺解釋為:「寺,廷也,有法度者也。」秦朝以後,官員任職之所,通稱為「寺」,簡單點解釋,古代公務員辦公的場所都叫「寺」,比如大理寺、鴻臚寺。
  • 【書法欣賞】【顏碑】顏氏家廟碑最美90字,值得收藏!
    顏真卿楷書《顏君廟碑銘》,又名《顏家廟碑》、《顏氏家廟碑》、《
  • 北海的廟(1)
    大門上端,刻有「高德廟」三字。廟門兩旁有副對聯:「高居臨海北;德澤溥天南。」把「高」、「德」兩字嵌在上、下聯的上頭。這種對聯形式稱為「嵌字對」。  該廟以前供奉有「龍皇」、「文昌」、「釋迦」,以及「五穀神農」、「伏波將軍」、「楊家諸將」、「關帝」、「華佗」等先聖賢達等神像。民國二年(1913年)因遭火災,廟宇主要建築被焚毀。後來,曾由高德知名人士蘇進,發動附近各村捐資重修。
  • 【一廟一故事】(十四)嵊州偉鎮廟:崇仁明代古剎
    明代古剎偉鎮廟(浙民場證字(紹)甲050028號),是嵊州市崇仁古鎮一顆閃亮的明珠,2006年5月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偉鎮廟桁楣匾額題載「檀越裘世愍,幹首裘君望」,意思是施主裘世愍承父志建成偉鎮廟。偉鎮廟於乾隆癸卯年(1783年)6月重建,重建後由裘家人外甥貢生張兆亨題寫「偉鎮廟」匾額。現存門楣和廟內匾額「偉鎮廟」三字,系著名書法家、浙江書法家協會主席鮑賢倫題。
  • 劉氏家廟:名傳四海,彰顯輝煌!
    內有石刻楹聯「千秋懿德垂閩越,萬古英風耀彭城」,正門上方「劉氏家廟」四字古樸遒勁異常打眼。尤為人所稱道的是,所有牆磚都鐫刻有「劉祠」字樣的人文印記。家廟經歷家國滄桑變故,也因此極大豐富了它的厚重歷史人文底蘊。眾所周知,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陳雲同志在此寫作《怎樣訂立勞動合同》一文。此前土地革命時期,中共福建省兆徵縣委、縣蘇維埃政府均在此辦公。
  • 府谷縣孤山鎮七星廟奉神考論
    我縣孤山鎮七星廟,相傳建於唐貞觀年間,明萬曆五年重修,是傳說中北宋名將楊繼業與折賽花比武成親的地方。此廟建築結構奇特,全國未見有二,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極具文物價值和旅遊價值。縣委縣政府對七星廟的保護利用高度重視,今年撥了專款,安排由人大領導牽頭主抓。由於七星廟年久棄用和人為損壞,縣誌等有關資料中又無記載,包括當地人在內,人們已搞不清楚這個廟供奉的到底是什麼神,是個啥道場。
  • 洲泉:知道這個廟的,一定是老洲泉人!
    光緒《石門縣誌》記載:        中塔廟,在洲泉市,又有東塔廟、西塔廟、南塔廟。洲泉一地,「塔廟」竟有四座,卻唯獨沒有「北塔廟」。按其所記,中塔廟似同時扮演中、北兩個角色。廟以「塔」名,過去或曾有塔的緣故?廟門緊閉,不得入內,不知裡面供的是誰?
  • 陰廟
    有應公類陰廟有「百姓公」、「金鬥公」、「萬善爺」、「大墓公」等種類。通常有應公廟在廟前掛有紅披,上書「有求必應」四個字,故稱有應公廟。據說因為有求必應,所以信徒很多,尤其是賭徒更是有應公廟最主要信眾。大眾爺和有應公,相同點都是奉祀無主鬼魂,相異處是大眾爺是鬼中的厲鬼,而有應公所奉的則是無主的骨骸。
  • 重修陶朱廟碑記
    崗之上有祠廟儼然,古越國大夫範蠡公祀焉。其地也,舊屬開揚裡,明清歸廿一都,民國時以陶朱鄉名,後則概稱三溪。範蠡字少伯,助越王勾踐滅吳雪恥,厥功至偉。功成身退,泛舟五湖,三遷而居於宋之陶邑,號陶朱公。民間傳言其退隱之時,曾攜眷寄寓,避隱此地,結槎以垂釣。公去後,鄉民就其地立祠廟而祀,額曰「陶朱公廟」。祠廟之立,由來久矣,肇始所自,已無從稽考。
  • 連山關將軍廟考
    梁志龍先生認為,石塔形制具有明代佛塔砌築特徵,新塔是按舊制修復的,日本學者在上世紀初考察過將軍廟,也曾對此塔有過記述。山門西側,殘存半塊石碑,為上半段,碑上文字已磨滅不可讀,依稀見人名,或為功德主。將殘碑翻轉,則鐫字清晰,題為《重修觀音寺記》,立碑於乾隆二十一年(1756)。其碑文如下:「嘗聞古雲,日中則昃,月盈(碑殘,本行餘字闕失,下文遇此情況即注「下闕」)焉。
  • 他奶奶的廟
    火的原因是這座廟粗糙簡陋的建築,雜亂隨意的神仙體系,甚至無釐頭的創新,比如塑個老神仙手裡抓個方向盤取個名字叫車神,居然也能有香火。反正無論是想要升官發財升學求子還是出入平安消災解厄強身去病,總之只要你想得出來的神仙,這裡都能拜得到。萬一沒有,人家奶奶廟的管理員也說了,缺哪個神仙,隨便造一個就是。
  • 廟?那裡曾經真的有一座廟!
    對於九宮廟的由來問題,一些人從「九宮」入手調查,產生了一些推斷與猜測。有的人說,「九宮廟」可能與我們平常耳熟能詳的「九宮八卦」有聯繫。「九宮」用法多端,漢代時有「九宮佔」、「九宮術」、「九宮算」、「九宮八風」、「太一下行九宮」、「太一壇」等,是於佔、術、算、醫、緯、建等方面的應用。所以,「九宮廟」或許是當時按「九宮」之法建立。
  • 詔安三溪媽祖廟
    廟門匾金字寫著「福德公媽」,廟門一副金字門聯「這公公十分公道;那婆婆一片婆心」。廟裡一個鋁合金神龕,供奉著福德公媽的神像。廟前的鐵架裡擺放一個香爐,香爐上寫「天上聖母」四個字,左側還砌有一個葫蘆形銀爐,接下來的幾天裡,香爐和銀爐的香火會更旺。廟前兩邊擺滿媽祖出社巡安歸來的各種儀仗(執士)。     三溪媽祖廟又叫「朝天祖宮」,面闊一間,「凹」字形門樓,門前一對光滑的抱鼓石,牆壁有浮雕。屋頂是「三山式」硬山頂,有前後屋脊,整座廟實際分前後結構。
  • 《中國書法》:漢西嶽華山廟碑紀事
    據施安昌先生統計,現存四種西嶽華山廟碑拓本之後共有題跋、觀款二百三十餘則,涉及人物三百餘名。
  • 【遼寧老建築-瀋陽:中心廟】
    1938年奉天省市商會以此廟年久失修、殘亂不堪為名,召集中街各主要商號五、六十家,集資修葺此廟,工程於1938年7月興工,歷時兩個月,花費大洋兩千五百元。工程結束時樹碑石一方,以志各家功德及修建始末。
  • 江南餘杭——凌統將軍廟
    這就是餘杭先人為漢末三國時的東吳大將、餘杭人凌統(字公績)建造的廟宇,額曰凌統將軍廟。有些鄉人不知凌統將軍為何人,只聽說有什麼難事,插香點燭禱告一番求這位菩薩保佑,必有靈驗;還有人說親眼見廟中神座前常出現一隻碩大的蛤蟆,鼓著眼、張著嘴,見人進廟就不見了。說得神乎其神,一傳十、十傳百,鄉民就把凌統將軍叫成了靈通將軍,這座廟也就被叫成了「靈通將軍廟「了。
  •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有學生問我:老師呀,為什麼說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 老話說:「一人不進廟,二人不觀井」,為何一個人不能進廟呢?
    比如有這麼一句俗語叫做:「一人不進廟,二人不觀井,三人不抱樹」,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一人不進廟現在人經常喜歡把寺和廟混為一談,其實這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寺是屬於佛教建築,裡面是有和尚居住的;而廟是祭祀天地神或者祖宗的地方,裡面只有泥胎雕塑或者牌位;還有一個觀,觀是屬於道教建築,裡面是供奉仙的,比如三清之類的,當然觀裡面也是有道士居住的。
  • 天津魯班廟
    到該廟參拜的善信主要是建築工人。他們祈求該行的聖人魯班賜福,保佑他們工作順利和平安。        魯班介紹        魯班,姓公輸,名般。又稱公輸子、公輸盤、班輸、魯般。因是魯國人(今滕州人),「般」和「班」同音,古時通用,故人們常稱他為魯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