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少數民族之一(果敢族)

2021-02-13 華人在緬甸

 緬甸民族服裝服飾可謂是:種類繁多,異彩紛呈;百花齊放,各展風採;源遠流長,連續不斷;隨時升華,大放光芒,只要認真細緻地觀察各個民族服裝服飾,就不難發現,這種民族性、豐富性、多樣性、實用性、區域性特點的多姿多彩的服裝服飾,是緬甸歷史發展的產物,是獨特文化傳統的結晶,是與自然生態和諧的象徵,又是生產生活方式的具體體現。

今天小草MM來講講果敢民族服裝,首先申明大部分都是以小草MM自身理解來講述的,有些可能和別人理解不一樣,這點麼我就不管啦,哈哈哈,首先說說奶奶級別的五配套,(奶奶級別的意思就是說女飾服裝了噶)頭巾,服裝,圍腰,布包,花鞋,我們果敢話叫包頭,一般都採用單色系做,有些麼自己縫成一個橢圓形的帽子,有些麼就是一塊頭巾自己各種包法,以個人喜好為主,不過也大同小異,圖片中奶奶的黑色頭巾就屬於單色系,老一輩的服色基本以深藍色為主,和男士基本同一個色系,在80年代以前不管男女的果敢服裝都以褲子為主,上衣有斜邊紐扣,中間紐扣為主,前面有講到每個民族會融入很多地區或時代的元素,就拿現在90後的果敢服裝來說,大部分融入了彩色花邊,還融合了一些其他民族的元素,很多人認為所謂傳統就是要堅持老一輩流傳下來的樣子,小草MM不認同這種思想,我們是一個擁有強大包容心的民族,在任何環境中我們都是一支勇敢善良的民族,傳統文化裡有些不符合時代發展的東西我們可以學會變通,有些傳統裡的思想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我們就應該轉換,但是骨子裡的勇敢和善良是我們果敢民族不能丟掉的根本,只要我們守住根本,其他都是可以隨著時代的變化而優化我們的文化底蘊。

咳咳咳咳咳不是只有其他民族才出美女的,我們果敢美女也是一批批的

光看美女,搞忘記寫到哪裡了,果敢服裝裡第三配套,圍裙,果敢話叫圍腰,記得奶奶跟小草MM說果敢姑娘是勤勞的姑娘,這也是為何服裝裡要配一個圍腰的主要原因,至於其他原因嘛我也曉不得,O(∩_∩)O哈哈~


再來講一下小花還(小花鞋)圖片不夠清晰。。找一張啊奶呢小花還來


這是傳統的小花還(小花鞋)為什麼叫小花還(小花鞋)呢?那是因為以前的婦女都裹腳,以三寸金蓮為傲,這個傳統麼現在已經不有了,那我們現在是不是只能叫花還(花鞋)了,哈哈哈。

這是現代版的花鞋,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們都有隨遇而安的能力。

全世界都知道素麻麻在任何場合都是傳統緬服,傳統緬鞋,站在素麻麻旁邊的小啊哥傳統的果敢服,傳統的果敢草鞋,不對叫(叉叉還)才對,當民族服裝代表的不僅僅是民族服裝時,它代表的是整個民族的態度。


傳統手工叉叉還了解一下,鞋底用的是麻線一針一線縫製的,為什麼是叉叉形狀呢?小草MM的老媽說,說你憨麼你還不承認,布還麼熱呢不是,怎麼挖地幹活,O(∩_∩)O哈哈~目前會這個手藝的人已經很少了,比喻說小草MM,O(∩_∩)O哈哈~


果敢民族這個擁有400多年歷史的民族,骨子裡有著仁義,有著骨氣,有著善良,有著勇敢,同時也有著傲氣,小草MM想這大概是我們一直很難融入到緬甸這個大家裡的主要原因,因為我們骨子裡的傲氣不屑向任何民族低頭,這跟我們祖先立足於果敢的初衷是一樣的,小草MM家的家譜明確記載,不屑歸順於滿清異族而立足於果敢山,這是在400多年前祖輩的想法,因為那時候強者為王,百姓是沒有選擇的餘地的,時至今日的時代,從百姓角度來說我們有選擇的權利,比喻說選擇融入到緬甸這個家庭裡,有些人可能又要說我們不削讓緬姓異族所統領,小草MM想說這個想法是分岔的,我們果敢民族現在需要的是認真的反思我們目前的處境,中國我們是再也回不去了,獨立的果敢世界是不承認的,因為在世界這張地圖上果敢是屬於緬甸的,作為擁有強大包容心的果敢民族應該轉換一下思維,從心底接受緬甸,愛緬甸,從內心深處來了解緬甸,果敢民族在緬甸民族版圖裡是一支合法的民族,我們成為緬甸一員的今天,依然有很多人至今無法合法擁有緬甸身份,這主要有2個原因,第一緬甸政府本身法制不全,人員配置不夠,導致很多居住在緬甸土地上的人們是沒有緬甸身份證的,不僅僅是果敢一族,還有其他民族也沒有身份證,第二個主要原因在於我們父輩們不稀罕緬甸身份證,政府下鄉統計時不願意去登記,導致我們沒有根,站在客觀角度來說,你沒有根我怎麼給你身份證呢?我怎麼知道你是不是有2國身份呢?

作為一支合法的民族我們族人很少出現在政治舞臺上,這對我們果敢民族來說是非常非常不好的,國家會議廳上你不出現,你不發言,國家怎麼會知道你的困難呢?要知道緬甸是一個有著135個民族的國家,這僅僅只是有記載的統計,還有沒有記載統計的呢,對於一個家長來說135個孩子,如果你不站起來講話,不站起來告訴我,你有什麼困難,我是無法靠異想幫助你的,所以在仰光果敢民族有一支推動果敢民族發展百年基金會

果敢民族發展基金委員會 公告

◼️本會為了維護會員們個人利益身心受損,本會杜絕會外任一組織、團體及私人在群內進行(捐/贈)財物等活動,並且在此溫馨提醒我親愛的會員們不要輕信他人隨意捐贈財物或參與活動,否則後果自負與本會無關。

◼️本會在一般情況下是不會主動向廣大鄉親們和會員們捐款的,除非在推動與本會宗旨活動相關需要時,才會動員大家出錢出力協助完成。

◼️本會經費來源如下:
1、入會費:緬幣6000元,於會員入會時繳納。
2、常年會費:緬幣6000元,於每年終繳納一次。一次性繳交(66000元緬幣)之會員為本會永久會員。
3、基金孳息。
4、補助收入。
5、樂捐款。
6、其他收入。

◼️未經本會允許,不得使用本會之名義向(會外)組織、團體及私人(捐/贈)財物。

◼️非本會委託、不得使用本會之名義出席或參加(會外)一切活動及會議。

◼️凡樂捐者或繳費者,都會得到本會發給收據單一份留為憑證,若有未收到者,請盡快與本會秘書處查詢,本會定將追究其原因給予交代,並且隨時歡迎廣大鄉親們和會員們對本會財務進行查證。

◼️本會為了財務透明公開化及活動信息化,本會將請專人開設門戶網站,隨時提供廣大鄉親們和會員們閱覽本會動態及了解本會財務狀況。

◼️本會在此聲明「果敢民族發展基金委員會」是熱愛果敢民族,廣播愛心,扶貧濟困,只求付出,不圖權、利、名 的平臺,是邀約全國乃至世界果敢族人,一起聯手關心果敢民族未來,協助各級領導為廣大鄉親們服務 以及關懷果敢民族「老弱婦儒」弱勢群體的平臺。

◼️本會會員有遵守本會章程、決議,及繳納會費之義務。連續兩年未依照章程規定繳納會費者,視為自動退會。

◼️本會會員有參加及協助本會推展各項活動及業務之義務。

◼️本會奉宗旨行事,忠於國家,忠於民族及尊重會員之意願,不得存有思想派系,假公濟私或為個人崇拜者服務。

◼️本會《九項宗旨活動》。
第一項/長期撫養年齡未滿十四歲「無人照顧」的孩子(每名/月/10萬元)。

第二項/終身資助年齡滿六十五歲或以上「獨居老人」生活費(每名/月/20萬元)。

第三項/長期資助「有好成績」,但因家貧而輟學的清寒學生(每名/月/20萬元)。

第四項/資助「家貧產婦」分娩費(每名/次/50萬元)。

第五項/資助「自願戒毒者」戒毒治療費用(每名/月/12萬元)。

第六項/獎勵「果敢族人」多有國家公務人員志願者,提倡「果敢民族」愛國精神,多為國家、為地方、為民族作貢獻(每名/月/20萬元)。

第七項/支助「果敢民族文化總會」開支費用,協助各級領導弘揚「果敢民族」文化;為廣大鄉親們服務。

第八項/支助「果敢民族民主團結黨」開支費用,協助各級領導爭取「果敢民族」政治立場;為廣大鄉親們爭取應有權益。

第九項/推廣本會《會員制》,致力打造「果敢民族」百年發展基金,使之穩健發展「果敢民族」事業。

果敢民族發展基金委員會 
2019.08.07

有興趣詳細了解果敢民族發展基金委員會的果敢朋友可以聯繫主要負責人噢

楊中 電話號碼:0943030111

相關焦點

  • 緬甸「果敢族」 (一)
    如果追朔它的源頭,曾與中國古代的一個皇帝結下不解之緣。即使在今天,許多果敢人儼然以皇裔後代而自稱。 明代中期,國勢強盛,周邊少數民數部落紛紛稱臣納貢,接受明王朝的統治。當時雲南與現在緬甸北部的克欽邦、撣邦的一部份土地,明代先後採取「以夷治夷」的方式對邊境「蠻夷」的少數民族進行統治,設立了六個宣撫司、宣慰司,其中兩個在目前緬甸版圖上孟養和木邦。
  • 「果敢族」的由來
  • 緬甸果敢的治安如何?
    緬甸是一個民族異常複雜的國家。雖然緬甸政府一直努力想統一國內的各種勢力。但是很多仍然地方動蕩不安。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緬甸一直實行大緬族主義。
  • 緬甸果敢的歷史與現狀
    探討果敢的歷史與果敢族的由來、果敢同盟軍與果敢特區的發展、果敢衝突的基本經過和影響,把邊疆治理與外交實踐相結合,推動果敢的民族和解與和平發展。關鍵詞:果敢;果敢族;果敢同盟軍;果敢特區;果敢衝突;民族和解一、果敢與果敢族緬甸果敢地處緬北薩爾溫江東岸,面積約為2 700平方千米,與我國雲南省臨滄市的鎮康縣、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滄源佤族自治縣以及保山市的龍陵縣接壤,人口約22萬,其中90%以上為果敢族,以漢語為官方語言,保持著漢族的文化傳統。
  • 果敢族,原來是為了生存而改名換姓的漢人!
    果敢族:緬甸的漢族一支(另兩支被稱為華族和猛穩族),生活在緬甸撣邦北部果敢地區,毗鄰中國雲南。果敢地區在唐代屬於南詔國的領土,宋代屬於大理國領土。總人數只有20多萬的少數民族「果敢族」,95%以上人的血統是漢族。
  • 緬甸和果敢鬥了70年,為何還無法收復果敢?
    其中 90%以上為果敢族,以漢語為官方語言,保持著漢族的文化傳統。關於果敢名字的由來主要有三種說法:一,「果敢」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英國殖民統治者引用的新名,來源於科幹山的音譯;二,「果敢」二字系由撣語變音來,「果」是撣語的九,「敢」是戶口,意思是這個地區由九戶人家組成;三,以中文釋義,果敢則為果斷、敢為的好詞句。
  • 果敢族:流落緬甸的明朝漢人遺民
    這塊名為麻粟壩,為果敢首府老街的所在地。這塊長約十餘公裡、寬不過幾公裡的壩子,管轄著緬北薩爾溫江東岸總面積約5200平方公裡的土地。與中國雲南省臨滄地區的鎮康縣、滄源縣、耿馬縣以及保山地區的龍陵縣接壤,邊境線長達250公裡。今緬甸聯邦的這個總人數只有20多萬的少數民族「果敢族」,95%以上人的血統是中國的漢族,他們最早來到這片土地的始祖,是一批追隨明永曆帝朱由榔殘存的官兵。
  • 果敢與短命皇帝朱由榔
    果敢與短命皇帝朱由榔文 / 晨碩最近,緬甸的果敢地區戰事頻仍,還殃及到中國邊民,激起中國人民的憤慨。
  • 歷史人文 果敢族:流落緬甸的明朝漢人遺民
    今緬甸聯邦的這個總人數只有20多萬的少數民族「果敢族」,95%以上人的血統是中國的漢族,他們最早來到這片土地的始祖,是一批追隨明永曆帝朱由榔殘存的官兵。果敢人也和緬北眾多民族一樣開始墾荒種煙。百餘年後,種販鴉片成了當地主要經濟來源……到1897年,英人與清王朝(時為光緒帝在位)談判定界,訂立《中英續議緬甸條約》,勘邊定界後,果敢正式被劃入英屬緬甸。生活在果敢地區的漢族由此改稱為果敢族,漢語改稱果語,漢文改稱果文。
  • 緬甸究竟有哪些少數民族武裝?
    緬甸內戰已經持續了70多年!自1948年1月4日緬甸獨立以來,緬甸就沒有真正和平過,幾十支少數民族武裝與政府軍磕磕絆絆了幾十年,直到今天,緬甸還有不少地方三天兩頭地爆發武裝衝突,和平顯得遙不可及。緬甸一共有135個民族,民族武裝也是非常多,我們來盤點一下緬甸的少數民族武裝有哪些。
  • 為何緬甸少數民族與緬族的矛盾甚至戰爭持續不斷?
    在現當代緬甸少數民族認同排序中,一個較為突出的特點是民族認同高於國家認同。對許多緬甸少數民族而言,他們首先是民族成員,然後才是緬甸公民,甚至有的少數民族不具備國家公民身份。緬甸封建王朝時期,少數民族地區與中央政府之間是鬆散的朝貢關係;英殖民時期,統治者有意將少數民族與緬族分而治之,人為製造民族矛盾。
  • 緬甸撣邦第一特區(果敢)地圖
    果敢(Kokang),全名緬甸撣邦第一特區,位於緬甸東北部比鄰中國雲南省,以果敢族為主體的自治區。
  • 該地區原是中國領土,後被迫分離,其中百分之九十的人口為果敢族
    清朝末年,我國丟失了大片領土,其中包括江心坡、南坎、庫頁島等地,果敢也是其中之一。果敢全稱為「撣邦北部果敢自治區」,首府為老街市,位於緬甸與中國之間的撣邦高原,其北面和東面緊鄰中國的雲南省。前文也提到了,清朝與英國第一次劃分邊界時是在1894年,當時英國還未強制性佔領果敢,而是承認了果敢屬於中國。可在1897年,中英雙方重新劃定邊界時,英方卻強制清朝政府籤訂了《續議滇緬界務條約附款》,將果敢地區劃入了當時英屬的緬甸。就這樣,果敢被迫與祖國分離,生活在果敢的漢族也被迫改稱為果敢族。
  • 果敢自治區的果敢族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其中尤以私造、私售軍火槍械為甚,致使不少槍械從果敢非法流向中國邊境乃至新疆等中國內陸地區,危及中國治安環境甚至國家安全。中方察覺,曾多次派人來果敢通報相關情況,並要求前輩嚴加管治,得到的卻消極怠慢應對。最終,果敢私造軍火一事公諸於世,各方譁然。彼時,我雖多次婉言竭力相勸,前輩卻仍未有足夠警醒,反挾武力自重,以極其殘暴的手段炸死17名國家警察,引爆震驚世界的「8•8事件」。
  • 果敢:曾屬於我國雲南,後劃入緬甸,當地人至今還說中文用人民幣
    而下面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地區曾經也是中國的一部分,很多人可能都沒聽說過,它就是緬甸撣邦果敢自治區。緬甸果敢位於緬甸東北部,與我國雲南省相鄰,在1897年以前,果敢其實都是中國雲南的一部分。清朝末年,清政府面對列強入侵消極妥協,並被迫籤下過許多不平等條約,而於1897年籤訂的《中英續議緬甸條約》就是其中一個,此條約將當時的果敢劃分給了英屬緬甸。
  • 緬甸的大緬族主義政策
    緬甸境內民族結構本來就複雜,再加上各個大國在此的算盤打的叮噹響,使得緬甸局勢更為混亂。但最主要的還是緬甸第一大族——緬族的精英們實行單一的大緬族主義政策,不平等的對待其他少數民族,激發矛盾。以克欽邦和撣邦地區為主的少數民族紛紛建立自己的武裝力量,對抗政府軍,尋求獨立,至此戰亂不斷!緬甸人口有約5390萬(2015年),68%為緬族。
  • 緬甸果敢現狀:昔日國門漢字被去除,緬文越來越重要
    吳三桂直到後來雙方議和這一部分人向清朝俯首稱臣,因此便形成了果敢地區為期300多年楊氏土司政權時代的開端,而今日緬甸果敢地區所謂的果敢族便是彼時一批人的後人。三、緬甸果敢地區的今生1947年2月,緬甸「國父」昂山與撣邦各族代表籤訂《彬龍協議》,就共同建立緬甸聯邦達成一致。而作為果敢地區實際控制者的楊文炳代表果敢族籤字確認。
  • 果敢王彭家聲:果敢最後的民族英雄
    ,有一快區域叫做「果敢」,這裡歷史上曾經是中國的領土,隸屬於雲南省,後來因為一些歷史原因劃歸了緬甸,然而這塊土地上人數最多的果敢族幾乎都是中國漢人的後裔。經過300年的發展,這群人的後代成了今天緬甸的果敢族,有20多萬人口,也就是緬甸的華僑。難怪幾百年後的今天,這裡人談起他們的祖上,依然會說是從中國過來的。
  • 果敢華人為緬甸的合法民族和公民 逃離緬北戰區的中國生意人講述果敢戰爭
    果敢屬於緬甸領土 果敢華人為緬甸的合法民族和公民1897年清政府籤訂《中英續議緬甸條約》,果敢被併入英屬緬甸。1947年2月12日,為爭取撣邦各族支持國家獨立,緬甸民族領袖昂山與果敢等撣邦33位土司籤定了建立緬甸聯邦的《彬龍協議》。1948年1月4日緬甸獨立後,果敢屬於緬甸的少數民族自治區域。緬甸政府將果敢華人認定為原住民族,在法律上確定為緬甸的合法民族和公民。
  • 「果敢王」彭家聲,是民族英雄還是果敢罪人?功與過該如何評說?
    在清朝初年,明末舊部想反清復明,於是在緬甸地區建立了反清海外基地,彭家聲的家族正是這時候定居於緬甸果敢,後來由於清政府籤訂了《中英續議緬甸條約》將果敢割讓給英國當殖民地,1948年緬甸獨立,果敢便成了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區,到了1960年,中緬雙方籤訂邊界協定,果敢被劃分給了緬甸,再到如今21世紀緬甸新政府宣布成立,緬甸聯邦果敢自治區也正式成立,果敢便一直與緬甸保持若即若離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