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一本史書,就是打開一個世界,讀史而知天下
文丨八醬歷史(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哪個朝代的皇帝最個性,明朝皇帝無出其右。
正所謂「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明朝的皇帝雖然不是歷史上最英明神武、最雄才大略,卻是最有氣節的帝王。就好像崇禎,即便吊死在都不願投降,哪裡像宋徽宗父子。
而說起明朝的皇帝大家印象最深的還是朱元璋和朱棣這兩位。而整個明朝歷史之中,其實卻有著這麼一位皇帝在功績上絲毫不遜色於他們,只是名聲不顯罷,這位皇帝就是明宣宗朱瞻基。
朱瞻基在歷史上被稱之為「蟋蟀天子」,這是因為他最喜歡鬥蟋蟀。然而事實上,其並非頑劣不堪的昏君,反而是一位德才兼備的皇帝,在他的精心治理下,開創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仁宣之治」,他穩定北方,恢復生產,為靖難遺孤平凡,明王朝在朱瞻基手裡達到了頂峰,顯赫東亞。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仁宗朱高熾的兒子,永樂大帝朱棣的嫡孫,自小就聰明伶俐且勤奮好學,深得明成祖朱棣的喜愛。據說當初明成祖朱棣對於日漸肥胖的明仁宗朱高熾有著諸多不滿,認為其完全不似自己,甚至動了罷黜他太子之位的念頭。好在明宣宗朱瞻基的出生改變了朱棣的想法,為此朱棣還將朱瞻基立為皇太孫,朱瞻基順勢成為明朝第五位皇帝。
然而就是這一個英明神武、仁德治國的皇帝,卻因為一件事毀掉了自己所有的名聲,甚至於讓整個大明皇朝後來深受其害。
為了抗衡文官集團
朱瞻基所做的這件事就是給宦官讀書的機會,並且讓宦官給自己處理朝政,這件事也成為了明朝時期宦官權傾天下的開始。
我們都知道,明朝時期的文官勢力非常強大,甚至於權力一度壓過皇帝。朱瞻基在位時最喜好鬥蛐蛐,因為這項愛好卻經常被文官詬病,不過朱瞻基為人寬厚,不好重罰這群權力日漸壯大的文官們,也因此經常會被言官們橫加指責。面對勢力日益做大的文官集團,朱瞻基最終選擇了扶持另外一勢力同其對抗,這個勢力就是宦官。
宦官勢力的興起
當時朱瞻基設立內學堂,採用內閣大學士陳山教授宦官學識,讓宦官懂得朝政,開始一步步地踏入朝堂之中為朱瞻基辦事,甚至於朱瞻基本人還經常讓宦官處理朝政。一時間,朝堂之上興起了一股能夠同文官勢力相互抗衡的宦官勢力,並且比起強大的文官集團來說更加受到皇帝的信任。朱瞻基這個舉措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打壓了文官集團勢力的發展,也符合平衡諸多勢力的天子之道,然而卻後患無窮。
【司禮監秉筆太監】
遺臭萬年的舉措
朱瞻基的舉措確實是沒錯的,後來明朝歷代皇帝也同樣效仿,開設了東廠、西廠等天下人人為之色變的宦官機構,依靠宦官從文官手中搶回了不少的權力。然而,自古以來宦官多有亂政之舉,從小就身體殘缺的宦官心理本就存在一定的問題,因為無法傳宗接代而變得貪財貪權,而朱瞻基的舉措更是培育了一群有文化有見識的宦官,其中最出名的有魏忠賢、劉謹等。
這群權傾天下的宦官不僅打壓忠臣能臣,甚至收受賄賂,清除異己,讓整個大明皇朝的內部貪官汙吏日益劇增,掀起了無數冤案。
在歷史上明宣宗朱瞻基評價本該是極高,可就是因為這一件讓宦官把持朝政的舉動卻毀去了他以往所有的努力,同時也讓後來的明朝飽受其害。
今日互動話題:太監自古作為皇帝的政治工具,你認為這個角色有哪些優勢呢?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