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冠軍是項城市衛健委幹部,是項城市衛健委派駐新橋鎮賈莊村第一書記。張振田今年57歲,是賈莊村的貧困戶,因為常年養牛,性格直爽,脾氣倔犟,賈莊村的村民戲稱他「牛專家」。
上世紀80年代初,「牛專家」開始在家裡養牛,他養的母牛膘肥體壯,每年生下一頭小牛犢,效益不錯。「牛專家」一時間成了村裡的名人。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受市場大潮影響,同齡人紛紛外出務工經商,許多人迅速富了起來,搬到了城裡。「牛專家」割捨不下多年和他相依為命的老黃牛,不願離家外出,一直在家餵養他的寶貝黃牛。他們家的生活條件慢慢從全村的「上遊」變成了「下遊」,後來被村委會確定為貧困戶。但「牛專家」還能接受,只要有牛在,他心裡就有主心骨,精神上就有支柱。現在,「牛專家」最上心的就是他的牛舍,寧願自己住差點、吃差點,也要給牛舍打掃衛生、消毒,最開心的事就是看看他的牛舍、瞅瞅他的黃牛。
因為養牛,「牛專家」和馬冠軍交上了朋友。張振田說:「馬書記真是一匹好『馬』!他常來俺家給俺打氣鼓勁,為俺出謀劃策,讓俺發揮特長,擴大養牛規模,多掙錢、早脫貧、奔小康。他說話在理,熱心腸,處處為俺著想,俺從心裡感激他!他還說,咱倆一匹『馬』、一頭『牛』,都是農村的寶貝!」
疫情防控期間,由於各防疫卡點對進出人員嚴格管控,「牛專家」為草料短缺犯了愁。馬冠軍得知情況,立即安慰張振田:「別擔心,我來辦!」第二天,馬冠軍就託關係從縣城買回兩袋大豆,給「牛專家」送去,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今年5月1日,馬冠軍又來到了「牛專家」家裡,不談生意,只算「養牛帳」。「養牛風險小、成本低、勞力強度不大,賠不了本。一頭牛育肥後扣除成本,一般每月可贏利300元。」談到短期育肥,張振田可是行家,他說:「說來其實挺簡單。我先從外地買回生長兩年左右的黃牛餵養起來,育肥3個月後就可以上市了,育肥成本總共才300多元,牛由過去的一年出欄變成快速出欄。現在市場上黃牛供不應求,價格水漲船高,養好了真是好生意。」
說到這裡,馬冠軍打斷張振田的話:「想法不錯,那你怎麼不想著擴大經營規模啊?」
「當然想啊!可是資金、場地很多問題不好解決啊!」
「這些問題我想法幫你解決,盡力幫你爭取點扶貧貸款,你儘量增加黃牛存欄數量,多賺錢,爭取早日脫貧。但有一個條件,你要帶著其他在家的村民一起幹,把育肥技術教給他們。」
「沒問題!」張振田拍著胸脯說:「還是馬書記為我們著想。我一定好好幹,讓大家會養牛、多養牛、多賺錢。」
馬冠軍握著張振田的手說:「好!你懂養牛技術,農村就缺這個,你一定要發揮好特長,當好脫貧致富帶頭人,越幹越牛!」
【來源:周口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