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中,擁有很多寓意吉祥的文化符號,這些符號深深鐫刻在我們思維裡,哪怕地處天南海北、人在異國他鄉,一旦看到這些文化符號,我們都能深深感受到一聲來自炎黃祖先的美好祝願默默在心田萌芽。
中華吉祥符號——福字
福字是我國最古老的傳統吉祥符號之一,也是吉祥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字形來看,福字由「一口田」組成,「民以食為天」,在中國古代農耕社會,擁有一方田地、男耕女織,就是「福」,可見人們對福的最初觀念。
插播廣告:1月9日上午9時
於上海城隍廟山門前「送福到萬家」哦!
想起網絡上有個對某礦泉水廣告語的調侃,「農婦、山泉,有點田」,想來這也是一種對「福」的有趣解讀。
每到春節,人們常習慣在大門上貼上一個福字,以求開門納福之意。
康熙御筆「天下第一福」
和春聯相同,關於福字的來源,也有多種說法,其中一種認為和早期道教信徒習慣在新春之際在門上懸掛桃符有關。
時至今日,說福字是中華文化中最深入人心的吉祥符號恐不為過,另一個以文字形式成為吉祥符號的,大概只有「囍」字。
怎麼好像哪裡不對...
中華吉祥符號——中國結
中國結有可能是我國最早的吉祥符號,據傳在古人結繩記事時便逐漸誕生了中國結的雛形。
火紅的中國結,也最能反映傳統文化精髓,火紅的顏色、對稱的形狀、纏繞的結構,正好對應了中國人對熱情、平衡、規則的嚮往,自然深受人們喜愛。
中華吉祥符號——祥雲
吉祥符號祥雲,起源也非常早,最晚至周代,就已經出現了很成熟的雲紋圖案,到秦漢時期,雲紋已經成了一種非常普遍的裝飾符號。
同時還有「五彩祥雲」一說,源於道教五行,分別對應綠色—東方甲乙木,紅色—南方丙丁火,白色—西方庚辛金,黑色—北方壬癸水,黃色—中方戊己土。
中華吉祥符號——仙鶴
古籍中,多次記載了眾多修仙者乘坐仙鶴飛升成仙的故事,仙鶴作為一種吉祥符號,與道教文化的推廣傳播密不可分。
在道教神仙信仰和傳統文化的雙重影響下,仙鶴的吉祥含義深入人心,提到仙鶴總讓人聯想到長壽、逍遙等等美好。
除了上面這些吉祥符號外,還有道教法器如意、長命鎖、壽星壽桃、松柏、鯉魚躍龍門等等也都被視為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祥瑞之象,而且每種祥瑞通常都會暗藏很多說法和講究。
不過,現代人已經不太在乎這些「老黃曆」了,只要看著這些吉祥符號心生歡喜就好。
誠然,說一千道一萬,不都是為了一句「心裡高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