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歲翻譯家許淵衝,把唐詩宋詞翻譯成英文,美得令人沉醉

2020-12-12 澎湃新聞

許淵衝的書桌(圖片來自網絡)

北京大學的暢春園裡,有一排排80年代建造的教職工住宅。其中的一扇窗,常常亮燈至深夜三四點,這便是翻譯界泰鬥、99歲老先生許淵衝的家。

許淵衝,北京大學教授、翻譯家,畢生致力於中西文化互譯工作。

當今世界,在漢語、英語、法語之間靈活遊走的翻譯家,許淵衝乃第一人。

他將中國的《論語》《詩經》《楚辭》《西廂記》等翻譯成英文、法文,還將西方名著如《包法利夫人》《紅與黑》《約翰·克裡斯託夫》等譯成中文。

他的中譯英作品《楚辭》,被美國學者譽為「英美文學領域的一座高峰」。《西廂記》被英國智慧女神出版社評價為「可以和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媲美」。

在節目《朗讀者》中,主持人董卿說:因為他,我們遇見了包法利夫人,遇見了於連,遇見了李爾王;也因為他,西方世界遇見了李白、杜甫,遇見了崔鶯鶯、杜麗娘。

2011年,中國翻譯協會授予他「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

2014年,獲得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成為迄今為止,全亞洲第一位獲此殊榮的翻譯家。

西南聯大走出的翻譯「狂人」

談到許淵衝,不少人都評他「自大不羈」。

他在名片上自稱:「書銷中外百餘本,詩譯英法唯一人。」

甚至說:「我的名字,比名片更響。」這般舉止,的確跟傳統印象中的謙和大師有些不一樣。

能夠如此「狂妄」,自然是有資本的。

西南聯大舊址

西南聯大部分教師合影

前排左三:蔣夢麟 前排右三:梅貽琦

1938年,17歲的許淵衝考入西南聯大英文系,師從聞一多、錢鍾書 、葉公超、吳宓等學貫中西的大學者,在那個動蕩與熱忱並存的年月,開啟了自己的翻譯生涯。

許淵衝大學三年級時的留影

1941年,美國空軍「飛虎隊」援華抗日,西南聯大外文系的所有男生都被調去作翻譯。

在歡迎宴會上,如何把言簡意深的「三民主義」翻譯給美國小夥伴,讓大家都犯了難。宴會主持人、時任國民黨高級官員的黃仁霖親自上陣,譯為:「Nationality, People's Sovereignty, People's Livelihood.」(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

美國小夥伴面面相覷不知所云,這個時候,許淵衝站了出來,大嗓門喊到:「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民有、民治、民享)

一下子就把「三民主義」的內涵說明白了。

聯大同窗

左起依次為:朱光亞、許淵衝、楊振寧、王傳綸、王希季

在西南聯大讀書的日子,是許淵衝一生中難忘的經歷。那時,他和中國最優秀最有骨氣的人一起,在破碎山河中學習並守護著中華文脈。這段經歷,讓他對於民族文化充滿熱愛和自信。

1994年,他的中譯英作品《中國不朽詩三百首》由英國企鵝圖書公司出版,這也是「企鵝」出版的第一本中國人譯作。大學問家顧毓琇先生對此書讚揚道:「歷代詩詞曲譯成英文,且能押韻自然,功力過人,實為有史以來第一。」

1999年,許淵衝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雖沒有得獎,許淵衝卻滿不在乎:「諾獎年年都有,而我們的唐詩宋詞卻已經流傳了千年。」

他認為,中英互譯很難,比英法互譯難十倍,而這個重擔,只有中國人擔得起。他說:

「中國人,就應該自信,就應該有點狂的精神。咱們國家的科技、軍事、商業都在走向世界,所缺的,就是文化這一項,我要填補的,就是這一項。」

《畫說唐詩》《畫說宋詞》套裝2冊,現一條生活館有售▼

限時特惠價 ¥98(原價 ¥135)

8月9日23:59特惠結束

許淵衝的翻譯之道

學翻譯的人都知道,翻譯是個難兩全的活兒,譯者必須同時服務於兩個「主人」:原作者和譯文讀者。

翻譯中國古詩詞就更讓人「望而生畏」。

中國古詩詞往往意大於言,外文詩歌卻是意等於言。兩種詩歌風格,培養出兩種思維定式的讀者。因此,將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以精確優美的方式傳遞給世界大眾,何其難也!

許淵衝認為,在翻譯時遇到文化差異,首先要往深處想,往中國文化的內涵和優勢上想。

比如李白的《靜夜思》,中國人看到又圓又亮的月亮,自然會想到故鄉。但外國人沒有這種文化背景,若是按字面意思「向上望看到月亮,低下頭想到故鄉」,外國人很難感同身受。

因此,在翻譯時,他把月光比作了水:「月光明亮如水(a pool of light)」,把思鄉的心情描述成:「沉醉在鄉愁中的人(drowned in homesickness)」。

這般既詩意又充滿英文韻律美的詩句,別說老外了,連小編讀了都沉醉不已。

1987年,許淵衝的英譯作品《李白詩選一百首》出版,錢鍾書評價道:「要是李白活到當世,也懂英文,必和許淵衝是知己。」

和「直譯」派不同的是,許淵衝是不折不扣的「意譯派」代言人。

西方把翻譯作為一種科學,但許淵衝說:「科學無法解決文學的優美。不能只翻譯表面形式,要提取中心思想。只有堅持中國文化的美感,才能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因此,他提出「三美論」:意美、音美、形美。翻譯出的作品,不僅有傳統文化格式上的工整押韻,更有傳統文化思想上的意境。

比如李清照《聲聲慢》裡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這句詞平仄交替,除了音韻美,還有感情的鬱結,翻譯難度極大。

美國翻譯家Kenneth Rexroth譯為:

Search. Search. Seek. Seek.

Cold. Cold. Clear. Clear.

Sorrow. Sorrow. Pain. Pain.

僅僅依靠英語單詞的疊加,絲毫沒有把原句的情致體現出來。

林語堂譯為:

So dim,so dark,

So dense,so dull,

So damp,so dank,

So dead!

七個以d開頭的形容詞,形式美滿分。

再看許淵衝的版本:

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so drear,

So lonely,without cheer.

押韻完美,在忠於原文的基礎上,加入一個主人公「I」,抑揚頓挫之間,傳遞出作者的愁緒悲傷,生動可感。

許淵衝和夫人照君

或許是對「美」的追求太過極致,2017年,許淵衝不慎在騎車時摔斷腿,夫人照君埋怨他不小心,他卻說:

「那條路在月光下很美,我只顧著看景,忘記看路。誒這麼一說,這一跤,還摔得蠻美的。」

如今,許淵衝已經99歲了,他依然堅持每天翻譯一頁莎士比亞。沒辦法騎車,就每天拄著拐杖在樓下慢慢走一走。

每個時代都會有閃爍著大師光芒的人出現,但許淵衝那個年代的知識分子們,他們的家國情懷和純真,卻越來越難得。

這般風採,值得我們去書中拜讀,在心裡仰望。

相關焦點

  • 99歲譯界泰鬥許淵衝,親譯唐詩、宋詞、詩經,分毫不失中文之美!
    英文字形對仗工整,用詞押韻讀來韻律悅耳,詩句意境完美重現。  能將詩詞用英文翻譯得如此精妙、不失中文之美的,便是「詩譯英法第一人」譯界泰鬥許淵衝先生。   今天為大家推薦這套《最美中英雙語詩畫集》。  匯集許淵衝教授親譯的400餘首千古詩詞,並由3位詩詞暢銷書作家驚豔賞析,帶你品讀雙語詩詞之美。
  • 99歲譯界泰鬥,親譯唐詩、宋詞、詩經,分毫不失中文之美!丨21讀書
    如果把唐詩、宋詞、詩經翻譯成英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英文字形對仗工整,用詞押韻讀來韻律悅耳,詩句意境完美重現。能將詩詞用英文翻譯得如此精妙、不失中文之美的,便是「詩譯英法第一人」譯界泰鬥許淵衝先生。
  • 【中國風】98歲翻譯家許淵衝:我到100歲,一天能翻譯一千字
    【解說】他著作等身,98歲高齡仍堅持翻譯。  【同期】一生使中國的美,變為世界的美。使西方的美,變成中國的美,而這樣使人類思想文化前進,這就我所做的。  【解說】抗戰期間,他曾就讀西南聯大,與楊振寧是校友,也是同窗。
  • 93歲中國翻譯家許淵衝問鼎"北極光" 稱熱愛翻譯
    93歲中國翻譯家許淵衝問鼎"北極光" 稱熱愛翻譯 2014-08-04 10:41:30來源:北京青年報作者:責任編輯:上官雲
  • 96歲翻譯家許淵衝走紅:用一生捍衛譯文裡的美
    書架上擺滿了許淵衝的譯作。徐俊雄攝  96歲的翻譯家許淵衝身著西服,仰靠在家裡最時髦的家具——一把米色仿皮搖椅上睡著了。  許淵衝一生的成就圍繞在他四周,他的中譯英、中譯法譯著以及他的英譯中、法譯中著作,共有120餘本,整整齊齊地立在倚牆的兩排簡陋書架上,這其中有他翻譯的《紅與黑》《包法利夫人》《約翰·克裡斯託夫》等,還有他用英文、法文翻譯的《楚辭》《詩經》《西廂記》《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等。而在書桌的上方,懸掛著一幅老友的書法:「譯古今詩詞,翻世界名著,創三美理論,飲彤霞曉露。」
  • 這項榮譽,百歲翻譯泰鬥許淵衝先生實至名歸
    許淵衝大一上學期的英文老師是外文系主任葉公超,下學期的是錢鍾書。葉公超二十幾歲回國就當大學教授,在清華大學還教過錢鍾書英文。他對學生要求很嚴,課講得很精彩。說起自己的老師,許淵衝最敬重的還是比自己年長十一歲的錢鍾書。「錢鍾書先生教我的時候才二十八歲,剛從牛津大學畢業回國,他講課時只講英語,不說漢語。」
  • 對話翻譯泰鬥許淵衝:大師何以為大師?
    當今世界,在漢語、英語、法語之間靈活遊走的翻譯家,許淵衝乃第一人,他已出版譯著120餘本。2010年,繼季羨林、楊憲益之後,許淵衝獲「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2014年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是首位獲此殊榮的亞洲翻譯家。
  • 許淵衝被醫生斷定只剩7年壽命,凌晨4點睡覺,86歲患癌,現已99歲
    許淵衝其人想必大部分讀者都很熟悉,他是中國翻譯界真正的泰鬥,是亞洲第一個獲得「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的翻譯家,他在10年前已獲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正是他使中國古典詩詞文學走向世界,讓歐美人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和語言藝術之美,你所讀的《紅與黑》,《約翰·克裡斯託夫》等著作,多半都是出自他之手。
  • 當詩詞翻譯成英文,依然絕美無雙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7歲開始背唐詩,10歲開始學英文,可是你敢來翻譯唐詩宋詞嗎?別說話,先考考你,能不能猜到下面這首英文詩翻譯自哪首中文古詩?上面這首英文詩,詩詞君花了十分鐘才弄明白,原來是賈島的《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同屬語言的範疇,當詩詞譯成英文,會碰出怎樣的火花呢?說到翻譯詩詞,就不得不提翻譯界泰鬥許淵衝先生。
  • 許淵衝:86歲被查出癌症,醫生告知還有7年壽命,現已99歲
    他從事翻譯工作有一甲子之久。試想當下有多少人盼著60歲退休,而許淵衝的翻譯工作一直持續到如今的99歲,他希望自己在100歲的時候,能翻譯出莎士比亞全集。一、翻譯學家許淵衝先生許淵衝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他的母親受過良好的教育,並且在繪畫方面十分見長,早早的就給少年許淵衝奠定了良好的文學基礎和美學素養。他的另一位表親也是翻譯家,使得許淵衝從小對英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許淵衝:從飛虎隊走出的翻譯大家
    許淵衝每天翻譯十來個小時,經常到凌晨兩三點,將詩詞曲賦,翻譯成英語和法語,迄今出版了160種譯著,是中國乃至世界上唯一有此殊能的大翻譯家。他的法文版《唐宋詞選一百首》、《中國古詩詞三百首》、英文版《詩經》、《新編千家詩》、《唐詩三百首》、《西廂記》等佳作,在西方廣為賞讀,多首譯詩被國外的大學選作教材。
  • 一代翻譯大家94歲寫自傳 譯 • 名家
    該書不僅展示了許淵衝將近一個世紀的追夢歷程,更以坦蕩的胸懷,如實記錄了他與著名翻譯家趙瑞蕻、王佐良以及江楓、許鈞、陸谷孫等翻譯家圍繞翻譯的「真」與「美」、「神似」與「形似」等涉及翻譯核心的問題展開的大論爭,一字一句均可見作者的真性情。94歲動筆完成自傳自首期《朗讀者》經央視播出後,很多觀眾都深深記住了「許淵衝」這位翻譯大家的名字。
  • 美得沉醉的中英雙語詩畫集-江西新聞網-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泰鬥親譯 權威臻美  《最美中英雙語詩畫集》共3冊,包括《林深見鹿:美得窒息的唐詩》《紙短情長:美得窒息的宋詞》《燕燕於飛:美得窒息的詩經》,「雙語」是其一大亮點。  本詩集由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我國譯界泰鬥許淵衝教授親譯。  在萬千英文專業學子間,許淵衝老先生的大名,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 許淵衝:百歲追夢人
    許淵衝當前的主要工作是翻譯《莎士比亞全集》。一提起翻譯的作品,他的精神又來了,說市面上不同版本的譯作都不如他的,「還是我翻譯得好一點」。他的目標是活到一百歲,把《莎士比亞全集》翻譯完。「小時候聽老人說得最多的是『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九十三歲時我在七十二行中的一行,居然得到了一項國際大獎,也可以算是中了一次狀元吧。」
  • 96歲的老人成了網紅:翻譯六十年 錢鍾書曾教他英文
    央視《朗讀者》首期節目播出後,96歲高齡的翻譯家許淵衝登上微博熱搜。許淵衝從事文學翻譯長達六十餘年,譯作涵蓋中、英、法等語種,翻譯集中在中國古詩英譯,形成韻體譯詩的方法與理論,被譽為「詩譯英法唯一人」。
  • 「翻譯大師」許淵衝:86歲患癌,被斷定只有7年壽命,如今已99歲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西學東漸逐漸的又回到了東學西漸,越來越多的優秀翻譯家,將中國文化翻譯成英文傳向世界。在這一過程中,就湧現了一位傳奇大師,他的名字叫做許淵衝。不過雖然頂住了大家的指責,但是翻譯的路上還是有太多的麻煩,倒不是因為西方的語言過於晦澀,是因為東方的語言太過於有意境,翻譯成英文有很多麻煩。例如,在翻譯李清照的《小重山》,其中就有一句:碧雲籠碾玉成塵,留曉夢,驚破一甌春。
  • 「熬夜」被98歲翻譯家許淵衝翻得好文藝!一般人想不到
    來自公眾號「侃英語」原創內容最近我在抖音刷到俞敏洪貼出了他在北大的英文老師許淵衝背中英雙語古詩的視頻,一下子引發了我的興趣。許淵衝是北大教授、翻譯家,今年98歲,被譽為中國翻譯界泰鬥級的人物,從事文學翻譯長達六十餘年,擅長中國古詩的英譯。
  • 英語美文賞析:當中國古詩被翻譯成英文,語言之美令人陶醉!
    前幾天分享了一篇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的詩歌摘選,很多網友都很喜歡,不管是英語版本還是漢語版本,都有一種韻律美、意境美,令人陶醉!詩歌除了意境、體式之外,還講究格律和押韻,這在中國優秀的詩歌中都體現得淋漓盡致,如果將中國古詩翻譯成英文呢?是否也有一種優雅的美呢?
  • 凌晨4點睡覺,86歲患癌,許淵衝被醫生判只剩7年命,如今已99歲
    許淵衝在翻譯方面獨樹一幟,他認為進行翻譯工作並不一定非要與原文對的,而是可以有所收縮或者是超脫。語言與語言是不同的,而美的感受卻是相同的。譬如泰戈爾的詩,不論是中文還是英文,都別有一番韻味。許淵衝要做的就是將這樣一種美,用其他的語言表達出來。從而讓所有人都可以感受到一部作品的偉大。
  • 許淵衝:一生熱愛,百年不孤獨
    他翻譯的《楚辭》,被美國學者譽為「英美文學領域的一座高峰」,而許淵衝譯版《西廂記》則英國被評為「可以和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媲美」。93歲時,老人家說,「在100歲之前,我要翻譯完莎士比亞。」而今99歲,仍筆耕不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