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綠色」在英語和漢語中之不同

2020-12-16 綠色星球9號

英語中的 green(綠色)表示「青蔥」 「青春」 「未成熟」 「生機勃勃」,與漢語意思一致。英漢語中都用「 綠燈」 表示安全通行, 都用「 綠色」 來象徵和平,「 綠色食品」 是健康的標誌.

但 green 一詞所含的「嫉妒」 「妒忌」與漢語不同。green- eyed翻譯成漢語是「嫉妒的」 「眼紅的」。我國元明時期規定娼家男子戴綠頭巾,後喻為妻子有外遇者為「戴綠頭巾」或「戴綠帽子」。但英語中的對應詞「green cap"並沒有這個意思。

在美國有green back,表示「美鈔」,因為美元的背面是綠色的。由於這個原因,green常被用來表示鈔票、錢財或者有經濟實力的。如green power指「金錢的力量」或「財團」;green stamp 指美國救濟補助票,因印成綠色而得名。

相關焦點

  • 趣談英語和漢語背後的文化差異,提高英語翻譯水平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英語和漢語不僅是兩種不同的語言,而且也是不同文化的象徵,它們也是文化差異的體現,英語一門被廣泛使用的國際語言,而且它也是西方國家的文化標誌之一。進行英語翻譯如果我們不能正確看到兩國的文化差異,即便是譯對了字面上的意思,也會令人產生誤解。趣談英語和漢語這2門語言背後的文化差異,不知你們對於這些特殊的文化差異有所了解嗎?
  • 英語和漢語之間有這麼多的不同……
    漢語和英語中很多詞之間的內涵意義和感情色彩也有所不同,不能隨意替換。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是「宣傳」,不少人會將「宣傳」直接翻譯成propaganda,但propaganda在英語中是貶義詞,一般用來指政治團體為影響公眾而散布誇大或虛假信息,與中文「宣傳」的含義相差很大。
  • 詞彙趣談:英語中的"繡花枕頭"就是"通心粉人"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詞彙趣談:英語中的"繡花枕頭"就是"通心粉人" 2011-11-17 18:42 來源:英語家園 作者:
  • 漢語和英語的詞性,都有哪些異同點?
    漢語語法學完了,就開始學英語語法。撞撞,小鹿亂撞。撞撞撞,小鹿亂撞。之前我寫了一篇是關於拼音和音標的文章,今天我就來說說漢語詞性和英語詞性有哪些常見的區別點。兩者既有相同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都會不由自主地將這兩種語法聯繫在一起,其實是可以參考漢語的語法規則的,通過一種語言去幫助掌握另一種語言,但不是完全套用,因為它們在共性中還存在很多的不同之處。這裡說的詞性,指作為劃分詞類的根據的詞的特點。又或者叫「詞類」。
  • 人類未來會選擇英語還是漢語?這部中國科幻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在這部由東方人書寫的科幻作品中,劉慈欣先生給出了和西方科幻作者完全不同的答案,在以人工智慧、大數據為主流的未來,漢語其實比英語更具有優勢。在劉慈欣的設想中,在200年後的未來,全世界都將使用一種以漢語為主英語為輔的混合語言。那麼,如果拋開小說的虛構成分,從現實出發,漢語和英語誰更適應未來人類文明的發展呢?
  • 語言趣談:妙趣橫生的英語一語雙關
    語言趣談1.語言趣談3. "We want a responsible man for this job." "That's me.這一句是經典的同音詞一語雙關,直譯是「自行車無法自己立起來,因為它是兩輪的」,而「two-tyred」和「too tired」同音,所以會聽成「自行車無法自己立起來,因為它太累了」。6. Broken pencils are pointless. 這句話直譯是「壞掉的鉛筆沒有筆頭」,而pointless既可以表示沒有筆尖,也可以表示沒有意義的,所以,蘊含的意思是「壞掉的鉛筆沒有用」。
  • 漢語中的「吃了嗎?」,其實就是英語中的「你好嗎?」
    英語其實也是一門高深莫測的語言,想要學會、學好這門語言,需要投入一定的時間和精力。英語和漢語是兩套不同的語言體系,英語的表達跟漢語表達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吃了嗎?漢語中的寒暄話也是問候語「吃了嗎?」其實問候語的不同也折射出了英語和漢語這2門語言背後的文化差異,雖然我們知道「吃了嗎?」是一種表達問候的語言用語,但是卻不存在英語中,而對於國人見面就問候「你吃了嗎?」或許是中國歷代人民生活貧困的最好寫照,能吃飽一頓便代表日子還得過去。雖然現在的生活水平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吃了嗎?」
  • 英語中常見的漢語詞彙
    漢語詞彙很早就進入歐洲的語言。至少從17世紀開始,一些表達中國特有事物的漢語詞彙就通過音譯或者借譯的手段進入英語。全音借入是英語借入漢語詞彙最主要的方式,也是借入速度最快和最直接的方式。這種方式主要考慮英語與漢語拼音的音似。
  • 漢語和英語有這些差別,全民英語熱之下的漢語未來
    漢字象形,相當於繪畫,英語表音,相當於音樂,繪畫太具象,而音樂太抽象。東西文明的發展由此產生了重大的分野。 漢字從形、音、意三過程作用於人的大腦,相當於語言的1.0時代,英語省略了形這一個過程,通過音、意直接入腦,相當於語言的2.0時代。
  • 趣談漢語的指代現象
    趣談漢語的指代現象01在古代,人們常用「桑樹」「梓樹」來指代故鄉。但其實,大自然的林木多不勝數,為何單獨用桑樹和梓樹來指代家鄉故土呢?這還得從古代的社會經濟結構開始說起。我國古代是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主,那時推崇的是男耕女織。男子耕種負責種田,女子紡織負責紡織。
  • 出口的漢語:細數英語中哪些來源於漢語
    它是世界上許多偉大發明的源頭,例如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和印刷術。更不用說還有瓷器本身。但是對中西方語言文化交流作出最大貢獻的是茶。茶最早在1655年引入英國,而英語和漢語的關聯,最早也是在20世紀初的美式英語中被發現。   People drinking something stronger than tea might say chin-chin, or 『cheers!』
  • 漢語對英語有影響?巧用這招,英語學習提升沒煩惱
    在第二語言習得研究中,不同的派別對遷移有不同的理解。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文秋芳認為,語言遷移目前還沒有一個令人滿意的術語,但被頻繁使用的有language transfer 和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Cook認為,語言遷移是指一種語言對另外一種語言的影響。
  • 英語學習者如何從漢語思維向英語思維轉換?
    對中國人而言,從漢語思維向英語思維方式的轉換通常是一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有些人很快(幾個月),有些人很慢(幾年甚至更長)。這取決於你快速適應英語語言模式的能力;排出漢語幹擾的能力;你的先天模仿能力;你對英語國家文化的積累,理解的深度和厚度;你英語學習時的練習方法和練習強度,你英語學習的效果和進步程度等諸多因素。
  • 英語和漢語的相同點!(音標對孩子們學習英語有影響嗎?)
    有孩子問我:「為什麼外國人英語說得那麼好?」我問他:「那為什麼我們漢語說得都這麼好?」「因為漢語是我們國家的語言,英語是英、美國家的語言,這是英語和漢語的一個相同點,是國家的語言。」漢語有漢語拼音和漢字,英語也有音標和單詞。從聯繫來看,漢語拼音和漢字的聯繫並不那麼緊密,你無法通過拼音來確定是某個子某一筆。英語的音標和單詞,二者聯繫就比較緊密,通過發音至少能確定好幾個字母,甚至整個單詞。
  • 漢字趣談:又
    80歲的快樂老人用書法 演示漢字的起源 和你一起趣談漢字的故事 漢字趣談: 又 "又"(you)是一個像形字。甲骨文的"又"字,似一隻伸出的右手抓持的形狀。
  • 漢語之美,字字珠璣
    看出這些詞語和詩有什麼特點了嗎?二、音韻之美漢語之美,還在於音韻,無論是普通話還是各地方言,各自的音韻都富有魅力。形式多變,可豪放、可含蓄,讀之朗朗上口,意韻無窮。比如《洛神賦》中這段: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
  • 為什麼說英語比漢語要容易得多?
    只好從新概念英語第一課開始學。其實英語本身並不難,難就難在它同漢語差別太大。我們又沒有的語言環境,所以學起來有些蹩腳。加上國內的英語教學不是很成功,無形中又增加了難度。說起英語有多容易,你完全可以跟老外吹吹牛,「你們英國字我全會寫,而我們中國字你十分之一也不會。」是的,你沒聽錯,英語就26個字,誰都會寫。
  • 漢字趣談:秉
    80歲的快樂老人用書法 演示漢字的起源 和你一起趣談漢字的故事 漢字趣談: 秉 "秉"(bing)是一個與"禾"有關的會意字。
  • 英語與漢語優劣比較:英語單詞突破百萬,漢字迄今僅十餘萬
    1,吸收了大量外來語言,以漢語為例,jiaozhi(餃子)、mahjong(麻將)、Confucius(孔子)、Confucianism(儒家思想)等,由於英語世界中沒有對應的事務,於是在介紹中國相關事物時就要創造一個新單詞。
  • 英語:green是綠色,girl指女孩,green girl可不是「綠色女孩」
    #在英語中,有許多較為特殊的表達,有了它們的存在彰顯出了英語這門語言的趣味性,讓我們在枯燥無聊的英語學習中,能夠感受其中的樂趣,而這些特殊的表達就是英語習語。英語習語一般會出現在口語表達中,是地道的語言用語表達,英語習語指代的就是那些約定俗成的語言習慣用語,就如同我們漢語中的成語、諺語、地方性俗語表達等。英語習語雖然非書面用語,但是卻是英語這門語言的精華。學習英語習語,能提高英語綜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