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屑病生物製劑的副作用與新冠疫情症狀相似應如何區分?

2020-12-22 騰訊網

伊頓健康導讀

新冠疫情主要以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生物製劑常見不良反應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和鼻咽炎,注射部位或全身過敏。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肝炎病毒活化或結核活動等。

銀屑病患者如果出現了上述疑似症狀,先不要怕,做好防護措施(例如戴好口罩)並及時到就近的定點救治醫院發熱門診就診。就醫時,應主動告知醫生就診前兩周旅行居住史和疑似患者接觸史,同時應及時告知目前藥物使用情況,以便就診醫生綜合評估處置。必要時會請皮膚科醫師會診或病情許可後皮膚科門診就診。

新冠疫情症狀與銀屑病患者使用生物製劑的副作用相似,如何區分?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發熱前往往有畏寒表現,發病過程可能伴有噁心嘔吐和腹瀉、腹部不適等胃腸道表現,並會出現肺炎。即使有患者早期可能不發熱,僅有畏寒和咳嗽症狀,但CT可能會顯示肺炎徵象。

流感的典型臨床表現為高熱、咳嗽、咽痛及肌肉疼痛等,有時也可以引起肺炎,但是並不常見。

普通感冒的症狀為鼻塞、流鼻涕等,多數患者症狀較輕,一般不引起肺炎症狀。

新冠疫情期間銀屑病患者使用可善挺等生物製劑治療具有顯著優勢

阿維A膠囊對免疫系統無影響,不抑制免疫功能,但長期使用可能對肝功能、血脂等造成一定的影響,需定期到醫院複診監測;此外阿維A膠囊存在致畸性,在備孕婦女及孕婦中禁用,如有懷孕計劃需至少停用2-3年以上。

甲氨蝶呤、環孢素A等是常用於銀屑病的免疫抑制劑。免疫抑制劑的使用可能導致機會性感染的風險增加,且使用甲氨蝶呤應定期監測血常規、肝腎功能,使用環孢素期間應定期監測血壓及腎功能等,均可能在就診過程中增加感染的風險,因此在「新冠肺炎」期間不建議(特別是合併多種基礎疾病、自身免疫條件低下的患者)聯合多種免疫抑制劑治療。

生物製劑為銀屑病治療最前沿的藥物,通過抑制特定炎症因子調節機體免疫功能達到治療效果,具有起效快,清除效率高的特點,生物製劑的使用除啟動時相對頻繁的注射,大部分生物製劑維持治療期間可1-2月使用一次,甚至3月使用一次,較傳統藥物方便快捷,但價格偏高。目前除英夫利昔單抗需要到醫院靜脈點滴外,其餘生物製劑均可居家皮下注射,可避免多次往返於醫院。

伊頓健康溫馨提示

目前疫情特殊時期,銀屑病病友們應嚴格遵守國家防控管理規定,建議非急重病情的患者適當延長返院時間,儘量不到醫院來。

相關焦點

  • 生物製劑——銀屑病患者的新希望
    銀屑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炎症性增殖性皮膚病,常需終生治療。銀屑病的治療很長時間以來都依賴於非特異性抗炎藥物及免疫抑制劑,而生物製劑是一類新型藥物,為銀屑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手段。
  • 全新治療銀屑病生物製劑面世,僅需3個月注射一次!
    ,而口服藥副作用較多。生物製劑針對嚴重病情而針對病情嚴重的銀屑病患者,生物製劑是相對有效的治療選項。王明醫生表:生物製劑是抑制與銀屑病有關之免疫系統,但同時不會破壞其他正常的免疫能力,因此副作用較少,較舊式生物製劑主要針對腫瘤壞死因子,新一代則從源頭阻截發炎細胞,增強治療成效。
  • 北大人民醫院蔡林來保解讀銀屑病的生物製劑療法
    河北新聞網訊(楊永林)近年來,隨著對銀屑病發病機制的不斷深入研究,新一代白介素抑制劑從安全性、有效性等各方面都有望幫助患者實現更高治療目標,不過,生物製劑的普及度、可及性仍然受限。12月12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教授蔡林,來到保定華仁皮膚病醫院的華仁直播間和廣大患者分享了生物製劑在銀屑病治療中的應用。
  • 新一代白介素生物製劑破譯「銀屑病」密碼首公開
    拓諮®(通用名依奇珠單抗注射液)是一款能提升銀屑病患者臨床獲益的新一代靶向IL-17A抑制劑。 此次盛典上,在拓諮®的研發和臨床試驗過程中扮演核心角色的科學家和臨床專家到場,首次對外分享經驗和心得,揭秘這款創新生物藥的背後,如何在每一個細節中,為患者爭取到更多的臨床獲益,和更高的治療目標。
  • 直播|上海皮膚病醫院丁楊峰:治療銀屑病生物製劑能長期使用嗎?
    銀屑病,俗稱「牛皮癬」,臨床表現以紅斑、鱗屑為主,全身均可發病,以頭皮,四肢伸側較為常見。它是一種跟免疫系統相關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病,病程較長,易復發,目前尚不能治癒。針對中重度的銀屑病患者和銀屑病性關節炎,藥膏的作用已經不明顯了,生物製劑是相對有效的治療選項。生物製劑可以抑制與銀屑病有關之免疫系統,但不會破壞其他正常的免疫能力,具有副作用少、療效好的特點。那麼,治療銀屑病的生物製劑需要長期使用嗎?長期使用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 創新療法給銀屑病患者帶來福音 患者期盼新一代生物製劑納入醫保
    銀屑病患者治療費用的增加、功能損傷和職業生涯機會的喪失也加重了社會的醫療負擔和經濟負擔。調研顯示,銀屑病患者醫療總支出佔年收入20%,年住院率13%(中重度患者住院率26%)。納入患者中,有43%的患者家庭人均年收入介於1萬-5萬元/年。與此同時,有37%患者因患銀屑病失業,73%患者表示因銀屑病而降低工作效率,中重度銀屑病患者中,失業率更是高達48%。
  • 【皮膚課】「飛彈式」治療銀屑病的生物製劑,到底是什麼?
    傳統治療銀屑病的方式主要包括外用藥物、紫外線光療、口服中草藥和維甲酸等,但不少患者療效欠佳,而且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科學家、醫學家在漫長且艱辛的治療探索中,對銀屑病發病原因有了進一步深入了解,近年來終於找到了很多關鍵的致病因子,繼而開發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精準武器」,這就是針對銀屑病發病特定環節而出現的生物製劑。
  • 專家呼籲銀屑病靶向生物製劑能儘快進醫保
    楊院長解釋,銀屑病並不是很多大眾所理解的簡單的皮膚病,它是一種系統炎症性疾病,如同「牛皮」一樣難啃,治療難,時間長,易復發,容易導致患者出現極端負面的想法。銀屑病常見的是症狀是皮膚上出現紅色斑塊和鱗屑,伴有瘙癢,常發生在四肢的伸側、肘部、後背部位,也可能發生在掌蹠、頭皮等暴露的部位,對患者的工作、社交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 銀屑病的症狀及治療
    肥厚的皮疹或手掌上、足底、生殖器的皺褶部位的皮疹更易有瘙癢或疼痛感,不過很多時候患者無自覺症狀。皮損儘管不會引起嚴重的身體不適,但會很顯眼以至於常常使患者感到尷尬。銀屑病引起的心理壓力是很嚴重的。很多患者還可以有指甲的變形、增厚和凹陷等改變。銀屑病持續終身,也可反覆發作。症狀常在夏季當皮膚暴露在陽光下時減輕。有些患者可能會時隔數年後復發。
  • 各類生物製劑如何規範使用才更安全|上篇
    銀屑病是一種免疫介導的慢性復發性皮損性系統疾病。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針對各種新靶點的生物製劑層出不窮,顯著提升了銀屑病的治療效果。 生物製劑的安全性相比傳統治療藥物更有保障,不過,小編此前也接到銀友反饋,使用生物製劑後查出了結核、B肝以及嚴重感染等不良事件。
  • 新一代生物製劑進入中國一年 近萬患者受益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新一代生物製劑進入中國一年 近萬患者受益炎炎夏日,本應長裙飄逸、短褲涼爽。新一代生物製劑安全、有效,專家建議納入醫保報銷銀屑病的分型主要包括尋常型、膿皰型、紅皮病型及關節病型銀屑病和銀屑病共病。其中,斑塊狀銀屑病約佔銀屑病的80%-90%,是銀屑病最常見的表現形式。除皮膚症狀外,中重度銀屑病患者可合併其他相關疾病如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等,被稱為銀屑病共病。
  • EADV 速遞:阿達木單抗治療中國銀屑病患者的真實世界研究結果如何?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第29屆EADV大會改為線上會議,已於2020年10月29日至31日順利舉行。來自全球的專家學者通過網絡平臺,與世界各地觀眾分享交流了最新的學術觀點和臨床經驗。 本屆大會內容豐富,涵蓋了特應性皮炎、銀屑病、斑禿、痤瘡等多種嚴重影響患者生活的皮膚病學領域最新成果。
  • 大醫開講:頑疾「找麻煩」 如何與銀屑病「和平共處」?
    由於銀屑病病因尚未明確,且社會對此疾病認知度較低,患者承受著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壓力。本期大醫開講,我們邀請北京協和醫院皮膚科主任晉紅中教授講解這類皮膚病,面對無法根治的頑疾銀屑病,該如何與其「和平相處」呢?青壯年患病居多 並非不治之症「銀屑病可害苦我了,凡是當地治療銀屑病的醫生幾乎全看過,親朋好友也有得銀屑病的,還沒有像我這麼頑固的。」
  • 拜登自稱感冒卻被質疑新冠:普通感冒與新冠肺炎,究竟如何區分?
    有些人就質疑拜登是不是新冠肺炎感染,拜登卻聲稱自己只是「一點小感冒」。感冒,和新冠肺炎到底如何區別?雖說拜登是否感染,暫且還不清楚。但眼下美國當前的疫情蔓延程度下還是建議做個核酸檢測較好。尤其是在演講過程中,拜登也沒有戴口罩,也沒有太遠的社交距離。
  • 義診預告|起效快、效率高,關於生物製劑治療「牛皮癬」,您的疑惑...
    銀屑病俗稱「牛皮癬」,是常見的慢性皮膚病,病情易反覆。傳統治療銀屑病的手段包括外用藥、免疫抑制劑、維甲酸、光療等。生物製劑是一類大分子藥物,通過對抗致病的關鍵因子,達到治療目的。與傳統藥物相比,起效快、有效率高,副作用相對較小。
  • 美國流感症狀與新冠病毒病狀相似?美媒:此次疫情變得複雜
    美國媒體稱,因為流感症狀與新冠病毒病症相似,今年的流感疫情應對將變得複雜。美國流感 資料圖 新華社/美聯據「美國之音」15日報導,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最新數據顯示,第一波乙型流感病毒引發的季節性流感病例,在去年12月底達到高峰,之後穩步下降。該機構稱,由與豬流感相關病毒引發的第二波甲型流感從上月底開始出現,並一直呈上升趨勢。
  • 蘇茵教授:生物製劑在風溼性疾病中的獲益和相關臨床熱議話題
    會上,來自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風溼免疫科的蘇茵教授分享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生物製劑治療進展及臨床關注的一些問題。 國產TNF-α抑制劑的上市擴大了患者接受治療的機會 據統計,我國有近2000萬類風溼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和銀屑病患者。
  • 歐洲仍是新冠大流行中心:疫情期間,該如何區分感冒、流感和新冠
    疫情是否有所好轉?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成為大家所想知道的問題。但中國醫學科學院院士面對疫情的發展局勢,對所有人提出警示:別以為已經勝利,大家只是對新冠病毒缺乏想像力。據媒體報導,4月8日早上,該船上有一名62歲的女性遊客死亡,該遊輪目前已有15人因新冠肺炎感染死亡,而確診的超過600人。我國目前疫情雖然得到有效防控,但人們對新冠病毒的認識還遠遠不夠,甚至對它的傳播規律都難以掌控,無症狀感染者是否具備傳染能力還是未知。
  • 【漲知識 開眼界】一群銀屑病患者到生物製劑生產車間一探究竟
    「生物製劑」對於牛吧的患友來說已經不是一個新鮮詞了,不少人已經用上了生物製劑來治療銀屑病,即使沒有用過生物製劑的,恐怕也耳濡目染過許多次了。 生物製劑給大家普遍的印象是「效果好」「價格貴」。 社群裡面經常有人好奇的問到:「生物製劑究竟是什麼做的?
  • 牛皮廣告讓你知道了銀屑病,但銀屑病有哪幾種,該如何治療呢?
    那麼銀屑病是如何引起的?又有哪些手段可以治療銀屑病呢?02很多人只是聽說過銀屑病,卻不知道銀屑病也有多種類型,不同類型的銀屑病症狀也不盡相同1、尋常型銀屑病症狀輕輕地將一層薄膜刮開,會發現有點狀的出血症狀。2、紅皮病型銀屑病症狀這種疾病的症狀在臨床上是比較明顯的,患者會出現輕微的、面積比較小的潮紅,隨著病情的繼續發展,顏色會加深為暗紅色,並出現向全身蔓延的趨勢。發展到最後,點狀出血的症狀會慢慢被銀白色的磷屑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