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知識丨什麼是北傳佛教?

2021-02-19 禪悟因果

「北傳佛教」是經古印度向北往傳入中國,再由中國傳入朝鮮、日本、越南等地的佛教。北傳佛教,又稱北方佛教,是指由西北印度途經中亞地區往東傳人中國、朝鮮、日本等地的佛教,包括由尼泊爾傳人西藏、蒙古地區的佛教。由於這類佛教是由印度向北傳播,所以被稱為北傳佛教。從教義而言,北傳佛教多以大乘佛教為主,流行梵文及漢藏文經典。

此系佛教與通行巴利佛典的錫蘭、緬甸、泰國、高棉等國的佛教,風格迥異,因其系由印度向北傳布,故十九世紀研究佛教之歐洲學者,稱前者為北傳佛教或北方佛教,後者為南傳佛教、南方佛教。

整體而言,北傳佛教多與傳承地之固有文化融合,以大乘為主,流行梵文聖典及其翻譯經典。南傳佛教則保存較濃厚的印度原始佛教色彩,主要流行巴利語佛典。

中國地區自東漢時傳入佛教,東漢末年陸續譯出佛教典籍,佛教教義開始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相結合,至隋唐而臻於鼎盛,形成天台、華嚴、法相、律、淨土、禪等宗派。宋代以後又漸與儒道融合。漢譯佛典的數量極大,現存最古老的漢譯佛典是二世紀後半期安世高和支婁迦讖所譯的。其後經歷三國、兩晉以至唐、宋各時代,均有譯本推出,故現存漢譯佛典為數在一千七百部以上,是研究佛教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料。

中國西藏佛教自七世紀左右起由印度傳入,傳入後逐漸形成具有西藏地區特色的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藏譯佛典數量僅次於漢譯,其中包含漢譯佛典中所未見的中後期大乘經論,是研究中期與後期印度佛教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料。又因藏譯佛典大部分是從梵文原典直譯,容易還原為梵文,故也被稱為『準梵語佛典』。其翻譯時代始於七世紀,直到十三世紀仍持續著經典的翻譯。

蒙古佛教由西藏傳入。蒙古文譯本的佛典是從藏譯或漢譯再譯而成,故其資料價值不高。

朝鮮於四世紀後期傳入中國佛教,七世紀以後更派遣僧人至中國求法,主要為禪宗。與日本同為漢譯佛典流行區。

日本於六世紀前半葉自中國、朝鮮傳入佛教,旋即發展為日本之主要宗教,且宗派極多。

梵文佛典主要是大乘經典,與漢譯、藏譯相比,數量極微。可分為在尼泊爾古塔及僧院發現的『尼泊爾本』;在中亞發掘的『中亞本』;發現於北印度喀什米爾古塔的『基爾基特本』。我國的新疆與西藏,也保存不少梵文原典。

此外,中國、朝鮮、日本等,各宗祖師及高僧之著作甚豐,亦為北傳佛教特色之一。

相關焦點

  • 【基礎知識】什麼是北傳佛教?
  • 佛學知識:什麼是漢傳佛教?
    什麼是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的歷史源流  漢傳佛教,又稱漢語經典系佛教或漢地佛教,是指在中國漢地用漢語傳教的佛教體系,漢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公元1世紀,佛教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在歷史上,漢傳佛教同時受到北傳佛教與南傳佛教的影響,但以北傳佛教的影響力較大,南傳佛教只在雲南等地流傳。漢傳佛教的影響力,伴隨中國勢力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實質上,漢傳佛教可以說是形塑大乘佛教面貌的主要力量之一;但有別於藏傳佛教之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
  • 北傳佛教和南傳佛教的教法有什麼差異?
    問:請問北傳佛教和上座部佛教的教法有什麼差異?    瑪欣德尊者答:無論北傳佛教或上座部佛教,大家都共遵佛陀的教導,只不過北傳佛教在佛陀的教導之後,還會有很多例如:菩薩的教導,祖師的教導,甚至會把祖師的教導和把佛陀的教導一分上下。
  • 正信正行丨什麼叫大乘和小乘
    本來,在佛的時代,並沒有分別什麼大乘和小乘,佛法是一味的,只是由於說法的對象不同,所說的內容和境界也有不同罷了。從佛教的分布來說,通常說北傳的梵文系佛教──以中國為中心而至日本、韓國、蒙、藏的佛教,是大乘佛教;南傳的巴利文系佛教──以錫蘭為中心而至泰、緬等國的佛教是小乘佛教。
  • 佛學知識:什麼是南傳佛教?
    什麼是南傳佛教?南傳上座部佛教的介紹  南傳佛教,又稱南方佛教,是指從印度傳往斯裡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及我國雲南省傣族聚居區的佛教。由於它是從印度往南傳播,所以被稱為南傳佛教。從教義而言,南傳佛教主要為上座部佛教,流行巴利文經典。南傳,是從其源流及地理而說,因為這個派系是由印度南傳到斯裡蘭卡而後發展起來的。
  • 佛教:學佛學什麼?
    自佛教創立以來,這千百年來,學佛者無數。對於許多普通信眾來說,也許學了一輩子佛都不知學佛學些什麼,久而久之,見燒香拜佛得不到福報,便對佛教產生了懷疑,甚至以為佛教是在搞「迷信」。那麼,學佛學什麼呢?《增一阿含經》裡有偈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明明白白指出了學佛的宗旨。佛法的核心是因果的,認為萬事萬物都處於一定的因果聯繫中,並隨著因果關係的改變而改變。佛教認為因果業力遷流不止,甚至不會以人的生命結束而終結,還有可能影響到下一代;例如有些人流芳百世,有些人遺臭萬年,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 佛、佛法、佛教、佛學:真正佛文化講的是什麼?如何修行?
    《漫談宗教思想教育信仰文化》系列之佛教文化第21回曆來已久都有人信仰佛教、有人喜歡去寺院燒香拜佛,有人願意學佛修行,我們經常聽到「佛法」、「佛教」,但是知道它們之間區別的人卻很少,什麼是「佛」、「佛法」、「佛教」、「佛學」呢?真正的佛文化講的是什麼呢?要怎麼修行呢?
  • 佛教:李贄的「童心」佛學
    李贄研究佛學,始於北京受到的心學的影響,也有個人經歷的原因。五十歲以後,他曾經大病一場,幾乎死掉,因朋友介紹而翻閱佛經,了解生死問題。然而,李贄確實對於佛學有過深入的研究,當時僧人中也頗有人與他往還,學習他的思想。李贄的著作中,與佛學相關的有《華嚴經合論簡要》四卷,《淨爭土訣》三卷,代表了他對華嚴宗和淨士宗的理解。
  • 國博講座 | 鄴下佛教史跡與佛學傳承
    點擊上方藍字【北大清華講座】加關注,知識改變命運! 喜歡讀書,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的時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
  • 【佛學辭典】「中國佛教」簡介
    由於傳入的時間、途徑、地區和民族文化、社會歷史背影的不同,中國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漢地佛教(漢語系)、藏傳佛教(藏語系)和雲南地區上座部佛教(巴利語系)。其次第禪觀的修行及傳譯的平易精簡,對佛教的傳播貢獻卓著,是中國早期佛學流布的奠基者。    支婁迦讖(簡稱支讖),大月氏人,桓帝末年遊化至洛陽,於靈帝時譯出經典十四部二十七卷,皆為大乘之學,以《道行般若經》、《首楞嚴三昧經》和《般舟三昧經》最為重要。
  • 佛教:「太虛」與近代佛學教育
    武昌佛學院學制三年,課程採用日本佛教大學教材,管理制度參用叢林辦法。在課程內容上,八宗平等,不專一宗,涵蓋性、相、臺、賢、禪律、密、淨各宗,同時加入了文、史、哲、外語、心理學及生物學等現代科學知識。學院宗旨是「召集有志學佛之人,不分緇素,授以佛學,俾使行解相應,能弘法利生為宗旨」,出家在家兼收。
  • 李四龍丨佛教研究的方法、領域及其學科建設
    內容提要:現代佛教學術的基本樣態是文獻學和哲學的雙軌並重,既要重視文獻的基本訓練,又要重視文獻的哲學內涵;而現代佛教學術的發展趨勢是思想史和社會史的雙軌並重,這對於研究完整的佛教史具有重要的價值。只有堅持上述兩個「雙軌並重」,才能弄清:佛陀究竟說了什麼?佛教到底有什麼用?佛法有什麼特別?
  • 法聞法師:用書法弘揚佛學,作品賣到40萬,被譽為佛教書法泰鬥
    有許多信奉佛教的人,他們用一生的時間來宣揚佛教文化,為佛教的發展獻出自己微薄的一份力量。這其中便有一位法師,他為人謙遜低調,待人平和友善,並且在書畫上有很深的造詣,一副作品可以賣到高達40萬,被譽為佛教書法泰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法聞法師。
  • 佛學這3個知識可以幫助我們緩解抑鬱情緒
    後來我通過心理治療、藥物治療、自我治療、以及學習了一些宗教知識讓我擺脫了痛苦。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些我從佛學知識中領悟到走出抑鬱的幾個要點:擺脫我執相信大家都知道,佛教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我執」。根據佛教的觀點,我執就是講一個人太看重自己了。比如對待一些自己根本無能為力的事情還是特別執著,關於這一點有心靈疾病的人,往往也是太過於自我中心,比如 一旦得不到認可,就覺得「他傷了我的自尊、侮辱了我的人格」……其實這一點當代心理學也有解釋,比如心理學認為心理問題大多是由於「內心的衝突」或「早年創傷」導致。
  • 人間佛教版圖5:《印順導師佛學著作集》iPad 版緣起
    3、《印順導師佛學著作集》,是印順導師遊心法海、深入經藏的智慧結晶。2009年時中華書局曾經從臺灣印順文教基金會引進《印順導師佛學著作集》版權,並在重新分卷修訂後,面向全國公開發行。這是人間佛教推廣中值得載入史冊的一頁,標誌著人間佛教的思想體系與法脈傳承的版圖得到有力的鞏固與發揚。
  • 佛教中常講的「所知障」是什麼意思?
    佛教中常講的「所知障」是什麼意思?佛教中存在「所知障」這種說法,那麼什麼是所知障呢?當你所知道的一切成為了你的障礙的時候,這就是所謂的「所知障」。那麼反之,當你所知道的一切沒有成為你的障礙的時候,你所知道的一切就不會成為你的障礙,就會被轉化成智慧和方便。
  • 佛教知識:佛學常見辭彙(三畫):三劫、三性、三施等
    佛教知識佛學常見辭彙(三畫)三劫、三性、三施等陳義孝居士【佛弟子文庫】【三劫】 1.三大阿僧祇劫的簡稱,又名三無數劫,即菩薩修行成佛所須經過的年數 【三武】 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他們都很仇視佛教,破壞佛教,世稱三武之難。 【三使】 又名三天使,即生、病、死。 【三垢】 三毒的別名,即貪、嗔、痴。 【三衍】 三乘。衍是梵語衍那的簡稱,華譯就是乘。三乘就是聲聞、緣覺、菩薩。
  • 【佛教常識】什麼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有什麼區別?
    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歷史上的北傳佛教均以大乘為主。而現代一些學者狹義的大乘佛教則專指漢傳佛教,並與南傳、藏傳(密乘)組成現代佛教的三大語系。 大乘佛教包括信、願、行、證四個階次的修學。
  • 這個世界就沒有小乘佛教
    而巴利語是2500多年前古印度的一種語言,是佛陀在世時說的語言,南傳佛教一直使用。那麼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有什麼不同?第一點:信的佛不同。北傳佛教有很多佛,除了釋迦牟尼佛之外,還有阿彌陀佛、藥師佛等很多佛。南傳佛教只有釋迦牟尼佛,不知道阿彌陀佛。
  • 佛學在線佛教用品開光法物--香包掛件,廣結善緣,低價結緣流通
    foxue.mobi佛教用品商城:www.foxue.org.cn佛學在線淘寶店:fwlt.taobao.com   以下為「佛學在線網站」微信號碼,敬請放心聯繫,如不在下面的列表則不是本站的微信號碼,敬請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