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正是帛裡裹珠風月初霽的年紀。
但很多女性的35歲,卻處於心慌、焦慮、迷茫的狀態之中。
因為職場上的35歲,正是事業黃金的分割線,上升管理階層的人早就上去了,站在底層的人依然站在底層,看不到未來職業發展的方向。
這個時候,想轉行換工作或想晉升都如千山阻隔,並不是那麼的容易,而且還要面對來自家庭的壓力。
35歲以後,面對工作和生活,很多人都猶如自己站在一片幽暗的樹林裡,看不到光。
面對工作上的發展瓶頸,生活家庭方面的壓力,活生生地展現了什麼是中年危機。
那麼,35歲以後的職場女性,將會面對什麼樣的瓶頸呢?
一、35歲以後面臨的三大瓶頸
01、工作的突破
我們的都知道職場上35歲是職業的黃金分割線,很多公司在招聘需求上都寫著要求35歲以下。
所以,這條界線成為了很多職場人的重要的分水嶺。
對於工作當面的突破,需要從兩個方面來看。
第一、中底層管理者
如果這個事情有的女性已經晉升到管理層的話,中基層管理者也會面臨再次晉升難的問題。
因為越往上走職位的限制程度越大,大多數公司一般為考慮提拔男性為主,而女性被提拔的機率較小。
除了女性管理者本身管理能力的弱勢外,大多數公司還會考慮到女性會將時間和精力放到家庭上面去。
所以,即便是女性和男性花費在工作的上的時間和精力一樣多,甚至有的人還比男性多,但也會遭到來自職場的偏見。
而對於中低層的管理者來說,雖然比起普通崗位已經具備一定的優勢,當遭到公司改革或項目變遷的時候,一樣非常的危險。
第二、普通員工
如果這個時期還是一般普通員工的話,那面臨的困境是非常危險的。
現在很多企業都實行末位淘汰制,而年齡也會成為其中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
而且這個時期沒有到管理層,也沒有任何管理經驗,跳槽並不是那麼容易。
我身邊有很多已經35歲+的女性,一直在普通的崗位上幹著普通的工作,想換工作但受外面環境條件限制,想晉升早就過了晉升了年齡。
公司一般都會提拔那些後進之輩,她們有朝氣有活力有想法有創意,還敢願意去拼、去努力。
雖然35歲+的女性也很拼、也很努力,但還是抵不過來自老闆們的偏見認知。
這個時期的女性,特別期望能夠尋求工作上的突破。
02、家庭的照顧
35歲的女性,除了面臨工作的壓力以外,還得面對家庭的壓力。
35歲以後,大部分女性基本都有了自己孩子,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照顧家庭。
因二胎政策開放以後,大部分的家庭會有1-2個孩子,所以如果家裡有人幫忙帶孩子的自己還會輕鬆一點,如果沒有那就會更加辛苦一點。
我有個朋友今天36歲,因結婚和生孩子都比較早,所以現在孩子也大了,一個上初中,一個上小學,算是能夠比較獨立的年紀。
因老人年紀大了,加上婆媳關係不好,所以她堅決不讓老人幫忙,堅持自己帶。
她每個周末會買好當周的菜,然後每天早上早起給孩子做早餐,晚上下班回到家給孩子做晚飯。
有時候因為工作忙,晚上要加班,只能給孩子點外賣,或者先給孩子做完晚飯,再加班,等到加完班入睡的時候都已經凌晨1點左右了。
老公常年出差,基本上一個月回家一次,基本幫不了她什麼忙。
有一次我問她:「你這麼辛苦,幹嘛不讓老人幫忙帶,至少能幫你做做晚飯。」
她說:「老人年紀大了,加上對孩子教育理念不同,即便是自己辛苦一點也無所謂。就是目前這份工作太忙了,想換一個不那麼忙的工作,年齡設限,投了幾份簡歷都沒有公司要。」
其實,像朋友這樣的職場女性也有很多,即便是工作很忙,也堅持著自己帶娃。
她們除了工作以外,同時也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照顧家庭方面。
即便是家裡有老人幫忙帶孩子的,但是孩子的教育還得自己親自來,老人只能幫忙做做家務、煮煮飯等。
我身邊的寶媽們,晚上要麼回家陪孩子講故事,要麼就是輔導孩子的作業到深夜,下班回到家的時間都全部奉獻給了孩子。
所以,這個時期,職場女性還有來自家庭方面的壓力。
03、自我價值的實現
除了工作和家庭以外,女性還有來自個人自我價值實現的困擾。
特別是當工作方面不得志的時候,很容易陷入到感傷或迷茫的階段,覺得自己的價值沒有得到體現。
每個人都想自己做的工作是自己喜歡的、擅長的,更是能賺錢的,但很少有女性達到這樣的工作要求。
所以,即便是每個月工作有著固定的收入,依然如同味嚼黃蠟,只是為了工作而工作,痛苦難耐。
35以後,她們更希望能夠實現自我的價值,無論從工作中還是生活中,都能找到一些成就感。
加上身邊同齡人都有顯著的成就的時候,心裡的落差會更大,她們更期待能迫不及待地實現自我價值和理想。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渴望做出一些小成績,有自己的事業,有自己的價值體現,而不是只是默默無聞地做一個小員工。
自我價值的實現以及自我成就感的體現,讓很多35歲+的女性陷入焦慮之中。
大部分的職場女性,隨著年齡漸長,面對工作上的破局、家庭的壓力和自我內在訴求的時候,如果處理不好的話,極其容易陷入到中年危機中。
那麼,如何做才能避免中年危機的發生呢?
二、面對中年危機,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01、制定目標
一個人,無論任何時候都要有目標。
即便是到了35歲,遭遇工作和生活的重重壓力的時候,更需要為自己制定一個清晰的目標。
在面對工作的時候,清晰規劃自己在工作上想達成的目標是什麼,而不是隨波逐流。
如果自暴自棄,任其發展,35對的焦慮更會成為你40歲,甚至是45歲的危機,而且這種危機將伴隨其一生。
所以,不管是在原崗位繼續提升,還是轉行換工作,都要為自己制定一個目標。
我有一個師姐,今年已經42歲了,四年前她已經做到了主管位置,但是她看到了自己未來職業發展的趨勢和狀態。
所以,她立志要轉行,決定轉行做兒童英語教育。
她開始制定個人目標,規劃好個人的時間,並她利用了工作外的時間學習了兒童心理學知識以及英語,沉澱自己這轉行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兩年以後她依然辭去了工作,和人合夥開起了英語教育培訓機構。
在創業的那兩年,非常辛苦,經常熬夜加班,甚至都沒有周末休息的時間。
但她相信,一個人吃過苦總會以不同的形式給你回報。
兩年以後,機構的生意也慢慢地有了起色,她的事業也步入了正軌,也能運用自如地掌控好工作和陪孩子的時間。
而且,她還說,之前所學的心理學和英語都能用到自己教育孩子身上。
所以,這算是事業和家庭兩豐收了吧。
所以,即便是現實的職場中為我們設置了年齡的分水嶺,但只要自己有著清晰的目標,並付諸努力,一樣能夠逆轉成功。
我們之所以會遭遇迷茫和困惑,大多數時候我們的目標是不夠清晰。
越是迷茫和困惑的時候,我們越是要靜下心來想一想自己到底要達成什麼的職業目標。
只有制定清晰的職業目標,才有可能抵達彼岸。
不然就會有大海中沒有航向的帆船,飄搖不定,不知道去哪兒。
02、不斷學習
除了制定目標以外,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不斷的學習。
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永遠處於一個變化的狀態之中,而要想跟上時代的節奏,只有保持學習才不落後於他人。
佩內洛普·菲茲傑拉德說過:「你學過的每樣東西,都會在你一生中的某個時刻派上用場。」
所以,不要害怕自己今天所學的知識沒有用,在將來的某一天,它一定會派上用場。
我們所走的每一步,都會算數。
到了35歲以後,很多職場女性會因將精力和時間放在家庭上,而忽視了自己學習的時間。
這恰恰是不對的,為了避免遭遇職業瓶頸,我們更要抽出時間讓自己保持專注的學習。
無論是學習工作本身的專業知識,還是資格考證,抑或是興趣愛好的東西等等,都可以保持學習。
因為,你不知道這些東西在某一天就能幫助到你。
我有個朋友5年在一家企業上班,工資平平,職位也平平,但好在公司福利比較好,有瑜伽和健身娛樂部。
而我的朋友也加入了瑜伽俱樂部,並且保持每周跟著老師學習和練習。
後來慢慢地技術也有所長進,興趣也越來越濃,自己還在外面報了私人的瑜伽課,考了瑜伽證。
最後在35歲的時候,毅然辭去了公司的工作,和朋友合作開個一家瑜伽館。
其實,最開始她學習瑜伽的時候,也沒有想到自己會從事瑜伽教練這一職業,也是從興趣和愛好中挖掘了這一職業信息。
年過35歲,想要跳槽或轉型必須滿足兩個條件。
一個是要具備業界通用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另一個條件是要積累作為領導者的紮實經驗和技巧。
如果後者你沒有,那麼就紮實深究第一個,努力學習,讓這些知識和技能成為你謀生的工具和手段。
所以,很多時候,當我們迷茫不知道做什麼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學習,學習一定會帶你走出迷茫區。
03、保持自律
人到中年,最大的問題就是身體跟不上心力。
即便是自己多麼想做一件事,但是有時候身體會很疲憊,精力不足。
特別是上了40歲以後,這樣的情況比較明顯。
所以,對於女性而言,在工作和家庭都需要自己的前提下,保持足夠的精力才能更好地去工作和照顧家庭。
而擁有充分的精力的前期一定是保持自律。
從運動方面來說,每周一定要給自己規定一個固定運動的時間,即便是工作再忙,生活再瑣碎,也保持一定的運動量。
很多人會因為工作很累而懶得去運動,覺得睡一覺躺一躺就能恢復精力了。
其實,保持和恢復精力的最好辦法還是運動。
因為在運動的時候,人體的耗氧量和能量的消耗會增加,血液循環速度加快,血液中的氧氣和葡糖糖會增加,而大腦的運轉需要氧氣和葡萄糖,這使得大腦的新陳代謝加快。
特別是有氧運動,效果會更好。
所以,給自己制定一個運動計劃,讓自己運動起來。
其次,千萬不要熬夜晚睡,很多寶媽在忙完一天的工作以後,晚上回到家忙完孩子的事情,就開始躺在床上刷手機,刷到很晚才睡覺。
對於女性來說,睡眠不僅美容還能讓我們疲憊一天的身體得到休息,第二天早起也不用那麼痛苦,上班也有精神。
所以,給自己制定一個鬧鐘時間,什麼時間做什麼樣的事情,不要將時間浪費在一些無用的事情上。
其實,一個自律的人幹任何事情成功的機率一定會比不自律的人大,而且什麼樣的困難也都能克服。
人到中年,保持自律更是有一個良好的身體狀態和精神狀態去面對工作和生活。
04、調整心態
35歲以後職場,已經不再像二十幾歲的時候,一受委屈就想著逃離,遇到不合理的要求就想以辭職來解決。
在職場中,可能我們會鬱郁不得志,沒有得到預期的職位或沒有拿到預期的薪資,和同齡人抑或比起公司後進人員存在差異,但也不要著急或焦慮。
我們照自己的計劃一步步來完成目標,不急不躁。
同時,我們也要去承認目前的現狀和現實問題,不然只會令自己陷入到焦慮之中。
雖然到了這個年紀,同齡人之間已經拉開了差距,或者自己有不如他人之處。
但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準有很多,主要是在於你自己怎麼去看待成功這件事情。
家庭和睦快樂,家人身體健康,這些也是幸福的一種,並不是職位高低,工資多少,財富多少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標尺。
所以,當我們和周邊的人有差距的時候,儘量調整心態,做好當下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即可。
簡單地說,每個人的目標都不一樣,想達成的目的都不一樣,而且能力也是不相同的。
我們設置的目標一定要基於能力範圍內,這樣才不會達不成目標,也不會因沒有達成目標而失落、沮喪。
除此之外,人到中年的我們或許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只有積極樂觀的心態才能跨越這道坎。
「世界本沒有惡意,只要我們稍稍調整一下心態和立場,眼裡便儘是美好。」
所以,良好的心態是面對工作和生活最重要的底氣。
35歲以後的我們,或許正在經歷或者即將經歷焦慮、迷茫、瓶頸,如果我們不正面衝撞它、擊破它,那麼它在40歲、45歲的時候依然會捲土重來,並且一次比一次兇狠,而你卻一次比一次無力。
所以,我們所能做的只有保持不斷的學習,具備個人核心競爭力,讓自己永遠有可以溢價的個人價值,才能有隨時轉身離開的底氣和能力。
- end -
作者:王丹豔,意得首席諮詢顧問、CCDM中國職業規劃師、BSC高級職業規劃師、美國舒伯學派職業規劃師、9年以上企業項目管理、5年以上企業培訓講師、多平臺職場領域人氣作者、註冊國際心理諮詢師(CIPC)。專注職場領域,實現個人成長。
歡迎關注:職場女性後花園,分享更多職場領域成長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