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地道的芝麻醬麵

2021-02-07 北京號外

和號外君一起分享關於大北京的一切

芝麻醬,作為一種調味的小料,很多地方的人都喜歡吃。不過對於北京人來說,它還有更為特殊的涵義。在北京的夏天,絕不是可有可無的調味品,而是人們生活的必須品。因為北京人夏天最主要的吃食就是——芝麻醬麵。

「北京人夏天離不開芝麻醬!」這句話摘自老舍先生當年作為北京市人大代表的正式提案。那年,北京的芝麻醬缺貨,老舍先生心裡急呀!他懂北京人,懂得芝麻醬麵就是北京人夏天的命。於是,先生特意提交了名為「希望ZF解決芝麻醬的供應問題」的提案。沒過多久,北京的胡同裡就又能見到從油鹽店捧著小碗出來的孩子,一邊小心謹慎的走,一邊伸出長長小舌頭去舔那碗裡香噴噴的芝麻醬,然後美滋滋的咂咂嘴,詭秘的笑著。即使在短缺經濟時代,北京人的副食本上也是每人每月二兩芝麻醬。炎熱的三伏天,北京的老百姓也能吃上涼爽清香的芝麻醬麵。那時也許很少有人知道,這二兩芝麻醬是一位人民藝術家為北京人所謀的實實在在的幸福呀。

北京人吃芝麻醬麵所用的麵條兒,最地道的是用抻面,其次是用切面。這一點和吃另幾種北京特色麵條兒——打滷面、汆兒面、炸醬麵並沒有多大區別,區別在於,吃芝麻醬麵要過涼水。如果是我吃,一般要過三遍水,吃起來才痛快,愛美食搜威信meishi010。

先說說這抻面。如果您有幸能看到傳統北京人的抻面,那肯定會覺得一是種視覺上的享受。從觀賞性上說,抻面的功夫比現在滿大街拉麵館裡的拉麵要好看多了。不過現在會這一手的人是越來越少,而且大街上也似乎沒見哪家館子敢挑出「北京抻面」的招牌。

抻面是門手藝。這首先就表現在和面上。那可不是面和上水揉成麵團這麼簡單,這樣和出的面是沒法抻的。和抻面用的面,必須是先和出一塊比較硬的面,然後一點一點的往面裡扎水,同時使勁的揉。什麼時候感覺那面不再粘手,用手輕輕一按就可以出個小坑了,才算和好。

和好的面還要「醒」上個把鐘頭才能用。一塊面放在面板上先揉成長條兒,再用雙手拎起來抖長了,之後把抖長了的這條粗面對摺成兩股,滴溜溜地轉成麻花似的,再抻成四股,四股對摺、悠起來抻成八股,套扣後抻成十六股……抻面的過程中還要時不時地把這幾股面在撒上乾麵粉的面板上使勁地摔。不一會兒,一塊麵團兒就成大姑娘的辮子,大股裡有小股,小股裡是銀絲——乾淨利落,一絲不亂。面抻好了,下鍋一煮,就成了筋道滑溜的一窩絲。一般來說,一塊面能煮出個七八碗,足夠一大家子人吃的。這才是地道的北京抻面。

除了抻面,切面同樣是北京人的常項,這大概也是像北京菜一樣深受山東人的影響。和切面的面,面裡要加一點點鹽,這樣切出來的面不愛斷。先是用一條三尺長的擀麵杖在撒上乾麵粉的面板上把「醒」好的面均勻地擀成一張大大的餅。再用一個小布袋裝上澱粉薄薄的撣在大餅上,這為的是吃起來口感爽滑。然後,像捲紙筒似的把這張大麵餅卷一層一層松松的卷在擀麵杖上,用雙手輕輕地壓住擀麵杖,一邊擀一邊有節奏地向兩頭捋。越擀那麵餅就越薄,越擀那面捲兒的層也就越多。這個動作要非常協調,不然擀出的面就不勻溜兒了。面擀到一個鋼鏰兒厚的時候,輕輕地打開面捲兒,摺疊一層,撣一層澱粉;再摺疊一層,再撣一層澱粉。不一會兒,整張薄薄的面捲兒就被整整齊齊地摺疊成三尺來長,三寸來寬的寬帶子了。之後,用刀切橫著成細細的絲,再撣上澱粉兜攬開,面就算切好了。現在有些個北京麵館裡的手擀麵大體是這麼做的。不過怎麼說呢?面擀得工夫短了點兒,麵條兒切的粗了點兒,吃起來感覺差了點兒。

吃芝麻醬麵的主要調料當然是芝麻醬,不過,這芝麻醬可不是買回來就能用的,而是要先用水澥開。所謂「澥」就是把買來的那種芝麻醬擓出兩三勺發在一個小碗裡,加上一勺鹽,然後一邊用筷子攪拌均勻一邊逐步往裡加涼開水。注意,攪拌的時候筷子要朝一個方向轉,只有這樣,芝麻醬才會和水充分交融。過不多會兒,巧克力色的稠芝麻醬變成棕黃色的稀漿,到用筷子挑不起來的程度,就算澥得了。

澥得了芝麻醬還遠沒做好吃芝麻醬麵的準備。因為吃芝麻醬麵不只是放芝麻醬就成的,還必須要加一系列的調料和麵碼兒。現在很多餐廳的所謂芝麻醬麵裡除了齁鹹的芝麻醬,就給點黃瓜絲,吃起來無滋無味的,實在是不敢恭維。還美其名曰:老北京風味?在我看來簡直是在辱沒北京風味的名聲,愛美食搜威信meishi010。

調料裡蔥花醬油是必不可少的調料。地道的做法是這樣:先在一個小碗裡倒上多半碗上好的醬油,切一些蔥花撒在醬油上。然後再炸花椒油。用一個小鐵勺倒進點花生油或者豆油,小火慢炸,眼看著那花椒粒兒炸得焦糊,油冒青煙了,立刻把這勺兒帶著焦糊花椒的熱油砸在小碗裡的蔥花醬油上,香味兒馬上就竄出來了。有人用香油炸花椒油,不過我覺得香油一燒熱了,那香味兒就揮發了,倒不如吃的時候直接點上幾滴感覺更好。

吃芝麻醬麵還有一味必不可少的調料——芥末醬。芥末醬最好是用芥末面兒自己燜。方法很簡單,就是把一點兒芥末面放上一點點水,在一個小碗裡和成稠糊,然後倒扣在熱鍋蓋上,沒多會兒,那芥末味兒就竄了。悶熱的夏天,吃上一碗拌著芥末的芝麻醬麵,那股衝鼻子的辣勁兒能直衝到腦門兒,再打兩個噴嚏,人一下精神了起來,那叫一爽利!
除了芥末,醋也是必須要放的,但可不是什麼醋都適合。吃麻醬麵用的醋最好是米醋。因為米醋味薄,吃著爽口,適合夏天吃。這一點和吃炸醬麵和汆兒面不同,秋冬季節吃炸醬麵最好是用陳醋,因為陳醋厚重,吃起來香,而吃汆面最好選燻醋,燻醋的焦糊味兒可以更加突出羊肉的的鮮美。而吃打滷面最好不放醋,因為一放了醋,就吃不出面滷本來的鮮味兒了。

至於吃芝麻醬麵的麵碼兒,黃瓜絲屬於最基本的。除了黃瓜絲,還應該有小水蘿蔔絲和切成末的青蒜。另外,還應該加上點兒醃香椿末兒。最地道的醃香椿應該選用紫色的那種,而不是綠色的。綠色的叫菜椿,遠沒有紫色的香。還可以再加上點兒胡蘿蔔絲,抄過的豆芽菜。
至於大蒜,北京人的吃法是咬整瓣兒的,唯有這樣才過癮。不過對於南方的朋友可能受用不了。

最後,再說說餐具。吃芝麻醬麵最有情趣的餐具不是碗,而是半個西瓜皮。就是一個西瓜攔腰切成兩瓣兒,把瓜瓤吃了,剩下來的那半個西瓜皮。捧著冰涼的西瓜皮吃上一頓過了三回水兒的芝麻醬麵,那感覺是從心裡往外清涼,悶在心裡的火氣能消去一大半兒。

↓↓點【閱讀原文】看更多北京事兒

相關焦點

  • 咱北京的芝麻醬麵
    沒過多久,北京的胡同裡就又能見到從油鹽店捧著小碗出來的孩子,一邊小心謹慎的走,一邊伸出長長小舌頭去舔那碗裡香噴噴的芝麻醬,然後美滋滋的咂咂嘴,詭秘的笑著。即使在短缺經濟時代,北京人的副食本上也是每人每月二兩芝麻醬。炎熱的三伏天,北京的老百姓也能吃上涼爽清香的芝麻醬麵。那時也許很少有人知道,這二兩芝麻醬是一位人民藝術家為北京人所謀的實實在在的幸福呀。
  • 全面聊聊咱大北京的芝麻醬麵
    沒過多久,北京的胡同裡就又能見到從油鹽店捧著小碗出來的孩子,一邊小心謹慎的走,一邊伸出長長小舌頭去舔那碗裡香噴噴的芝麻醬,然後美滋滋的咂咂嘴,詭秘的笑著。即使在短缺經濟時代,北京人的副食本上也是每人每月二兩芝麻醬。炎熱的三伏天,北京的老百姓也能吃上涼爽清香的芝麻醬麵。那時也許很少有人知道,這二兩芝麻醬是一位人民藝術家為北京人所謀的實實在在的幸福呀。
  • 老北京真地道直播聊是什麼梗啥意思 這話是誰說的出處
    老北京真地道直播聊是什麼梗?這是什麼意思呢?本篇文章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老北京真地道直播聊梗介紹,對此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來看看。  老北京真地道直播聊什麼梗  老北京是什麼意思?  可以指地域,也可以指北京人,也就是在北京生活很久的人,一般祖上向上倒三輩都是北京人的話,那麼可以被稱為老北京人了,即時是剛出生的孩子也可以成為老北京。
  • 老北京火鍋店推薦 最地道的7家老北京銅火鍋店
    102元  電話: 010-83545602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 11:00-22:00  地址: 牛街西裡商業1號樓5-2號(清真超市旁)  2、滿恆  這也是一家銅鍋涮肉,來吃老北京涮羊肉必須點清湯鍋蘸麻醬才地道
  • 地道的老北京涮羊肉自助,始終堅持用銅鍋,卻只要49元一位
    在新迎北區一條深巷裡,有一家叫京味軒的老北京涮羊肉。一年四季,常年爆滿。
  • 老北京 抻面、鍋挑兒「把兒面」
    老北京 抻面、鍋挑兒 手「把兒面」舊京勤行(餐飲業)山東人佔據主流。
  • 地道的老北京豆角燜面,這樣做方法簡單,麵條不粘又筋道
    地道的老北京豆角燜面,這樣做方法簡單,麵條不粘又筋道北方人是特別喜歡吃麵食的,饅頭、餃子麵條都是北方人眼中最好吃的東西,我們家就是地道的東北人,家人尤其喜歡吃麵條,各種做法都喜歡吃,所以我們家一般一周都會吃好幾次的麵條
  • 舌尖上的老北京記憶,北京人餐桌上的美食,炸素丸子那叫一個地道!
    打小兒在四九城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對身邊兒的吃食再熟悉不過了,現如今在北京甭管是老字號還是一般的小飯館兒,菜單上都有幹炸丸子這道菜,感覺沒有這道菜就顯得不那麼地道一樣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什麼是老虎醬,老北京人都知道,這是北京人的一種說法,說白了就是把蒜泥摻到黃醬裡邊,過去老北京人不光吃幹炸丸子蘸老虎醬,比方說全聚德,便宜坊也有蘸老虎醬的吃法,當然了這都是老北京人的吃法
  • 地道老北京銅火鍋,暢快感受2163公裡外的北京老火鍋滋味
    地道老北京銅火鍋,京莊銅鍋涮,位於深圳南山區華僑城東部市場,就在創意園美食樓三樓。一家源自老北京的火鍋店,將街巷胡同文化帶來深圳,遙想2163公裡外的北京火鍋滋味,近在咫尺。從內蒙古高原精選而來的羔羊肉,吃遍廣袤草原,喝遍大山清泉。
  • 探秘合肥亳州路玖門老北京涮羊肉 地道京味美食好吃到飆淚
    玖門老北京涮羊肉為了不辜負吃貨的美名,今天小編帶大家探秘位於合肥亳州路附近的玖門老北京涮羊肉,超正宗的老北京味道,讓你一口一口吃上癮。玖門老北京涮羊肉創始於1998年的北京,經歷了十餘年的發展,無論湯底的口感還是菜品的質量,都有所保證。目前,玖門老北京涮羊肉門店遍布中國大中小城市,成為人們吃涮羊肉的絕佳好去處。
  • 咱老北京吃麵真講究!今兒的晚飯,您要來碗什麼面?
    夏至吃麵的「爆款」裡,怎能少了芝麻醬麵呢?北京人吃麻醬麵,講究麻醬、麵碼兒和麵條分開單放著。京味家常菜老店,這裡做的老北京炸醬麵很地道,一大碗端上來,醬香十足,菜碼也豐富!推薦:老北京打滷面、炸灌腸、牛肉燉板筋、老北京炸醬麵 、 老北京爆肚 、爆白菜 、 燒羊肉、芥末墩人均:45元地址:趙登禹路大覺胡同5號
  • 老北京麵條的澆頭
    【18】老舍說北京【19】往胡同深處走走,北京還是北京【20】少見的一些老北京照片【21】胡同串子們拍攝的「北京的秋」【22】品品北京話【23】嫁個北京拽男人【24】北京俏皮話【25】地道的老北京土話!
  • 老北京這些最地道的麵食,您都吃過麼?
    老北京從祖輩兒就愛吃麵食,蒸的、煮的、煎的、炒的可謂是五花八門兒。面對市場上琳琅滿目的麵食,哪些才是最地道的老北京麵食呢?《吃喝玩樂大搜索》主持人熊麗、夏銘,聯手聽眾微友,盤點老北京最地道的麵食,你知道有哪些嗎?你都吃了嗎?一起去嘗嘗吧~炒疙瘩是北京的一種特色的炒麵食品。炒疙瘩顏色焦黃,配上綠葉鮮菜,黃綠相間。
  • 老北京吃麵離不開的澆頭
    夏至吃麵的「爆款」裡,怎能少了芝麻醬麵呢?北京人吃麻醬麵,講究麻醬、麵碼兒和麵條分開單放著。京味家常菜老店,這裡做的老北京炸醬麵很地道,一大碗端上來,醬香十足,菜碼也豐富!推薦:老北京打滷面、炸灌腸、牛肉燉板筋、老北京炸醬麵 、 老北京爆肚 、爆白菜 、 燒羊肉、芥末墩人均:45元地址:趙登禹路大覺胡同5號
  • 老北京的味道老北京特色炸醬麵
    說到這,我們就該介紹一下如何做一份地地道道的老北京味炸醬麵啦!!!主料:手擀麵,五花肉輔料:油,白糖,大蔥,大蒜,胡蘿蔔,豆芽,黃瓜,蔥伴侶醬,料酒做法:1.把醬倒入碗中,切蔥花薑末備用13.最後,一碗地道的老北京炸醬麵就完成啦先別忙著去做,這老北京炸醬麵好友許多的講究,看完再去做保證做的更地道。在北方,常見的是豬肉丁炸醬。
  • 美食|地道老北京菜!138元搶357元『同順居』北京烤鴨3-4人套餐;外酥裡嫩北京烤鴨!拿獎拿到手軟的餐館來也~
    一道肥而不膩,外酥裡嫩的烤鴨勾起無數吃貨的食肉慾~@深圳人,不出深圳同樣嘗地道烤鴨!同順居✦一家正兒八經的北京餐館✦主營北京烤鴨、各式地道老北京菜餚✦開業多年,各種餐飲金牌拿到手軟✦古樸大氣風格,老北京風撲面而來
  • 老北京地道白煮肉,兩斤肉才出半斤砂鍋白肉,蘸醬吃絕了
    今天我又來帶大家品嘗了一道老北京的地道美食,這道美食叫做白煮肉這個名字,你是不是以為這個肉只是用白水煮出來的,那你就大錯特錯了,這道白煮肉在北京,那可是赫赫有名,不少的人專門開車幾個小時就為了來吃這麼一口,不少的老北京人就是吃的這道白煮肉長大的,據說這道菜特別的費工夫,整整兩斤優質的五花肉才出這么半斤砂鍋白肉
  • 老北京炸醬麵大王加盟費用是多少?加盟老北京炸醬麵大王有哪些優勢?
    老北京炸醬麵大王大王主營地道老北京老北京炸醬麵大王大王,京味小吃,追求地道正宗,確保天然鮮活,更注重原味和營養,環境優雅宜人,服務周道滿意。
  • 穿越四九城,品味老北京
    這個名字飽含了人們對老北京文化和情懷的惦念。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重要古都,老北京特有的飲食文化也有著很多說道。北京的吃食可以說是集天下之大成,考慮到地理位置因素,北京風味主要是建立在北方飲食習慣的基礎上,但作為一個重要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則又融合了全國各地的特色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