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手擊打網球的重要性,業餘網球玩家們幾乎人人皆知。從菜鳥到網球業餘高手,都不會放棄對正手擊球的各方面技術深入挖潛。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從而發揮正手的最大優越性。
玩過網球後,我們都知道了要用身體打球,而手臂和手腕需要放鬆。同時,很多網球教學資料也是這樣說的。於是有些球友便把這話當成真理,很容易使其絕對化。也有人出於對「放鬆」這兩字的不同理解,就很容易在如何發揮手臂和手腕的作用方面,停滯不前了。
我的理解是,這裡所說的「放鬆」,是強調擊打網球要調動全身的力量,確保擊球的力量主要來自蹬地轉髖轉肩,帶動大小臂向擊球方向快速揮動。也就是說,不能一味只靠手臂和手腕硬打,那樣只會讓手臂僵硬、僵化反而使不上勁。而如果我們的手臂,在由蹬地轉肩帶動向前的基礎上,又主動使上自身的力量不是更好嗎?而在這關鍵時刻,也只有手臂和手腕才能用上這關鍵的一招。
這裡要說的是,在正手擊球時,大膽使用持拍手的大小手臂和手腕的扭動,來加速擊球的旋轉。請注意,這裡強調了大臂的參與。我們在完成正手擊球拉拍之後,通常會有向下落拍的動作,向下落拍要讓球拍的位置,比正常的擊球揮拍方式更低一些。這樣,可以更好地實現從低至高揮拍擊球動作。
另外,擊球時前臂要與球拍近乎垂直。在拍面觸球前,持拍手的大、小臂及手腕,要先向上旋的反方向扭動到位,讓拍頭稍落手腕下。而在觸球時,大小臂要連同手腕,快速向上作180度反扭轉。與—般雨刷式擊球不同的是,此時的手肘不需上抬,也不是單靠小臂來帶動手腕。
而這樣運用大臂、小臂和手腕同時著力扭動,可使擊出的網球,在拍面的快速摩擦下陡然增加非常多的旋轉。經多次實踐,效果不錯,能極大地增加對手回球的困難。
當然,我們在強調擊打旋轉球的同時,萬萬不可忽視揮拍向前的力,這裡就需再說一下隨揮。這是一種繼續向擊球方向的積極跟進,必須達到動作半徑的最遠端才揮過身體。最好是能讓持拍手的手腕,最後落在身體另側的肩頭與大臂連接處。這樣就說明你發揮利用了所有的餘力。
當然,這屬一家之言,信不信你都可以試。(來源:網球之家 作者:牧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