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起來比同齡人矮小?
站立時小腿往後彎還含胸駝背?
你知道嗎?
造成這樣原因可能就是
站久了膝蓋疼,而且感覺屈膝困難
大腿前側突出,小腿特別粗
體態不好,含胸駝背頭前引
經常覺得腰酸背痛,雙腿無力
走路、跑步時小腿會先累……
這些都是膝超伸的表現
- 什麼是膝超伸 -
膝超伸,又叫膝關節過伸或者膝關節反張,指膝關節伸展幅度過大。站立時大小腿之間角度超過185°。呈「C」形,小腿腹相對於腳跟的位置遠遠靠後。
在正常的中立位站姿中,從側面看,髖、膝、踝三個關節應基本在一條直線上。然而,當膝蓋向後頂死時,髖關節前移至膝關節相對位置的前方,足部著力點移至前腳掌,這種狀態一般被稱為膝關節超伸。
- 形成膝超伸的原因 -
01.大腿前後肌肉力量失衡
對於不常運動的人,大腿前側肌肉(股四頭肌)發達緊張,對應的大腿後側肌肉(膕繩肌)力量薄弱,失去平衡就會導致過度伸膝從而造成膝超伸。
02.小腿後側肌肉過緊
當踝關節穩定不足時,比目魚肌不足以維持踝關節矢狀面穩定,那麼腓腸肌就會收縮參與維持穩定。而腓腸肌會在收縮時把脛骨向前拉、股骨向後拉,也就是膝伸,過度緊張的腓腸肌會引發膝過度伸展,也就是膝超伸。
03.骨盆前傾
骨盆前傾導致上半身前移(相對於足部),身體為了平衡上半身前傾不至於摔倒,代償大腿前側與小腿後側發力更多,導致膝超伸腿部力線不暢。
04.不良站立行走姿態
由於足底支撐力不足,身體的重心倒向前腳掌。長期的不良站立行走姿態,使得骨盆處於前傾狀態。同時臀大肌無力,支撐其膝關節過度伸直,膝關節長期向後壓迫導致超伸。
- 膝超伸的危害 -
扁平足或腳麻;
膝關節不穩定;
骨盆前傾造成的腰痛;
膝蓋疼痛,運動時有彈響;
X型腿、O型腿、XO型腿;
駝背、頭前伸,常伴有肩頸疼;
小腿肌肉發達或經常感覺僵硬或酸痛。
- 如何預防和改善膝超伸 -
01.肌肉運動訓練
可進行臀橋式練習,以增強臀部及腰腹部的核心肌肉力量。並經常進行腿部肌肉拉伸運動,放鬆過緊的肌肉,從而緩解過度膝超伸。
02.改善足底承重方式
正常情況下,足底承重均勻分布在足跟與前足之間。膝超伸,則會把身體重心傳遞到足底外側沿和足跟下,足跟會支撐不足。
因此為了平衡,人體可能採用骨盆前移或前傾的姿勢,並讓整個重心多落在前方。所以調整足底的受力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03.調整錯誤行走姿態
走路是最基礎的運動形式,長期以錯誤的步態行走,人體在代償作用下,不僅會引起膝超伸等腿部問題,更會造成骨盆、脊柱等骨骼畸變。久而久之,畸變骨骼壓迫周圍神經和肌肉導致更嚴重的身體問題。所以儘早的矯正錯誤步態,是對於預防和改善膝超伸最基礎、有效的方式。
預防和改善膝超伸
從矯正錯誤步態開始
長期錯誤的步態,會進一步造成骨骼畸變。及時進行步態矯正,讓足底壓力與步態保持正確,可以改善膝超伸,有效防控骨骼畸變。
德國科德曼
醫療級步態問題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