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媒體充滿了關於肥胖對健康的危害警告。但事實是,肥胖的確會增加各種健康問題的風險,包括2型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臟病。它還增加了至少13種癌症的風險。我們還知道,保持健康可以降低許多此類疾病的風險。多年以來,科學家一直想知道健康的好處是否大於超重的風險。現在,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從健康的角度來看,體適能或許比體重或BMI(體重指數)更重要。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一下什麼體適能
體適能可以通俗的理解為身體素質,而官方定義為人體所具備的有充足的精力從事日常工作(學習)而不感疲勞,同時有餘力享受休閒活動的樂趣,能夠適應突發狀況的能力。體適能又分為健康體適能和技能體適能。
健康體適能是指心血管、肺和肌肉發揮最理想效率的能力,這些都與健康有著密切的關係。技能體適能包括靈敏、平衡、協調、速度、爆發力和反應時間等,這些要素是從事各種運動的基礎,並且可以通過健身來幫助我們提高體適能的水平。
關於體適能與體重的研究
加拿大南安大略沃頓商學院體重管理診所的研究人員讓853名患者參加了一項研究。所有參與者從輕度到重度都不同程度地肥胖。在研究之前,參與者使用跑步機進行最大壓力測試以測量其有氧能力,以此作為體適能水平的標誌。研究人員還測量了其他健康參數,例如血糖,甘油三酸酯和血壓,所有這些參數都與代謝健康相關。結果顯示,根據跑步機測試,許多肥胖者的體適能水平很高:輕度肥胖者佔41%,中度肥胖者佔25%,重度肥胖者佔11%。因為從健康的角度來看,這對於健康是一件好事。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指出,即使是嚴重肥胖的人,如果他們的健康程度最高達到80%,他們也會有良好的血糖,甘油三酯和血壓。並且這些人也沒有遭受困擾西方許多人口的新陳代謝問題。但是,有些體適能水平差的肥胖者的代謝狀況異常,包括異常的血糖和甘油三酯。根據這些結果,肥胖的人如果身體健康(包括嚴重肥胖的人),則一樣可以保持新陳代謝的健康。
這項研究之所以與眾不同,是因為它表明,即使是嚴重肥胖的人,也可以具有較高的體適能水平,而較高的體適能水平與代謝健康的更有利指標相關。先前的研究表明,肥胖的人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更高,代謝症候群是2型糖尿病和心臟病的先兆。但是,根據這項研究,具有較高的體適能水平可以減輕這種風險。
這項研究有何不同?其他研究只是解決了"健康與肥胖"的爭議,但這些研究僅針對超重和輕度肥胖的人。然而,他們表明,健康的輕度肥胖個體可能不會與健康的個體遭受相同的健康風險,而且自相矛盾的是,其死亡率可能低於體重正常的個體。研究人員仍在嘗試整理並解釋這種"肥胖悖論"。但是,最近的研究更多地集中於肥胖程度更明顯的人群,並發現健身可能具有保護作用。
為了進一步支持健身的保護作用,田納西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另外10項研究的結果,這些研究比較了體重,體適能水平和死亡率。根據體重指數將參與者分為三類:正常,超重和肥胖,然後根據體能測試的結果分為健康或不健康類別。在查看了死亡率數據後,研究人員得出結論,體適能水平比體重和BMI指數更能決定一個人是否存活或者死亡。與那些體適能水平較高的人相比,沒有疾病身體健康但是不健身的人群死亡風險更高。另外,體適能水平較高的超重者和肥胖者的死亡率與正常人的相似。
研究啟示:健身很重要
這些研究告訴我們一個人的BMI並不能決定你的健康狀況。而體適能水平是決定健康狀況和死亡風險的另一個因素,它可能是比BMI具有更強的預測指標。換句話說,體適能水平勝過體重。這並不意味著肥胖的人不應該減肥,而是建議我們應該更多地關注並達到更高的體適能水平。當然,有些肥胖的人發現很難達到理想的體重,因為肥胖比"熱量攝入,卡路裡消耗"更為複雜。但是,大多數肥胖的人仍然具有運動的能力。
幸運的是,你不必為了提高有氧運動能力而長時間運動。相對短時間的高強度運動,即使足夠劇烈,即使10分鐘也可以改善最大攝氧量(V02 max)。持續時間較長,強度較低的運動(如步行)也是有效的,並且對於嚴重肥胖的人可能是更好的選擇。當然,有氧運動只是訓練的一個方面。最有效的鍛鍊包括有氧運動,力量訓練和靈活性的組合。每一項對於整體健康和體適能水平都很重要。如果沒有力量訓練,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骨骼和肌肉質量會下降。沒有靈活性,我們身體的活動能力就會被受限。因此,請確保你的日常活動是均衡的。
最後要說
體重和BMI不是全部,而體適能水平可能與計算得出的BMI一樣重要,甚至更為重要。我們還知道,由於身體脂肪相對於肌肉的差異,僅BMI不一定是健康的良好預測指標。
不幸的是,並非每個肥胖者都能達到正常體重。但是,無論你的體重如何,保持身體健康是最為重要的。不過,請將這些結果放在上文中。雖然身體健康的肥胖個體可能在許多年後仍會代謝不良,尤其是當他停止運動的時候。但是,運動是改變體質和減輕健康風險的最有效藥物。所以,我們還需要一直繼續堅持運動!
參考文獻
Science Daily. "Study shows benefits of exercise can outweigh health effects of severe obesity"
BMC Obesity, 2018; 5 (1) DOI: 10.1186/s40608-018-0183-7.
Circ Res. 2016;118:1752–70.
MedPage Today. "Low Aerobic Activity Tied to Higher Death Rates in Men"
Progres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56 (2014) 382 – 390.
Diabetes Care. 2012 May;35(5):1021-7. doi: 10.2337/dc11-2407.
American Council on Exercise. "8 Things to Know About Aerobic Capacity (And How to Improve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