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劉振偉,是紫雲自治縣火花鎮人民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員。2019年7月,紫雲自治縣脫貧攻堅工作進入衝刺階段,當時的我參加工作僅半年,火花鎮人民政府派駐我到九嶺村駐村擔任網格長,雖任重而道遠,但年輕人不服輸,不怕苦,不怕累。從此踏上扶貧路,成為一名光榮「扶貧人」。
我與九嶺村第一次結緣是在2019年4月份,當時剛參加工作,分配結對幫扶貧困戶時就分配到了九嶺村,從此與九嶺村接下不解之緣。
到九嶺村的第一周內,我完成了對所轄網格內70餘戶農戶的走訪,了解到九嶺村的基本情況,九嶺村是一個深度貧困村,貧困戶多,貧困程度深,為了進一步深入開展扶貧工作,逐戶對貧困戶基本情況、收入來源、住房安全、教育保障、醫療保障、飲水安全以及家庭成員的健康情況進行深入的了解,把存在的問題以及困難梳理,以便「找窮根」,「下對藥」。
九嶺村羅院組羅小海戶,羅小海患有重度精神病,其妻子韋英妹也患有天生智力缺陷,兩人孕有一子一女,女兒羅麻妹在外務工,兒子羅小兵在鎮內初中就學。在一次走訪中,我發現其兒子羅小兵有厭學情緒,因為缺乏法律意識,所以走上偷竊的道路。我知道這件事情後,立即到他家中了解情況,發現他卻還在家中睡覺。作為羅院組的網格長,在發現情況後我應當竭盡所能去解決每家每戶的問題和困難,抱著這樣的想法,我與他促膝長談,並試圖去了解他的想法。剛開始羅小兵對我不信任,但長時間的走訪,與他有了更多的共同話題,了解到他其實品質並不壞,只是從小缺乏引路人的指引,在我的鼓勵和勸說下,他又重新返回到了學校,並認真學習完成了中考,考上了紫雲自治縣中級職業學校學習汽修,開始變成了家中的頂梁柱。
坦誠相待,親近群眾是與人民群眾交心的最好辦法,在駐村工作中,我保持每天都要到網格內走走,主動和群眾交流,主動詢問家中困難,並以最快的速度解決群眾實際生活中的困難,把群眾的困難當成我自己的困難,為群眾辦好每一件事。
通過九嶺村脫貧攻堅前沿作戰隊、九嶺村村支兩委以及各級黨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九嶺村已經達到了國家的脫貧標準,基礎設施得到了完善,村民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村合作社也有了很多自己產業,九嶺村的未來欣欣向榮。(口述:劉振偉 整理:狄凱)