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通新材改3年數據 2年現金流負與美的集團關聯交易頻

2020-12-15 中國經濟網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8月21日,會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會通新材」)首發申請將上會。會通新材主要從事改性塑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會通新材的實際控制人何倩嫦系美的集團實際控制人何享健之女。何倩嫦持有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身份證。

會通新材坦言公司實際控制人的關聯方美的集團對公司經營存在較大影響。各期,美的集團及其下屬公司為公司第一大客戶。報告期內,公司向美的集團及其下屬公司銷售收入分別為4.64億元、3.31億元、13.31億元,佔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7.21%、17.52%及30.68%。

此外,報告期內,會通新材與美的集團還存在關聯採購、關聯資金拆借及關聯租賃等情形。

會通新材擬在上交所科創板公開發行新股不超過1.38億股,且不低於本次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的25%。擬募集資金17億元,其中11.05億元用於「年產30萬噸高性能複合材料項目」、0.85億元用於「會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建設項目」、5.1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是中信證券。

中國經濟網記者發現會通新材2020年8月12日披露的招股書(上會稿)裡的財務數據與其不到4個月前披露的招股書(申報稿)裡的數據「打架」。

2020年4月27日,會通新材披露的招股書(申報稿)顯示,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7.08億元、19.02億元和40.51億元,淨利潤分別為3086.38萬元、4088.72萬元和1.25億元。

2020年8月12日,會通新材披露的招股書(上會稿)顯示,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7.02億元、18.86億元和40.31億元,分別與前版相差-584.53萬元、1658.68萬元、-1982.43萬元;淨利潤分別為2865.98萬元、4060.67萬元和1.24億元,分別與前版相差-220.4萬元、-28.05萬元、-113.25萬元。

各期,會通新材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始終遠落後於同期營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則2年半為負。

據最新的招股書,2017年-2019年,會通新材營業收入分別為17.02億元、18.86億元和40.31億元,淨利潤分別為2865.98萬元、4060.67萬元和1.24億元。

同期,會通新材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分別為10.55億元、12.62億元、35.38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2.48億元、-1.23億元和4.61億元。

今年上半年,會通新材營業收入為18.74億元,去年同期為18.16億元;淨利潤為9256.67萬元,去年同期為5486.29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4320.67萬元,去年同期為1.10億元。

會通新材2019年業績大增,與其2018年進行了一次重大資產重組有重大關係。

會通新材2018年及2019年分兩次收購廣東圓融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圓融」)股份,其中2018年採用發行股份的方式作價人民幣3.37億元收購廣東圓融73%的股權,2019年採用現金收購的方式作價3.55億元收購朗潤資產持有的廣東圓融剩餘27%的股份。在2次收購中,廣東圓融估值相差157%。

上述收購完成後,廣東圓融成為會通新材子公司。其實最初,廣東圓融就是會通新材子公司,只不過於2012年會通新材將廣東圓融轉出了,如今在上市前夕,再度將廣東圓融買了回來。而中間轉手的對象也不是別人,而是會通新材的時任董事長。

會通新材於2009年10月出資設立廣東圓融,持有其100%股權。2013年5月,筱璘成為廣東圓融的實際控制人。而筱璘於2008年—2016年任會通新材董事長。

2017年,廣東圓融營業收入為10.02億元,佔會通新材同期營收的58.84%;利潤總額為1779.26萬元,佔會通新材同期利潤總額的53.76%。2019年,廣東圓融實現營業收入23.93億元,較2018年營業收入17.53億元同比上升36.50%。

2018年,會通新材收購廣東圓融73%股份產生商譽1.45億元。截至2019年末,會通新材商譽為1.45億元,商譽值超同期淨利。

據會通新材,2012年10月至2016年11月期間,筱璘僅掛名會通有限的董事長職務,未實際參與會通有限的經營管理工作。

會通新材稱筱璘掛名會通有限董事長的原因為:2012年,會通有限將廣東圓融、合肥圓融、會通輕工(以下合稱「資產包公司」)轉讓至百年模塑。經何倩嫦與筱璘協商,筱璘不再負責會通有限的經營管理,並將個人精力轉移至資產包公司的經營管理。2012年,筱璘的子女在國外留學。美的集團作為知名企業,筱璘擔任美的集團關聯企業的董事長有助於子女申請學校,因此筱璘希望保留其在會通有限的董事長身份。基於對筱璘個人訴求的理解,並考慮到筱璘仍持有會通有限的股權,何倩嫦同意筱璘繼續掛名會通有限的董事長。

會通新材表示,在2012年10月至2016年11月期間,由於相關股東對於《公司法》的理解不充分,導致筱璘掛名發行人董事長期間同時經營廣東圓融的事項未履行會通有限股東會審議程序,不符合《公司法》第148條的規定。

根據《公司法》第148條的規定,未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同意,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職務便利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屬於公司的商業機會,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所任職公司同類的業務。

去年,會通新材高管層大換血。2019年7月22日,會通新材第一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議同意免去李榮群的總經理職務、聘任方安平為總經理;同意免去姜金明的副總經理職務,聘任李榮群為副總經理;同意免去吳江財務總監職務,聘任楊勇光擔任財務總監。其他高級管理人員未發生變化,鍾理明仍擔任公司副總經理,吳江仍擔任公司董事會秘書。

此外,2019年7月前,會通新材無核心技術人員,2019年7月後,李榮群、任東方、周海、吳摞、閆溥、盧健體、韓春春變動為公司核心技術人員。

前年,會通新材發生一起安全生產事故。2018年11月4日,會通新材2號車間內發生一起物體打擊事故,造成一人死亡。

中國經濟網記者就相關問題採訪會通新材,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何享健之女控制企業擬科創板募資17億元 有香港永居權

會通新材主要從事改性塑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主要產品為改性塑料,根據所使用的基礎樹脂原料類型的不同,公司產品可劃分為聚烯烴系列、聚苯乙烯系列、工程塑料及其他系列。

2017年-2019年,聚烯烴系列收入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35.31%、39.43%、55.38%,聚苯乙烯系列收入佔比分別為48.21%、42.78%、25.23%,工程塑料及其他系列佔比分別為16.48%、17.79%、17.97%。

會通新材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何倩嫦,其直接持有公司1.41億股股份,佔公司本次發行前總股本的34.01%。

何倩嫦的父親何享健為美的集團實際控制人。

何倩嫦:女,中國國籍,持有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居民身份證號碼(中國香港):R490***(*)。

會通新材擬在上交所科創板公開發行新股不超過1.38億股,且不低於本次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的25%。擬募集資金17億元,其中11.05億元用於「年產30萬噸高性能複合材料項目」、0.85億元用於「會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建設項目」、5.1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是中信證券。

會通新材選擇的具體上市標準為《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2.1.2條款的第一項上市標準,即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兩年淨利潤均為正且累計淨利潤不低於人民幣5,000萬元。

美的集團為第一大客戶 還存各種關聯交易

會通新材實控人何倩嫦的父親何享健為美的集團實際控制人。會通新材坦言公司實際控制人的關聯方美的集團對公司經營存在較大影響。

報告期內,會通新材與美的集團存在關聯銷售、關聯採購、關聯資金拆借及關聯租賃等情形。

各期,美的集團及其下屬公司為公司第一大客戶。報告期內,公司向美的集團及其下屬公司銷售收入分別為4.64億元、3.31億元、13.31億元,佔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7.23%、17.52%及32.26%。

同時,會通新材還向美的集團採購,採購額也在2019年大增。各期,會通新材向美的集團關聯採購金額分別為607.10萬元、8.62萬元和1.80億元,佔營業成本的比例分別為0.42%、0.01%和5.08%。

會通新材表示,2019年,公司向美的集團關聯採購金額較大,主要系美的集團自2019年開始建議其供應商通過美的集團採購中心採購樹脂類原材料,上述建議不具有強制性。公司綜合考慮原材料採購價格、供貨情況等因素,通過美的集團採購中心採購了少量原材料。

媒體報導指出,根據招股書披露,公司從外部採購的主要原材料包括各種合成樹脂以及阻燃劑、填充劑、增韌劑、著色劑等助劑,這些產品顯然美的並不生產,為何指定要從美的採購,令人費解。

報告期內,會通新材與美的集團還存在關聯資金拆借的情況,包括公司向美的集團下屬公司美的小貸借入資金。2017年,會通新材向美的小貸和美的控股借入資金的期初餘額為1.48億元,本期拆入金額為6000萬元,本期償還2.15億元。

報告期內,會通新材還存在與美的集團關聯租賃的情況,系公司向其租賃倉庫,金額分別為237.74萬元、237.74萬元和243.77萬元。

會通新材招股書表示,公司與美的集團的上述關聯交易均按照市場化原則定價,價格公允。未來公司將繼續保持與美的集團的合作,但隨著公司除美的集團以外客戶的拓展,預計其收入佔比將有所下降,公司對美的集團不存在依賴。

臨上會改財務數據

中國經濟網記者發現會通新材2020年8月12日披露的招股書(上會稿)裡的財務數據與其不到4個月前披露的招股書(申報稿)裡的數據「打架」。

2020年4月27日,會通新材披露的招股書(申報稿)顯示,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7.08億元、19.02億元和40.51億元,淨利潤分別為3086.38萬元、4088.72萬元和1.25億元。

2020年8月12日,會通新材披露的招股書(上會稿)顯示,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7.02億元、18.86億元和40.31億元,分別與前版相差-584.53萬元、1658.68萬元、-1982.43萬元;淨利潤分別為2865.98萬元、4060.67萬元和1.24億元,分別與前版相差-220.4萬元、-28.05萬元、-113.25萬元。

收到現金遠落後於營收 經營淨現金流2年半為負

各期,會通新材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始終遠落後於同期營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則2年為負。

據最新的招股書,2017年-2019年,會通新材營業收入分別為17.02億元、18.86億元和40.31億元,淨利潤分別為2865.98萬元、4060.67萬元和1.24億元。

同期,會通新材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分別為10.55億元、12.62億元、35.38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2.48億元、-1.23億元和4.61億元。

會通新材招股書稱,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逐年提升。2019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4.61億元,實現經營性現金流淨額由負到正,主要系客戶回款較為及時以及公司採購端增加票據結算所致。

不過,今年上半年,會通新材經營淨現金流再度轉負。2020年上半年,會通新材營業收入為18.74億元,去年同期為18.16億元;淨利潤為9256.67萬元,去年同期為5486.29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4320.67萬元,去年同期為1.10億元。

2018年從原董事長手中回購原子公司

會通新材2019年業績大增,跟其2018年進行了一次重大資產重組有重大關係。

會通新材2018年及2019年分兩次收購廣東圓融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圓融」)股份,其中2018年採用發行股份的方式作價人民幣3.37億元收購廣東圓融73%的股權,2019年採用現金收購的方式作價3.55億元收購朗潤資產持有的廣東圓融剩餘27%的股份。

在2次收購中,廣東圓融估值相差157%。

2018年11月30日,坤元評估資產評估報告,在評估基準日2018年9月30日,廣東圓融股東全部權益價值採用收益法評估的結果為5.12億元。

2019年12月5日,中水致遠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出具資產評估報告,截至評估基準日2019年9月30日,廣東圓融股東全部權益價值的評估值為13.18億元。

上述收購完成後,廣東圓融成為會通新材子公司。

其實最初,廣東圓融就是會通新材子公司,只不過於2012年會通新材將廣東圓融轉出了,如今在上市前夕,再度將廣東圓融買了回來。而轉出時接手廣東圓融的也不是別人,而是會通新材的時任董事長。

會通新材於2009年10月出資設立廣東圓融,持有其100%股權。2012年10月,會通新材轉讓所持廣東圓融股權,不再持有其股權。

彼時,廣東圓融的接盤方為會通新材實控人何倩嫦實際控制的企業百年模塑。2013年5月,百年模塑將其持有廣東圓融90%的股權轉讓給合肥圓融,筱璘成為廣東圓融的實際控制人。而筱璘於2008年—2016年任會通新材董事長。

2017年,廣東圓融營業收入為10.02億元,佔會通新材同期營收的58.84%;利潤總額為1779.26萬元,佔會通新材同期利潤總額的53.76%;資產總額為9.93億元,佔會通新材同期資產總額的69.69%;資產淨額為1.03億元,佔會通新材同期淨資產的19.02%。

2019年,廣東圓融實現營業收入23.93億元,較2018年營業收入17.53億元同比上升36.50%,較第一次評估時的預測值高出29.59%。

該次重組前,何倩嫦持有會通新材1.42億股股份,佔公司股份總數的62.48%,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該次重組完成後,何倩嫦仍持有公司1.41億股股份,佔公司股份總數的40.01%;公司第二大股東朗潤資產持有公司8720.27萬股股份,佔公司股份總數的24.82%。

商譽超去年淨利

2018年,會通新材收購廣東圓融73%股份產生商譽1.45億元。截至2019年末,會通新材商譽為1.4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會通新材商譽超過2019年淨利潤。2019年,會通新材淨利潤為1.24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1.09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1億元。

為子女留學筱璘4年掛名董事長 期間違反《公司法》

據會通新材,2012年10月至2016年11月期間,筱璘僅掛名會通有限的董事長職務,未實際參與會通有限的經營管理工作。

會通新材稱筱璘掛名會通有限董事長的原因為:

2012年,會通有限將廣東圓融、合肥圓融、會通輕工(以下合稱「資產包公司」)轉讓至百年模塑。經何倩嫦與筱璘協商,筱璘不再負責會通有限的經營管理,並將個人精力轉移至資產包公司的經營管理。

2012年,筱璘的子女在國外留學。美的集團作為知名企業,筱璘擔任美的集團關聯企業的董事長有助於子女申請學校,因此筱璘希望保留其在會通有限的董事長身份。基於對筱璘個人訴求的理解,並考慮到筱璘仍持有會通有限的股權,何倩嫦同意筱璘繼續掛名會通有限的董事長。

2016年,會通有限開始籌備上市工作,筱璘控制的朗潤資產作為會通有限的重要股東,其控制的廣東圓融、合肥圓融與會通有限構成同業競爭。筱璘當時希望未來以廣東圓融為主體謀求單獨上市,不希望併入會通有限。為了解決會通有限的同業競爭問題,朗潤資產同意退出對會通有限的持股,同時,筱璘辭去了會通有限的董事長職務。

會通新材表示,在2012年10月至2016年11月期間,由於相關股東對於《公司法》的理解不充分,導致筱璘掛名發行人董事長期間同時經營廣東圓融的事項未履行會通有限股東會審議程序,不符合《公司法》第148條的規定。

根據《公司法》第148條的規定,未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同意,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職務便利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屬於公司的商業機會,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所任職公司同類的業務。

會通新材稱,發行人當時的股東均知悉並同意筱璘經營廣東圓融的行為,對於筱璘經營廣東圓融的行為不存在異議、糾紛或潛在糾紛;筱璘掛名會通有限董事長期間同時經營廣東圓融未給會通有限及其股東造成不利影響,會通有限的股東確認不會因筱璘同時經營廣東圓融而向筱璘追究任何責任。

去年高管層大換血 2019年7月前無核心技術人員

2019年7月22日,會通新材第一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議同意免去李榮群的總經理職務、聘任方安平為總經理;同意免去姜金明的副總經理職務,聘任李榮群為副總經理;同意免去吳江財務總監職務,聘任楊勇光擔任財務總監。其他高級管理人員未發生變化,鍾理明仍擔任公司副總經理,吳江仍擔任公司董事會秘書。

2019年12月24日,公司2019年第六次臨時股東大會同意增選方安平、楊勇光為非獨立董事,公司董事會成員增加至九人。

會通新材表示,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發生的上述變動主要系公司收購廣東圓融後,為進一步完善治理結構、加強經營管理能力而對管理團隊進行整合。公司的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未因上述調整發生重大不利變化。

此外,2019年7月前,會通新材無核心技術人員,2019年7月後,李榮群、任東方、周海、吳摞、閆溥、盧健體、韓春春變動為公司核心技術人員。

會通新材表示,最近兩年,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人員作為公司的核心骨幹人員,未發生重大變化。上述人員的調整是基於公司的規範運作及公司生產經營的需要而作出的,已履行了必要的法律程序。

筱璘與何倩嫦5度倒手公司股權

2010年—2016年期間,筱璘與會通新材實際控制人何倩嫦存在多次對會通新材股權的轉入、轉出,其中包括2015年—2016年筱璘為何倩嫦代持的用於實施員工持股的4.25%的股份。

據會通新材對上交所第二輪問詢函的回覆,筱璘與何倩嫦之間5次倒手會通新材的股權。

第一次。2010年11月25日,何倩嫦、何倩興分別與朗潤資產(實控人為筱璘)籤署《股權轉讓協議》,約定何倩嫦將其持有的會通有限25%的股權(對應出資額1250萬元)作價1250萬元轉讓給朗潤資產,同意何倩興將其持有的會通有限5%的股權(對應出資額250萬元)作價250萬元轉讓給朗潤資產。

首次股權轉讓背景為:自會通有限設立以來,筱璘一直擔任會通有限的董事長職務,負責會通有限的經營管理,且何倩嫦希望筱璘未來能夠繼續負責會通有限的經營管理工作。為了對筱璘實施核心管理者持股來實現權責對等,何倩嫦、何倩興同意由筱璘控制的朗潤資產按照會通有限整體1.2億元的估值出資3600萬元取得會通有限30%的股權。此外,會通有限當時因經營發展需要,需補充流動資金,何倩嫦和何倩興也打算對會通有限追加投資。

第二次。2012年1月10日,朗潤資產與何倩嫦籤訂了《股權轉讓協議》,約定朗潤資產將其持有的會通有限12.54%的股權(對應出資額2131.8萬元)轉讓給何倩嫦。

第二次轉讓背景為:由於會通有限於2011年為虧損狀態,且預計於2012年仍將處於虧損狀態,未實現營業收入及淨利潤的持續增長。根據何倩嫦與筱璘的約定,朗潤資產需向何倩嫦退還一部分股權。何倩嫦與筱璘參考會通有限2011年的虧損額以及2012年的預計虧損情況,初步確定朗潤資產需先向何倩嫦退還會通有限12.54%的股權,後續是否需再進行補償將視會通有限2012年的經營情況由雙方另行協商。

第三次。2012年5月10日,朗潤資產與何倩嫦籤訂了《股權轉讓協議》,約定朗潤資產將其持有的會通有限2%的股權(對應出資額340萬元)轉讓給何倩嫦。

第三次轉讓背景為:由於會通有限2012年1-4月仍為虧損狀態,且預計短期內仍無法扭虧為盈,何倩嫦擬不再安排筱璘負責會通有限的經營管理。根據何倩嫦與筱璘的商定,筱璘退出會通有限的經營管理,並考慮到朗潤資產實際已對會通有限增資了3,600萬元,何倩嫦與筱璘參考會通有限於2011年及2012年1-4月的最終虧損情況,最終確定將朗潤資產對會通有限的3,600萬元投資款按公司估值約2.3億折算成會通有限15.46%的股權,由朗潤資產繼續持有,其餘股權應由朗潤資產無償退還給何倩嫦。鑑於朗潤資產已向何倩嫦退還了12.54%的股權,本次結算後,朗潤資產還需向何倩嫦退還會通有限2%的股權。據此,朗潤資產向何倩嫦轉讓了會通有限2%的股權。

第四次。2015年11月26日,何倩興與朗潤資產籤訂了《股權轉讓協議》,約定何倩興將其持有的會通有限4.25%的股權(對應出資額722.5萬元)作價722.5萬元轉讓給朗潤資產。

該次轉讓背景為:會通有限在2014年做過一輪針對3名管理層的管理層持股,一直有進一步實施員工持股的規劃,何倩興擬退出對會通有限的持股並願意用持有會通有限的4.25%股權用於未來實施員工持股。由於員工持股對象暫未確定,需先由其他主體來受讓何倩興持有會通有限的4.25%股權。由於何倩嫦當時已取得香港居民身份,對香港居民受讓何倩興持有的會通有限股權的工商程序不夠了解,因此希望通過一個境內主體受讓何倩興持有會通有限的股權。經何倩嫦與筱璘協商,筱璘同意由朗潤資產受讓何倩興持有會通有限的4.25%股權,並同意將該等股權用於對會通有限的管理層持股。

第五次。2016年11月25日,朗潤資產與何倩嫦籤訂了《股權轉讓協議》,約定朗潤資產將其持有的會通有限15.71%的股權(對應出資額2670.7萬元)作價3770萬元轉讓給何倩嫦。

2016年12月15日,朗潤資產與何倩嫦籤訂了《股權轉讓協議》,約定朗潤資產將其持有的會通有限1%的股權(對應出資額170萬元)作價240萬元轉讓給何倩嫦。

該次轉讓背景為:會通有限當時有上市計劃,朗潤資產作為會通有限的重要股東,其控制的廣東圓融、合肥圓融與會通有限構成同業競爭。筱璘當時希望未來以廣東圓融為主體謀求單獨上市,不希望併入會通有限。為了解決會通有限的同業競爭問題,朗潤資產退出了對會通有限的持股,將其持有會通有限的全部股權轉讓給了何倩嫦

上述轉入轉出中,部分債權債務涉及抵銷。會通新材表示,發行人與基於何倩嫦與筱璘之間多年的合作與諒解,並考慮到何倩嫦應付朗潤資產3710萬元股權轉讓價款、朗潤資產應付何倩嫦100萬元股權轉讓價款、朗潤資產應付何倩嫦1944萬元基礎對價及一定金額的浮動對價,雙方一致同意前述對價相互抵銷。

2018年公司估值低於2017年

2018年12月,會通新材以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收購了廣東圓融73%的股權,廣東圓融的股東通過該次收購取得了會通新材增發的股份。就該次收購,會通新材聘請坤元評估對會通新材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股東全部權益價值進行了評估。

2018年11月30日,坤元評估出具資產評估報告,截至評估基準日2018年9月30日,會通新材股東全部權益的評估價值為6.67億元。在前述評估值基礎上,各方經友好協商,最終確定會通新材發行股份的價格為2.67元/股。

會通新材回復上交所問詢函程,會通新材2018年估值低於2017年及2019年,主要系受2018年宏觀經濟下滑以及改性塑料行業估值下滑影響,具體情況為:1)2017年引資時,宏觀經濟情況良好,公司亦處於快速增長期,行業前景向好,因此預計收入和利潤規模較高,導致公司估值較高;2)2018年當年,由於中美貿易摩擦、國內金融去槓桿、原材料價格高位運行等不利因素的影響,行業整體盈利和估值下滑,從而導致公司的業績和估值下降;3)2019年,國家積極推動相應政策支持民營企業及實體經濟發展,改性塑料行業在技術進步、結構優化、原材料價格相對平穩、大企業的規模優勢顯現等因素的協同作用下,行業內優勢企業的利潤獲得較大幅度增長,且公司收購廣東圓融後,雙方充分整合,協同效應得以顯現,公司收入及利潤規模較2018年大幅增長,公司估值有所提升。

去年毛利率同行最低

會通新材毛利率始終低於同行,在去年甚至為同行最低。2017年至2019年,會通新材主營業務綜合毛利率分別為13.96%、13.11%和14.56%,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別為16.90%、14.86%和17.32%。

會通新材招股書稱,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與金髮科技情況接近,主要由於公司與金髮科技產品結構較為相似,產品主要應用於家電和汽車領域;南京聚隆主要從事改性聚丙烯及改性尼龍業務,產品主要應用於汽車、高鐵及軌道交通等;普利特產品主要應用於汽車領域,毛利率略高於家電領域;沃特股份產品中工程塑料合金佔比較高,因此其整體毛利率水平較高。整體來看,公司毛利率變化趨勢與行業一致。

研發費用率低於同行均值

會通新材研發費用率始終低於同行均值。2017年至2019年,會通新材研發費用分別為5625.10萬元、6882.27萬元、16874.45萬元,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3.30%、3.65%、4.19%。同行研發費用率平均值分別為4.17%、4.46%、4.52%。

會通新材表示,公司研發費用率與金髮科技、南京聚隆、沃特股份較為相近。整體來看,公司研發費用率與同行業上市公司不存在明顯差異。

去年人均創利不到7萬元 搭科創概念勉強

據界面新聞,會通新材要搭上科創概念,實在較為勉強。

這家公司細分產品包括聚烯烴系列、聚苯乙烯系列、工程所料及其他系列等,其2019年整體毛利率僅為14.58%(中國經濟網記者註:新版招股書改為14.56%)。

一般來說,技術含量越高的產品越有可能獲得更高毛利率。目前科創板已上市公司中,毛利率最高的是寶蘭德(688058.SH),2019年高達96.4%。最低的是容百科技(688005.SH),2019年毛利率為14%。會通新材的毛利率基本處於科創板最低水平。

即使橫向與同類上市公司對比,會通新材毛利率也處於最低水平。公司在招股書中指出,行業龍頭金髮科技(600143.SH)的產品結構與其最為相似,不過金髮科技毛利率也達到了16%,高於公司。

從人均創利水平中也可以看出問題。會通新材2019年人均創利僅為6.65萬元,而金髮科技2019年人均創利近19萬元,這說明公司更像一家人力密集性企業而非科創企業。

從2017年到2019年,會通新材在研發投入方面連續三年均低於行業平均水平,2019年公司研發費用比營業收入為4.22%。

不難看出,會通新材要上科創板,其實非常勉強,各項指標都沒有體現多少科創屬性。公司在符合創業板上市財務要求的情況下,硬要擠進科創板,可能還是為了減少排隊時間。

去年應收帳款近9億 應收票據5億 存貨6億

2017年到2019年,會通新材應收帳款帳面價值分別為4.62億元、9.27億元和8.80億元,佔流動資產比例為39.37%、37.19%和31.29%;應收票據分別為3.27億元、6.48億元、5.35億元,佔流動資產比例為27.83%、26.01%、19.01%。

會通新材表示,2018年末,公司應收帳款餘額較2017年末增加4.65億元,同比增長100.49%,主要系公司年末並表廣東圓融的應收帳款4.02億元。

2019年,會通新材應收款項融資1.22億元。

各期末,會通新材存貨帳面價值分別為3.30億元、4.68億元和5.97億元,佔流動資產的比重分別為28.11%、18.76%和21.22%。

2018年末,公司存貨帳面價值較2017年末增加1.38億元,同比增長41.68%,主要系公司並表廣東圓融的存貨1.86億元所致。2019年末,公司存貨帳面價值較2018年末增加1.29億元,同比增長27.66%,主要系公司生產經營規模擴大導致備貨增加所致。

各期,會通新材應收帳款周轉率分別為4.49、2.74、4.48,同行均值分別為3.94、3.87、3.42。存貨周轉率分別為5.34、4.16、6.51,同行均值分別為5.23、5.39、4.21。

會通新材表示,從同行業可比公司來看,公司2017年各項指標高於同行業平均水平,體現了良好的運營效率。2018年,公司收購廣東圓融後,由於期末資產並表導致各項營運能力指標有所下降。2019年,隨著公司收入快速增長以及三地生產的協同效應,公司應收帳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較2018年皆有所提升。綜合來看,公司營運能力處於較好水平。

去年負債逾30億

會通新材負債逐年攀升。2017年到2019年,會通新材負債總額分別為8.84億元、26.27億元、30.46億元,資產負債率(合併報表)分別為61.92%、72.57%、72.02%,同行均值分別為44.36%、41.00%、38.50%。

各期,會通新材流動比率分別為1.37、1.04、1.00,同行均值分別為1.75、1.86、1.88;速動比率分別為0.98、0.84、0.79,同行均值分別為1.31、1.41、1.38。

會通新材表示,報告期內,公司償債能力低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水平,主要系公司作為非上市公司,融資途徑有限,公司通過銀行借款方式籌集日常營運資金及項目投資資金,資產負債率相對較高。

前年安全事故致1人死亡

前年,會通新材發生一起安全生產事故。2018年11月4日,會通新材2號車間內發生一起物體打擊事故,造成一人死亡。

2019年1月14日,合肥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出具(合高)安監罰[2019]1號《行政處罰決定書》,對會通新材處以罰款20萬元整。

來源:中國經濟網

相關焦點

  • 揚瑞新材毛利率3連冠關聯交易遭疑 「大樹」奧瑞金滑坡
    2015年至2017年,揚瑞新材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15億元、2.42億元、2.65億元,實現淨利潤分別為5474.06萬元、6631.60萬元、7354.52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2838.91萬元、5404.68萬元、3518.09萬元。
  • 南亞新材:公司與江蘇銘豐電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度關聯交易
    同日,公司召開第一屆監事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公司與江蘇銘豐電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度關聯交易的議案》,此議案獲得了出席會議的3位監事的全票通過。公司獨立董事已就本次關聯交易發表了明確的事前認可及獨立意見。
  • 南亞新材營收現金含量低研發費用率低 3年事故死2人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6月10日,南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亞新材」)首發上會。南亞新材擬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保薦機構為光大證券。南亞新材本次擬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5860.00萬股,不低於發行後總股本的25%。
  • 關聯交易引關注 產能利用率下滑!奇德新材IPO毛利率波動大
    據招股書顯示,奇德新材本次擬募集資金3.26億元。其中,1.72億元募集資金將用於高性能高分子複合材料智能製造項目,1.12億元用於精密注塑智能製造項目,0.43億元將用於研發中心建設項目。資料顯示,奇德新材成立於2007年,主營業務為改性尼龍(PA)、改性聚丙烯(PP)為主的高性能高分子複合材料及其製品、精密注塑模具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及相關服務。
  • 晨光新材4年收到現金不敵營收 同年淨利數據差2千萬
    丁冰任晨光新材董事、總經理;實控人持股平臺晨豐投資的執行事務合伙人。丁潔任晨光新材銷售中心運營部總監。梁秋鴻任晨光新材董事會秘書、研發中心總監。晨光新材分別於2019年5月31日和2020年3月16日向證監會報送2版招股書。中國經濟網記者發現,報送時間相差不到1年的2版招股書,2017年的淨利潤數據對不上,相差2093.11萬元。
  • 華懋新材被疑遭賴氏家族控制 公司關聯交易存隱患
    其中,賴敏聰生於臺灣,留美物理學博士,其擁有金威國際16.5%的股權,今年已80歲高齡;其妻子賴方靜靜在金威國際持股15%,在賴敏聰卸任華懋新材董事長後,接任董事長職務,今年也已72歲高齡。  招股書顯示,控股最多的竟是賴敏聰的兒媳婦——時年44歲的王雅筠,持有金威國際18%的股權。
  • 與力諾系頻發關聯交易 科源製藥議案遭股東大會否決
    稍早前,科源製藥4月8日公告稱,該關聯交易以市場行情為基礎定價,公司遵循公平合理、互惠互利的交易原則,價格公允,不存在損害公司和全體股東利益的行為,公司獨立性沒有因關聯交易受到影響。科源製藥稱,上述關聯交易是偶發性關聯交易,有利於公司日常業務的開展,及時滿足關聯方的業務需求,是合理的、必要的。該交易不會對公司造成不利影響,亦不會損害到公司和其他股東的利益。
  • 淨利開始下滑 關聯交易頻發 「掉隊」的東航物流擬申請上市
    東航最早進入物流領域可追溯至2002年,當時也是我國航空物流行業發展的第一階段。雖佔得先機,但東航物流卻並未抓住,在一番激烈的角逐後,逐漸掉隊。如今業績下滑,行業地位低下,東航物流的未來似乎難言樂觀,與此同時,混改之後產生的關聯交易也成為IPO路上的一道障礙。選擇此時登陸資本市場的東航物流能否依靠上市,改寫航空物流領域的競爭格局呢?
  • 會通新材過會:今年科創板過會第97家 中信證券過12.5單
    會通新材過會:今年科創板過會第97家 中信證券過12.5單
  • [年報]泰和新材:2011年年度報告
    上述股東關聯關係或一致行動 的說明 煙臺泰和新材集團有限公司與上述其他股東之間不存在關聯關係或一致行動,未知其他股東相互之間是否存在關聯關係,也未知其是否屬於一致行動人。現任煙臺市國資委科長、本公司董事、煙臺冰輪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煙臺泰和新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2011年4月至今,任本公司董事。2011年3月至今,任煙臺泰和新材集團董事。
  • 美年健康:出售美因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部分股權暨關聯交易
    美年健康:出售美因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部分股權暨關聯交易 時間:2020年11月26日 12:05:22&nbsp中財網 原標題:美年健康:關於出售美因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部分股權暨關聯交易的公告
  • 神馳機電:預計2020年關聯交易額度
    一、日常關聯交易基本情況 (一)日常關聯交易履行的審議程序 神馳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於2020年12月14日召開第三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議,在關聯董事艾純、艾剛、謝安源迴避表決的情況下,以6票同意,0票反對,0票棄權,3票迴避的表決結果審議通過了《關於預計2020年關聯交易額度的議案》。
  • 帝龍新材: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實施情況暨...
    三 、 發行價格和發行數量調整情況   1、帝龍新材 2015 年度利潤分配方案:   2016 年 3 月 30 日公司召開的 2015 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公司 2015 年利潤分配方案為:以公司 2015 年 12 月 31 日公司總股本 264,484,500 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 10 股派發現金股利 2 元(含稅),共計分配現金股利
  • 沙鋼股份: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
    3、定價基準日調整 調整前: 本次交易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的定價基準日為上市公司第六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決議公告日,即2018年11月16日。調整後: 本次交易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的定價基準日為上市公司第七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決議公告日,即2020年11月25日。
  • 大業股份擬現金購買勝通集團四家子公司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記者 王僖12月17日晚間,大業股份發布關於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的提示性公告,公司擬通過現金方式購買山東勝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勝通集團」)持有的勝通鋼簾線、勝通機械、勝通進出口
  • 橫店影視:股份有限公司關於現金收購資產暨關聯交易的公告
    本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不構成《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        規定的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 公司獨立董事就本次關聯交易事項發表了事前認可意見和獨立意見。? 本次關聯交易事項已經公司第二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議、第二屆監事        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需提交公司股東大會審議批准。?
  • 時代新材:與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日常關聯交易執行情況...
    時代新材:與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日常關聯交易執行情況、2020年度日常關聯交易預計 時間:2020年03月30日 23:51:03&nbsp中財網 原標題:時代新材:關於與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日常關聯交易執行情況、2020年度日常關聯交易預計的公告
  • 泰和新材收購遭深交所16問 標的泰和集團增值率834%
    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6日訊 昨日,深交所向泰和新材(002254.SZ)下發重組問詢函,從泰和新材本次重組標的資產評估、業績承諾、控制權穩定性、交易方案、標的公司情況、資產權屬等合規性方面共計提出16個問題。
  • 賽伍技術上市募資腰斬 6年收到現金不敵營收頻改數據
    原標題:賽伍技術上市募資腰斬 6年收到現金不敵營收頻改數據   賽伍技術
  • 美錦能源:全資子公司收購集團子公司90萬噸/年產能暨關聯交易的...
    美錦能源:全資子公司收購集團子公司90萬噸/年產能暨關聯交易的公告 美錦能源 : 關於全資子公司收購集團子公司90萬噸/年產能暨關聯交易 時間:2020年06月30日 20:46:07&nbsp中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