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中的意趣和率真是最高境界,米芾這三種方法值得學習

2020-12-26 太一智慧書畫藝術

米芾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書法家,他與蘇東坡、黃庭堅、蔡襄被譽為「蘇、黃、米、蔡」北宋時期的四大書法家。北宋時期是書法「尚意」的時期,由於五代之後,人們在書法上「丟失」了唐以前「手授口傳」的學習方法,留給北宋書家的只是一種探索之路,由於歐陽修及北宋「四大家」的努力,人們便在書法上朝著「尚意」的方向前進了。

「尚意」,是指人們對書法本質意義的看法,以前,書法多以書寫規矩為根本,尤其是在唐代,幾百年來的「尊法」思想,使得書法成如「算子」般的審美思想,而北宋時期這一現象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儘管「失去」了筆法和「法度」,但書法的「意味」更為深厚,這就是北宋時期書法「尚意」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作為北宋時期「尚意」書法的代表人物,米芾與其他人的書法思想稍有不同,蘇東坡和黃庭堅認為,書法中的境界和意味,主要體現在人的修為之上,如果一個人的學識、修養、閱歷等越豐富,書法的精神境界和所要表現出的意味就會越高。而米芾在這方面並沒有過多的提倡和感受,但他認為,書法雖由「技法」和「境界」所組成,但技法仍是書法中的根本和基礎,沒有更多、更好的技法,意境的東西也是很難表現到位的,因此,米芾大多數情況下所談的都是技法給意境帶來的藝術性思想。

米芾的書法審美思想主要集中在「意」之上,這一點與東晉時期的王羲之是基本相同的,唐代張彥遠曾經記錄了王羲之的話:「子敬(王獻之)飛白大有書意。」就說明從那個時期,人們就注重了書法中的「意味」,「須得書意轉深,點畫之間皆有意。」等等。米芾的「書意」思想,也許與他取法王羲之書法很有關係。那麼,米芾是如何在書寫中表現書法的「意趣」之美的?

執筆方法對「書意」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執筆問題並不能直接對書法的書寫程度構成多大的影響,但是,米芾作為一代名家,仍然在執筆給書法意味帶來的影響上有著自己的看法。他在《海嶽名言》中說到:「學書貴弄翰,謂把筆輕,自然手心虛,振迅天真,出於意外。」這句話說得非常明了和直接,他認為,寫字時握筆要輕一些,手心則會輕,如此一來,才能在書寫中達到自如便捷、酣暢淋漓的程度,寫出來的字會產生出天真之美。

「世人寫大字時用力捉筆,字愈無筋骨神氣,作圓筆頭如蒸餅,大可鄙笑。」這句話讓我們想起了以前王羲之在王獻之身後抽筆的故事,如果寫字時能有猛然間抽掉毛筆,就認為執筆的方法有問題,否則就認為執筆是正確的。但是,這一問題在北宋時期已經得到了糾正。蘇東坡也對此談了自己的看法:「獻之少時學書,逸少(王羲之)從後取其筆而不可,知其長大必能名世。僕以為知書不在於筆牢,浩然聽之之所,而不失法度乃為得之。然逸少所以重其不可取者,獨以其小兒子用意精至,猝然掩之,而意未始不在筆。不然,則是天下有力者莫不能書也。」 從上面的記述可以看出,王羲之考察王獻之執筆問題,並不是牢與不牢,而是是否專心寫字的問題。與米芾的執筆稍有差異,但二者都是以執筆方法為論的。

然而,執筆的正確與否,關鍵不是考察五指法還是三指法,而是松與緊的程度,從上述觀點來看,執筆較松時,會達到自然率真的書寫效果,對表現書法的「書意」是很有好處的。

筆法給「書意」帶來的影響

書法之「法」在於筆法,筆法是歷代書家一直都在談論的一個關鍵性問題,也是們普遍摸索的主要問題。儘管五代之後的筆法有所損失,但北宋書家並沒有忘記對筆法的探索,尤其是米芾,他雖然沒有過多地關注人的學養、情操等問題,但是他把重點卻放在了書寫的能力,也就是技法之上,並且他還認為,技法同樣也能給「書意」帶來一定影響,甚至會改變「書意」。

「要須如小字,鋒勢備全,都無刻意做作乃佳。」「晉右軍、會稽內史王羲之行書帖真跡,天下法書第二,右軍行書第一也。鋒勢鬱勃,揮霍濃淡,如雲煙變怪多態。」這裡,米芾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那就是「鋒勢」。早在此之前的西晉時期的衛恆,曾經提出了「筆勢」的概念,是指運筆時的趨勢、趨向以及點畫的質感,而米芾所說的鋒勢,是在此基礎上,更加細化到了筆鋒在筆畫中的精微程度,即我們常說的「毫毛」給筆畫帶來的某種感受。「鋒勢備全」就是指的這個意思,要關注到每個筆鋒的趨向、質感,以及由此帶來的「意味」審美。

書法中也有「飛白」、「枯筆」的說法,它們的共同意思指在墨液較少的情況下,以主鋒(筆畫的中間所使用的筆鋒)為主所寫出來的點畫以外的輔毫所產生的絲黑或絲白,這樣的書寫效果又是另外一種藝術性感受,它既有書寫感,又有趣味性,能產生出自然、率真的藝術性感受,它完全不同於人為因素所帶來的效果,是一種「無意於佳乃佳」的藝術效果。

實現鋒勢的方法,主要是正確的用筆之法。米芾說:「善書者只得一筆,我獨有四面。」這句話是米芾長期以來研習魏晉書法所得出的結論,並不是他有多麼的自負。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它的意思:對於毛筆寫字來說,往往都是拖著毛筆向前行走,毛筆與紙面的接觸只有一個面,即米芾所說的「一面」,這樣的點畫質量並不是很高。而魏晉書法之所以成為人們師法的對象,其中一個根本原因就在於它的筆法高妙。

米芾的「獨有四面」,實際上是指筆畫左右、上下都能見到的筆鋒運動的軌跡,他認為自己通過多年的努力,已經掌握了這樣的筆法。如果寫字時拖筆向前,只能是筆的一面與紙面接觸後留下的墨跡,那麼,米芾的「獨有四面」是如何實現的?其實,它就是魏晉的絞轉筆法。毛筆在行筆過程中,如果用絞轉筆法,「獨有四面」的筆法並不是困難的。絞轉就是書寫過程中不斷地轉動毛筆的錐面,使之與紙面發生摩擦而留下的墨跡,它是魏晉筆法的核心和關鍵。「獨有四面」的筆法,會使點畫質量更高,意味更濃。

章法形式給「書意」帶來的影響

章法即形式安排,章法中也可以用布局來說明它的基本屬性。無論是書法還是繪畫作品,都把布局安排看作是形式感的重要組成部分。章法能給「書意」帶來哪些影響?米芾認為,唐代楷書「安排費工,皆一筆書,狀如算子,豈可垂世!」是不值得學習的,但米芾卻給出了自己對章法的看法。

他用了一個「三」字說明字的章法是如何安排的。「三」字三畫異,故作異。重輕不同,出於天真,自然異。」他說這個「三」字,如果對三個橫畫安排不好,則不會有趣味產生,就變成了我們現在所說的「美術字了。要達到」率意寫牌,乃有真趣」的藝術效果。

針對章法的問題,米芾還提出了「字之八面」的說法。「字之八面」從字面上看來是指字的筆勢問題,實際上,米芾這裡的「字之八面」是指字的章法。在米芾看來,每個字都是由各個筆畫所組成的,而這些筆畫卻會對其它字的趨向、空間布局造成一定影響,因此,在創作時,既要考慮單字的寫法,更要關注到字與字、行與行的整體布局,從而使章法在形式感上有統一和諧的謀劃。

綜上所述,米芾是書法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書法名家,他對書法的關注不僅是技法書寫能力之上,更重要的是他把「書意」也作為書法藝術性的最高境界來看待,與北宋其他人不同的是,米芾更取向於技法給「書意」所帶來的便捷好處,這一點正好符合了他所說的「意足我自足」的說法。

本文由《太一智慧書畫藝術》平臺原創,作者:郭宗吾。

歡迎關注,書法知識持續放送。

相關焦點

  • 米芾最高境界的作品,瀟灑自如、清勁風動,被譽「中華十大名帖」
    元朝書法大家趙子昂曾經說過:「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功,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歷來人們把用筆作為書法最關鍵、最神秘的部分,它最能體現出書法家的功力和素養。但是作為初學者想要學習好書法的筆法,不能上來就研習那些名家大家的筆法,而是要循序漸進,由簡到繁,先去臨摹一些清晰明了的作品,打好基礎後再去進一步深造。
  • 米芾送給皇帝的一幅字,瀟灑而痛快,不愧是天賦異稟的書法奇才
    這句話出自唐太宗的《帝範》,原文說道:取法乎上,僅得乎中,取法乎中,盡得乎下,取法乎下,僅得乎次意思是學習任何一門藝術,要從最高級的學起,這樣的話,就算學不成功,也不會走向末流!但是如果跟隨不高明的老師學習,就算學到他們的程度,也不會有更大的成就。
  • 這是學習米芾書法最好的教材,有培訓班狂買200本!
    這本書就是—《破解米芾書法密碼》作者系知名實力書法家張其亮先生,由曹寶麟先生題寫書名、張榮慶先生作序,生動解讀米芾,學行書者必備點擊下圖,高效學米芾!▼客服微信號:shufa28,電話:15989608972其亮不僅把米字寫到了家,且在技法研究,理論探索方面有抒理,有概括,有見解,這是很多尋常書家做不到的。
  • 米芾和蔡襄書法的不同:師法、集古——推陳出新與食古不化
    老焉, 其書壁以沉傳師為主……」據此可知, 米芾「集古」的大概過程, 由淺漸深, 追溯上古。並且不專一家, 擇善而從, 有長即學, 遇短即舍, 採取廣收博取的辦法。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出米芾「集古」過程是一個不斷「慕」而又不斷「悟」的辯證發展過程。在米芾師法古人, 不斷地「慕」和「悟」的過程中, 形成了米芾學書的重要方法———揚棄, 尤其是縱向的揚棄過程。
  • 米芾對古人技法的研習和理解,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與蘇軾、黃庭堅相比, 米芾的人生閱歷和對藝術專攻執著不盡相同。米芾有詩曰:「何必識難字?辛苦笑揚雄, 自古寫字人, 用字或不通。要知皆一戲, 不當問拙工。意足我自足, 放筆一戲空。」此詩表達了米芾「尚意」的藝術理念, 他把寫字當作嬉戲, 表現了他作為藝術家率性的一面, 其實內心深處他卻把書法看得很重, 甚至一日不可離書。
  • 米芾55歲寫的自薦信,賣弄水利知識,這書法美了900餘年
    米芾《臨沂使君帖》雖然內容是兩部分,但氣息前後一致,不似《晉紙帖》《臨沂使君帖》那樣前後風格不統一。由於換行和後半部分上端全部採取下空一字的處理方法,反而巧妙留白,與前半部沒有絲毫違和之感,使整篇章法更加空靈。
  • 米芾《彥和帖》
    米芾於書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書為最大。南宋以來的著名匯帖中,多數刻其法書,流播之廣泛,影響之深遠,在「宋四家」中首屈一指。      米芾書畫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畫獨具風格。書法頗有造詣,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米芾平生書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書為最大。南宋以來的著名匯帖中,多數刻其法書,流播之廣泛,影響之深遠,在「北宋四大書家」中,實可首屈一指。
  • 顏真卿和柳公權書法傳承千年,被後人稱為字帖,米芾:都是醜書
    在書壇上顏真卿和柳公權的書法一直被學習和臨摹,但是宋代有一個人卻說:顏真卿和柳公權的書法是醜書,自從他們開始就有了醜書。米芾書法局部說這句話的人就是米芾,米糊作為宋四家之一,一生瘋瘋癲癲,經常口無遮攔,但是對於他評價顏真卿和柳公權的書法,後人褒貶不一。
  • 一卷900年前的米芾真跡,如今在美國問世,許多都是書壇罕見之作
    在書法的學習上,古人難以獲得一些珍貴的字帖,這是印刷術不發達的舊時代的共同特徵,他們往往會難以越過當代名家而直接學習古人,而正是這些人,在廣泛學習近代人的基礎上,然後再上追古人,往往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
  • 米芾書法鑑賞(上卷)
    米芾平生於書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書為最大。雖然畫跡不傳於世,但書法作品卻有較多留存。南宋以來的著名匯帖中,多數刻其法書,流播之廣泛,影響之深遠,在「北宋四大書家」中,實可首屈一指。康有為曾說:「唐言結構,宋尚意趣。」意為宋代書法家講求意趣和個性,而米芾在這方面尤其突出,是北宋四大家的傑出代表。米芾習書,自稱「集古字」,雖有人以為笑柄,也有讚美說「天姿轅轢未須誇,集古終能自立家」(王文治)。
  • 「返晉卑唐」——米芾書法審美追求
    以此表達其對書法難以割捨的喜愛之情, 以至於任何功名、美色都不能代替。正是因為他對書法的喜愛和追求如此癲狂, 才造就了他在書法史上的成就和地位。米芾的很多言行足以使人想起晉人風流倜儻、豪邁不羈的作風。當時有人贈詩稱其「衣冠唐制度, 人物晉風流」 (《宣和書譜》卷十二) 。清代梁巘在《評書帖》中有云:「晉尚韻, 唐尚法, 宋尚意, 元明尚態。」
  • 小溪流的歌(四)——淺談書法學習中老師的作用和學習方法
    練字這事,有沒有老師指導確實差別很大。我是在1989年報了龐中華書法函授班,開始正式學習硬筆書法的。說是正式,其實就是僅憑寄過來的幾本練習本模樣的教材,自學而已。半年才寄交一回作業,批了之後寄回來。可是度過這一段時間,身材挺拔了,個子長高了,嗓音低沉了,鬍鬚也烏黑了,有男人味了,成男子漢了!變醜是必經階段,就像醜小鴨,將來就是白天鵝!近十年來,我開始軟硬筆並進,毛筆主攻歐體,硬筆先學田英章,後兼顧各家。現在的學習條件,二維碼一掃,大師降臨;網際網路一登,名家紛至。真是幸福!
  • 米芾用他個性的書法,完美詮釋中鋒用筆!
    對北宋書法有所了解的人,一定不會沒聽說過米芾的名字,作為書法第一人的米芾,書畫自成一家,別具風格特色。宋代人注重筆法研習與傳承,而米帝又極為講求個性和意趣,作為有著「北宋四大書法家」之稱的米芾,不僅能寫詩文、精鑑別,更擅長書畫作品,其中書法用功最為深厚,米芾的「八面出鋒」對後世影響頗深。所謂「八面出鋒」,是指書法用筆,無論在轉筆角度、折筆速度、行筆力度等方面始終依據線條曲直、方圓、強弱、等變化來掌握筆勢,以不同的筆鋒觸紙,從而達到姿態萬千的筆法。
  • 書法欣賞,米芾行書《千字文》,米芾書法高清大圖
    千字文是中國著名古典名篇,由南北朝時期梁朝散騎侍郎、給事中周興嗣編纂、一千個漢字組成的韻文。全文為四字句,對仗工整,條理清晰,文採斐然。《千字文》語句平白如話,易誦易記,是中國影響很大的兒童啟蒙讀物。
  • 行書,學米芾容易學王羲之難,為什麼?從八大山人書法線條品端倪
    書法的「寫」首先是技能,有技能才能書寫,才能產生書法作品,才能顯現書寫者的能力。學習書法,就要懂得筆法,筆法就是,通俗地說,就是。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方筆和圓筆的運用,方筆與圓筆同許多筆畫因素是相通的。
  • 他學米芾,幾可亂真!
    雖然畫跡不傳於世,但書法作品卻有較多留存。南宋以來的著名匯帖中,多數刻其法書,流播之廣泛,影響之深遠,在「北宋四大書家」中,實可首屈一指。康有為曾說:「唐言結構,宋尚意趣。」意為宋代書法家講求意趣和個性,而米芾在這方面尤其突出,是北宋四大家的傑出代表。米芾習書,自稱「集古字」,雖有人以為笑柄,也有讚美說「天姿轅轢未須誇,集古終能自立家」(王文治)。這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米氏書法成功的來由。
  • 【書法研究】書法收藏對米芾書風的影響 ■張三鐵
    張旭《秋深帖》等五帖,據米芾《書史》記述原為杭州陸氏收藏,嘉祐中為太守沈遘借閱拆留,後在其侄延嗣處,米芾從此處購買到手。另,米芾《篋中帖》記下了曾購買懷素的書法:「芾篋中懷素帖……購於任道家。」  2、交換 這是收藏家們常用的收藏方法之一。
  • 這是初學米芾最好的字帖!
    這幾年,喜愛米芾書法者眾。我的《破解米芾書法密碼》一書出版後,常有書友諮詢我,學習米芾書法從哪兒入手?
  • 書法各體的臨寫方法
    它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潤色,形質得之於法而有據,性情得之於心而難名,古之書家,其字裡行間,流露出一種精神意態,其所產生的美感,能使玩之者無窮,味之者不厭,可見意即為心法,是研究書法藝術更豐富的內涵和更深刻的本質的方法,藝術的真正價值,並不在於單純熟練技巧和功力,只有當形質和性情,法和意,形和神,理與趣處於一種合諧的結合時,才能孕育出藝術的風格。
  • 如何看懂書法中的章法,值得一看!
    在日常書寫時,由於楷書點畫要求嚴格,寫起來又慢,故在實用書寫時,往往不寫嚴格意義上的楷書,但作為書法學習者來說,又是必須練習的一種書體。通過練習楷書,掌握書法的結體和用筆的基本規律。 而對行書來說,不論從藝術或實用,都是在普遍書寫的一種書體。這是因為行書這種書體,最適合實用,又具有藝術性,所以為書家喜愛,又能為廣大群眾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