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有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何出此言呢?畢竟,功夫這東西,上臺來自然能分出個一二。總能夠有個輸贏出來。而文人之間的爭鬥呢?你寫的文章好看還是我寫的文章好看?每個人的看法可能都不一樣了吧。你不喜歡也不代表我差,我還覺得你沒文化不懂欣賞呢!孤芳自賞就是這麼個意思。沒人覺得我好,老子還是覺得自己天下第一。這也是習武之人瞧不上文人的酸腐氣息的原因吧。
文人間孤芳自賞的很多,自然而然相互看不順眼的也挺多的。觀念不同也想爭個高下來著。在近代史有這麼兩個人,都是文學大家。不但文學水平高,而且這脾氣也都是一個比一個大!一個是魯迅。都是九年義務教育出來的人,對於魯迅可謂是再熟悉不過了。如今網絡上盛行的魯迅表情包也是來源於他。各種魯迅說,讓人忍俊不禁。《狂人日記》等書籍也是影響了半個多世紀的中國人。出書中魯迅先生的口吻我們也能感覺的到,魯迅是名「狂人」。
另一位需要介紹一下的是郭沫若。比起魯迅,這一位給大家的感覺應該親切多了。他的文章沒有多少列在語文課本裡。更沒有那麼多讓人頭疼的「背誦全文」。並不是沒列入小學語文就代表不好。其實單純論文學能力,郭沫若比起魯迅也是不遑多讓的。魯迅進入小學課本可能也更多源於魯迅先生大力發展和普及白話文吧。
可以說這兩位文學大家,都是中國近代史文人的代表人物。那麼他們在同一個時代會有怎麼樣的火花碰撞出來?文無第一,但是文人是都不想爭第一的麼?肯定不是。在他們各自的眼裡,肯定都是自己的文章是最好的。所以兩人也是一直頗有看不順眼對方。兩個人在半個世紀中憑空罵戰的次數也是非常之多。
兩個人相互看不順眼也是有原因的。一是像上文提到的,大家都覺得自己更棒!第二也是更關鍵的一點。他們兩個很「像」。
哪裡像?長得像?並不是長相。這裡的「像」是指兩個人風格很像。他們都到日本留學,然後選擇回國報效國家。又都是一開始從事的醫學,然後棄醫從文。更巧合的是,他們都是父母包辦婚姻的被迫害者。這人生經歷可以說是異常相似了!(難道我發現了一條成為文豪的道路?)
但兩個人也有不一樣的點。魯迅顯然是在散文方面展現了自己異於常人的天賦。而郭沫若則更多的是對戲劇有天分。而在面對父母包辦婚姻這一點上,他們展現的也是完全不同的選擇。魯迅是選擇了接受,默默習慣了髮妻。而郭沫若則大膽地去追尋屬於自己的愛情。
正因為這些相同的經歷卻又完全不同的選擇,也就註定了兩人的相互看不慣了。從他們兩人剛剛在文壇展露風頭,就開始了相互競爭。魯迅這邊寫一本小說,郭沫若那邊立馬就要出一首詩歌。誰也不服誰,總想著要比對方強,把對方比下去。
誰說相互競爭就不能成為好朋友呢?但有一點決定了他們無法成為朋友。就是前文提到,對於父母包辦婚姻他們的選擇。魯迅是個非常有責任心的人,尤其在感情這方面。講究忠貞和忠誠。而郭沫若這個人,唯一一點為人詬病的地方就是,他的私生活混亂。這一點,從根本上斷絕了兩人成為朋友的可能。價值觀的不同,註定了道路的不同。
郭沫若還寫信指名說魯迅是衣冠禽獸,是中華民族的敗類。而魯迅也還以顏色,回懟:遠看一條狗,近看是條東洋狗,仔細一看,郭沫若!
這句話也被網友奉為經典,網絡上鍵盤俠無數次運用。也算是趣聞一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