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18日我市重點工作攻堅動員大會上,市委書記張術平指出,越是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大,越要關注和改善民生,特別是面對疫情的影響,更要精準保障好睏難群體的生產生活。
發展為先,民生為重。打好打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硬仗,如何提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如何凝心聚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如何開創農業農村工作新局面?如何織密扎牢基本民生保障網?如何推動文化和旅遊改革發展再上新臺階?圍繞民生工作焦點、難點,相關部門紛紛亮舉措、動真格,以決勝的姿態投入到今年的各項工作中。
市委政法委將認真貫徹落實全市重點工作攻堅大會精神,牢牢把握「走在全國、全省前列」目標,牢固樹立「超前預測預警預防、勇於擔當作為」的理念,進一步規範和加強城鄉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推動平安建設在網格中聯創、矛盾糾紛在網格中聯調、營商環境在網格中聯建,努力提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
——以實用為先導,科學劃分網格。按照「四至清晰、無縫對接、規模適度、方便管理、相對穩定」原則,科學劃分城市社區、農村社區、專屬功能區等網格。其中城市社區每300-400戶或1000人左右為一個網格,農村社區每個行政村為一個網格,規模大、管理任務重的村也可劃分多個網格,年內實現實施網格化管理的城鄉社區(村)覆蓋率達到100%的目標。同時,統籌黨建、行政、社會和市場等各方資源,優化整合治理力量、系統平臺、管理網格,實現「多網融合、一網(格)統籌」。
——以實戰為聚焦,強化力量配備。每個網格至少配備1名網格員,每50戶配備1名網格助理員。將警務助理、黨小組長、居民小組長、社區黨員、物業管理人員、社區保安和保潔員、樓棟長等納入網格助理員隊伍。協同有關部門收集社情民意,排查安全隱患,處置突發事件,化解矛盾糾紛,宣傳法律政策,代辦民生事項,確保問題早發現、隱患早掌握、難題早解決。年內,城市社區專職網格員、農村網格員配備率分別達到95%和80%以上。
——以實效為目標,健全完善機制。建立網格化服務管理聯席會議制度,確保網格化服務管理紮實有效。建立網格工作事務清單,堅持「權隨責走、費隨事轉」,確保權責對等、事財匹配。開發建設市、縣(市、區)、鎮(街)三級網格化管理信息平臺,統一信息採集和傳送終端,實現網格服務管理信息化。年底前,全部實現設備配備到位、信息錄入到位。
市教育局全面貫徹市委、市政府部署,統一思想,振奮精神,砥礪前行,攻堅突破,擔當實幹。
擔當使命抓突破。高揚改革與發展主題,目標任務,找準坐標定位。堅持疫情防控不鬆勁,從細心、細節、細緻入手,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堅持安全管理不懈怠,強化推動部門協同抓、上下聯動抓、學校全員抓、家庭配合抓、人防物防技防一起抓,做到安全防範全覆蓋。堅持內涵發展不停步,以持續提升各類教育品質與水平為目標,普惠發展學前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義務教育,特色多樣發展高中教育,融合壯大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等教育。
奮勇爭先抓突破。高揚責任與奉獻主旋律,統籌各項責任清單,將責任明確到人,自上而下,級級壓實。實行班子率先,抓班子帶隊伍,一級帶著一級幹,帶動一線愛崗敬業。實行機關率先,抓機關帶基層,推進市縣教育機關和直屬單位建設,改進作風與服務。實行黨員率先,抓骨幹帶全體,實施重點攻堅與典型引領,帶動全市教職工教書育人,全力譜寫人民滿意教育新篇章。
科學治理抓突破。高揚效能與質量主題,完善教育現代治理體系、提升現代治理能力,綜合發力,精準施策,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進程。完善教育投入機制,堅持既補短板,又抓全面,加大教育資源供給與整合,進一步夯實資源保障與條件支撐。完善管理運行機制,堅持效能優先與質量中心,優化教育決策、執行、監督、落實流程。堅持開門辦教育,廣泛吸收教育專家、教職工、家長和社會各方參與,把更多智慧和資源凝聚到教育事業中來,增強教育精準決策力、過程執行力、落實達成力。
省、市重點工作攻堅動員大會結束後,市農業農村局局黨組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傳達會議精神,3月19日上午召開市直農業農村系統「重點工作攻堅年」暨「轉作風 抓落實」專項行動工作會議,深入貫徹落實省、市重點工作攻堅動員大會精神,認真學習市委書記張術平《只爭朝夕勇攻堅 不負韶華譜新篇》講話內容,紮實推進全市農業農村系統重點工作攻堅任務,動員部署「轉作風 抓落實」專項行動。
認真規劃、努力堅持,牢牢把握好三大核心目標。一是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績效考核「保三爭二搶第一」。充分發揮農辦的統籌協調作用,建立更加嚴格高效的督導調度機制,確保各項指標齊頭並進、不拖後腿。二是三件大事出特色、出亮點、出成效。按照時間節點、目標要求不折不扣地完成好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美麗鄉村示範片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是全年工作的三件大事。三是攻堅克難再奮進、再突破、再保持。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畜牧業發展面臨新冠肺炎疫情與動物疫情疊加的影響,進一步改進作風、真抓實幹,集中全力推進全市1項重中之重事項、12項三重工作事項和2項重點民生事項等一系列重點任務,推動各項工作早啟動、早落實、早見效。
整作風,盯著問題改,堅持深入整改、全面整改,改出新氣象、改出新活力,是活動的著力點和突破點。一是推行日常工作績效考核評價制度。以市委、市政府和省廳等上級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為重點,實行臺帳式管理、項目化推進,把各項工作的責任主體、工作內容、工作要求、工作質量、完成時限、反饋意見納入臺帳,實行量化考核評價。二是完善工作溝通協調機制。重點強化分管領導與科室之間、科室與科室之間以及科室內部的協調,實行「一項工作、一名牽頭領導、一個責任科室、一名具體責任人、一抓到底」的責任機制,切實提高溝通協調效能,堅決杜絕相互推諉扯皮現象。三是組織開展一次機關幹部建言獻策專題活動。重點圍繞作風建設工作的突出問題和面上問題,由每一名機關幹部提出自己的建議。具有建設性、可操作性的合理化建議,實施集中彙編,加以改進和落實。四是建立「科長講壇」。「科長講壇」通過自己人講課、講自己的課、講給自己人聽的方式,加強學習教育、搞好傳幫帶。五是嚴格落實「七個一」基層聯繫點制度。圍繞中心工作出題目,各聯絡科室每個月至少到聯繫點2次,帶著題目了解掌握情況,帶著政策和感情解決實際問題,並形成有價值的調研報告,做到機關幹部真正沉下去,作風、工作、能力和情懷提上來。
2020年,市民政局將堅決貫徹全市重點工作攻堅動員大會部署,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攻堅突破、提質增效,全力打好民生保障攻堅戰,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眾。
堅決完成脫貧攻堅兜底保障任務。定期開展建檔立卡貧困人員核查工作,對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兜底保障範圍,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全面落實特困人員、殘疾人、孤棄兒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特殊群體救助政策,按時足額發放補貼資金,年內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達到50%以上,實現應養盡養。
加快推進重點領域改革落地見效。深化殯葬改革,出臺《關於進一步推進全市殯葬改革的意見》,啟動殯葬改革三年行動計劃,加快市縣鄉村四級公益性公墓建設,年內完成市級公益性公墓一期工程建設任務,落實基本殯葬惠民政策,倡樹形成綠色文明殯葬新風尚。
統籌完善社會救助體系。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制度,加強規範化管理,加大孤老殘幼及流浪乞討人員等特殊群體救助保障力度,逐步形成統籌銜接、精準實施、兜底有力的社會救助體系,確保精準救助、及時救助、公平救助。
著力擴大養老服務供給質量。全面推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加快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力爭年底前覆蓋率達到80%以上。加強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年內市老年中心三期工程開工建設,全市新增機構養老床位3000張,新建日間照料中心10處、農村幸福院15處。大力發展老年供餐服務,新建10處市民社區食堂,滿足居家老年人飲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