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98歲翻譯家許淵衝:我到100歲,一天能翻譯一千字

2021-01-08 中國僑網

  【解說】他著作等身,98歲高齡仍堅持翻譯。

  【同期】一生使中國的美,變為世界的美。使西方的美,變成中國的美,而這樣使人類思想文化前進,這就我所做的。

  【解說】抗戰期間,他曾就讀西南聯大,與楊振寧是校友,也是同窗。

  【同期】1958年楊振寧拿諾貝爾,我出四本書。

  【解說】他被譽為「詩譯英法唯一人」,卻從不拘泥原作,詩意張揚。

  【同期】昔我往矣,楊柳依依。這個依依怎麼翻?When I left here, Willows shed tear.

  楊柳流眼淚。你說對不對?

  【解說】

  位於北京大學西門附近的一座70平米的老房子,是翻譯家許淵衝居住三十餘年的住所。因為習慣深夜翻譯,他的一天有時是從中午開始的。

  【同期】

  我是日以當夜,夜以當日的,昨天晚上十二點睡的,睡不著,又起來翻到六點,翻到六點才睡,所以你們來我剛睡了五六個鐘頭。

  【解說】

  每日起床後,先做「馬約翰操」,這是西南聯大最好的體育老師留給學生的「遺產」,他堅持了一輩子。早飯是一杯加糖牛奶,一塊甜點。這位近百歲的長壽老人,不為養生所累,率性而為,至今依舊愛吃糖,愛熬夜。

  【同期】

  這個反正我行啊,我到一百歲,還能一天能翻譯一千字啊。世界上好像還沒有第二個,有沒有我不知道。

  【解說】

  從《詩經》《楚辭》到莎士比亞,許淵衝用中英法三種語言互譯,譯著已達100多本。2014年,他獲得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的國際譯聯「北極光」文學翻譯獎,這是自該獎項設立以來,第一次頒給亞洲翻譯家。2017年,他參加一檔熱門的讀書電視節目,他的作品引起了許多觀眾的喜愛和推崇。

  【解說】

  許淵衝的翻譯神韻兼備,韻律修辭工整,他講究翻譯要有三美,即意美、音美、形美。在他廣為人知的譯作《靜夜思》中,他借月光如水錶達作者浸潤在鄉愁當中,頗受好評。

  【同期】

  看見月光如水,我的思想,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我沉浸在相思中,這就把相思也比作水。

  【解說】

  吃過早飯之後,就是許淵衝的工作時間。他曾在電視節目中立志,每天翻譯一頁紙,一百歲翻完莎士比亞,這個目標如今已完成了一小半。

  【同期】

  出版了六本,還翻了八本擺在那,沒有出。

  【解說】

  許淵衝的恩師錢鍾書曾戲謔稱,「美麗的妻子不忠實,忠實的妻子不美麗」,將許淵衝的譯文稱作「不忠實的美人」。 「不忠實」的原因,是指許淵衝很強調翻譯的「再創」。然而這種非對等式的意譯風格也使他備受質疑。

  【同期】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這個依依怎麼翻。他們就說翻譯成依靠,楊柳依靠過來,什麼意思?我翻譯成依依不捨,依依,楊柳捨不得我走,When I left here, Willows shed tear,楊柳流眼淚。

  錢鍾書有個問題問得好,他說,翻譯有兩種,一種無色玻璃,一種有色玻璃,他支持我的翻譯,但是理論上他說我這個也沒有做到無色玻璃。我就說根本就沒有無色玻璃,是吧,顏色深淺不同而已。

  【解說】

  從17歲到97歲,這種對美的執著追求貫穿著許淵衝的翻譯道路,而這來自於家庭對他的影響。1921年,許淵衝出生於江西南昌,他的表叔熊式一是享譽世界的戲劇翻譯家。

  【同期】

  從小啊,我父親就說你要學他(熊式一),(他出名)比楊振寧都早啊,他(得到)蕭伯納讚美的,不得了當時。

  【解說】

  然而,從小學四年級開始學習英文的許淵衝,學習過程卻並不順利,一度沒有得其門而入,直到高二,隨著對英文興趣倍增,他才從問題生變成了尖子生。

  【同期】

  背三十篇文章,人家都背不來,我輕而易舉背下來了。不但背下來還能用。有林肯演說詞,那個「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就那時候念的。

  【解說】

  得益於英文的優異成績,1938年,許淵衝進入西南聯大外文系學習。這所極富傳奇性的大學不僅為他夯實了中西文化基礎,更使他大開眼界,廣結摯友。

  【同期】

  這是我在西南聯大,西南聯大當時文學院長胡適之,胡適之是文學院長,這是楊振寧哪。

  聯大喜歡的女同學好幾個了,這個是最初喜歡的,為他翻譯的徐志摩的詩,知道這個吧。

  【解說】

  畢業時,許淵衝完成第一部英文譯著《一切為了愛情》。1948年,他赴巴黎留學,得以精通法語。歸國後,他一直在翻譯道路上孜孜以求。上世紀80年代開始,許淵衝把《詩經》《唐詩》《古詩六百首》《宋詞》《西廂記》譯成格律體的英詩,又分別把《唐詩》和《宋詞》中的一百首,譯成押韻的法文。

  【同期】

  我是1948年到法國,1958年出了四本書,是全世界唯一的,直到目前還沒有人打破紀錄。一本中譯英,一本中譯法,一本法譯中,一本英譯中,這是1958年的事,1958年楊振寧拿諾貝爾,我出四本書。

  【同期】

  就先吃了飯一會兒我來找我發給她。你這更找不到了,連我自己都找不到,你還找得到嗎?

  【解說】

  近來,這位98歲的老人時常為記憶力的減退而感到焦慮。然而,夫人去世的具體天數許淵衝卻一直銘記在心。只要身體狀況好,他會時常到兩人以前散步的公園去。

  【現場同期】

  從前是我騎自行車,奶奶跟那個護工,坐motorcycle一塊來。這兒桃花很好的,你沒看過,我們有在開花時的照片,還有在湖邊的照片。你們兩個一起坐在湖邊是嗎?一起,開花,也照了,你看到吧。

  【解說】

  簡單的晚餐之後,許淵衝又開始了一天中翻譯的黃金時間。當被問及長壽的秘訣時,他告知是做喜歡做的事,同時也對人家好的事,自己喜歡,又對人有益。

  【同期】

  所以翻譯就是各國文化的溝通,使文化普及。就甚至是「床前明月光」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你要真正使世界上的人理解並不是很簡單的事情。

相關焦點

  • 93歲中國翻譯家許淵衝問鼎"北極光" 稱熱愛翻譯
    93歲中國翻譯家許淵衝問鼎"北極光" 稱熱愛翻譯 2014-08-04 10:41:30來源:北京青年報作者:責任編輯:上官雲
  • 96歲翻譯家許淵衝走紅:用一生捍衛譯文裡的美
    書架上擺滿了許淵衝的譯作。徐俊雄攝  96歲的翻譯家許淵衝身著西服,仰靠在家裡最時髦的家具——一把米色仿皮搖椅上睡著了。一次,他在課堂上講到了「三美」,一位學生反對他,說有「五美」,他很生氣地說,「他就想勝過我,學習是為了追求真理,不是為了出風頭,北大學生自以為了不起了。」  即使面對權威,他堅持翻譯美之原則也從未退讓過。他回憶說,翻譯家王佐良是第一個反對他的人,說他的翻譯是「鴛鴦蝴蝶派」。兩個人最早的分歧因瓦雷裡的詩《風靈》是直譯還是意譯而起。
  • 99歲翻譯家許淵衝,把唐詩宋詞翻譯成英文,美得令人沉醉
    許淵衝的書桌(圖片來自網絡)北京大學的暢春園裡,有一排排80年代建造的教職工住宅。其中的一扇窗,常常亮燈至深夜三四點,這便是翻譯界泰鬥、99歲老先生許淵衝的家。許淵衝,北京大學教授、翻譯家,畢生致力於中西文化互譯工作。
  • 「熬夜」被98歲翻譯家許淵衝翻得好文藝!一般人想不到
    來自公眾號「侃英語」原創內容最近我在抖音刷到俞敏洪貼出了他在北大的英文老師許淵衝背中英雙語古詩的視頻,一下子引發了我的興趣。許淵衝是北大教授、翻譯家,今年98歲,被譽為中國翻譯界泰鬥級的人物,從事文學翻譯長達六十餘年,擅長中國古詩的英譯。
  • 對話「天問」翻譯者許淵衝:一生熱愛翻譯,卻苦於無接班者
    近日,翻譯名家許淵衝先生接受《掌閱遠山》平臺的採訪,講述了自己的翻譯生涯,並表達了對年輕一代接過傳播中國傳統文化重擔的期望。許淵衝先生,被譽為詩譯英法唯一人,於2014年獲得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亞洲翻譯家,曾譯著《詩經》《楚辭》等文學作品,將中國傳統文化輸送至世界,又通過翻譯《莎士比亞》《包法利夫人》等國外名著,讓中國了解世界,推動世界與中國的文化交流。
  • 許淵衝:翻譯是兩種文化的比較,不要把翻譯看低了
    "翻譯不是簡單的翻譯,翻譯是文化交流。文化交流就是文化前進。我就是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出一份力量,希望能找到接班人。"這是在8月19日上線的最新一期《掌閱遠山》—"百年不孤獨"節目中,翻譯泰鬥、中國翻譯家許淵衝不斷提及的一段話。在已經百歲的許淵衝看來,翻譯不是簡單的語言變換,而是兩種文化的比較和碰撞,是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不能被低估。
  • 許淵衝:從飛虎隊走出的翻譯大家
    許淵衝每天翻譯十來個小時,經常到凌晨兩三點,將詩詞曲賦,翻譯成英語和法語,迄今出版了160種譯著,是中國乃至世界上唯一有此殊能的大翻譯家。他的法文版《唐宋詞選一百首》、《中國古詩詞三百首》、英文版《詩經》、《新編千家詩》、《唐詩三百首》、《西廂記》等佳作,在西方廣為賞讀,多首譯詩被國外的大學選作教材。
  • 對話翻譯泰鬥許淵衝:大師何以為大師?
    真正的大師,一定是在學術上有所建樹,為人類的知識和智慧做出過卓越貢獻的人——9月8日,到訪裡格177的這位98歲高齡的老先生就是如此。相信很多人已經在央視的《朗讀者》節目中認識了他。他就是中國翻譯界泰鬥、「詩譯英法唯一人 」許淵衝老先生。01要是李白活在當世也必定和他是知己許淵衝何許人也?
  • 北大教授許淵衝:曾獲世界翻譯最高獎,願100歲時翻譯完莎士比亞
    翻譯家的偉大之處在於,他們能夠深入語言的靈魂,在兩種不同的語言之間構思一條紐帶,用解讀者的方式闡釋語義。例如《詩經》裡的一句詩詞「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如果翻譯的話,其他的成分還好說,可這「依依」怎麼翻譯呢?
  • 「翻譯大師」許淵衝:86歲患癌,被斷定只有7年壽命,如今已99歲
    「翻譯是從大海的一岸到另一岸的旅程。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像一個走私者,帶著我的戰利品:我的詞句、想法、形容和隱喻,跨越語言的邊界。」——阿馬拉·拉克豪斯自從新航路開闢以來,原本各自獨立的世界,慢慢的變的有了聯繫,並且開始形成一個整體。
  • 這項榮譽,百歲翻譯泰鬥許淵衝先生實至名歸
    進門右手邊是許淵衝的臥室,狹小的臥室被一張床、一排書櫃、一張桌子外加一張靠背椅填得滿滿的。看上去,主人的生活應該挺充實。事實也確實是這樣,他每天晚上要工作到凌晨三四點,把翻譯的內容先寫在紙上,然後再補充修改,最後再自己一個字一個字地敲進電腦裡,從不找人代勞。
  • 許淵衝熬夜到4點:86歲患癌,醫生判其只剩7年命,今已99歲
    而未來許淵衝走上翻譯的道路,也是受家庭影響的結果。許淵衝的表叔也是一位著名的翻譯家,還曾和蕭伯納溝通交流。許淵衝一直很崇拜表叔,他的英語成績名列前茅並且在1938年考入西南聯大。許淵衝在聯大期間,一直在外文系學習一直到畢業。
  • 凌晨四點入睡,86歲患癌,許淵衝被醫生判只剩七年命,至今已99歲
    但確實,這位老者有足夠的資本說出這四個字,畢竟他可是當代翻譯泰鬥——許淵衝。放眼當代,能在「漢語、英語、法語之間靈活遊走的翻譯家,許淵衝乃第一人」。據《南方人物周刊》提問許淵衝說「和王佐良的爭論是否影響到二人交情」時,許淵衝直接就回答道:「不好說。我申請北大的博士生導師,王佐良說和我『意見不同』,就壓下來了。他認為我是錯的……從1992年一直到1995年王佐良去世前半年,《中國翻譯》都不登我的文章。
  • 分享|許淵衝的詩歌翻譯之美
    Hello,我是Iris.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優秀的翻譯家——許淵衝其實很多人都不了解許淵衝先生,他是一位出色的翻譯家,由他翻譯的中國古詩,可以達到人詩和一的境界。今天我帶領大家欣賞一首由許老翻譯的詩。1.把「欲」翻譯為「foresee「 將風擬人化,使詩句更生動形象。2.把「積雨」翻譯為「endless songs sung by rain」「雨作的歌聲「 是不是感到一絲活潑可愛。
  • 詩譯英法第一人:一生熱愛翻譯,晚年患癌被判只剩7年,今99歲
    這一點倒不必贅述,能將中英、中法互譯已然了得,況且他擅長是詩經、楚辭、唐詩、宋詞這類甚至國人光是讀懂背誦就甚有難度的作品。他3歲認字,7歲讀小說,8歲開始學英語、記日記。到目前為止他已經在國內外出版百餘本書,依然筆耕不止,知識儲備之淵博,他真當得起這"淵"字。
  • 一代翻譯大家94歲寫自傳 譯 • 名家
    該書不僅展示了許淵衝將近一個世紀的追夢歷程,更以坦蕩的胸懷,如實記錄了他與著名翻譯家趙瑞蕻、王佐良以及江楓、許鈞、陸谷孫等翻譯家圍繞翻譯的「真」與「美」、「神似」與「形似」等涉及翻譯核心的問題展開的大論爭,一字一句均可見作者的真性情。94歲動筆完成自傳自首期《朗讀者》經央視播出後,很多觀眾都深深記住了「許淵衝」這位翻譯大家的名字。
  • 96歲的老人成了網紅:翻譯六十年 錢鍾書曾教他英文
    央視《朗讀者》首期節目播出後,96歲高齡的翻譯家許淵衝登上微博熱搜。許淵衝從事文學翻譯長達六十餘年,譯作涵蓋中、英、法等語種,翻譯集中在中國古詩英譯,形成韻體譯詩的方法與理論,被譽為「詩譯英法唯一人」。
  • 許淵衝被醫生斷定只剩7年壽命,凌晨4點睡覺,86歲患癌,現已99歲
    許淵衝其人想必大部分讀者都很熟悉,他是中國翻譯界真正的泰鬥,是亞洲第一個獲得「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的翻譯家,他在10年前已獲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正是他使中國古典詩詞文學走向世界,讓歐美人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和語言藝術之美,你所讀的《紅與黑》,《約翰·克裡斯託夫》等著作,多半都是出自他之手。
  • 許淵衝:86歲被查出癌症,醫生告知還有7年壽命,現已99歲
    他從事翻譯工作有一甲子之久。試想當下有多少人盼著60歲退休,而許淵衝的翻譯工作一直持續到如今的99歲,他希望自己在100歲的時候,能翻譯出莎士比亞全集。現如今十幾年過去了,許老並沒有被病魔打倒,反而每天工作到凌晨4點。也許是身體底子好,也許是人的精神能支撐起身體,許老活出了一個醫學奇蹟。一、翻譯學家許淵衝先生許淵衝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
  • 凌晨4點睡覺,86歲患癌,許淵衝被醫生判只剩7年命,如今已99歲
    許大炮這個名字確實不是白來的,許淵衝在學校非常的膽大。不像大家印象當中的那些學習文科的男生,許淵衝敢想敢做,非常敢於表達自己。1941年,飛虎隊隊長陳納德上校到昆明援助中國的抗日戰爭,許淵衝這位熱血青年就與其他同學們一起,自願為美國友軍充當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