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二十四年,津門呂祖堂,因一場白事而引發的混混大火併

2020-12-23 大獅

民國有奇案,津門有奇談,欲知其中事,需聽「大獅」言!

話說民國乙亥二十四年(1935年)農曆三月初八,窯窪(今北營門一代)農戶楊鳳山的女兒楊紅珍嫁給呂祖堂一代的小販凌春雪(小名凌三)為妻,婚後夫妻感情和睦。

楊紅珍對丈夫很好,鑑於娘家的生活條件較好,因此每次回娘家之時,經常從娘家帶些雞鴨魚肉回家給丈夫調補身子。凌春雪對妻子也很是關心,從不讓她乾重活。

同年六月,紅珍感覺噁心作嘔,體弱無力,月事也停了,她認為這是懷孕跡象,便將此事告訴丈夫。丈夫大喜,對紅珍更是體貼關懷。紅珍愛吃鮮果,凌三便每天上街為其購買新鮮水果,四鄰五舍都誇紅珍有福,有這麼好的丈夫疼自己,對於一個女人來說,這不就是幸福麼?

過了一個多月,凌三想帶紅珍去北洋女醫院檢查一下。紅珍則以害怕醫生檢查時自己難為情為由,不願意去檢查。

又過兩個月,紅珍腹部愈見隆起,並時常伴有疼痛感,半月之後,疼痛感加劇。凌三有些擔心,再次提出要帶妻子去醫院檢查。而紅珍則認為自己是初次懷孕不適應而反應過大,再次拒絕丈夫好意。

又過十餘日,紅珍腹痛再次發作,疼得在地上亂滾。凌三趕忙找鄰居借來手推車,將妻子推到北洋女醫院。經檢查,紅珍並非懷孕,而是肚中有瘤,但由於耽擱太久,加之送醫不及時,紅珍於五個小時後死亡。

紅珍死後,娘家認為姑爺凌三刻薄女兒,不給及時醫治才導致女兒死亡,不但不許凌家將紅珍的屍體入殮,還要求停屍七七四十九天。更荒唐者,除了要求姑爺披麻戴孝之外,還要親家母和親家公也必須披麻戴孝。

漫說是天津衛,縱使訪遍全國,哪曾見過公公婆婆給兒媳婦披麻戴孝的道理,而姑爺披麻戴孝也不合常理,只有晚輩才能披麻戴孝。為了讓楊家消停,凌家只能答應。

若只是這樣,也還好說。然而就是停靈期間,楊家糾集七八十人,其中有不少窯窪和小夥巷(今西於莊)的混混)來到凌家坐吃坐喝,殺豬宰羊。不但如此,凌三的三個大舅爺,也就是紅珍的三個哥哥,手持棍棒鐵鍬,將凌家所有東西砸碎不說,還把衣服和被褥等用品全部在院裡燒掉。更將房梁鋸斷,櫞子掀翻,連瓦片都給揭下來砸碎。

楊家人如此放肆,奈何凌家人單力薄,不敢跟其理論。呂祖堂一代的混混看不過去,認為這是小夥巷的混混到呂祖堂一代「鬧砸」,要不教訓教訓他們,呂祖堂一代的混混就算是「栽了跟頭」。

於是乎,呂祖堂一代的混混糾集百餘人,跟楊家人以及小夥巷的混混發生了火併,不但打了打跑楊家人和那些混混,連靈棚順帶也給拆了,將紅珍的棺材抬走埋掉。小夥巷和窯窪的混混吃了虧,於是回去「碼人」,二次殺了回來。

此事立即驚動了河北警察署,最終出動了數百軍警和三輛鐵甲車,才將這場因白事而引發的混混大火併彈壓下來。

經過調解,楊家不許再找凌家的麻煩,另需賠償凌家損失。但楊家只答應不再攪鬧,賠償之事不肯答應,除非凌家能賠自己女兒的命。事已至此,再爭執也沒有意義,兩家劃清界限,自此不再有任何來往。

可憐凌三,歿了妻子不說,好好的家庭還弄成這樣。說到底,還是自己窩囊所致,要不是那些替他「拔闖」的混混,他還不定讓楊家給欺負成嘛鬊鳥樣。

相關焦點

  • 大梁酒徒的津門遺蹤
    小福在其母逼迫下跟了富賈俊卿後,依舊思念星五,終因相思成病而死。王伯龍認為「戴愚庵兄之作說部,人多喜其寫英雄,不知寫兒女遠勝於寫英雄也」。後人多知大梁酒徒善寫「混混兒」,善寫掌故小說,《流雲鎖月記》或許也是「寫兒女遠勝於寫英雄」。  1940年天津大陸廣告公司出版的「新書預告」稱李燃犀「倡寮故事」《燕侶鴛儔》「在印刷中」。天津《午報》也曾刊登他的小說《粉紅色的三不管》。
  • 民國二十四年,大公報的一則新聞令人錯愕:如今竟有如此怪誕之事
    1935年2月16日,這一年是民國二十四年,天津《大公報》在這一日刊登一則新聞,看罷之後,不禁令人倒吸一口涼氣,天下竟有如此荒唐之事? 具體什麼事兒呢?且聽我與您道來。 話說這一年,粵漢鐵路正值修築期間,本來平常無事,卻不想接連鬧出人命,而起因不過是一句謠言所致。
  • 田蘊章被譽「津門歐楷第一」,田蘊章:愧不敢當,津門第一應是他
    兩人皆是出身於天津,都是以歐楷為宗,很多人將他們的歐楷視為「津門第一」。陳益椿王維賢書法集對於「津門歐楷第一」的稱號,田蘊章老師曾做過回應,他謙虛地表示不敢當,真正的「津門歐楷第一」當時民國時期的王維賢。
  • 奇案鉤沉:民國二十六年,轟動津門的「海河雙屍案」
    民國有奇案,津門有奇談,欲知其中事,需聽大獅言。 話說民國丁丑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937年,此時華北戰事吃緊,日寇不期將要佔據津門,就在這動蕩不安的節骨眼上,卻不料想發生了一樁雙屍命案,這便是當年有名的「海河雙屍案」。
  • 混混也能當皇帝(上)
    混混也能當皇帝?你沒聽錯。古往今來,能人輩出,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代浪,在中華歷史的幾千年裡,這皇帝可真是什麼樣的人都有。名門貴族,王侯將相且不必說,還有你像什麼要飯的,做混混的,當兵的……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今天要講的的這一位,就是上面所說的混混同志。
  • 《河神2》津門天團再闖謎案 升級劇情引期待
    《河神2》定檔海報由愛奇藝、工夫影業、閒工夫聯合出品,李蒞櫻任總製片人,田裡執導,汪啟楠監製,金世佳、張銘恩、王紫璇、陳芋米主演的民國奇爽探案劇《河神2》今日發布最新海報及預告,並宣布定檔於7月6日在愛奇藝上線。
  • 99%的人不知道的祖堂牌位的寫法!
    上述寫法做法,因本人水平有限,難免有誤,僅供親朋好友參考。話說「祖堂牌位」舊時講究「四世同堂」、「五世同堂」,一個大家族聚居在一塊。祖堂就設在聚居地中央,祖堂內一定要設立牌位。今人講究獨門獨院,小家庭過日子。但也有不少人家在家中的正堂設立牌位。
  • 老天津衛特有的女混混兒,惹上她們,只能自認倒黴
    自古萬事分陰陽,混混也一樣。混混之中,不光是大老爺們兒,其中也有大老娘們兒,這便是所謂的女混混。 清代婦人老照片 當然,女子堪當混混者畢竟是少數,一萬個混混中,不見得有這麼一兩個女的。
  • 民國津門一高手,人送諢號「金狗熊」,堪稱俗世一奇人
    老年間的津門三不管,可謂五行八所匯集之所,神仙老虎狗,生旦淨末醜,千變萬化要嘛有嘛,只有想不到沒有見不到,這裡真乃津門百姓的天堂聖地,三不管不缺玩意兒。(有想了解三不管的朋友,可以在筆者作品中搜「三不管」三字,便能找到筆者寫作的舊文章,這些文章將老年間三不管的三教九流展示的淋漓盡致。)
  • 2020年 細談民國機制幣版別
    同一版別中的大樣和厚重者須特別注意,如民國十三年造雙枚中華銅幣、民國十文河南雙旗等,其厚度超過2.5毫米者即為樣幣。五、注意由製造工藝方面原因而產生的區別。在銅元的製造過程中會因操作程序的錯誤、模具的問題而產生出一些與眾不同的特殊品。在這方面最受泉家們重視的就是面背誤配的錯版。所以想要發現這類幣就必須悉正常幣。
  • 豔俗的紅事,悽涼的白事
    可與喜慶紅事的對立面卻是白事,沒有人喜歡參加白事的,可是面對人情往來,不得不參加。雖然說人總有這一天,可是面對到處都是白花花的孝衣一片,哭聲一陣陣,內心實在是荒涼。我從小就不喜歡熱鬧的場合,尤其不喜歡參加白事,可是親人的離開,必須得參加。
  • 民國後期因連年戰爭導致財政赤字加之部分人利慾薰心使金圓券濫發
    民國早期,濫發紙幣的問題還不嚴重,因為當時市場上流通的都是硬通貨,也就是袁大頭和金條之類的金屬貨幣。 後來,由美國引發的經濟危機爆發。這場經濟危機不僅席捲了整個歐美世界,而且還波及了中國。 當時,歐美的紙幣都在狂跌,就連英鎊和美元也在狂跌。
  • 24年前,林志炫還是一名工人,卻因一場大火徹底改變人生
    是金子總會發光,在當今社會中各行各業都有能人,也莫欺少年窮,有許多人在年輕時候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角色,可是卻因為一個小小的契機變身各行各業的大拿,不得不感慨命運無常,而運氣就是這麼奇妙的東西,運氣來的時候,總是可以輕而易舉的改變你人生的軌跡,在娛樂圈中也有很多明星都是半路出家,因為一個小小的契機變成紅極一時的明星,今天我們說一說,在1996年林志炫還是一名工人,卻因一場大火徹底改變人生
  • 一場由小龍蝦引發的戰爭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種做法叫盱眙小龍蝦,具體燒制是:色拉油小火加熱放入豆瓣醬,接著放蔥、姜炸出香味後,倒入小龍蝦,大火翻炒時加入料酒、鹽、糖、花椒及辣椒粉,炒約2分鐘加少許水改小火燒一刻鐘左右,待快出鍋之時放入青椒塊和蒜頭,燒3分鐘澆上麻油,一盤色香味俱全的盱眙小龍蝦製作完成。
  • 品讀|涼薄世態中的溫暖花朵——讀呂舒懷小說《津門往事》
    「北有上海,南有天津」,《天津文學》原副主編、作家呂舒懷的《津門往事》,便是一部跨越百年歷史,具有典型天津文化色彩的作品。著名學者、作家、文學評論家汪兆騫評價本書:「寓病態社會於風俗民情圖畫,借引車賣漿者演繹津門舊事」,有如清明上河圖般勾勒出天津的世態人情與生活舊俗。書中收入七篇獨立的中篇小說。
  • 電影《九河龍蛇》今日上線 天下霸唱原著改編再掀津門迷霧
    作為備受期待的IP巨製,該片再掀天下霸唱IP宇宙下的「津門懸案」迷霧,通過探尋石化詛咒案後背的真相,為觀眾拉開「津味」十足的民國懸疑大戲的序幕。 神偷意外變警探 蛇修千年終成龍 火神系列之《九河龍蛇》的故事聚焦於民國年間九河下梢、魚龍混雜的九河城,神偷錢不二(彭禺厶 飾)為了去救失陷在偵探社中的師弟俠盜張立三
  • 太平人壽天津分公司專場《李茶的姑媽》回饋800津門客戶
    10月20日,太平人壽天津分公司盛大回饋津門客戶
  • 發生在民國天津衛的一樁奇案,最終宣判結果,著實讓人咋舌不已
    民國有奇案,津門有奇談,欲知其中事,需聽「大獅」言。話說津門有位爺們兒名叫史本權,四十二歲時,在三條石一個小鑄鐵廠擔任治保班長。需要說明一點,當時的三條石一帶,以輕工紡織業,鑄鐵業與機器製造業為主,工廠多三百多家,十分發達。
  • 清至民國潮汕民間會鄉械鬥
    這些幫會,或是佔山為王的土匪,或是與軍隊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民團武裝,所以農民之間的械鬥,已經衍變成一場戰爭,一場規模可以持續擴大的戰爭。因為當各個幫會參與到械鬥後,械鬥使用的武器已經從原來農民使用的農具,擴大到了刀、槍等冷兵器,以及鳥槍、土炮等熱兵器。由於武器有了變化,在械鬥過程中簡單的採取一擁而上的打群架的「攻擊形式」已經過時。
  • 洛陽新安名門呂氏 呂維祺家族
    另有王鐸《兵部尚書豫石呂公墓志銘》。呂維祺的著作,民國《新安縣誌》記錄還有《存古約言》6卷、《四禮約言》4卷、《音韻日月燈》70卷。根據有關呂維祺的各種傳記資料,可知呂維祺的祖父名呂鄉,祖母牛氏;父名呂孔學,母孟氏。呂維祺祖父呂鄉的事跡見明末王以悟撰《處士呂公暨元配牛氏狀》,文存《王惺所先生集》卷五,有明天啟年間洛陽王氏重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