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實題材網文到主旋律電影,中國故事傳遞時代精神

2020-12-12 澎湃新聞

從現實題材網文到主旋律電影,中國故事傳遞時代精神

李蒙

2020-07-01 20:20 來源:澎湃新聞

7月1日,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的這一天,由騰訊影業、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上海三次元影業、閱文集團聯合出品,黃建新執導的電影《1921》於上海中共一大會址舉辦了開機活動。作為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獻禮之作,電影講述了首批共產黨人,在風雨如磐中擔起了救亡圖存重任,讓中國革命前途煥然一新的故事。

99年前的重要轉折點,一幫年輕人「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依然讓當下年輕人感受到激勵和鼓舞。探其內核,是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和中國故事永遠打動人心。

值得注意的是,《1921》是閱文集團出品的第一部主旋律電影。這和已經是全內容平臺的閱文,長久以來持續培育現實題材作品,弘揚中國精神、奮鬥精神的內容價值觀是一脈相承的。

文學創作一直都有記錄當下時代風貌的特點。中國網文發展20年,從早期幻想題材興起,到如今的百花齊放中現實題材蓬勃繁榮,始終不變的是蘊含其中的對奮鬥精神的崇尚。

網絡文學創作進一步發揚了這個特點。通過開放平臺,吸引大眾創作,每個有時代洞察和寫作熱情的人都有機會。閱文平臺作者不少是兼職寫作,他們本身的職業有大學教授、國企骨幹、扶貧幹部、警察、現役軍人、科研人員等等。許多現實題材網絡文學作品通過運用「知識考古流」「文解流」「專業技術流」等手法,不僅講述了故事,也傳遞了技藝和知識,以現實主義精神建構網絡文學的「時代感」和「現實感」,使網絡文學更接地氣,更具時代價值。

另一方面,網文平臺的現實題材創作也更加具有自身的特色。

首先是即時性,相比於傳統出版的長周期而言,網絡文學即時發布更新,記錄的是最當下的事情。疫情期間,閱文「我們的力量」主題徵文大賽吸引了數萬作者報名參加,誕生了許多《武漢我為你加油》《在前線奮鬥》等這樣記錄當下的現實題材正能量作品。上海一家快遞公司的管理人員「夢風」就以一線經歷為靈感創作了快遞員為抗疫前線運送緊急物資的故事《一諾必達》,體現了人們齊心協力抗疫的奮鬥精神。

其次是大眾性,相比於嚴肅文學,網絡文學的情節設置更加生動,語言表達更加活潑,角色設置也更受到市場歡迎,這樣的作品更具有大眾普及性。比如志鳥村的《大醫凌然》,是典型的醫療題材的硬核行業職場文,將網絡小說特有的創作手法與現實題材完美融合,在受到年輕人喜愛的情節中塑造了銳意奮鬥的職場英雄,表達了現實生活中的理想追求。

另外是傳播性,數字閱讀技術使網絡文學作品更加便於推廣。《2019年中國數字閱讀白皮書》顯示,2019年數字閱讀用戶達4.7億,同比增長8.8%,年輕人正成為數字閱讀的主力。這個巨大的、規模持續增長的讀者群體,也是網絡文學的受眾群體。人們能夠在飛速發展的時代中,第一時間看到當下最新的故事,感受當今時代的奮鬥精神。

現實題材網文的發展,同樣離不開內容平臺不斷的推廣和投入。由上海市新聞出版局指導,閱文集團旗下多家知名原創文學網站聯合主辦的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徵文大賽已經舉辦了四屆,歷屆參賽作品與作家總和超過四萬部。

其中眾多作品實現了線下實體出版與IP改編探索的多領域發展。例如《復興之路》《明月度關山》等十幾部部作品已經相繼籤約實體出版;《大國重工》《韓警官》《相聲大師》等作品已經正式籤約了影視改編。《朝陽警事》影視方與北京市朝陽區公安局合作進入拍攝階段。可見,作為IP源頭的網絡文學行業,影響的是整個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向,重要性不言而喻。

除了對於國內文化產業的影響外,隨著網文出海持續發展,網文原著和翻拍影視作品正越來越多地在海外收穫熱烈反響。全球的作者和讀者,通過現實題材的作品,更進一步認識當代中國社會風貌和崇尚的價值觀。

從少年英雄到當代各行業的奮鬥者,從現實題材文學作品培育到出品主旋律電影,在黨中央提出的「大力發展網絡文藝」的方針指導下,像閱文這樣的內容平臺在逐漸深入精品化的過程中,還會推出更多的精品力作,對全球講出奮鬥中的中國精神與故事。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現實題材網絡電影《中國飛俠》上線播出
    □本報記者 王坤寧  網絡電影作為網際網路平臺重要的視聽形式之一,也在不斷深耕現實題材創作,弘揚時代主流價值。12月9日,被列入國家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精品工程扶持項目和北京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發展基金扶持項目,首部聚焦外賣小哥群體的現實題材網絡電影《中國飛俠》的首映式在北京舉行。該片於12月10日在愛奇藝獨家上線播出。
  • 主旋律與商業化「火花」正旺,現實題材網絡電影分帳破千萬已成常態
    今年以來,現實主義題材網絡電影《狙擊手》《狼鷹》《奇襲·地道戰》《瘋狂老爹》《我來自北京之過年好》等影片分帳破千萬已經是司空見慣。接下來,《中國飛俠》《掃黑英雄》《我來自北京之瑪尼堆的秋天》《奪命狙擊2》等11部現實題材網絡電影待播,誰將刷新票房新記錄?
  • 現實題材網絡電影《中國飛俠》上線播出「北京模式」開拓視聽領域...
    □本報記者 王坤寧  網絡電影作為網際網路平臺重要的視聽形式之一,也在不斷深耕現實題材創作,弘揚時代主流價值。12月9日,被列入國家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精品工程扶持項目和北京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發展基金扶持項目,首部聚焦外賣小哥群體的現實題材網絡電影《中國飛俠》的首映式在北京舉行。該片於12月10日在愛奇藝獨家上線播出。
  • 扶貧題材電影:生動講述脫貧致富故事
    電影《一點就到家》海報核心閱讀從當代中國獲取思想和文化資源,描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時代新願景,扶貧題材電影繼承中國電影的敘事傳統,延續現實主義的影像風格,為主旋律電影創作積累新的經驗這些影片從當代中國獲取思想和文化資源,描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時代新願景,繼承了中國電影的敘事傳統,延續著現實主義的影像風格,為主旋律電影創作積累了新的經驗。講述奔向小康的新農村故事在故事結構上,近年來的扶貧題材影片選擇了較為樸實的形式。
  • 《追夢》專家研評會:描摹時代變遷圖景 探索主旋律題材市場化路徑
    對此,著名影視評論家陳先義評論道:「這部作品的成功在於它題材上的獨具一格。《追夢》揭示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軍隊和廣大人民對改革開放的迫切期待,對新生活的無限嚮往,以及服從大局,聽黨和國家召喚的那種決心和意志。十年百年後,當我們回顧深圳的發展歷史,這是一部有史料價值的電視劇作品。這部劇描繪出了時代發展下,中國在經濟發展和精神文化層面創造的奇蹟。」
  • 『答題專欄05』結合影片,簡述近幾年主旋律電影的創新之處
    主旋律電影指那些思想上體現主流意識形態,取材於重大革命歷史事件或是現實生活,塑造正面人物形象,用以謳歌革命歷史主義與奮鬥精神、主流價值觀和時代精神。隨後三十多年間,主旋律電影聚焦於兩大類型:一是新中國一以貫之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如《大決戰》《大轉折》《大進軍》系列、《開國大典》《毛澤東的故事》《周恩來》等等。
  • 今年最好看的現實題材電影,竟然是一部網大?
    2018年是現實題材電影爆發的一年 《我不是藥神》一戰封神,《狗十三》直面中國式家庭教育的頑疾,《無名之輩》大放異彩 後來主旋律電影成為市場的香餑餑
  • 講好中國故事,拍出時代現實影視精品,助力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
    無論是強大的演員陣容,還是熱門的題材故事,現實主義題材劇也憑藉著對優質內容的堅守與正能量的傳播,佔據了當下電影、電視劇市場的高地,這些現實主義題材作品都受到了業界和媒體的熱烈關注。講好中國故事、拍好中國故事、展示中國形象、弘揚現實主義,要把理念和價值觀念融會在一個個血肉豐盈的藝術形象中。
  • 2020中國電影:主流故事傳遞中國精神
    《我和我的家鄉》採用拼盤式敘事模式,5個故事聚焦醫療、扶貧、教育、環保、旅遊等方面,通過喜劇的樣態,以幽默的方式全方位多維度地展現了在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巨大變化,以及普通百姓在這一歷史進程中的主體地位,在給觀眾帶來了歡樂和感動的同時,引發大家思考。《一點就到家》則講述新生代農民利用現代網絡打通產銷兩端脫貧致富的故事。
  • 主旋律電影發展正進入新階段
    多部影片日前宣布開機,如《我和我的家鄉》《戰疫2020》《1921》,同時還有更多電影項目計劃浮出水面。隨著主旋律題材影視作品被更多推出,打磨現實題材精品成為大勢所趨。  從近十年市場環境來看,主旋律電影發展正進入新階段。
  • 《新世界》解碼新時代主旋律題材電視劇創作基因
    作為一部回顧歷史、弘揚時代熱血的主旋律作品,《新世界》絲毫不落窠臼,堅持將大格局和小人物相結合,充分彰顯新時代的主旋律表達。電視評論家胡智鋒曾用四個「有」歸納了主旋律作品的好看標準,「有種、有貨、有料、有趣。」他解釋:「有種,是有擔當有情懷;有貨,是要有哲理和思想;有料,是要有故事、有細節;有趣,就是要拍得有趣味。」
  • 2020年中國電影:主流故事傳遞中國精神
    《我和我的家鄉》採用拼盤式敘事模式,5個故事聚焦醫療、扶貧、教育、環保、旅遊等方面,通過喜劇的樣態,以幽默的方式全方位多維度地展現了在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巨大變化,以及普通百姓在這一歷史進程中的主體地位,在給觀眾帶來了歡樂和感動的同時,引發大家思考。《一點就到家》則講述新生代農民利用現代網絡打通產銷兩端脫貧致富的故事。
  • 奇幻電影多爛片?超現實題材也需現實主義創作精神
    因為實在不明白這個故事講了什麼。」市民顏西是奇幻電影愛好者,在他看來國產奇幻電影其實有非常好的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作為「底本」,但相比創作故事,很多電影製作方更願意把錢砸向有流量的明星,讓這些明星在「奇幻」的背景中談一場「懸浮」的戀愛:「這是對奇幻電影的極大誤解。」《封神傳奇》,豆瓣「觀眾看電影某種程度就是看自己,奇幻電影需要有現實精神和當下現實生活的映射才能打動人。」
  • 網絡電影越來越正,「主旋律」能為市場帶來哪些新風向?
    因此,網絡電影市場在逐步「改邪歸正」的同時,湧現出了大批既接地氣又有看點的主旋律題材網絡電影精品。用網絡電影語言講好中國故事所謂主旋律,來自鄧小平同志的一句名言:「一切宣傳真善美的都是主旋律」。而主旋律影視作品,意為主流意識形態的革命歷史重大題材和與普通觀眾生活相貼近的現實主義題材。
  • 2020主旋律電影啟示錄
    當下,不管是現實的產業需求,還是社會對影視作品提出的正向價值要求,或是文化出海、輸出中國符號的願景,都讓主旋律成為每一個影視人的必修課。 接著《我和我的祖國》又開創了主旋律的拼盤電影敘事模式,七個導演講述七個故事。更重要的是視角開始轉變,從普通人物的角度看歷史大事件,一下拉近了觀眾與主旋律電影的距離。今年的《金剛川》則再度創新模式,以三個普通人物視角拍攝了同一個大事件。
  • 現實題材網絡文學拼成「新時代的中國」
    「新時代的中國」第二屆網絡文學現實題材主題徵文大賽於1月9日在江蘇南京揭曉。22部優秀作品獲嘉獎,《2.24米的天際》《錦繡魚圖》分獲完結作品和未完結作品兩個組別的一等獎。書寫時代風華,描摹人世煙火 22部獲獎作品體現出作者深厚的家國情懷,和深入生活,紮根現實的創作精神,他們用網絡文學作品觸摸時代脈搏、抒寫時代風貌、記錄人民生活,彰顯不同凡響的中國精神、中國風採、中國力量。他們或描摹新時代中國的偉大成就,或聚焦中華民族文化根脈,或講述基層生活謳歌平凡英雄,既有磅礴的時代風華,也有溫馨的人間煙火。
  • 網絡電影《中國飛俠》專家研討會在京舉行 「北京模式」賦能現實...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常務副會長張衛認為,《中國飛俠》將人情冷暖延伸到道德情懷,將道德建設和市場競爭之間相互關係的探討落腳在小人物身上,使得影片本身具備了一般影視作品沒有的高度和溫度。源於生活觀照現實 網絡電影提質升級現實題材作為直接觀照生活的題材類型,貼近民生,直擊現實,具有天然的觀眾基礎,更容易激發人們的情感共鳴。
  • 從電影敘事策略角度分析主旋律電影的發展
    從電影敘事策略的角度對主旋律電影進行分析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當前主旋律電影在敘事風格上的變化,加強對於主旋律電影發展的理解,對於思考主旋律電影未來發展趨勢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2、主旋律電影的困境和變革隨著中國電影市場不斷完善,主旋律電影與其他電影一樣需要符合市場規律,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然後主旋律電影還需要體現愛國主義精神,弘揚中華文化。在這雙重要求之下,主旋律電影發展壓力巨大。
  • 首部航空工業題材主旋律電視劇《中國製造》殺青!
    首部航空工業題材主旋律電視劇《中國製造》殺青!我國首部航空工業題材主旋律電視劇《中國製造》於12月9日正式殺青,該劇通過「三代」航空人的故事,全景展現了70年來中國航空工業,從與世界先進國家水平望塵莫及,到望其項背,再到同臺競技的艱辛奮鬥歷程。
  • 《吉他兄弟》總製片人範冰心:好的主旋律作品可以改造精神世界
    緊扣時代脈搏,聚焦社會變遷。近兩年,螢屏上湧現了很多高品質主旋律劇作,相比過去嚴肅感人的風格,如今的主旋律作品更加人性化,也讓觀眾感受到更多的溫暖親切。《吉他兄弟》就是這樣一部用兄弟倆創業溫情故事展現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的主旋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