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當初為何選擇向洋人開戰?而不是剿滅義和團,全因一封外交信

2020-12-14 騰訊網

1900年,義和團在天津,直隸等發展起來,且在北京有所行動,與在北京的洋人,教民等衝突不斷。洋人不斷向清朝政府施壓,要求鎮壓義和團,甚至還給慈禧太后送來一封照會,把慈禧太后氣的半死,只敢向外宣讀其中3條。

對於義和團是招撫還是剿滅,慈禧多次召開群臣大會。就在第二次會議上,慈禧太后拿著洋人送過來的照會,在太和殿上生氣說到,我手上拿到各國公使遞交來的照會,說到,第一,會指定一個地點,讓我們皇帝居住;第二,由皇帝負責替在華的各國收各省稅賦;第三,由皇帝代替各國掌握兵隊。現在洋人都欺負到我們頭上,即將亡國。如果將大清的江山讓給洋人,那叫我如何去見大清的祖宗。反正是亡國,何不跟洋人大戰一場。

據洋人的日記描述,其實那天送去的聯合照會,裡面是有四條要求的。除了慈禧太后說出的那三條,還有最後一條是,太后需要歸政於皇帝。因為這個是太后的忌諱,自從垂簾聽政以來,慈禧一直痛恨別人說她是貪戀權利,讓她把政權還給光緒帝。於是在會議上,慈禧太后並沒有將這個要求說出來,但是已經是害怕。因為慈禧認為,光緒帝害怕洋人,光緒帝掌握國家政權,那大清江山真的不保了。

於是慈禧為了不讓自己的權力落入光緒帝手中,說到,你們看看,今天洋人是這樣欺負我們母子的,今日宣戰,並不是為我而戰,而是為國家,為大清江山而戰。你們要知道我的辛苦,我苦苦輔助皇上,是為了不斷送祖宗打下來的基業呀。

從此以後,慈禧太后改變了對義和團的態度,甚至還要求收編義和團,自己拿出10萬兩白銀作為義和團的費用。

因為一封照會,慈禧太后不顧國家腐敗,將士無能,在被激怒的情緒下,決定於各國為敵,對外宣戰。

宣戰的最後結果,大家也知道。太后慌忙出逃,各國派軍進入北京,最後還被迫籤下了不平等條約。

洋人送來的一封照會,本來想讓慈禧的陰謀進一步公布在世人面前,讓慈禧太后知難而退,卻沒想到慈禧太后不敢讀出,反而把太后激怒,把事情嚴重化了。看來是不能輕易惹怒女人呀。

相關焦點

  • 廊坊大捷只打死7個洋人,為何稱之為大捷?慈禧因此敢對11國宣戰
    1900年,義和團運動進入北京,打著「扶清滅洋」的口號,因此慈禧太后對義和團的好感大大增加,轉剿為撫。北京的義和團人數很快就發展到超過十萬,他們破壞鐵路和電線桿、殺洋人、燒教堂,破壞一切與洋人有關的事物,並多次進攻聚居在北京東交民巷的十一國使館區。
  • 最怕洋人的慈禧為何敢向11國宣戰?原來是被一份假情報嚇破了膽
    義和團在北京的「燒」,開始時是逢「洋」必燒。6月16日拳眾在大柵欄焚燒「老德記」西藥房。大火失去控制,把左右前後的店鋪全燒著了,烈火延燒三日不滅,把最繁華的前門大街一帶,千餘家(一說四千家)巨商大鋪,焚成廢墟。正陽門樓亦被燒塌。京師24家鑄銀爐廠全被焚毀,北京市所有錢莊銀行因此被迫歇業。通貨既不流通,市場交易全停,一夜之間,北京就不是北京了。
  • 歷史回眸:慈禧太后為何會改變對義和團的看法?
    呂海峰話說,只要我們提起義和團,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清朝政府對於義和團原本是持否定態度的。然而,等到了後來,清朝政府卻一度開始公開支持義和團。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慈禧太后為何會改變對義和團的看法呢?下面我們就一起前往探查一番。
  • 唯一一位被砍頭的北大校長|義和團|許景澄|北京大學|慈禧|京師大...
    光緒很看重許景澄的學識和能力,打算讓他出使日本,但因許父病逝,在家料理喪事而未成行。後來,許景澄還是在外交圈發揮才幹,先後受命出使法、德、意、荷、比、奧、沙俄等國,積累了豐富的國際事務經驗,對西方甚為了解。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與西方列強的關係迅速緊張。次年,義和團興起,民間反洋情緒高漲。
  • 慈禧面對八國聯軍,「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是何意思?
    有壓迫就有反抗,再加上山東、河北一帶歷來就有民間秘密會社的傳統,於是大批貧苦農民、手工業者、城市貧民、小商販和運輸工人等下層人民,便集合在了一起形成了組織。義和團的宗旨原來是「反清復明」,但在和清朝的對抗中,義和團發現當前的主要矛盾不是清廷,而是正在欺壓、瓜分中國的列強,於是改宗旨為「扶清滅洋」。
  • 義和團雷聲大雨點小,坑慘了慈禧
    義和團快速興起的原因一是封建迷信,這個比較好解釋,當人陷入絕望之時,往往會選擇相信美好的,不切實際的幻想,因此,那個時候的人都選擇相信了義和團的天神下凡,刀槍不入的信仰,而這現象反映出的正是普通人民在亂世中乞求生存下去的基本訴求。
  • 僅次於慈禧的庚子之禍禍首載漪,被發配新疆為何還竊喜?
    在各地鬧義和團的運動中,載漪和莊親王載勳等保守派看到機會,希望利用義和團運動打擊外國勢力,鞏固自己的地位,所以他們一再慫恿慈禧利用義和團對西方列強宣戰。其實,慈禧一開始對待這樣的提議並不認可,但架不住載漪等人頻頻入奏,極力向其稱讚義和團如何厲害,甚至能用法術抵禦槍炮,慈禧「因召入面試,於是太后亦信矣」。就這樣,載漪等便在其所統率的虎神營中練習義和拳術,成為北京軍民最早學習此術的人。隨後,載漪又在其王府設立神壇,朝夕參拜義和團供奉的神靈。
  • 八國聯軍打進北京後,為什麼再次破壞圓明園,而不是紫禁城呢?
    當時英法聯軍攻入了北京,這也是洋人第一次打進了北京。鹹豐帶著慈禧等人逃往了承德,留下了老六議和。就是這次,英法聯軍進了圓明園,凡是能帶走的幾乎都帶走了,不能帶走的一把火燒了,大清的萬園之園,就這樣被洋人焚毀了。英法聯軍之所以這樣,其實 原因很簡單。
  • 她是慈禧的女翻譯,卻在慈禧眼皮底下和洋人戀愛,遠嫁後被撞身亡
    她穿上由慈禧太后賜予的珠寶裝飾和古典旗袍,落落大方的出現在鏡頭前,用一口流利的英語,闡述著關於「世界和平」主題的演講。正是因為她的這次演講,讓世界上更多人的了解到正處於戰亂時期的中國。
  • 溥儀當皇帝前,慈禧選中的是另一人,為何後來變了
    然而實際在溥儀當皇帝前,慈禧選中的是另一人。那麼後來為何變了,成為溥儀登基呢?慈禧原本看中的人,是端郡王載漪的次子溥儁,而溥儁的生母是慈禧弟弟桂祥的女兒,是慈禧的親侄女。除了看中這一點之外,還有就是溥儁是個典型的紈絝子弟,除了吃喝玩樂,其餘什麼都不會。
  • 當年慈禧太后是愚蠢還是壞,為何與全世界強國為敵?
    慈禧太后,這個人就是一個權利迷,她能夠利用手上的權力將大清朝嗯,為大人物玩弄於鼓掌之間,可見他不是個蠢人。同時向11個國家宣戰,並不代表她有多剛,而是她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利而已,這充分顯示了慈禧太后的壞。
  • 庚子國變:八國聯軍侵華,慈禧為什麼調不動李鴻章等人北上勤王?
    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49期: 「神助拳,義和團,只因鬼子鬧中原。不下雨,地發乾,都是教堂遮住天。女無潔意,男不嫌,鬼孩不是人所產。如不信,仔細觀,鬼子眼珠俱發藍……」 隨著義和團運動愈演愈烈,京畿地區的形勢越來越亂,各國領事館紛紛向自己的國家求助。
  • 慈禧的指甲聞名世界,專人團隊打理,最後是怎麼被洋人所毀掉了?不妨...
    對指甲的重視程度應該是從明朝開始的,到了清朝對指甲的保養就更為重視了,尤其是皇宮裡的後宮嬪妃們,不過最受關注的應該還是慈禧太后。慈禧愛留指甲,尤其是無名指和小手指,其最長時期可達20多釐米,因此為了保養指甲,慈禧也算是煞費苦心。 慈禧如何保養指甲?
  • 八國聯軍攻打北京,袁世凱為何靠邊站?
    ——雨果(法)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1041,閱讀約3分鐘有網友留言提出一個問題:1900年8月,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山東巡撫袁世凱為何選擇袖手旁觀?袁世凱有何考慮?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值得今天朝九晚五的白領認真思考。
  • 對列強卑躬屈膝的慈禧,一反常態霸氣向11國宣戰,大臣:這是亂命
    慈禧掌控權勢之後,在經過歷次和西方列強交手沒討到好處之後就變得卑躬屈膝起來了。慈禧霸氣向十一國宣戰,八國聯軍侵華在慈禧太后統治下的滿清對西方列強卑躬屈膝到了極致。但凡西方列強提出些什麼要求,慈禧太后幾乎就是有求必應。用她後來的話來說就是「量中華之武力,結與國之歡心。」當時的洋人在中國擁有很多的特權。
  • 八卦掌一派宗師,因洋人侮辱婦女拔刀相助,最終因辮子害死自己
    恰逢當時清末時局動蕩,慈禧太后雖然身邊已經有了八旗護衛。可是她仍然擔心會遭到刺殺,因此就各方籠絡人才。當時,慈禧就派人去拉攏程廷華為其效力。但是程廷華拒絕了,後來慈禧給程廷華的母親送上了一塊賀壽以及表彰其母貞潔的牌坊,程廷華無奈只好默許為慈禧效力。
  • 透過歷史的迷霧來看義和團——讀戴玄之先生《義和團研究》
    這裡所謂的「教案」,可不是指老師們為了方便教學寫的授課方案文書。而是指因宗教信仰不同,而發生的暴力衝突案件。在清末時期,「教案」是一個極為常見的詞。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強行轟開大清的國門以後,因外國傳教士的數量和地位也急劇上升。
  • 同樣的動機,同樣的行為,為何慈禧與義和團的歷史評價反差巨大?
    還是繼續舉晚清的慈禧老佛爺和義和團吧。先說慈禧老佛爺,雖然現在對她的評價有所改觀,但大體基調沒變,這位清朝晚期的實際統治者在長達47年的執政生涯中一誤再誤,應該為中國近代的諸多悲劇負責。緊接著,在庚子年的危局中,為了一己私利,置國家安危於不顧,開歷史未有之先河,貿然向十一國宣戰,招致了滔天巨禍,社稷幾乎傾覆。最後,在她臨死前的數年中,雖名義上大力改革,效法明治維新,然而終究形式大於內容,錯過了清朝復興的最後窗口期。如此作為,這老太真是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罪人。
  • 為什麼八國聯軍攻打北京時,百姓會選擇妥協而不反抗呢?
    義和團來源於民間組織義和拳。為了能得到發展空間,打著扶清滅洋的口號大肆傳播。被洋人欺負的清政府一直心裡很憋屈,但實力不足,沒辦法。義和團打出扶清滅洋的口號,正好符合清政府的心裡,於是暗中對他們支持,讓他們砸教堂、攻擊租界、打砸洋商行,驅除洋人在華勢力。有了慈禧的暗中支持,義和團勢力越來越大,慢慢發展成打砸搶的暴徒,清政府表面上打壓,給洋人做個樣子,實際上暗中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