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為什麼每部經典都有這句,它有什麼作用!

2021-01-19 佛光聖音

我們詳細地把經文解釋一下,「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開篇「如是我聞」,在學術性研究觀念裡、認為它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佛在每部經的題首冠以「如是我聞」,到底有沒有意義?佛祖在《遺教經》裡講過為什麼冠以「如是我聞」,從究竟意義上說有起觀、建立緣起的作用,一開始就順應佛的智慧正見!

我們念經一開始「如是我聞」,這已經在意識心裡有轉變的緣起建立!能不能體會這個意思?當我們念「如是我聞」的時候,直面意思「我是這樣聽到、感受到」、能夠起到什麼作用?身臨其境的作用,一下子把意識分別當中的差異相抹殺。意識分別差異相,按照正常文體記載、會說「某年某月某日某時誰在哪兒有什麼事」,第一意識不會認為佛說的真理跟實際有相應的感覺、沒有,認為他在講他的道理,所以這句「如是我聞」至關重要!

「如是我聞」、每部經典都有這句,它有讓人起信的作用!什麼叫起信?我們念這一句、就是作如是思維!因為佛知道眾生的心是隨著境界在轉。我們的意識最容易被染,比如看電視的時候有這種效驗,尤其婦女同志看著看著就投入進去、跟著它就轉了,這句「如是我聞」就起到這個作用!

念別的、比如小說有種時空差異感覺,念佛經好象沒有這種感覺吧?咱們不說別的,僅翻譯時間離現在也有一千五六百年、隋唐以前,我們有沒有那種陳舊感?始終念起哪部佛經好像佛正在給自己說法!在佛祖圓滿智慧覺悟境界裡,時空本來就是不存在的,這句話不斷反燻、就能夠對生活空間概念有種認識,天天念「如是我聞」、感覺佛祖在天天教訓你!這是形象概念上的意義。

其真理意義是什麼?「如」是指真如本體、自性正覺如何認識;「是」是我們對自性本體的正覺認識、對自己根本實質狀態的認識;我們要不斷地「聞」;「我聞」我要不斷觀察一切現象本質,那是我們本來的真如自性、真如自性就是我們說的清淨心!

想成就淨土功德、把生活世界改變成清淨狀態,心要清淨!心是什麼?用過去語言模式講、般若波羅蜜多心,這個心那個心、貪心嗔心痴心,究竟心是什麼意義?一般有個錯誤認識、心是念頭,這是概念性的理解錯誤。佛說的心不單單指念頭、念頭跟心是兩回事!

佛告訴你什麼叫清淨心?純淨無染的認識,認識非常堅固、非常純淨、非常專一,這就叫清淨心!順應清淨心所產生的種種法叫解脫道!比如我們籌劃一件事,什麼叫清淨心?籌劃這件事、非常清晰每個步驟,而且這種認識非常堅固、非常準確、沒有絲毫變動,這叫心清淨。只有心清淨、行為才發生清淨,什麼叫行為發生清淨?自然不會改變行為,認識準確、堅固還會改變嗎?不可能改變,這個道理就像口渴了肯定知道找水喝、不會吃把鹽,因為你堅固地認識、就知道渴了一定要找水喝,但是按照實際情況來說,很渴的時候應該稍微帶點鹹味的水解渴、這是科學的道理,

概念非常清淨,根本不考慮別的、根本沒有別的染雜進來叫清淨,所以行為就清淨,行為清淨境界自然就不會被幹擾!比如知道自己是男人、沒有懷疑,這叫信心清淨,「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真真實實的受用出來了,一切生活境界法則不都是這個緣起性質所決定的嗎?因為信心清淨所以國土就清淨,什麼叫國土清淨?生活圈子必定都是男人應該做的,能不能做婦女所做的?人家肯定說你妖怪。理解了吧?這是修行淨土法門的入口處,「心淨則國土淨」!

又說回來,我們所居是娑婆國土、問題就在這兒,娑婆國土是五濁惡世嗎?我們知道五濁惡世就是煩惱世界,咱先不解釋五濁惡世詳細概念、專業術語查查詞典就知道,我們生活在煩惱世界,為什麼世界是煩惱的?因為心裡好象是煩惱的,比如心不高興的時候看誰也不順眼、是人家不順眼?是人家變了還是世界變了?是意識被境轉、心並沒轉!好和壞不都是你?高興的時候也是你、不高興不也是你嗎?你並沒有變。

我們這點糊塗了、然後開始煩惱,因為有兩種見解,一個「是」、一個「非」,別管判別什麼是不是就兩種觀念?所以發現、生活環境必定有兩種概念存在,也有兩種心情同時存在、尤其在關鍵時候最能夠發現兩種心情在打仗,所以我們生活在不清淨的國土當中!原因找到了嗎?

不清淨叫眾生、眾生不是無量光,跟人家不是一個性質、如何能見阿彌陀佛?淨土的核心是心清淨則國土淨、把這個道理認清楚,然後不斷反聞這個觀念,不斷用這個觀念指導生活行為、心歷路程,身心世界轉變的機遇就開始!這叫「如是我聞」。

既然會「如是我聞」、下邊就容易了,因為把核心找著了。佛經經題、包括開始的引序觀念非常重要,那是法的緣起力、這個法應現的時候就是這麼個緣!咱們晚上學《楞嚴經》,這個法為何起?阿難被摩登伽迷惑,因為這個緣那個法才出來;淨土法門是因為佛自己在那兒沒事了,看著這些孩子太沒意思、修來修去還不圓滿。把握經文的核心,然後我們就知道怎麼運行。佛在這部經典裡以他親身的悲心流露方便智慧,方便這些修行的上善之人跟他同一境界、同一受用,我一直希望我們能夠同步慈化(慈悲化度)!

這個觀點佛在淨土法門經典裡宣暢得淋漓盡致!因為淨土法門直接從認識(現有的意識狀態)改變、最適合我們,我們一旦定出來個樣子很難改變、所以修淨業特別容易成就。淨土法門比較適合惰性思維,逮住一個念頭不放鬆、容易成就在這兒,只是偏重於這個,其實是普度的、普被三根。

相關焦點

  • 佛經的開頭,為什麼都是如是我聞?圓覺經中的婆伽婆是什麼意思?
    佛經的開頭,為什麼都是「如是我聞」?婆伽婆又是什麼意思?每部佛經的開頭,都是「如是我聞」,這是為什麼?如是我聞,三藏十二部佛經的開篇都是這四個字。這句話的意思是,我這樣聽到。所有的佛經,都是遵從佛陀的遺教。
  • 佛經開頭中的「如是我聞」是什麼意思?
    我們許多學佛的人應該都知道,佛經中三藏十二部,每一部經文正文開頭的第一句話就是「如是我聞」,比如在《佛說阿彌陀經》中,經文開篇便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那麼,這個「如是我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每篇經文的開頭都是這四個字?
  • 《金剛經》:佛經開頭用「如是我聞」,究竟有什麼更高的含義?
    人們為了區別佛陀講的法,與普通修行者的體會,就在佛經的開頭加上了四個字:「如是我聞。」關於這一點,其實佛陀在進入涅槃前,就有所交代。在佛陀進入涅槃的時候,阿難(其實是天眼第一的阿那律讓他問的)就問佛陀:「佛滅度後,將來結集經典時,一切經典,以何為首?」佛陀就告訴他:「一切經典,當安「如是我聞」。」就這樣,弟子們在結集佛經時,都以「如是我聞」作為佛經的篇首。
  • 佛經的由來及佛經開頭中的「如是我聞」是什麼意思呢?
    阿難尊者將佛陀在不同時間、地點,對不同根基的眾生所說的教法,一一複述,並唱說:我是聽佛陀這樣說的,就是經典開頭首句「如是我聞」的由來。然後由參加集會的其他比丘們,公同對比阿難尊者所複述內容,凡是符合佛陀言教的,即表示認可;認為有所遺漏錯誤的,即提出糾正補充。如此透過大眾共同審定,合誦出來的法形成了我們今天所說的佛經。
  • 佛經開頭的「如是我聞」,究竟是什麼意思?
    佛法三藏十二部經,細心的善信可能早已發現,「如是我聞」是大乘經典共有的序分。小乘阿含部的經典中,經文開頭的「聞如是」,其含義也是「如是我聞」,只不過最初的譯經家們,將其翻譯成「聞如是」。那麼,經文開頭的「我聞如是」究竟是何含義,為什麼佛經前都要安立「如是我聞」四個字呢?
  • 《金剛經》開篇的「如是我聞」四個字是什麼意思?
    因此,我們在看《金剛經》或看其它一些佛典時,每當看到「如是我聞」這四個字的時候,就不能簡單當作「我聽到的就是這樣」來理解,而應當作佛陀現身說法來理解,契入佛陀現身說法的情景中去,方得要領。例如,我們在看《金剛經》的時候,看到「如是我聞」這四個字的開篇,就應當作聽聞佛陀聲來理解,看整部《金剛經》就猶如聽聞佛陀講整部經一樣來理解。
  • 字字妙蓮香 | 為何佛經開頭都有「如是我聞」
    本期內容  如是我聞  如是  它和我聞在一起,表示我阿難就是這樣如實聽佛所說,表示信的成就。如是深層的意思:如是,代表法爾如是。我們凡夫把虛幻不實的、無常變幻的,我們牢牢地執著,追求所謂的永恆。但是呢,比如說聲聞乘的,他們只見到無常,見不到一切法本來如如不動,所以這裡的如,是法爾如是,法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但是為了利益眾生,所以佛說出來,這樣就開啟了佛度化眾生的因緣。
  • 於曉非:如是我聞《金剛經》系列導讀之十八
    如是我聞看《金剛經》第一句話:「如是我聞:」一部完整的佛經都是這句話開頭。當然這部經得完整,比如大家經常念誦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就不是「如是我聞」開頭,一上來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為什麼?因為現在經常念誦的《心經》譯本,是節本不是全本,全本依然還是「如是我聞」開始。為什麼?這是佛陀的教誨。
  • 讀懂佛經的第一關:「如是我聞」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我聞如是」嗎
    大部分的佛經在經文的開頭處都有「如是我聞」,有較少的佛經在經文的開頭處寫的是「聞如是」,有沒有例外呢?答案是肯定的。你會說了,那一定是《心經》吧。其實心經並不能完全地算是。為什麼呢?雖然玄奘法師譯的心經在經文的開頭處沒有「如是我聞」,但是鳩摩羅什等其他法師譯的心經在經文的開頭處也是有「如是我聞」的。我所讀過的佛經中,有三部佛經在經文的開頭處是沒有「如是我聞」的,這三部佛經是佛遺教經、四十二章經、八大人覺經。大多的人會把「如是我聞」理解為「我聞如是」,本文給大家提出一個新的分析角度,或有不如法處,請大師們指正。
  • 「如是我聞,一時」,此是何義?
    微信號huangqiangrjgh 經文的第一句就是「如是我聞」。大家記住咯,所有的佛的經典,第一句都是「如是我聞」,每一部經的開始都是「如是我聞」。或許有些人會問,都是「如是我聞」,我會背的那個《心經》怎麼不是如是我聞呢?一開始就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它怎麼沒有「如是我聞」呢?
  • 金剛經密碼—如是我聞
    那麼佛究竟說了什麼呢?佛說,我不曾說得一字。正法眼藏,說也是他,不說也是他。他就在那裡。既是空又是色,既是色也是空。不因說法而來,也不因不說法而走。言語道斷,不可思議。最貼切的描述是什麼呢?其實每篇佛經的開篇就已經給出了。沒錯就是,如是我聞,聞如是。
  • 《金剛經》中的「如是我聞」,原來就是這個意思
    因為阿難尊者曾是佛陀的侍者,長隨佛陀左右,在弟子中稱多聞第一,有記憶超群、過目不忘的本領,故由阿難尊者背誦、複述佛當年的講經情景,其他弟子記錄並表決通過,這樣就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經典。因為幾乎每部經典都是阿難複述,故佛教經典形成了一個統一的格式,即開篇都是「如是我聞」。意思就是:我聽到的是這樣的。
  • 「如是我聞」是什麼意思?
    佛當年講經的時候並沒有把它寫成經典。經是佛滅度之後,弟子們把它整理出版了。佛滅度了,經典怎麼來的?佛的這些弟子當中第一流優秀的弟子,他們在老師的座下不但是理解,而且有修有證,那當然見解是絕對正確的,沒有錯誤的。在結集經典必得推選一個人來覆講,你過去聽老師所講的,你再重複講一遍,同學們大家來作證明,你講得沒錯,把它記下來流通到後世,經典是這麼來的。
  • 宮崎駿10句經典語錄,句句經典,每一句話都戳中內心
    宮崎駿電影是在動漫界的代表,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能夠給人們帶來不一樣的心情,而且在他的世界當中,充滿著美好,人與人之間,也永遠都是非常溫馨的,很多人稱,看他的作品之後都感覺到了自己的力量。今天就和大家分享10句,在宮崎駿作品當中那些最經典的人物,每句話就溫暖又扎心。第一、人老了的時候就會發現,原來,自己手裡能夠失去的東西已經越來越少了。
  • 將夜七卷天書分別是什麼有何作用 為什麼都想得到它
    將夜七卷天書分別是什麼有何作用 為什麼都想得到它時間:2018-11-30 14:23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將夜七卷天書分別是什麼有何作用 為什麼都想得到它 要說到最近國內最有人氣的一部電視劇,相信網友們第一時間就會想到楊陽執導的《將夜》,這部古裝玄幻劇可以說是目前在網絡上最有熱度的一部網絡劇
  • 「如是我聞」是什麼意思,其中的「我」指的是佛陀弟子中的哪一位
    佛弟子或者常讀佛經者都知道佛經大都以「如是我聞」四個字開篇。比如《金剛經》云:「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金剛經》「如是我聞」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佛經大都以這四個字開篇?其中的「我」又究竟指的是誰?為了解答以上的疑惑,非凡先來介紹一下佛經的一般體例。
  • 大明王朝為什麼有兩個中心,而且連官僚機構都一樣,有什麼作用?
    大明王朝為什麼有兩個中心,而且連官僚機構都一樣,有什麼作用?通常一個國家或者是一個組織,僅有一個政治中心。但是奇葩的明朝卻是個例外,因為它設立北京和南京兩個政治中心,有兩套不同的班子。公元1368 年,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應天府登基稱帝,創建了大明王朝。
  • 世界公認的五部「滿分」電影,每一部都是經典之最,國內一部上榜
    他因為被別人追快速跑過球場,成為一名出色的橄欖球運動員,而後又參加越戰,參與桌球外交,起初總是倒黴的阿甘,最終成為一個什麼都能得到的人,但他並沒有因此而驕傲自滿。3、《肖生克的救贖》 豆瓣9.7+為什麼《肖申克的救贖》評價這麼高,並得到世界上眾多影迷的喜愛,因為它深刻地揭示了人生。
  • UC2是什麼?它為什麼被認為有保護關節的作用?
    長時間低負載,典型的情況就是跑步這類運動,雖然每跑一步,關節受壓都不算大,但時間長了關節軟骨還是受不了。衝擊性負載,就是爆發性的,給關節軟骨突然來一個很大的壓力,很多突出爆發性發力的運動項目都屬於這種情況。所以,只要是經常運動的人,關節健康就都需要警惕,這不是那一兩類運動的事兒,大多數運動,都會增加關節軟骨損傷的程度。
  • 聽高僧法師講《金剛經》:如是我聞
    「如是我聞」這四個字是《金剛經》的開篇,充分理解這四個字,對研習整部《金剛經》非常之重要。【直譯】「如是我聞」這四個字直譯成現在白話文,與我們平時的說話方式有點不太一樣,多少感覺有點彆扭,我們不妨把這四個字倒置成「我聞如是」,這樣就很好理解了,意思是「我聽到的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