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迎中概股上市潮 富途帶你前瞻誰將是2020年「新股王」?

2020-12-22 YNET.com北青網

2019年,對於港交所而言仍是特別的一年:

新制改革1周年,阿里巴巴順利回歸成年度「新股王」;

IPO募資淨額突破2700億港元,繼續登頂全球榜首;

164隻新股上市,阿里、中煙香港、百威亞太等大型IPO輪番登場;

單只新股1441倍最高超購,首日最高超218%漲幅,打新紅利不減……

而去年打新的熱度尚未散去,邁入2020年,新一輪打新潮已經熱烈開鑼。

號稱中式快時尚餐廳「扛把子」的九毛九,首先打了個漂亮的「開門陣」:公開發售階段九毛九錄得637.82倍認購,認購人數超過19萬人,全球發售募集資金淨額20.756億港元,一手中籤率25%。1月14日16:15-18:30,九毛九將迎來暗盤交易階段,其暗盤表現同樣令人期待。

富途證券開放九毛九暗盤交易通道

據傳今年又有曠視科技、螞蟻金服、百度、攜程等多家企業將赴港上市,群雄角逐,誰能成為2020年港股「新股王」?或許我們可以先摸個底,看看今年港股市場到底有哪些新股值得期待。

阿里開啟中概股赴港潮 誰將成為「新股王」?

阿里巴巴回港上市後,港交所進一步成為新科技巨頭IPO的港灣。越來越多新經濟公司、同股不同權公司、海外上市中資公司等追隨其步伐,選擇赴港上市。今年伊始,已經有不少知名公司被傳將登陸港交所,角逐港股「新股王」的稱號。

1.「AI第一股」曠視科技

「AI四小龍」之一,背靠阿里系大股東,以2018年收入計算,是中國最大的雲端人臉識別身份驗證解決方案供應商,佔市場份額超60%。目前已通過港交所聆訊,預計將在節後招股,計劃募資5億美元。上市後,將成為繼小米、美團、阿里後港股第四家同股不同權架構的企業,也是全球首家真正的AI上市公司。

2.「阿里系最大獨角獸」螞蟻金服

支付寶母公司,國內估值最高獨角獸企業,最新估值約超千億美元。旗下有支付寶、餘額寶、招財寶、螞蟻聚寶、網商銀行、螞蟻花唄、芝麻信用等子品牌,支付板塊市場份額排名第一。據傳將在A股H股同時上市,相信這也將為2020年港交所集資額大大加碼。

3. 「網際網路最大黑馬」字節跳動

網際網路後起之秀,憑藉今日頭條、抖音小視頻等多款社交化產品,迅速躋身BAT巨頭隊列。近期被曝2019年全年營收超1400億元,同比增長近280%,引發市場熱議。儘管公司予以否認,但不難想像資本市場對這一巨頭的關注。2020年港交所能否迎來這一巨頭加盟,更加值得拭目以待。

4. 「三大科技龍頭」百度&攜程&網易

在阿里標杆示範效應下,百度、攜程、網易似乎也均有意回歸,被傳於近日對赴港二次上市進行內部評估。三大科技巨頭齊齊回港,意味著更多科技公司回港上市已成趨勢,有望帶動香港新股市場集資額蟬聯全球第一。

優質科技股扎堆,還有更多其他企業正在奔赴港交所的路上,2020年「新股王」花落誰家尚待驗證。但有一點肯定的是,隨著越來越多優質企業加盟港交所,港股打新的紅利將進一步持續釋放。關注打新的真愛粉們,又豈能錯過港交所的這一份厚禮?

港股打新為何選富途?

說到港股打新哪家強,被投資者譽為「港股打新之王」的富途證券無疑要第一個上榜。

近兩年,這家網際網路券商在港股打新領域上屢創先河,不僅業內首創一站式全線上港股打新流程,還特別開放0現金10倍槓桿融資打新通道,由此受到很多投資者的青睞——

1、首次認購0手續費。

1月1日-2月29日,在富途平臺上完成歷史首次港股新股現金認購,即可減免50港元認購手續費(先收後返)。

2、0現金打新。

富途證券支持0現金一鍵全線上認購,投資者可以港股、美股或者A股通的持倉股票抵押進行融資認購,提升購買力。

3、10倍融資槓桿。

富途證券還為投資者提供充裕的融資打新額度,支持10倍銀行槓桿融資打新,即1千元可放大10倍以1萬元的金額認購。通過富途進行銀行融資認購年利率最低至於1.6%起,為行業最低。

4、富途獨立暗盤交易。

暗盤交易是指新股上市前對股票進行提前買賣。自去年上線自研暗盤系統後,,富途證券港股暗盤處理速度升級至300筆/秒,改單、下單速度更便捷,平臺賺錢效應更加明顯。

5、合規持牌經營。

富途證券持有第1/2/4/5/7/9類受規管活動牌照,其證券經紀、打新、暗盤交易等業務均受到香港證監會(SFC)的嚴格監管,充分保障客戶資金安全。

可以看出,無論是在打新體驗還是牌照資質上,富途證券均擁有顯著優勢。這裡需要向大家重點普及的一點是富途的港股暗盤。不同於A股,港股打新有一種獨特的交易方式:暗盤交易。即股票正式掛牌前一天的交易,不通過港交所系統,而通過大型券商內部系統交易。簡單地說就是能對股票進行提前交易買賣,錯過打新或者打新未中籤的投資者亦可通過暗盤再次「上車」,而對於中簽了的小夥伴,同樣可在暗盤提前賣出鎖定收益。

很多投資者在選擇打新平臺時,同樣會考慮不同平臺的暗盤表現。相對而言,平臺散戶用戶越多,暗盤交易更活躍,對於希望提前買賣的小夥伴來說成交的機會更大。

在近期的新股暗盤中,尤以富途證券的暗盤表現較為出色。1月7日,光榮控股(09998.HK)在富途暗盤開盤暴漲60%,其他家暗盤開盤即破發。去年12月,赤子城科技(09911.HK)富途證券暗盤收盤漲160%,一手賣出可賺5400港元,遠高於其他券商暗盤價格。

1月14日16:15-18:30,九毛九暗盤交易時刻,富途證券已經開放九毛九暗盤交易專屬通道。此前錯過打新或打新未中籤的小夥伴,亦可以通過暗盤再次「入場」。當然,需要提醒的是,任何一種投資都有風險,各位小夥伴在投資之前須自己做好理性判斷,避免盲目跟風投資。

據了解,自2016年起,富途證券已在多個港股打新項目中表現卓絕。阿里巴巴IPO項目中,通過富途證券認購總金額就超過51億港元,佔目標公開認購金額超218%,中籤人數超過2萬人,在香港700多家券商中名列前茅。而在此前的小米、美團、中煙香港等熱門IPO中,通過富途認購的人數佔到全市場20%及以上。

點擊了解更多暗盤知識,參與九毛九暗盤https://growth.futunn.com/jmj-dark-market/cn?channel=724&subchannel=16

風險提示:上文所示之作者或者嘉賓的觀點,都有其特定立場,投資決策需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富途將竭力但卻不能保證以上內容之準確和可靠,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

責任編輯:韓璐(EN053)

相關焦點

  • 港交所迎中概股回流 市場生態大變遷
    在這一輪中概股回歸潮中,經過IPO制度系列改革後的港交所贏得先機。隨著新經濟公司不斷赴港上市,疊加中概股的回歸,港股市場生態亦在發生變遷,「新經濟」成色愈發明顯。新制定的《主板上市規則》新增內容包括容許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來港上市,以及新設便利第二上市渠道接納大中華及海外公司將香港作為第二上市的地點。 2019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在港交所敲鐘,6年前的遺憾得以彌補。
  • ...港交所暴漲千億 14萬億中概股歸港潮湧,BAT等十大巨頭望齊聚...
    在李小加任行政總裁的最後一年,港交所或迎來新一輪改革成果,此前中概股瑞幸造假可能只是一個導火索,14萬億市值的中概股歸港浪潮湧動,網易、京東以及早前歸來的阿里巴巴僅佔了其中4成,港交所未來的機遇不言而喻。
  • 中概股回歸潮下港交所將成大贏家 中企赴美IPO或進入低潮期
    在瑞幸財務造假催化之下引發的中概股做空潮,以及美國監管機構在底稿審計、上市規則等加強監管的情況下,遭遇退市危機和信任危機的中概股再掀回歸潮。6月11日,網易正式在港交所掛牌,首日收盤漲近6%,次日略有下跌,市值超過4400億港元。此外,京東也將在「618購物節」在港二次上市,百度、拼多多等多家中概股亦傳出在港上市的消息。
  • 2020年是中概股回歸元年
    2020年註定是中概股回歸元年。兩個原因:第一,早在2018年,港交所和中國證監會就已作好中概股回歸的通道設計;第二,美國對華為及中國高科技的無底線、赤裸裸打壓,已經嚴重波及中概股的生存,目前中概股在美國掛牌的成本與風險被數倍放大,甚至可能面臨集體摘牌的風險。
  • 中概股回歸的「難言之隱」
    愛奇藝被渾水和Wolfpack 聯手做空,好未來自曝員工偽造合同誇大銷售數據,另一家在線教育平臺跟誰學在三個月內經歷了九次做空……稍微追溯下歷史的話,中概股被國外機構做空的消息並不新鮮,僅僅是在瑞幸事件中風頭無兩的渾水,2010年至今發布了近百篇做空報告,涉及到30多家上市公司,其中中概股有13家之多,佔比超過了三分之一。
  • 又一美國利空傳來,中概股加速撤退,港交所為何能成資本敦刻爾克
    相較而言更為優質的港交所,將成為大國博弈中的受益人。【1】2019年11月26日,港交所抬出了「鎮店之寶」——重超200公斤的銅鑼,作為阿里重返香港上市的敲鑼儀式上的器具,來表達對阿里的歡迎。彼時,媒體將這一時刻稱為歷史罕見。
  • 網易通過港交所聆訊 再引中概股回歸潮?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網易通過港交所聆訊 再引中概股回歸潮?網易公司正在中金、瑞銀和JP摩根護持下籌謀在香港二次上市。港交所披露的聆訊後文件並沒有公布具體的募資額,但此前香港媒體報導稱網易計劃此次籌資20億至30億美元(約156億至234億港元)。
  • 李想的理想,攜程的歸程,中概股去留之間的從容
    如果說中概股的這一波「回歸潮」始於2019年11月阿里巴巴在港交所二次上市的話,那麼起到推波助瀾作用的,恐怕是今年4月爆出的瑞幸咖啡造假醜聞。瑞幸醜聞曝光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發布聲明,提醒新興市場財務報告及信息披露質量的風險。很快,5月19日,納斯達克宣布提高上市門檻,將融資最低規模提至2500萬美元。
  • 中概股回歸爭鋒:誰更容易勝出?——專訪老虎證券CEO巫天華
    談及今年湧現的新一輪中概股回歸,巫天華從投行一線的角度,進行了觀察解讀。 「中概股回港二次上市潮的出現,最重要的因素是港交所的搭臺,其對上市規則的重大改革,為中概股公司回歸搭好了梯子。」巫天華表示,「與以往的中概股回歸潮不同,今年湧現的這一輪中概股回歸潮,實際上是一次標準的增發,與此前的私有化回歸相比,本輪中概股回歸不需要佔用大量的資金,公司決策難度降低,也無需其耗費過多的精力。」
  • 金山雲逆勢IPO,京東網易百度等中概股「敦刻爾克大撤退」
    2020年1月,即已有攜程、網易與港交所展開初步討論的消息流出,並帶動兩家公司股價上漲。國內最大OTA、第二大遊戲公司、電商巨頭的回歸,將形成阿里巴巴回歸之後又一巨大示範效應,引領中概股回歸浪潮。隨著近日聚美優品、暢遊完成私有化退市,獵豹移動、趣頭條、京東、趣店、蘑菇街、途牛等多家美股上市公司CFO宣布離職儼然暴風雨前夕,二次上市潮將來臨,一場「敦刻爾克大撤退」即將來襲。
  • 「中概股大盤點」:激蕩起伏30年,中概股在追捧和獵殺中漸漸成長
    2006年新東方、如家等9家中國公司在美上市。2009年7天連鎖酒店等20家公司在美上市。這一波中概股上市潮奠定了海外中概股的市場地位,通過中概股讓海外投資者充分分享到中國增長紅利。2010年是中概股命運轉折點。東方紙業被渾水做空。
  • 為什麼不回 A 股?中概股回歸關鍵 20 問
    而根據一份高盛研報統計,至少有 20 個中概股符合二次上市的要求;如果港交所未來放鬆上市時間、公司股東同股不同權等要求,有 38 個中概股符合二次上市市值要求。 投行傑富瑞(Jefferies)2020 年 5 月 27 日的研報預計,中概股回港二次上市可給港交所帶來 5570 億美元的市值,相當於目前港股總市值的 12%。加上已經回港二次上市的阿里、京東,總市值超過了1萬億美元。
  • 中信證券:瑞幸事件或加速中概股回歸 港股市場將成首選
    瑞幸咖啡造假事件曝光後,多家中概股遭做空,疊加疫情衝擊和中美摩擦,信任危機重現,中概股回歸潮或將來臨。私有化退市及VIE架構拆除耗時長、成本高,未來港股市場料將成為中概股回歸的首選。同時,恒生指數也將迎來五月檢討,或下調金融權重並允許納入同股不同權及二次上市企業。
  • 百度、B站們開啟2021中概股新一輪海歸潮
    同時,國內股市,無論港交所還是A股市場,都對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大開方便之門。在一拒一迎之間,越來越多的中概股紛紛展開行動,謀求登陸國內股市。 當時間跨越到2021年,這波中概股回歸的熱潮,還在肉眼可見地不斷升溫。
  • 網易京東二次上市,背後是中概股的Plan B
    據外媒2020年5月25日報導,有四位知情人士表示,網易計劃6月11日在香港二次上市,籌資目標最多為20億美元,而一周之後的6月18日京東也將上市,通過出售5%的股權,籌資目標最多為30億美元,兩宗交易共計可籌資50億美元,將成為今年以來香港資本市場規模最大的交易。
  • 廣州中概股的「大航海」時代
    不僅是名創優品,今年廣州有多家「出海」上市的企業都備受關注。雖然在2020年,中概股市場跌宕起伏,中國部分企業赴美上市難度增加,但廣州赴海外上市企業數量不減反增,出現別樣的「繁榮」。 截至目前,2020年,廣州共有5家企業赴美上市,超過往年水平。
  • 網易、京東等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艾德一站通港股打新潮將來襲
    網易、京東等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艾德一站通港股打新潮將來襲   新一輪的中概股回歸潮或將來臨…艾德打新帳號準備好了嗎?
  • 透視中概股:蛋殼公寓APP下架 阿里將宣布保密3年神秘新業務
    摘要 了解中概股,從這裡開始!東方財富網每日整理熱門上市公司、中概股回歸、業績報告等信息供投資者參考。  高補貼「菜籃子」戰火:拼多多的團長 誰的團?  2020年疫情為社區團購帶來一場「復活賽」,而這個在去年一度受到資本冷落的行業迎來巨頭借力起飛。
  • 海投全球CEO王金龍:主流投資者仍看好中概股,預期明年美股平穩上漲...
    事實上,今年以來,中概股上演了赴美「上市潮」和「回歸潮」並舉的景象。一方面,以阿里巴巴、京東、網易等為首的中概股回歸港股二次上市,引發各界關注。與此同時,今年仍有二十餘家中國公司赴美掛牌,成為過去數年來赴美上市最火爆的年份之一。如何解讀這一現象?眼下華爾街投資者如何看待中概股?中概股在美股市場前景如何?
  • 中概股回歸,香港的「贏家」故事
    6月8日,京東正式宣布啟動在香港二次上市的公開招股,據了解,此次共發行1.33億股股份,股票代碼9618,公開發售認購期截至6月11日,18日上市交易。這也意味著,京東將成為繼阿里之後國內第二家在港股二次上市的巨頭企業,甚至更能看到的是,就當下的行情而言,京東大概率能夠複製阿里18年的奇蹟,股價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