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戰役中,有三個比較重要、關係著軍委縱隊和中央縱隊生死存亡的阻擊戰,即灌陽新圩阻擊戰、興安界首光華鋪阻擊戰以及腳山鋪阻擊戰,其中腳山鋪阻擊戰是三場阻擊戰中雙方兵力投入最多,也最為悲壯、慘烈的一仗。今天這篇文章,就來寫寫這場最為慘烈的一仗,內容還是包括腳山鋪的地理位置,腳山鋪阻擊戰的兵力部署以及戰鬥經過和結果。
(一)腳山鋪的地理位置
全州縣至興安縣間有四個渡口,自北而南分別為屏山渡、大坪渡、鳳凰嘴、界首;腳山鋪,北距全州約16公裡,東距屏山渡渡口約5公裡,南距紅一軍團部過湘江的大坪渡口只有14公裡,距鳳凰嘴渡口17公裡,西南距界首渡口26公裡;紅一軍團退守腳山鋪,靠南約5公裡的屏山渡渡口,在11月30日落入湘軍之手;若湘軍越過腳山鋪,紅軍將無險可守,湘軍就能封鎖湘江,徹底將紅軍圍在興安、全州、灌陽構成的三角區裡。
腳山鋪,是一個只有20多戶人家的小村子,坐落在桂(林)黃(沙河)公路邊。腳山鋪一帶並排著兩列東西走向約有二公裡長的小山嶺,各有數個小山頭,與南北走向穿行期間的桂黃公路形成縱向的雙「十」字形;公路右側是尖峰嶺、雙把牛角抱西瓜山、黃帝嶺,公路左側是沖天鳳凰山、美女梳頭嶺、米花山和懷中抱子嶺;其中黃帝嶺、懷中抱子嶺最高,同時都在南端,整個地勢南高北低,由北方全州縣開來的湘軍呈仰攻狀,而紅軍則是居高臨下的守衛,因而,腳山鋪是阻擊北全州南下的湘軍很好的陣地。
(二)紅軍腳山鋪兵力部署
根據腳山鋪的地形地勢,紅一軍團軍團長林彪、政委聶榮臻和參謀長左權決定在腳山鋪一帶構築兩道阻擊線,北側一列山嶺為第一道阻擊線,南側一列山嶺為第二道阻擊線。第一道阻擊陣地在腳山鋪至北面小坪裡長約一公裡的桂黃公路兩側諸山頭上,有紅一師擔任左翼,兵力部署在公路左側的米花山、美女梳頭嶺一線,以第二、第三團為主力,第一團為預備隊;紅二師擔任右翼,兵力部署在公路右側的尖峰嶺之美女梳頭嶺之間一線,同紅一師右翼銜接成為接合處,以第四、第五團為主力,第六團為預備隊,主力第四團暫放在最高山峰懷中抱子嶺,與黃帝嶺一起作為第一道阻擊線的最後防守陣地。第二道阻擊陣地設在腳山鋪以南的洛口、珠蘭鋪、白頭、水頭、夏壁田一線,以白沙至夏壁田為左翼,由紅一師三個團阻擊,白沙至洛口為右翼,由紅二師三個團阻擊。
(三)腳山鋪阻擊戰戰鬥經過
11月26日,林彪、聶榮臻率部到達石塘後,電令紅二師五團反攻全州縣城,紅二師六團佔領屏山渡;但是湘軍先於紅軍進入全州縣城,紅五團、紅六團只好趕往腳山鋪、魯板橋一帶,等待紅一軍團主力部隊的到來。
11月27日,紅一軍團軍團部及軍團領導人從大坪渡口渡過湘江經二美灘趕到腳山鋪,實地考察腳山鋪的地形地勢之後,決定以腳山鋪作為阻擊主戰場。同日晚上,軍委得知紅一軍團搶佔全州未成,電令紅一軍團林彪和聶榮臻堅決打擊由全州向南及西南前進的湘軍第一陸軍,保證軍委和各軍團在全州和界首之間渡過湘江。
11月28日,雖然紅一軍團部有精心、周密的部署,但是奉命趕到腳山鋪阻擊陣地的部隊,只有紅一師的二團和二師五團、六團;紅十五師擔負直接保衛中央、軍委縱隊過江的任務,不可能趕來;紅一師主力兩個團遠在湖南道縣境內協助紅五軍團扼阻追敵;為此,紅一軍團軍團部命令在界首的紅二師四團和紅一師主力星夜兼程趕到腳山鋪。因而,腳山鋪阻擊戰開始時紅軍部隊只有紅一軍團四個團加上軍團直屬隊共計5000餘人(紅四團在11月28日中午趕到腳山鋪),但是要面對湘軍三個師又一個支隊的兵力(劉建緒部第十六師、第六十二師以及第六十三師和第十九師一部)。根據已有之部隊,紅一軍團部決定,紅一師主力尚未到達覺山之前,先將紅二師的兵力終點部署在桂黃公路兩側,紅一師到達後,在按原計劃部署在公路西側;具體部署是紅五團、紅六團駐守公路右側,紅四團居中分置在公路兩側,紅二團駐守公路左側,軍團部設置在米花山上。11月28日中午,被紅五團一營讓過的湘軍章亮基的十六師的前哨偵察連,在尖峰嶺腳下被紅五團二營、三營殲滅;傍晚時分,章亮基的十六師與紅五團一營交火,紅五團一營為減少損失,撤回到腳山鋪第一道阻擊陣地。
11月29日黎明時分,湘軍先以九架飛機轟炸紅軍陣地,但由於紅軍陣地隱蔽和敵機的盲目投彈,紅軍傷亡不大;飛機轟炸之後,便是猛烈的炮火轟擊;接著便是湘軍衝鋒。起初衝鋒的敵人還彎著腰邊爬邊盲目射擊,後來見山上的紅軍毫無反應,以為都炸得差不多了,便都直起腰來,嚎叫著往山上衝;待湘軍進入有效射程後,紅軍才開始還擊,兇猛而圖二胺的火力讓衝鋒的湘軍第一進攻被打垮了。湘軍多次攻擊都沒有奏效,便重新組織空襲和炮火轟擊,即使如此,湘軍的進攻都沒有得逞,夜色將晚,湘軍撤回後方魯板橋以北。
11月30日凌晨,紅一師主力在師長李聚奎的帶領下趕到腳山鋪,顧不上疲憊,馬上進入公路西側陣地。紅一師的到來,讓軍團領導迅速調整兵力部署,公路西側陣地紅一師二團、三團在前阻擊,一團作為預備隊;公路東側的陣地以紅二師四團、五團為阻擊主力,六團作為後備力量。11月30日,湘軍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一個師的兵力,向紅軍陣地進攻;在人數優勢和強大火力支撐之下,中午湘軍攻佔了紅一師的米花山陣地,並以米花山為依託進攻紅一師的美女梳頭嶺陣地,經過激戰,紅一師指揮員傷亡過半,為減少損失,紅一師放棄梳頭嶺,撤退到懷中抱子山進行阻擊。紅一師撤退後,紅二師五團堅守的尖峰嶺成為前沿最激烈的爭鬥之地;紅一軍團給紅五團的命令是死守陣地,紅五團政委易蕩平帶領戰士奮勇抵抗,部隊損失較大,見此,林彪下令紅五團放棄尖峰嶺,向紅四團靠攏;在最後轉移陣地越過一道戰壕時,易蕩平被子彈擊中,警衛員要背他走,易蕩平見敵人向他和警衛員圍了過來,命令警衛員向其開槍,警衛員不忍心,易蕩平便猛然地奪過警衛員的槍(自己的槍打完了子彈)抵住自己的太陽穴開槍,英勇犧牲。
尖頭嶺失守,紅二師退守黃帝嶺。湘軍緊隨著向黃帝嶺和懷中抱子山進攻,但都被紅軍頑強的抵擋住了。11月30日夜,湘軍準備從兩側向南迂迴到紅軍後方,切斷後路,然後迂迴包圍懷中抱子山和黃帝嶺上孤立無援當紅軍,鑑於此,紅一軍團部決定紅一師、紅二師撤出懷中抱子山和黃帝嶺,撤到珠蘭鋪、白沙一帶組成第二道阻擊線。
12月1日凌晨軍委和總政治部先後發電,命令紅一軍團堅決完成消滅全州之敵由朱塘鋪沿公路向西南前進部隊的任務。面對生死時刻,面對湘軍的兇猛進攻,紅一軍團兩個師以英雄氣概,與敵軍肉搏廝殺,前赴後繼,以血肉之軀築起了保障軍委縱隊、中央縱隊和後續部隊過湘江的屏障。
(四)腳山鋪阻擊戰戰鬥結果
紅一軍團一師和二師,與三個師又一個支隊的湘軍鏖戰四天,完成了軍委交代的任務--將湘軍阻擊在腳山鋪以北至12月1日,成功掩護中央縱隊和軍委縱隊渡過湘江。腳山鋪阻擊戰是湘江戰役中最為激烈和慘烈的阻擊戰,紅一軍團政委聶榮臻負傷,紅四團政委楊成武負重傷,紅五團政委易蕩平犧牲;兩個師犧牲戰士多達4000餘人,其中紅三團損失最大,由長徵出發時的2700多人,到阻擊戰後的僅剩八九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