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總受傷,竟是臀部沒力量!

2020-12-14 跑步吧

對於女性來說,擁有渾圓挺翹的臀部不僅會讓你的腿顯得修長,身體曲線會更加優美,還能獲得更多異性的好感。但對於跑者來說,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臀部也非常重要。

身邊就有不少跑步的小夥伴,在跑了一段時間後,感覺到膝關節或踝關節不舒服,出現這些狀況的原因有很多種,比較常見的原因就是肌肉力量不足。這大概率上和跑友們只跑步,幾乎不做力量訓練離不了關係。

根據不完全統計,80%的跑者都有臀部、腹部肌群力量弱的問題,而這些肌群正是我們的核心力量的主力軍。而核心力量早已深入人心,但是臀部力量對於很多跑友來說卻還是很陌生。

強壯的臀是愉快跑步的關鍵

臀部主要由三部分肌肉層層疊加組合而成,是身體中最大的肌群,它們協同你的軀體肌群、臀部和腓腸肌一起,來使你在跑步過程中身體呈一條直線,不易受傷。

擁有一個強壯的臀是愉快跑步生活的關鍵,可以為身體提供穩定性,幫助跑者保持骨盆平衡,並且為跑步提供能量。

臀部肌肉的狀態影響著整個身體的整體運動,它的穩定性和力量可以在跑步前進時幫你把流動力貫穿全身。

臀肌無力產生的影響

而如果臀肌失衡的話,身體就會被迫進入代償的姿勢,這會增加肌肉骨骼系統所承受的壓力,最終導致組織破損、激惹和損傷。臀肌無力產生的影響:

1. 股骨過度內收和內旋;

2.膝內扣,或者可能是膝外翻的姿勢;

3.下肢(脛骨)相對於足的位置內旋;

4.重心更多地轉移到足的內側;

5.距下關節的內旋增加。

因此,毫不誇張地講:更強大的臀肌=更好的跑步體驗。羅曼諾夫博士在文章中寫:「如果讓我推薦一個對於跑者最重要的訓練,我會推薦臀部力量訓練。」

發力靠臀大肌,穩定靠臀中肌

臀部肌肉從內到外的順序分別為:臀小肌、臀中肌、臀大肌。這三部分肌肉的體積從內到外依次增大。如圖所示:

1、臀大肌

臀大肌是跑步蹬地發力最重要的一塊肌肉,就像是一個「馬達」裝在人體後面,給人體提供向前的動力,驅動人體向前

如果覺得自己怎麼拼命跑,都還是發不上力,提不起速度,坐著跑步,有可能是臀大肌無力造成的,這時候就需要考慮進行臀部訓練,提高我們的臀大肌的力量

2、臀中肌

臀中肌是形成正確跑步姿勢很關鍵的一塊肌肉,它上接骨盆,下連大腿骨,但它是深層肌肉,總是會被忽略,錯誤跑姿、膝關節痛、屁股上下扭動等等都會跟臀中肌無力有關

如果發現自己跑步總是膝蓋內扣、腳外翻、膝關節痛、骨盆上下晃動、坐著跑等等,都有可能是臀中肌無力造成,這時候就需要考慮進行臀部訓練,提高我們的臀中肌的力量

想要更好的跑姿,避免傷痛,還能提升速度,那麼下面的臀部訓練就不能少了,臀大肌、臀中肌我們都不能放過!

3、臀小肌

臀小肌和臀中肌的作用幾乎一致,肌肉做功的時候可以讓大腿外展,它們的前段部分讓大腿內旋,後段部分讓大腿外旋,此外二者都可以起到穩定臀部的作用。

如何檢測你的臀部力量?

經常久坐的話,臀部力量也在慢慢被削弱,因為坐下時,基本用不上臀部的肌肉。

有一個有效檢測臀部力量的方法,可以看到你跑步的時候,臀部的力量是足還是不足:那就是拍攝自己的跑姿,仔細觀察,如果屁股左搖右擺,不夠穩定,那說明你的臀部力量還是不夠,沒有很好穩定你的骨盆。

臀部力量的黃金動作

下面這13個動作,每周兩次,堅持3個月,你將擁有一個強大且優美的臀部。

1,髖屈肌拉伸

前後跪姿弓箭步,雙手位於頸後或者叉腰,軀幹挺直,後側腿臀部向前推進,感受同側大腿前側有拉伸感,注意前側膝蓋關節不要超過腳尖,保持自然呼吸,向前時呼氣,吸氣還原。

2,臀橋

雙腿分開呈仰臥位,膝關節屈,腳尖略向外,雙手自然位於身體兩側,臀部向上只臀部有感覺時呼氣,吸氣還原,臀部不接觸地面。

3,跪姿後蹬腿

雙腿略分開呈跪姿支撐,雙手支撐位於肩部下方,右側腿膝蓋屈90°向後上方蹬,向後上方至臀部上方有感覺時呼氣,吸氣還原,膝蓋不接觸地面,腹部收緊不晃動,向後蹬腿時膝蓋始終屈90°

4,單腿臀橋

雙腿分開呈仰臥位,膝關節屈,腳尖略向外,收起一隻腳並使大腿與地面垂直,雙手自然位於身體兩側,向上至臀部外側有感覺時呼氣,吸氣還原,臀部不接觸地面。

5,側臥蚌殼式

雙腿併攏側臥位,手位於頭部下方,腿向外打開、最大保持兩腳跟接觸但不分開,向上至臀部外側有感覺時呼氣,吸氣還原,雙腿不接觸。

6,側臥高抬腿

雙腿併攏呈側臥位,手位於頭部下方,腿伸直向外打開,一隻手固定髖部,向上至臀部外側有感覺時呼氣,吸氣還原,雙腿不接觸。

7,跪姿超人式

雙腿略分開呈跪姿支撐,雙手支撐位於肩部下方,右側膝蓋微屈向後上方蹬,同時左手向前伸,向後上方蹬至臀部上部有感覺時呼氣,吸氣還原,膝蓋不接觸地面,腹部收緊不晃動。

8,單腿畫圈

雙腿略分開呈跪姿支撐,雙手支撐位於肩部下方,右側膝蓋屈90°,右側腿伸直後向後逆時針繞圈臀部上部有感覺時呼氣,吸氣還原,腹部收緊不晃動。

9,深蹲

雙腿分開站立,腳尖略向外,雙手位於腦後或向前伸直,背部挺直,下蹲至最低位,下蹲膝關節略過腳尖,但不要太大,向上至臀部下部有感覺時呼氣,吸氣還原。

10,椅子後蹲起

弓箭步站立,後側腿腳背位於椅子上方,雙手位於腦後或者叉腰,背部挺直,下蹲膝關節不超過腳尖,後側腿膝關節屈,向上至臀部下部有感覺時呼氣,吸氣還原。

11,沙發前蹲起

一隻腳平放於沙發上或者其他高出,膝蓋彎曲大於90°,另一隻腳站立,雙手位於腦後或者叉腰,向上膝蓋不過腳尖,向下速度均勻,向上至臀部有感覺時呼氣,吸氣還原。

12,進階版臀橋

仰臥位,上背位於沙發,雙腳位於椅子上,膝關節屈大於90度,雙手自然分開位於沙發上,臀部向上至臀部上部有感覺時呼氣,吸氣還原,臀部不接觸地面。

13,進階版單腿臀橋

仰臥位,上背位於沙發,雙腳位於椅子上,膝關節屈大於90°,雙手自然分開位於沙發上,收起一隻腳,大腿與地面垂直,臀部向上至臀部上部有感覺時呼氣,吸氣還原,臀部不接觸地面。

看到上面這些種類多樣臀部訓練的動作,是不是有點眼花繚亂呢。我們在訓練的時候,需要知道自己的需求,鍛鍊具體哪一部分的肌肉。

臀部肌肉力量越強,你每跨出一步所能發的力就越大。而每一步發出的力越大,你跑起來就會越感覺輕鬆。

此外通過前面的了解,就會知道任何臀部的訓練動作都是基於腿部外展,後伸以及旋轉來設計的。

相關焦點

  • 跑步一定要練臀部力量
    昨天跑了一個長距離,是隨性的一個決定,早上4點就醒了,就想這麼早,乾脆跑久點,於是初定跑個半馬的距離,開始一切都很好,跑過10公裡後,左膝外側出現問題,有點隱隱作痛,心裡就不平靜了,但也沒放在心上,繼續路過13公裡,疼痛開始明顯,跑姿受到影響,最後在16公裡處放棄掙扎,給自己的理由是不受傷最重要。
  • 跑姿越理想,跑步越輕鬆越不易受傷
    跑姿,是跑步技術的基礎。在我們跑步時往往關注最多的是速度、距離等比較直觀的數據,往往關注不到自己的跑姿,有時即使受傷了也想不到是自己的跑姿出現了問題。 所以如果你的速度已經很快,而且不怎麼受傷,那麼你不需要改變自己的跑姿,因為你的跑姿已經足夠理想。
  • 跑前激活臀部肌群,讓你無傷跑步
    來源:《熱身運動》《無傷跑法》在跑步訓練時,可能有很多跑者會將重點放在四肢訓練上,但其實臀部訓練也是不容忽視的一部分。臀部肌肉與跑步過程中的穩定性有密切的關係,擁有發達有力的臀部肌肉,不僅可以提升跑步運動的表現,還能降低跑步受傷的風險。
  • 這個容易受傷的跑步動作,你有嗎?
    跑者最擔心的問題就是受傷,而受傷跟跑步技術有很密切的相關性。跑步就好比開車,跑者的身體如同車體,有些汽車意外的確是因為組裝不良、輪胎扁平、左右懸吊系統不平衡、剎車失靈……等車體本身的問題所造成的,但我們都知道,絕大多數的意外都是因為人為的不專心或技術不良。跑者的身體會受傷,其實不能怪別人,只能怪自己不專心(聽音樂或講電話),怪自己跑步技術不好。
  • 跑步時如何避免膝關節受傷?跑步膝蓋受傷該如何處理?-健康百科
    特別是跑步時,膝關節除了要承擔體重的重壓,還要緩衝來自地面的衝擊,因此膝關節是跑步中易損傷部位之一。膝蓋損傷分類運動外傷跑步時摔傷,與人衝撞,瞬間承受巨大的外力,從而造成的受傷。膝蓋的常見運動外傷有韌帶損傷,半月板損傷等。
  • 鍛鍊大腿和臀部肌肉,提高跑步成績
    深蹲需要運用到大小腿和臀部的肌肉,深蹲是個複合的、全身性的練習動作,它可以訓練到大腿、臀部、大腿後肌。相對跑步來說,深蹲有很多優勢。深蹲不會佔用你太多時間一次跑步的時間至少在30分鐘,甚至1個小時,而進行一次有效的深蹲訓練可能只需要10分鐘。
  • 讓你跑步永不受傷的10個秘訣
    一位美國德拉瓦州立大學的跑步傷病診所專家說,每一個跑步者都有一個受傷極限,受傷極限可能是一周10英裡,可能是一周100英裡,一旦你超越這個極限,運動員就會受傷。很多研究已經識別運動員的受傷極限在每周11,25和40英裡之間。你的受傷極限有待於你自己去發現。 當然,你的目標是防止受傷。這裡有三個「太」需要跑步者們注意---「跑得太多」「跑得太頻繁」「跑得太快」。
  • 跑步總受傷,可能是你不夠軟,5個動作幫你提升柔韌性
    很多跑者都面臨過跑步帶來的傷害,造成這些跑步損傷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跑姿不正確、肌肉缺乏力量等問題。而柔韌性差也是造成跑步受傷的重要因素,但是常常被人們忽視,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擁有良好的柔韌性對跑步有多重要。
  • 想跑得更快又不想受傷,這5個臀部伸展練習很有效
    整天久坐不動或跑步過度都會導致臀肌緊繃。緊繃的臀肌會導致動力學鏈中的肌肉失衡,從而導致受傷。腰部疼痛、跑步膝、梨狀肌問題等都與臀肌緊繃有關。無論你是整天坐在辦公室裡,或是平常跑量較大,你都應該經常拉伸你的臀部。因此,如果你想跑得更快、同時避免受傷,你應該把臀部伸展運動納入你的訓練計劃或日常生活中,或安排在計劃恢復的時候進行。
  • 跑步總是受傷?如何正確跑步?這些地方你要知道
    導語:跑步是目前最為主流的一項運動,因其簡單、無限制而深受人們喜愛。但是很多喜歡跑步的朋友都出現過受傷的情況,由此可見,跑步也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簡單,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正確跑步呢?這些地方你要知道。,可能會覺得動力十足,但是跑著跑著自己的膝蓋、臀部總是會出現疼痛現象,這主要是由於腿部、臀部肌肉力量薄弱導致的。
  • 膝蓋受傷,多久才能恢復跑步呢?
    跑步一年,膝蓋受傷,下樓疼痛,檢查是膝關節輕度退行性改變,多久能恢復跑步呢?大家都知道,膝關節疼痛是比較痛苦並且很不方便的,因為膝關節疼痛意味著你在走路時會很難受甚至是無法正常地走路。所以,進行休養很重要。
  • 跑步不受傷很簡單,只要做到這10點
    簡單而多效,跑步就是這麼神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運動不當,跑步也是很容易受傷的。如果不注意,跑者們有可能會遇到以下這些損傷:足部損傷、跟腱損傷、脛骨損傷、膝蓋損傷、臀部損傷。當跑步的一些負荷從關節轉移到了肌肉,疼痛就會減輕,損傷發展也會慢下來。強壯的肌肉還會使關節更穩固。更不容易受傷。如果你是一名除了使用跑步機以外從沒踏入過健身房或者自從高中體檢以後都沒有做過伏地挺身的跑步者,可以先降低一些動作的強度。
  • 跑步總是跌跌撞撞?可能臀部出了問題
    在眾多運動項目中,跑步是最常見的運動了。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有人跑步總摔跤我們臀部主要由三塊肌肉組成:臀中肌臀大肌臀小肌把手放在臀部外側,然後向下滑動至大腿,就能觸摸到「屁股」家族成員——臀中肌。,是100%都在單腿支撐,這就能解釋為什麼臀中肌無力,是跑步經常摔跤的原因!
  • 跑步容易受傷?7大練習動作預防跑步損傷!
    跑步損傷的科普文章在各大平臺上層出不窮,但是仍能看到很多朋友在跑步過程中受傷。據統計,跑步中容易受傷的身體部位是下腰背、腹股溝、腿部肌肉、膝關節和腳踝等足部區域。其中最常受傷的部位是背部和膝關節。為了預防這些跑步中的損傷出現,平時就應該多加練習,接下來就給大家提供一些可以預防損傷的練習動作,它們能加強你的平衡能力,鍛鍊你的關鍵肌肉
  • 受傷能不能繼續跑步?記得先評估這幾點再決定
    跑者容易受傷的部位,膝蓋比例最高、接下來是腳踝、腳掌、腳趾,其它還有如大腿、小腿、臀部、下背等部位的傷痛也屢見不鮮。  一旦受傷,就不得不停止訓練、休息、治療、康復、重新建立肌力以及心肺能力。因此,對於大多數的跑者來說,受傷都是一場惡夢。  受傷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多重且複雜的。對於跑步新手,受傷的原因建議觀察以下幾點:跑姿、肌力、訓練計劃。
  • 堅持核心訓練,才能跑步更快、更穩、不易受傷 ​
    每位跑者無不想讓自己跑得更快、更穩、不易受傷,其實只刻苦訓練跑步是遠遠不夠的
  • 跑步愛好者或者跑步減肥者,做個動作,可以幫助保護膝蓋避免受傷
    這包括跑步和騎自行車或者滑雪、滑板和滑冰等運動,眾所周知,跑步和騎自行車會磨損關節,而滑雪、滑板和滑冰都需要花時間保持部分蹲姿,並且膝關節幾乎始終在扭動中前行更加容易造成膝蓋受傷。對於預防跑步膝蓋傷痛的主要方法就是,平日多加強下半身肌肉鍛鍊。而跑步時最為重要的膝關節,需要鍛鍊才能變得強壯。
  • 別再用「腿」跑步了!這個部位沒力量,跑量越多越受傷
    - 臀部力量的黃金動作 -下面這幾個動作中任選3-5個,每周抽兩天來訓練,10個一組,每個動作三組,堅持3個月,你將擁有一個強大的臀部。>2,臀橋雙腿分開呈仰臥位,膝關節屈,腳尖略向外,雙手自然位於身體兩側,臀部向上只臀部有感覺時呼氣
  • 導致跑步受傷的原因及康復原則
    通常,提升運動員訓練強度多採用間歇訓練,間歇訓練的訓練強度要遠遠高於有氧訓練,對於基礎比較差的跑友,受傷的風險也高了。因此,藉此機會和各位跑友談一談如何做好跑步運動損傷防護。 侯希賀簡介
  • 彈力帶的3個虐腿動作,幫你提高腿部力量,讓跑步不受傷
    導語:跑步是一項有氧運動,很多的健友經常用它來進行減脂,但是在跑步過程中,因為雙腿的力量不足或者肌力不平衡,經常出現跑步時受傷的情況,不僅給跑友們帶來煩惱,還阻礙了減脂鍛鍊的進度,今天我們根據跑步受傷的情況,給跑友們講解如何避免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